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8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批判性思维》:和世界相处的脚手架

    我做了一个线上写作营。每次在线上写作营的开营分享的时候,我都会提到,写作究竟是写的什么。很多人觉得写作写得好的人离不开大量的知识储备,优美的文字素养,所以一提到写作就会有恐惧的心理。而我在持续输出以及分享写作方法的过程中越来越深的意识到,真正决定一篇文章质量的是我们的思维过程。而这其中,我们是否能够在任何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独立的见解,是否能写出经得起读者推敲的文章,而不是仅仅搬运其他文章或者网络上的言论而已,是文章价值的判断标准。而这恰恰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所以我个人很看重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也看了很多的书籍。但是这本《批判性思维》,自己觉得配合得到上的课程《批判性思维 15 讲》来看的话,已经足够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完整的批判性思维体系。蔡钰的这门课程帮助我们打造了批判性思维的整体框架,《批判性思维》这本书对此框架的每一部分进行细化和展开。我通过看这本书后,把批判性思维体系分为四部分:辨别,抽离,算法,兼容 ## 辨别要提高自己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学会分辨。分辨事实和观点,我很糟糕是观点,我今天犯了一个错误是事实。分辨主观断言和客观断言,我很糟糕是主观断言,我今天情绪低落是客观断言。分辨第一性原理和主观假设,生命最底层的需求是渴望被看见是第一性原理,我不管做什么事都做不好是主观假设而已。有了觉察和分辨,我们才能审视自己思考的每一个想法和观点,才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抽离很多讲批判性思维的书籍都会有一个章节介绍和批判性思维相冲突的认知谬误。而这本书里同样介绍了这些认知谬误,同时也介绍了一些能严重影响到我们判断能力的表达手法。比如「委婉」,「闪烁其词」,「类比」等手段,都会让同一个观点对人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为什么这些谬误或者表达手法能对我们的认知产生重要的影响呢?因为「自我」的存在。比如「确认偏误」就是指的我们看到的世界的真相仅仅是证实我们本身「自我」的固有的信念和观点;又比如人们常用类比手法,把我们不熟悉的事物类比成很熟悉的甚至喜欢的事物,我们还没分析出逻辑上的合理性,就在情感上有了偏向。所以要想真正达到批判性思维的境界,我们一定要做到「自我」和「自我的想法」之间的抽离。## 算法批判性思维体系必然也包括了一些必要的算法。最重要的算法就是「逻辑推理」。比如我们都比较熟悉的算法包括演绎,归纳,类比,溯源分析等等。虽然我们都很熟悉了,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这些算法还是会因为个人的情绪或者固有的心智模式而出现偏差。这本书就带看我们静下心来,放下固有的偏见,去探究每一个算法的底层逻辑,真正用理性来掌控自己的想法。当我们有一个想法,并根据这个想法做出一些推断的时候,就需要有意识问自己,我是通过怎样的算法得出这个结论的?## 兼容任何已给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场景和适用边界。当我们具备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后,应该用在什么地方呢?我经常在一些论坛上,微博下看到网友互相争吵的时候发生这样的对话:“你在偷换概念。。。”“你的论据不足以说明问题。。。” 太多的人把「批判性思维」作为说服他人,证明自己比他人强的工具。而真正的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自己和他人对立,征服他人的工具,而是让自己在当今社会庞大的信息环境中始终有清醒的判断,能够让自己真正自洽,并和这个本不够自洽的世界兼容。这个世界本是多元化的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和观点,我们能做的仅仅是面对这多样化的世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丰富自我,而「批判性思维」就是我们用此种方式和世界相处的脚手架。

      4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完本书了解了批判性思维,为我解了很多疑惑,当然我在本书还是有一部分难懂的地方,有些我也没弄明白,但是我还是逐字阅读。我想后面再多看几遍或者去找一些资料看,可以就会慢慢理解里面的意思。总之写的特好让你搞逻辑思维,从不同视角思考。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强烈推荐此书。自从当年读过之后,在评论区怼网友就没输过,而且怼的有理有据有节。键盘侠的常见招数翻来覆去无非就是单一归因、稻草人、诉诸人身、滑坡、转移举证责任那几种,毫无新意,分分钟就被破功撂倒按在地上摩擦,简直降维打击。中学阶段真应该教教这本书里的内容,个人感觉比政史地生化英有用多了,重要性和物理不相上下,仅次于语文数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是谁最早提出“批判性思维”的定义?

          学术界公认,最早定义 “批判性思维” 的人是美国哲学家与教育家约翰・杜威(20 世纪初提出该定义)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思维进行理性评估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的思想根源较为古老,可以追溯到 2500 年前苏格拉底的教学实践。苏格拉底式提问是一种批判性思维工具及教学方法。比如这两本书也采用了这种方式引发思考和讨论:《苏菲的世界》《被讨厌的勇气》所谓 “批判” 并不是要让参与讨论的人们 “东风压到西风”,更可能是大家就此问题都没有正确答案,然后通过像 — 质疑️分析️评估️推理 — 这样的过程寻找最优解或次优解。从而能够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做出更合理的决策;增强创新能力;提升沟通能力。所谓 “理不辨不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硬核书籍,读的过程就是咬着牙硬着头皮读的。读完也是很懵逼的。感觉像理科书用文科的方式在表达。感觉还是不够通俗易懂,普通的我还是喜欢读简单轻松容易懂的书。推荐的人太多,版次也够多,估计今后还会来试试重读,不得不读,慢慢来,不着急。1. 讲道理,看证据,别被情绪牵着走。批判性思维的本质在于用理性标准丈量思想,不为情绪迷雾所惑,方能锚定真理港湾。拿事实和逻辑当尺子,量一量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别让情绪带偏方向。朋友说:这款保健品能治百病!我用了三天就精神了!先别急着买,查查有没有医学认证,问问:是它起效还是最近睡好了?2. 利益所在处,真相常蒙尘。评估信息时需以 X 光般的目光穿透利益相关方的立场,因其视角天然带着利害的滤镜。卖瓜的都说瓜甜,老板夸自家产品好,这种话打个折再信。先想想:这人说这话能得啥好处?3. 修辞如美酒,别被漂亮话带偏,重点看有没有道理。煽情的话听着舒服,但关键得看有没有真凭实据。清醒的思考者懂得在情绪渲染的盛宴中,独饮逻辑的澄明之水。4. 偏见是思想的自动导航,从众之潮裹挟判断,损失厌恶筑起认知高墙,唯有持续校准思维的罗盘,方能突破偏见的自动驾驶。人容易跟着感觉走,得自己多想想。5. 道德非空中楼阁,须经逻辑梁柱承重。价值判断的殿堂若想稳固,必须用普遍性原则的钢筋混凝土浇筑,让每个道德选择都经得起理性地震的考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批判性思维的教科书

              这是一本批判性思维的教科书,全面、翔实。最近在听蔡玉老师的课程《批判性思维》。书籍可以作为这门课程的工具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1. 下意识的思维过程,往往存在认知偏差,所以我们需要在系统一之外,努力使用系统二。2. 良好的论证推理的标准,清晰可靠说服。涉及如何定义词语,如何专业背书,如何使用修辞。逻辑作为理性论证是最难奏效的说服方法。学习修辞才是了解说服的套路与反套路的开始。3. 用三章内容介绍了 21 种思维谬误,但是这种清单体罗列的展示并不优美。想要掌握这些思维谬误,需要在生活中大量发掘(杠精行为,以杠制杠)。4. 专门介绍演绎论证的内容,比较数理逻辑,那部分不太好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批判性思维

                  自从学习了蔡老师的批判性思维课,就爱上了批判性思维,因此让自己在不迷信权威,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中有了自己更多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这样一本再版 12 版的书,其受欢迎程度不言自明。而且因为更多是面对美国的大学生们这样思想活跃的群体,所以值得精读,推荐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批判性思维详解

                    原本开始读《学会提问》本来是为了学会如何做选择,如何抓住事情的本质。却没想到因此认识了批判性思维,进而阅读了《思辨与立场》,从此对批判性思维着了魔。本书详细用例子阐述了生活各个方面如果运用批判性思维,读一读除了可以更新价值观,还可以扩大视野面。不过,其中九十两章需要再仔细阅读,推理过程对逻辑思维能力绝对大有帮助。(如果我早点读过这本书,数学函数理解就不会那么难了。哈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批判性思维里有一个概念叫 “认知怯懦”,就是你总是担心、总是害怕。比如说,有的人因为过度地害怕失业,导致自己连本职工作都干不好。因为他动作变形,他每天不是一颗心投入在工作上,而是在老板身上,看老板的反应,揣测老板觉得自己怎么样。因为你的心是怯懦的,所以不得其正,没法好好工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刷完了,不贪多。一本书对我们有用的只有 20%。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泛泛初看了解大致概念及内容,值得深入详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于事实的观点(信念、断言)与客观的观点(信念、断言)所表达的意思相同:其真假不取决于主体怎么想。关于思维的思维客观断言的真假与思考主体的看法无关!针对这一点,你可能会问:“‘乔安妮在想弗兰克’这个陈述的真假不是取决于乔安妮的看法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个陈述的真假取决于乔安妮是否在想弗兰克这个事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思考的标准

                              很久没有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统,意外发现了批判性思维这本书,感觉一下子开窍了,突破了当前的瓶颈,对未来充满期待。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学术,还要再看再学,持续实践

                                学术,还要再看再学,持续实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丰富知识的不二法门是:广泛阅读,自由交谈,培养探究的态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训练批判性思维

                                    帮助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做出更好的决策,也让从事批判性思维教学的老师更得心应手地使用本书。为更好地实现我们的初愿,欢迎师生们联系我们,提出你们的宝贵意见。一如既往,新版更新了例子,其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学生更熟知的。正如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对老师而言新近发生的事件,对于刚入校的大学生来说可能已然是模糊的历史。本书的其他变动分述如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每个人都需要的思维利器

                                      一个关于世界 500 强高管的调查显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 3 个能力依次是:问题解决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自从接触得到以来,也终于发现批判性思维很重要,最开始是李笑来老师在专栏里提到的《超越感觉:批判性思维》,接着是樊登推荐的《思辨与立场》,这两本书,很可惜可能由于自己当时境界不够,没读下去。但本书自己一下就读进去了(也许是因为自己有那么一点提升,所以现在回过去读那两本也许也能读进去吧),不管怎么说,这本书是很有趣能让你读下去的书。确实是讲批判性思维的书啊,书中作者的逻辑非常清晰(而自己就喜欢逻辑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每章最后还有一个本章的总结,非常实用。如果你想了解全面的体系,那么你来对了,作者像个长者一样带领你层层往下钻,不知不觉就掌握了一个全面的体系,也学到了最后;如果你想掌握核心的武器,比如 “诉诸人身谬误”“稻草人谬误”“合成谬误”…… 这种你经常听到,甚至被别人碾压,觉得高大上的概念,现在想反过来学习它们来提升自己(不是为了碾压别人,不过特殊情况也未尝不可),那么你来对了,你能得到你想要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比某些知识付费课程要精彩精华的多

                                        好书佩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计划

                                          批判性思维的养成,主要是要有独立的意识,而不是人云亦云;要养成经常进行思考的习惯;要有意识的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