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中国农耕社会的细节
我很喜欢微观历史这种写法,传统历史因为纸张和出版的限制,只能略写,而且只有帝王将相才有资格入史,《资治通鉴》写的是权谋,读者以为依靠个人的聪明才智能决定历史走向,但如果把时间拉长,用微观历史的视角,考察地理人文环境的细节,就能看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英雄只是顺应了历史潮流。比如书中讲述清初四川人口锐减,经过休养生息和移民政策,很快四川这个天府之国成为全国的粮仓,粮食外运大省,可到了嘉庆以后,本省人口膨胀,粮食外运基本断绝。看国家,比如说美利坚,物产丰富,地又平,自由主义当然盛行,它给了自由主义的空间。哪怕是大表哥 2 去抢火车也能活的挺好。这就不像俄罗斯,零下三四十度你抢火车,除了冻成冰棍没什么好选择。“那中国呢”?有本事黄河你一个人修,本书记载山西农民为水争斗,官府调节的办法是支口滚烫的油锅,里面放铜钱,双方根据空手取出的铜钱数比例分配水源,拼命油锅捞钱的村民往往事后烫伤致死,但被全村永世祭奠。中国很早形成的集体主义精神是环境所迫,本书专用一章讲 “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石:宗族”,这和西方国家不一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想死。美利坚那不一样,有充足的空间让各位去浪。周边没什么强国,当地土著还弱,浪也不怕,要是真的那边有个什么类似于蒙古,女真之类的,怕是白人刚上岸就被突突了。我小时候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进入工业社会,书中描写的很多风俗礼仪和生活习惯还存在,而现在随著城市化,费孝通所观察的以 “父子关系为主轴,夫妻关系为配轴” 的传统中国家庭形态的式微,夫妻关系逐渐取代了父子关系,成为家庭关系的主轴。本书方方面面都有描述,可惜不够深入,材料重点是清末民初的,也可以理解,报刊的出现,让这些微观细节得以记录,但知识分子如果重点看这一段积贫积弱时期,难免不自信,被西方列强欺凌,不是他们制度先进,只是清朝帝国处于暮年遇到盛年的西方列强(成吉思汗不是胜在文明进步),中华民族在蜕变重生。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6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读书人,最不济。烂诗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作了欺人技。曾国藩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 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从徐大椿对八股文和士子的讥诮嘲讽可看出,到了清代,即使是高中的士子也未必有真才实学,更遑论治国的才能。从清代的数据分析来看,1745 年,44.6% 的县官来源于进士,22.3% 来源于举人。由此可见,科举考试制度与中国官员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根据 “皇权不下县” 的不成文规定,县官是传统中国与百姓阶层距离最近的官僚,而且也是数量最多的基层官员。 政府官员所需的才能与科举考试内容之间有多大的差异呢?我们以清代的县官为例来对比一下二者之间的差异。县官需要负责一个县的所有事务,既是法官、税官也是行政长官,此外还要维持辖区内的安全和秩序。根据《清史稿》的概括,一个县官负责的事务包括:邮驿、盐政、保甲、警察、公共工程、仓储、社会福利、教育、宗教和其他礼仪事务。其中最重要的职责是税收和司法。上述各项与学子所学的儒学经典和八股取士的方式没有任何相关之处。可以这样说,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几乎不会增加士子成为官员之后的理政能力。为了完成一个县的行政事务,勤勉的县官每天要亲理所有公务,阅读所有官犊、诉讼案卷。例如曾经在晚清做过知县的王凤生,每天早晨要阅读公文,下午要检阅案卷,退庭之后还要阅读当天的全部卷宗,为了完成 “任务”,即使外出办公,也要利用舟车上的旅途时间阅读。显然,一个县官是无法完成这些繁重公务的,于是其所雇的幕、吏、役、仆便成为关键 “助手”,协助他收税、抓人、押运、出谋划策等等。《红楼梦》中,贾雨村刚刚补上应天府的缺,便碰上了薛蟠的官司,一介书生要按律法秉公办理,还是一个小门役告诉他官场的门道,一张 “护官符” 成为解决诉讼的依据,这更是与儒家经典所倡导的道德伦理大相径庭了。 科举也是培养人才的教育制度。传统中国社会的私塾教育是从认字开始的,之后是读书教育,四书五经这样的儒家经典,是启蒙时期学生的必读内容。俞平伯先生曾经叙述,他从三周岁开始读《大学》,那时候并不懂,到了八十几岁再翻看《大学》,还是不大懂。可见,这些熟读背诵的名篇都是为了在八股文中熟练引用的,“不求甚解” 的教育如何能真正地启蒙学生呢?“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人们为什么会 “以貌取人”?服饰是如何反映阶层和社会变迁的?厨房里的必需品与人们的环境和生活习惯有什么样的关系?古代的轿子、车、船有什么独特发展历程?从集市到城镇,这种流通与集散的网络是如何形成的?真实的 “勾栏”“瓦舍” 是我们以为的勾栏、瓦舍吗?古人为什么喜欢翻老黄历?“十里不同俗”,传统社区的人们是靠什么凝聚起来的?古代真的无 “礼” 寸步难行吗?请看【上卷】“人、日常和文化” 聚焦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文化。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石,宗族力量不容小觑,那宗族是一个使钱生钱的公司吗?在传统的儒家社会,法律的制定是从哪里出发的?传统社会的那些酷刑与刑具,是怎么发明出来的?除了庙堂,江湖上的三教九流、黑帮会社靠什么来管理?中国传统社会有 “小升初、中考和高考” 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文人们真的都 “书画琴棋诗酒花”,诗意地栖居?请看【下卷】“家、群体和法律”,则讲述家族、群体和法律。本书通过历史的全景、中景、近景与细节,倾听普通人的声音,才能看到更鲜活、更有血有肉的历史,感受中国社会的烟火与温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窥多斑看全貌许倬云先生在《万古江河》中说要为普通人写历史,《碌碌有为》和王笛老师的一系列著作是更真实的在做这件事。这些年走在中国大地上,走在村落里、住在家里、坐在集市的小摊边吃东西、宿营在小小的庙宇中、、、我对这一切充满好奇和情感,也很想更深入的了解他们,从更大和更细微的视角去看这一切。但做这个意义上的深入研究的学者和著作并不多,这些年的历史和社会学研究,常常失之于琐碎和过于戏剧化场景选择,并不能真正有助于人们认识自己周边普通人的构筑的社会和历史。我期待《碌碌有为》这样的书籍。如果没有时间,可以先读《碌碌有为》的序言和结论。它会让你升起读完的兴趣,它写普通人、写乡村与市井的社会和历史演化,从物质生产流通、到家庭家族、到教育科举文化、到精神需要,它让人明了作者何以要写这样一本书,也相信那个结论是基于这些事实与分析而得来,不是因为需要呈现这样的结论,而去摘选相关的资料。事实和史实从来自己会说话,只看它借谁的口。他借用燕京大学当年研究成都旁边一个普通的耕织家庭的生活来做微观社会的起点,杜二嫂贯穿了这本书,而这本书也陪着一个普通人走过两千年,走过大江南北。从一个人看到群体,窥一斑看全貌。自古以来,我们的单调与丰富、桎梏与可能一直并存,如荒凉的戈壁和斑斓的森林一般。所有的可能性来自于自发的需求,所有的活力来自于人们本能的追求和想往。我还是挺期待有更多的伙伴读它,如果对中国何以如此,依然很感兴趣,可以更多走近的民众、走进具体的人、走近不熟悉的人,去观察、去了解、去感受、去思考。可能有助于我们从断裂与虚无中走出来,真实的去生活,去做点事。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