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88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需要自我救赎

    打败人类的,不仅有这个世界,更有人类自己。自从人类祖先走出丛林,开始了定居生活,这个世界就开始了无休止的内斗。从一开始的争食物,到后来的争地盘、争利益、争资源、争领导权,多少生灵涂炭!如今,整个地球千疮百孔,加上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无数不为人知的病毒也开始袭击人类…… 该反思了!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戴蒙德的扛鼎之作

      之前对社会现代文明的理解与认知是停留在进入现代社会后,工业革命以及信息化革命带来的社会的变化。或者是早些年通过几次世界大战形成的人类先进文明的格局。通过枪炮钢铁与病菌对文明的分析与理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是受人类生存的环境影响非常之大。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可能就决定了人类未来的生存结果。从基础的驯化植物和驯化动物来讲,非洲大陆就是没有欧亚大陆可驯化的植物与动物多,那么就导致一个问题,有更多的驯化植物与动物,身体内就没有相应的病毒的一些抗体,如果病毒过来传播,那直接就会导致该类文明可能受细菌直接进行灭亡。非洲地区就是非常好的一个案例说明。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人类文明与自身的生存环境有非常大的关联,后天的因素,只是影响其结果的一种因素而已,最根本的还是其生存的环境所进行导致。另外关于近现代社会,非洲大陆依然比较贫穷,欧亚大陆比较科技发达的原因。也是和本身的地域有关系,欧亚大陆更适合多种文明的进行接触与交流,多文明的一些碰撞肯定就会产生一些想法科技。尤其是欧亚大陆的气候,更适合多种,文明的相互交流与碰撞。

        2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社会的演化

        《枪炮、病菌与钢铁》是贾雷德・戴蒙德给我们展示的一个人类从远古演化至现代的过程和故事。因此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在上个世纪末仅用了 40 年时间就从一个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及移动互联网时代;这在西方国家是花了一、二百年走完的历程。其成就自然有伟人邓小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指导,同时有中华文明的底层几千年农业社会的因素。在发达国家处于现代工业社会时,中国还处于熟透了的农业社会之中。中国长久的农业社会转型现代工业社会成为大势所趋,巨人一推动,中国改革开放的轮子就飞转。中国成熟的农业社会又源自于中国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人类早期在此造就了中华文明。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地理决定论

          这是本很有名的书,我很早就看过,在学术上不太高明,我看有名在于欧美的角度,作者提出国家先进并不是由于人的种族,而是由于环境造就,这个提法满足了欧美自由派的平等理论。但作者还是对东方尤其是中国历史文化缺乏研究,包括印度和伊斯兰文化。西方史学家包括西方知识分子,大多数从种族出发来讲述历史,而没有从文明的角度。而中国人越来越明白要从文明的发展看问题。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就是个多民族多语言的文明融合过程。还有在文字的认识上,文字使得文明留存有了载体,象形文字不会由于语言的变迁而流失。纸张的发明加强了传播力,使得中华文明发展为帝国。包括伊斯兰文明。欧洲拼音文字只有在印刷机发明之后适应了工业文明,经院教育因拼音文字做到教育普及,为工业化做了准备,参考日本和韩国都是在脱离中华文明后进入工业文明,文字也拼音化。包括近代的中国。至于对种族的灭绝和侵占,美洲印第安人的消灭,并不是先进文明消灭落后,而是野蛮游牧消灭农耕,古埃及文明的消亡,蒙古人的横扫世界都是如此。这本书在国内风行,也是大家都在探讨 “李约瑟之迷”,这本书从一个侧面给出了解答,西方的工业革命的产生环境如同中国的春秋战国,大航海的发现带来物种大交换,人口增长,欧洲进入战国时期,印刷术和纸张带来知识的传播,火药让西方的战国在热兵器基础上发展。而中国在 2 千年前完成了大一统,开始了稳定社会的内卷,明清火器停止了发展,只有到 1840 年之后尝尽屈辱,重新复兴。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绝世好书,值得反复阅读!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个社会想要实现从原始酋长部落到国家的质的跨越,意味着必须达到一定的复杂程度。其中,人口是预测社会复杂程度的最有力根据。前文已讨论过人口增长如何与食物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组织食物生产使经济专门化和社会层次化成为可能,而食物生产与储存又要求一种定居生活,定居无疑为各种复杂的社会制度的固定化创造了条件。结果,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冲突、政治决策、经济发展和空间扩张,就要求复杂的社会实行中央集权体制,这样才能维持国家的存在。统一的政府由此建立,为了强化政府的合法性,有组织的宗教也建立起来,并带来了一系列更深远的影响 —— 种族对病菌的免疫力增强,政治组织越发复杂,文字体系形成,技术也不断发展。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占尽天时地利的民族能够抢占先机,取得世界形势中的优势地位,并可能实现对其他民族的征服。按照戴蒙德的观点,“枪炮、病菌与钢铁” 的范式框架阐明了各民族文明发展差异的关键,但这种解释的逻辑链还缺失了关键的一环 —— 仅看到作为解释支点的几个因素,却没有指出这些关键因素以何种机制在各大陆之间配置,从而一步步导向了民族之间相异的权力格局。对于这种寻找普遍模式的努力,戴蒙德做出了一些辩解。历史系统有其终极的确定性,即历史发展有基本的规律可循;历史系统也有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亦即这一规律适用的条件是不可预测的。借此,戴蒙德否认自己的理论为 “地理决定论”,声称为历史中的行动者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留下了空间。不过,依旧不可否认的是,戴蒙德在这本书中强调了地理环境对于不同文明发展轨迹的决定性作用,这一逻辑思路对我们透析历史给予了巨大的启示。在他之后出版的《崩溃》(2005 年)、《昨日之前的世界》(2012 年)、《剧变》(2019 年)等著作中,戴蒙德依旧从宏观历史比较视角出发,探讨不同国家迥异的发展轨迹和共性的周期性危机。其中一条一脉相承的主线,就是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里提出的对于人类历史发展互动的假设。人类各族群通过征服、流行病与灭族行动而互动的历史,就是塑造现代世界的力量。族群冲突在历史上的回响,经过许多世纪,至今未尝稍歇,仍在今日世界上某些最动荡不安的区域发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全球视野写出人类历史社会文明发展…..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的成功并不能保证未来的胜利。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你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你的人生

                  这本书看完了,值得一看的一本书。刚开始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枪炮、病菌与钢铁,我以为会是离生活很遥远的一本书。整本书读下来。作者既有对于历史长河的描述,也有对于日常生活的思考。离生活还是蛮近的。读历史可以让我们看到我们是怎么来的,当下如何自处,以及未来的道路怎么走。当作者说到万年以前的人类故事时。会有一种乘坐时光机,穿越时空的感觉。以一种局外人的视角去看待人类的发展史。有趣的是,自己也是局内人,只不过身处于不同的时间线。当作者说到食物的兴起与发散时。我对于食物有了一种敬畏感,它们不是与生俱来就是这个模样的。而是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和改进,这中间可能还有伤亡。才换来了我们今天便利的食物来源。当作者说到创新和发明的时候。我对于古人有一种敬佩感。他们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现在我们看待历史有时有种何不食肉糜的优越感。但身处于同样的环境中,自己能否做出更好的选择呢?这是一个灵魂拷问。整本书看下来。作者的观点是环境塑造了人,地理环境的影响要比人本身力量更强大。这就像我们今天说的站在风口的猪一样。重要的不是你是谁,而是你站在哪里,处于哪个节点上。这是否就是公平和不公平交接的那个点呢?当你感到生活愁闷,活不下去的时候。去读读历史吧。看看他们在面对进化难题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思绪和行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类的生命生生不息。你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地理决定论

                    这本书比较客观。短期的繁荣靠治理能力,靠政治体制,但是长期的发展还是取决于地理环境。都说农村孩子笨?农村还是不笨,农村孩子只是因为天天在大山里,在恶劣的环境下,他可利用的资源差点而已,智力和城里的孩子并没有区别。读完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地理环境也很重要,做任何事情要努力塑造一个好的环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枪炮、病菌与钢铁》

                      《枪炮、病菌与钢铁》是戴蒙德的代表作,本书于 1997 年出版,开创了戴蒙德标志性的以 “气候、环境、物产、科技” 等视角研究人类的历史的模式。出版后一炮走红,获得了 1998 年的美国普利策图书奖,后来又获得了英国科普图书奖等很多重要奖项,同时也被比尔・盖茨等重量级读者特别推荐。本书核心内容:在各大洲文明的接触和碰撞中,获得胜利的,多数时候都是欧亚大陆的人类社会,欧亚大陆的人类社会一直在科技和文化方面碾压其他大陆,而且这种优势越来越大。为什么会这样呢?戴蒙德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他这本书的书名:枪炮、病菌与钢铁。这三种因素,让欧亚大陆与其他大陆的对决中,占尽优势。而之所以这些优势,都会出现在欧亚大陆文明这一边,是因为只有欧亚大陆具备全面发展文明社会的自然资源库,其他大陆要么这缺一点,要么那缺一块,总之都先天不足,当地土著再聪明,也没法独自发展到能与欧亚大陆抗衡的科技和文化水准。这本书试图回答,为什么当今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发展程度,有这么大的差异。为什么历史上欧亚大陆的文明与其他大陆的文明相比,有这么大的优势。作者戴蒙德的答案是,这是由于不同文明所在的环境造成的,只有欧亚大陆,拥有一个文明快速发展的全部自然资源,而且欧亚大陆的地形条件,适合不同文明之间的彼此交流和促进。作者从农作物、牲畜养殖,以及技术交流这三个方面,论述了他的观点。这种从地理环境入手来阐释历史的方法很有启发性,另人耳目一新。那我们该如何看待戴蒙德的观点呢?看得出来,作者把地理条件作为左右人类社会命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从地理环境的角度,来解释历史,打破了那些从所谓 “人种” 角度解释历史的偏见。戴蒙德在本书以及演讲中多次明确表明他的观点,造成不同民族发展的路径和程度不同的,是环境原因,而不是生物学上的差异。但这种把地理环境作为核心原理的观点,会不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了呢?事实上这种理论也并不是戴蒙德首创的,从地理角度来解释历史,这种思路往根源上说甚至可以追溯到西方的历史之父希罗多德。这种理论后来被概括命名为 “地理决定论”,这本《枪炮、病菌与钢铁》问世的时候,这个理论又跟着火了一把,持这种观点的人把本书当作是有力的论证。然而戴蒙德本人,却是否定 “地理决定论” 的。他强调,地理因素导致了世界上各个民族的差异,但并不能说地理因素决定了历史发展的进程。历史的发展,要复杂得多,并不能简单归因于某一种因素。而地理决定论,是从已然的事实出发来倒推,从地理和环境的角度,来寻找一个必然性的解释,可以说更是一种后见之明,而起不到历史研究的前瞻性作用,这也是这种理论的局限。后来在访谈中戴蒙德也谈到过,有些国家超越了他们地理环境的限制。比如大部分国土在海平面以下的荷兰,资源匮乏的冰岛,甚至印加帝国,地处安第斯山脉,没有平整的土地,却利用梯田解决了耕种问题,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可见,地理因素虽然重要,但也并不能说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最后,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历史学研究方法上。作者指出,传统的历史学通常不被当作一门科学,更接近文学和哲学,很少提供可靠的统计数据。而且大部分 “历史理论” 仅仅是政治宣传,完全无法像科学原理那样证伪。但是,未来的历史学不能再这样了,跟自然科学结合,是历史学必须要走的道路,如果我们想更准确地了解、领悟历史,那戴蒙德这种独特的、把自然因素纳入历史的研究方法,或许是有益的新思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的作者让我很感兴趣,他最早是研究医学(确切的说是胆囊),然后是鸟类学,最后成了普及科学与历史的作家。这体现出人生的诸多可能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非常有意思的一本书

                          有一天,我突然冒出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这么大都可以实现统一,而欧洲却一直处于分裂中?本书提供了很有意思的见解。美中不足的是后面章节的内容显得冗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类族群发展差异的终极因是动植物的驯化的差异

                            这本书总是在提出一个个问题,不断吸引你去思考,吸引你去书中寻找答案,让阅读这本书就像是一趟探索之旅。欧美人征服美洲,依靠的是枪炮,病菌和钢铁,这些是近因,终极因还要回溯到人类从狩猎采集时代进入到农业时代时起点的差异,将植物驯化为农作物,将动物驯化为家禽家畜,相对美洲,非洲,大洋洲,生活在欧亚大陆的族群占据了绝对优势,也因此在粮食生产,人口增长,阶级划分,城邦,国家等复杂社会组织产生,金属冶炼,文字的信息传播技术,煤炭,风力等能源利用技术上获得了快速发展的优势,驯化动物时获得了多种病毒的免疫力,累积成了巨大的相对竞争优势,这就是戴蒙德给出的西班牙 168 人轻易战胜 8 万美洲土著的原因,也是亚力问题的答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宏观背景下的精准叙事

                              不同民族在技术上的差异不能说明种族上的差异,只是一些民族获得了更好的机会而已。阅读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全球化的必要性,同时以更好的心态对待全世界的各种不同的文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实在大名鼎鼎,书中观点早被反复灌输,终于有勇气读。

                                对我而言,结论不稀奇,但论据新鲜有趣。同步听到土摩托讲土耳其的新考古发现,农业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先后与书中观点颠倒,不知学界是否有公论。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环境的差异导致不同的轨迹

                                  这是一本非常有名的作品,被誉为人类大历史的代表之作。贾雷德。戴蒙德本身是生理学家和演化生物学家,后来才转行研究历史。这种跨学科的经历给了他不同的思考视角和研究方法,这本书就是他自己独特研究理论的集大成之作。本书的核心是在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世界上这么多不同的国家、民族和文明,为什么有的强有的弱?有的富有的穷?为什么有的不断进步创造出现代文明,而有的至今还停留在原始社会?为什么这些大洲、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轨迹有如此大的差别?从问题的描述上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系列非常宏大且复杂的问题,而且极易引发争论和分歧。戴蒙德根据自己的思考和研究,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各族群的历史循着不同的轨迹开展,那是环境而非生物差异造成的”。他的答案未必能说服每一个人,但是他的回答和思考很有价值,其中详细的论证推荐自己去阅读原书。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很多人认为本书所持的是地理决定论的观点,但事实上戴蒙德本人是反对地理决定论的,他在书中也一再强调自己的理论不是地理决定论,应该叫做 “环境差异论”。这两个理论乍一听没什么区别,但是戴蒙德认为地理决定论太过于表面和机械。所谓决定论,就是只要有 A 这个先决条件,就一定、确定以及肯定地会产生 B 的这个后继结果。可是历史的发展进程是非常复杂的,并不能简单归因于某些因素。地理决定论是从现在的事实倒推以前的原因,解释力看似很强大,逻辑看似挺圆满,其实也是一种事后诸葛亮和现代中心主义的思想在作怪,即起不到历史研究要为未来发展做指导的前瞻性作用,也容易把人带进沟里。事实上我们以现代人经过科学教育的认知可以知道,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用决定论简单解释的。先天环境、后天行为、外部条件、内部决策、实践行动、交互影响、再加上最重要的运气因素,这一系列复杂的变量共同塑造了每一个国家、民族、社会、文明、集体、个人的轨迹。决定论的问题在于把事物发展的解释简单化、窄化了,这容易导致一个不好的后果,就是宿命论。维特根斯坦说我们语言的边界就是我们思想的边界,所以在使用这些词语时要准确而慎重,因为语言真的会影响和塑造我们的心智、思想与行为。在全书的最后,戴蒙德总结了他的核心答案,即他认为影响社会与文明发展的四组重要因素:1. 环境差异带来的资源差异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影响体现在资源禀赋上,你没有这些东西自然发展不出后续的结果。欧亚大陆得天独厚,自然禀赋确实是要强很多天赋这东西,有些时候就是没地说的。2. 环境差异影响着大陆内部文化传播、迁徙效率的差异 3. 环境差异影响着大洲与大洲之间的传播。4. 环境差异导致的人口数量差异人口增长意味着规模效率增长,发明创造增长,制度发展的变化以及病原微生物数量、种类、传播速度的增长。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能够从很多新的视角拓展我们对人类发展历史的认识,获得更多的新思考和新思路。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史,不同生态系统的洋葱演化史

                                    《枪炮、病菌与钢铁》… 不是地理决定论,而是地理条件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环境要素,这要素不能决定有没有历史这颗洋葱,但能决定洋葱怎么长…… 亚欧大陆是一个同纬度巨大的生态系统,拥有更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这保证系统中有更多易被人类训化的动植物,农业养活更大规模的人口,畜牧业除了经济价值外,额外送給生活在欧亚大陆的人类对多种病毒病菌的免疫力…… 亚欧大陆东西从海洋到海洋巨大的跨度,地形复杂,这有利于多文明同时萌发,也有利文明碰撞,从而带来更多技术进步…… 一百多西班牙殖民者一天屠杀了七千印加战士。一百年间 95% 的印地安人死于天花等流行病… 枪炮、病菌与钢铁并不是人种的优势,也不是宗教政治的优势,这是多样广阔生态系统的优势…… 人类全球融合之前被分割在几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中,之前的人类史不过是不同生态系统的洋葱演化史,亚欧大陆的这颗洋葱是幸运…… 不过全球一体化后,人类已经融合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人类史又该如何演化众说风云,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企图重新割裂生态系统谋求再次建立文明优势大概率是个妄想……(石木翻书每天翻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于研究大历史的一本好书

                                      这本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是法国年鉴学派布罗代尔三时段理论很好的一本案例书,人类的气候、地理以及生态环境国历史发展的逻辑因;政治、经济与社会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而历史事件则是提供偶然因。作者用现代社会留存下来的封闭部落为入手点,以自己的第一手资料做证据,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论述,他通过回答亚力之问,给我们找到了有些国家为什么就富裕,就掌握了人类大多数科技与财富密码,而另一些部落就在欧亚文明的冲击下不堪一击。就是因为资源禀赋限制了一些地方的文明高度,而生态阻绝,也限制了一些地区的文明交流的可能,生产食物与信息的方式落后,也导致了人口的规模较小,而人口的缺少流动,也对一些传染病少了长期免疫的能力,说理清晰,令人信服。实际也就是能量与信息矩阵,才是文明能走多远的根本推动力。不过书里有些数据现代基因测序已有更新,不能拿来就用了。强烈推荐一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好读,有启发

                                        一、15 世纪初期,中国已拥有数百艘船只,并且技术领先,每艘船长达 400 英尺。中国人数度远航,出航人员共 2.8 万人,他们渡过印度洋,最远到达非洲东部海岸。但为什么中国船队最终没有绕过好望角西进,殖民欧洲,反而是葡萄牙人达伽马率领 3 艘小船开启了欧洲人向东亚拓殖的时代?为什么技术先进的中国会被原本落后的欧洲赶上呢?作者的思路很独特,他认为是因为中国的 “统一”。“现代中国生产力最高的地区在公元前 221 年首次实现了政治统一,此后大部分时间里都维持着统一。中国自有文字以来,就只有一种书写系统,在很长时间里只有一种主要的语言,2000 年来文化上也保持统一。与中国不一样,欧洲包括许多分散的小型核心地区,没有一个大到足以长期控制其他地区,所以每个核心区都能长保独立。”“因为中国是个统一的国家,只要一个决定,就可以使全中国的船队停摆。那个决定造成的结果难以挽回。” 二、为什么人类社会发展成今天的样子,作者提出的 4 个重要因素:1、环境差异 ——> 食物生产 ——> 人口规模 ——> 社会分化 2、“东西” 优于 “南北”:无论是驯化后的动植物,还是技术发明的传播,在欧亚大陆上,传播与迁徙的速度最快,因为欧亚大陆的大陆轴线是东西向的,而且生态与地理障碍比较少。3、各大洲与外界沟通的难易程度。比如:在过去 6000 年中,从欧亚大陆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传播是最容易的。但是,东西半球间的传播对美洲土著的复杂社会毫无贡献,那里与低纬度的欧亚社会隔着大洋,与高纬度的欧亚社会有地理、气候的障碍,因此只适合狩猎 — 采集族群生存。4、各大洲在面积或人口总数上的差异。面积越大、人口总数越多的大洲,发明家越多,相互竞争的社会越多,创新也越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书的榜单是不是应该增加个幽默榜单,尤其是严肃的书。要是所有工具书都这么写,我也不至于对工具书有如此偏见。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