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怎样利用脑科学,培养高情商的孩子?
生活中,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
孩子莫名其妙就发脾气,完全不讲道理;
上学快迟到了,你紧张得如同打仗,孩子却磨磨蹭蹭;
两个孩子刚还在愉快玩耍,瞬间就会为了小事发脾气哭闹......
孩子的情绪为啥如此瞬息万变、难以理解?看完今天介绍的这本书,你会恍然大悟:《全脑教养法》。
关键词一:左脑和右脑
1. 关于大脑的基本结构,你一定知道左脑和右脑。简单说,左脑负责逻辑思维,讲究秩序和规则。右脑负责形象思维,用于接收和解读情感信息。
2. 过马路时,孩子为啥会突然蹲下来看地上的虫子?上课快迟到了,为啥一点不紧张?别抓狂,他不是不懂事,也不是故意捣乱。这是由大脑的发育决定的。3 岁前,负责逻辑思维的左脑发育还不完善,右脑支配孩子的行为,所以孩子会突然被感受 “控制”,很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带跑。
3. 左脑的发育稍晚,但会伴随一个明显的信号 —— 孩子开始不停问 “为什么”。要抓住这个时机,帮他进行左右脑的整合。
孩子发脾气时,要先做到耐心聆听,让他感觉被理解,再调动理智解决问题。比如孩子因为不爱吃菜而哭闹,你应该做的不是批评他挑食,也不是告诉他吃菜的好处,而是先对他表示认同,然后问 “宝宝喜欢吃什么,以后提前告诉我好不好”,引导孩子用左脑思考。
关键词二:上脑和下脑
4. 除了左脑和右脑,你可能不知道的是 —— 大脑还分为上脑和下脑。下脑主要负责呼吸、眨眼、愤怒等生存的基本功能,在孩子出生时就非常发达;上脑负责分析思维功能,比如决策、控制力等,要到 20 多岁才能完全发育成熟。
5. 除了受右脑影响,孩子的冲动情绪,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爆炸源 —— 下脑中的杏仁核。它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主动,让表达变得情绪化。孩子经常情绪冲动,在没搞清状况前就发脾气,就是受到杏仁核的影响。
6. 要有意识引导孩子使用上脑,帮他们建立自我控制的能力。当孩子情绪激动时,首先让他学会深呼吸,控制过激的反应;同时,要主动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问题,将情绪释放出来,比如 “宝宝为什么生气了”“是什么让你不开心”……
关键词三: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7. 我们的记忆分为两种:一种是外显记忆,即有意识地回想过去经历的事情,比如父母回忆第一次给孩子换尿布的情景。
另一种叫内隐记忆,是在过去经历的基础上,建立的心理模式,不需要刻意回想,就能对当下产生影响。比如多次被体育老师批评,孩子就会产生 “我没有运动天赋,我不喜欢运动” 的心理。
8. 当孩子遭遇负面事情时,我们常会说 “别提了,别让孩子再回想起来”。但事实上,越痛苦的经历越不会消失,它会变成内隐记忆,对孩子产生影响。
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 可怕的经历被编码为内隐记忆进入大脑,只要遇到类似的场景,就会在意识不到的情况下触发。小时候被困在密闭房间的人,长大后可能在坐电梯时突然崩溃,就是这个原因。
9. 当孩子遭遇创伤时,家长最正确的做法,恰恰不是 “别提了”,而是引导它显性化,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这种心理模式,从而学会主动处理。
因为老师的批评而回避运动的孩子,只有认识到是老师的嘲笑给自己造成了心理障碍,而不是天生不行,才能打破 “我没有运动天赋” 的认知模式,去尝试运动。
关键词四:自我和他人
10. 人都是社会性动物,不仅大脑内部需要协同工作,孩子也需要学会与他人互动。通过整合自我和他人,培养起边界意识,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11. 很多孩子常把 “我的”“我要” 挂在嘴边,这不是因为孩子自我,而是还不能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帮他构建人际关系。
比如,弟弟弄坏了哥哥的玩具,哥哥大哭,弟弟却毫不在意,甚至觉得和自己没关系。这时候你就可以问弟弟 “为什么哥哥会哭”“如果你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弄坏了,你会怎么样”,引导孩子去理解他人的感受。
12. 让孩子学会理解非语言信息。还是上面的例子,可能哥哥没有哭,而是选择生闷气,把自己关在房间。这说明他非常难过,但弟弟可能根本察觉不到自己的过错。这时候,就要引导弟弟对这些非语言信息进行观察,增强理解他人的能力。
13. 冲突发生后,除了口头的道歉,引导孩子用实际行动弥补过错。比如,让弟弟帮哥哥修复模型,或者把自己喜欢的玩具送给哥哥,不仅能修复哥哥的情绪,也能让弟弟明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错事要补偿。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孩子的目的在于成为自己,而不是沦为科学的工具我们身处在一个只要涉及利益,就要面临 "矫枉过正" 的冲击的时代。就以孩子为例,似乎只要是与孩子有关的事情,就要将其从过往的极端,推向另外一个极端。任何科学研究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人服务。但市面上的很多全脑课,都在把 "脑" 变成目的。而人,反而沦为为 "大脑" 服务的工具。这不仅是本末倒置,从长久来看,更可能会造成许多不好的影响。比如,强迫孩子提前做许多事情。揠苗助长的结果,是在破坏孩子的成长能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以脑科学为出发点,将其作为辅助孩子情绪的手段,这是一种好的尝试。就像书中的概念,印证式倾听。我们必须首先学会倾听别人的感觉和想法,然后和对方说出自己的理解。而这,是有效沟通的开端。当我们学会了有效沟通,这本身就是一种情绪教养。而情绪教养,需要大脑的辅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掌握大脑的发育的规律,育儿沟通有方法大脑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是一个整体。实际上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对大脑进行分层。比如说大脑可以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更擅长于逻辑处理是理智的代表,而右脑更擅长于处理情感。大脑还可以分成上层和下层,下层大脑是更接近于本能的大脑,也被称为动物脑。上层大脑是我们哺乳动物在后期发育起来的大脑。关注于人际交互。我们头脑中不同的部件主宰着不同的功能,只有这些部件的合作才让我们的大脑形成对某一件事的看法。然而大脑中的这些部件,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合作无间。就像头脑特工队中的五个小人那样,偶尔也会有一个人主宰着全局。所以全脑教养法这本书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大脑的整合。
对父母来说,我们并不能够加快孩子大脑的发育速度,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形成大脑间各种部件的整合。
对正常的人来说,在 25 岁之前大脑都是处于发育阶段的。所以在。25 岁之前,孩子的情绪出现他不可控制的波动是非常正常的情况。我们要做的就是教会孩子将左脑和大脑进行整合,将上层和下层导进行整合,将理智和情感进行整合。
怎么做?
第一,当孩子的情绪失控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纳他的情绪。
第二,尝试引导她用自己的语言来复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第三,引导他就是请给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思考可以怎么做?
第四,让他了解到他的情绪只是暂时的。让他接纳自己的情绪。
第五,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疏导他的情绪,缓解她的负面情绪。
第六,注意平时的亲子活动来培养信任。只有这样,前面说的几个步骤才可能有效。
孩子可以犯错,父母也可以犯错。要知道,每一次犯错都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和互动的机会。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如何讲好大脑的知识?作为一名脑科学研究的学术派,真的很难面向大众人群去普及脑科学知识,尤其是很难让家长认识到大脑的塑造和功能在养育过程中的重要性。近日在筹备脑科学知识相关的课程,知识点很多,不愁没得讲,但关键是从哪儿开始讲?讲什么?怎么讲才能让人听得懂、有感悟?这本书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和思路,真的是雪中送炭。也是从听书打卡中接触到了这本书,如果不是为了打卡,我可能不会主动去搜…… 不得不感慨,用得到,只要坚持,就一定有启发,有得到。书中从左右脑、上下脑的角度简单介绍了一下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没有接触过脑神经这方面的人来说十分友好,类比通俗易懂。本书是讲脑,但不是单纯讲脑,从教育实践和生活经验出发讲解大脑,案例生活化,而且非常有教育意义。搜索发现本书还有专门配套的实践手册,理论 — 实践,阔以。神经元和神经网络方面的内容也是正确且接地气。对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养育和教育孩子非常有价值,能够更加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能更加理解孩子。综上,第一次写书评,可能我的角度不一样,但真的推荐各位看一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