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谁来判定公平正义?
最近轰动一时的唐山烧烤店打人案,成了社会各方严重关注的设为事件 光是站在网络旁观者的立场,我就想判这种人死刑。可是我的这种想法,真的就是符合法律上的公平正义呢?会不会失之偏颇呢?法律的初衷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可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当具体到每一个案件中,掌握法律知识的人,因为各种因素叠加的局限性,往往使得公平、正义很难实现。不过话说回来,每个人的立场不同,心中认为的公平正义当然也各不相同,这使得如何界定法律 (最低的道德底线),变得格外的麻烦复杂,这方面的论述在《正义之殇》一书中,作者普里特・巴拉拉就讨论的相当彻底。普里特・巴拉拉(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被誉为 “全美最积极打击犯罪和直言不讳的检察官”)通过 23 个真实案例讲述在 “调查”、“指控”、“判决”、“处罚” 四个环节中体现的一些根本问题:公平和公平思维意味着什么?独立性需要什么?真相是如何被发现的?正义是如何被伸张的?这不是我们惯常理解的抽象世界,而是一种混乱的、处处受干预的真实世界。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正依靠那些有缺陷的人类,來实现那遥远而渺茫的理想………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追寻正义之光人们以为法律就代表着正义,却不料在现实中法律总是存在着漏洞和错误。越是对于正义完美的期待,就越容易看到其不完美的样貌。通过法律从业者的真实经历可以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与其说法律是正义,不如说是在追寻正义之光。作为高分美剧《亿万》的原型,《正义之殇》的作者曾经作为纽约南区联邦检察官办理过不少大案要案,根据其过往经历以及相关思考所形成的著作对于每位读者都颇有启发,也帮助我们更好理解现实中相关法律机制是如何运行的。通过调查、指控、判决、处罚四个阶段,作者为我们展现了刑事案件的常规流程。虽然在每个阶段作者都有着不俗的见解,但看完全书个人依然觉得精彩内容集中在调查部分,可能这也是因为作者的工作内容所致。受各种影视剧,尤其是美剧里的警匪片影响,我们对于现实调查往往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解。尤其是考虑到剧情需要以及迎合观众的需求,荧幕中的调查总是紧紧抓住观众的心。可在现实中就显得极为无聊,也没有那么好的运气,经常需要做出大量的工作和努力,才有可能拼凑出线索。即便如此,也不免会无功而返,一点点消磨着办案人员的精力和耐心。警匪、侦探的片子看多了,一定会对其中的一个情节极为熟悉。不管是哪个国家的,调查人员总是面临着上级限期破案的巨大压力。实事求是来讲,这样干确实不科学,特别是有的案子调查出结果真得需要一定的机缘。本书中作者也提及到,办案速度一方面可以让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取所有有价值的东西,另一方面却容易导致错误频出。不少警匪片里,警察一着急就容易抓错人,罪犯一着急就容易露出马脚。如此看来,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可现实情况就是如此让人难以捉摸。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我们渴望正义,尤其是当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之时,总希望有法律可以帮助我们主持公道。可惜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于是像电影《教父》里开头发生的事情就显得更为合情合理,面包店老板找老教父去帮助自己伸张正义,正是因为法律总是不能及时给予我们想要的正义。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有的是有心之罪,有的是无心之过,还有些是出于善意的行动结果。更有不少是考虑到现实中的执行成本和收益,所进行的妥协或者放任。随着对相关领域的深入了解,你会发现像律师、检察官、法官等人,无论多么聪明绝顶、能力超群,终究都是一群凡人,和他们所守护的法律一样是不完美的,是有着致命弱点的。也就难怪罗翔老师等法律人士会说,干久了不少人会变得无视法律,善于利用漏洞和灰色地带,谋取一己私利。法律正如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一样,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它自己并不能惩恶扬善。要靠那些追寻正义之光的凡人,才可能造福人间。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