评分及书评

4.7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天下中国

    《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一书中认为,中国是一个 “天下国家”,是一个没有地理界限的文化共同体。 作者认为,“天下国家” 的核心是 “天下主义”,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每个人都是世界的一员。 这种信念导致了中国历史范围的扩大,吸引了周边地区的认可。“天下国家” 起源于商周,发展于秦汉,鼎盛于隋唐,衰落于明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许老晚年集大成之作

      中国如何形成其独特的国家认同?其基础源于血缘、国界,还是深厚的文化底蕴?虽说历史上的疆界,常常是由刀剑跟拳头来划定,但衣食等生活元素却促进了各地间的流通;儒家、佛教、道教等文化相互交融,各民族也在交流中不断融合。这些原本复杂多元的文化元素,是如何汇聚并塑造出一个名为 “中国 / 华夏” 的国家共同体的?未来,这个共同体能否继续吸引其后代,使他们继续认同并归属感于这一身心之所?本书作者许老许倬云在这本最新著作中,从新石器时代至清朝末年,以宏大的历史视角,选取每个时代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的核心要素,勾勒出 “华夏 / 中国” 这一复杂共同体的演变历程。他并未沉溺于细节或繁琐论证,而是抓住了每个时代的精髓。在全球化的今天,审视并理解自身的族群认同原则至关重要,这能防止我们被狭隘的族群观念所束缚,迷失方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华夏与中国

        历史有着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你可以对其进行各种各样的评判。且不说你如何评价历史,历史都已经是过去了,这不就有了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姑娘的说法吗?无论我们如何评价历史,其实都对其本质已经相去甚远了。探求历史的全部真实,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中国的概念应该是后于华夏出现的。以现代地理单元来划分,包括陆地、领海、领空、岛屿等,我们有着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面积。历朝历代的面积却不尽然。以华夏的概念来划分,那又有很多的说法。许先生以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来论述,是个非常完整的大历史观。其实至此,我也不知道何谓中国。这当然又是一本好书。值得喜欢历史,特别是对中国以及华夏等由来已久的话题感兴趣的朋友阅读。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很多好书值得我们去阅读的。还是要多读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的民族以自己的历史为耻,有的民族简直没有历史可言,有的民族则因为自己的历史核心空无一物而忧心”,哈罗德・伊萨克(Harold R. Issacs)在《族群》(Idols of the Tribe)一书中曾经如此说,接下来,他又说道,唯有犹太人可以建立认同,因为他们靠的 “只是历史,而且靠着历史才能得以存活至今”。可是,“华夏 / 中国” 的历史却不同,它不是缺乏历史,而是历史太多,它不是只有一个历史,而是拥有好多个彼此交错的历史,这个历史在给现在的历史学家出难题,使得历史学家一面为这个国族的历史经历太丰富而觉得难以处理,一面为这个现实国家的疆土太庞大而不知如何对历史加以论证。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