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轻松治愈的舒适推理(无泄底)——「周四推理俱乐部」系列二
不得不说,阅读过程中的很多时候,都缺乏继续读下去的动力。当初读完第一部时,在书评中有提到,期待下一部 “多些推理元素”。无奈本书仍是一个故事不错、但推理一般的作品。基于第一部作品的热销,本书延续贯彻了第一部的风格。虽然引入了 MI5、毒贩、黑手党等元素,但仍然是轻松闲适的舒适推理。很像阿婆笔下的「马普尔小姐」系列:同样 “高龄” 的业余侦探,同样闲逸的乡村生活,同样风格的舒适推理。说到 “舒适推理”(Cozy Mystery),出版社在第二部的宣介中,仍然称之为 “新式推理小说”,真不知新在何处。“舒适推理” 算是推理小说流派中的 “次级分类”,就像 “幽默推理”、“日常推理” 等,多属于古典推理(本格)。“舒适推理” 这个词汇,是在 20 世纪后期开始被使用的,主要是为了与 20 世纪前期出现的 “硬汉派” 推理针锋相对,旨在复兴推理小说解谜至上的 “黄金时代”。「马普尔小姐」系列,也是后来才被冠以 “舒适推理” 的名头。但无论如何,也算不得 “新式”。除此之外,出版社还一直称本书中的侦探是 “安乐椅神探”,这当然不准确…… 不能因为侦探团们都到了需要轮椅的年纪,就直接称他为 “安乐椅神探” 啊。“安乐椅神探” 的本质在于侦探 “足不出户”,不需亲至现场,只需从转述中提取线索、分析推理,就能理清真相。而本系列中的 “老年侦探团”,时常为了案件奔走,调查取证,并且感觉乐在其中。行文方面,与前作一样,多视角第三人称叙述和日记形式的第一人称叙述,交替展开。充满悬疑性的开篇,比前作略显冗长的第一部分,更具吸引力。虽然紧跟其后的故事设定,稍显俗套。和第一部一样,令人熟悉的人物和场景。一些在第一部中只是稍稍露面的人,在本书中也再次出现,例如定期来养老村的理发师安东尼。就连已经去世的人,也会提及。每一位 “老友” 的人生经历,不断被完善和丰富。例如伊丽莎白担任情报人员的过往,易卜拉欣超群的记忆力。而 “小友” 的人生,也有了新的进展。例如唐娜从做警局文书工作,进入了刑事调查部 —— 这当然要归功于 “老友” 们。不得不说,老友们小友们的感情,都非常治愈。肯定会有不少人喜欢,但这一次,我却经常读不下去。我并非 “解谜至上” 的本格拥护者,例如非常喜欢安东尼・霍洛维茨的作品,对心理小说的接受度也很高 —— 但本书很多话真真 “无关痛痒” 到难受。倒是也有不少英式幽默,让人忍俊不禁。这常常是出自略带毒舌的伊丽莎白,或者罗恩、克里斯之口。在第一部分结尾之前,三分之一的篇幅,都一直不知道本书的故事内核是什么。并且那并非层层铺垫的伏笔,感觉纯粹就是描写众人的日常生活和心理活动,只是附带描写一下案件。推理方面。前文提到,本书是一个故事不错、但推理一般的作品。故事的风格,很像阿婆,故事走向也很清晰,但都是情节推动,而非推理。情报局特工的暗号游戏,「柯南」一般的水平。只能算是差强人意,算是符合 “舒适推理” 的风格。伪解答到解答之间的过渡,非常突兀,几处伏笔也无关痛痒。解答前的情节安排,算是一个小高潮。而前情报人员伊丽莎白安排的会面,像是一场闹剧。闹剧的走向,实在没有太强的逻辑,仿佛只是作者需要。包括会面中首先开枪的人,以及开枪的原因。感觉作者可能…… 把读者也都当成了老年人。第三部《消失的子弹》中文版即将出版,没想好是否要继续读下去。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