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寻找人生真谛的路上
—— 读《忏悔录》 列夫・托尔斯泰【著】🌿他希望向世界的每个人揭示他找到的人生真谛。📝关于作者本书的作者是惊艳世界的文学巨匠,10 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以下简称 “托翁”)。托翁一生的经历曲折且丰富,他出生于贵族家庭,又受过大学高等教育,退学回故乡又尝试过当时俄国初兴的农奴制改革。他服过兵役,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也深感底层农奴愚昧无知的痛苦。1860-1861 年,他出访欧洲,也深知受沙皇、东正教的专治下的俄国,如没有实质性的改革,是无法追赶上时代的步伐的。然而,他却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这也是这本《忏悔录》中多次提到其思想转变的过程。📝关于 19 世纪末的俄国俄国经过农奴制度改革后在这一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但是改革没有改变封建专制政权的阶级实质,也没有改变地主土地占有制。贵族地主继续掌握着国家政权,照旧控制着大量土地。地主的土地占有制是农奴制残余的经济基础。据统计,直到 1878 年(即托翁写下这本书之前),俄国仍有约 80% 的土地,是属于贵族的。所以,俄国的经济发展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落后于西欧各国。不过工业有一定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但也由于改革的过程中对农民的剥削过重,封建残余的大量保留,人民从西欧的快速发展对比国内沙皇的黑暗统治,愈发觉得不满。这是托翁写这本书的时代背景。📝关于生死文中多次提到 “我为什么而生,我生而为人的意义是什么?”。其中一个对他思想引起非常大震动的就是哥哥的死亡,“他是一个聪明、善良、严肃的人,年纪轻轻的就得了病,受了一年多的折磨,最后痛苦地死去,不理解为什么而生,更不理解为什么而死。在他缓慢而痛苦的死亡过程中,没有什么理论能针对这些问题给我和他做出回答。” 他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自己也因为突然的疾病而死,那会如何?他将回顾自己的短暂的一生, 发现充满了空虚和放荡,他的事业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意义,然而生命可能就此结束,一切是为了什么?这样的生命是毫无意义的,为何他要来到世上,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如何生活?—— 托翁喜欢深究一切事物的内核, 然而对生命的意义他分析不出个结果,使他的精神陷入了空虚,最后 “抛弃了一切,跑到巴什基尔人的草原上去呼吸新鲜空气,喝马奶,过着动物一般的生活。”📝关于爱情之后爱情拯救了他,15 年幸福的家庭生活让他放弃了哲学思考(托翁的婚姻生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很幸福的,这份幸福在他与妻子生活信念出现分歧后开始出现裂痕,直至她担心财产问题开始监视他,翻阅他的信件文件,禁止他与好友交往,经常歇斯底里的发作以后走向了悲剧。)我想因为他的天赋他不可能放弃创作,他说的是 “我已经尝到了创作的甜头,尝到了花微不足道的劳动而换取大量稿酬和赞赏的甜头。”(当然如果你了解托翁的创作劲头,你就会了解 “微不足道的劳动” 换做一般人可受不了。)虽然他仍然认为创作并无意义,仍然完成了《战争与和平》和《安娜 卡列尼娜》等等巨著,在这两部小说发布后托翁的声望开始走向巅峰。婚后的他忠于家庭,生活富足,从事慈善,并非是由于我偏爱托翁而是实事求是的讲,在《战争与和平》发布之后直到他死去,他在文坛的声望不仅仅是在俄罗斯,而是在世界都是最高的而且没有之一,在人生走向巅峰的时候他却不能不再次向自己提出那个问题:我为什么而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长时间的无法回答这个问题逼到他要自杀的地步,他再也不敢独处,也不敢带枪打猎,他怕自己轻率的结束生命。📝关于出路他最后把出路放在农民身上:农民虽然生活很贫穷懂得的道理不多,生的意志却高涨,他们如果有活下来的生机从来不会去考虑自杀,而且普遍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那是因为他们不做这些哲学思考 —— 理性来源于生命,所以理性很可能不能解决生命意义的问题,如果强行要它回答它可能会做出生命没有意义这类的否认生命的解释,生命的意义不来源于理性,生命的意义只能从信仰中来(特别要说明的是托翁并没有认定一定是基督教,因为他在基督教环境中成长,所以他选择基督教。)。他总结出世界上所有的信仰其核心中都指出一条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如己”,他认为这是一条人类最原始的信仰,如果抱有这种信仰从中获得的幸福体验比任何幸福都大,都要高尚。这条信仰可以向一切人推行而不没有任何矛盾,抱有这种信仰的人从来不会畏惧死亡,在得出这个结论后,向别人推广这一思想就是他的毕生目标了,而《忏悔录》的主要内容就是讲述了他思想的转变。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10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逻辑之外的隐秘世界对于任何认为世界没有任何意义想要寻死,自杀的人而言,这本书无疑是最好的开导书籍。因为我们得出人生没有任何意义的方式是用逻辑得出的,而这托尔斯泰的《忏悔录》则从逻辑的角度论述了实际上逻辑是有限的,我们得出来的结果大概率只是以偏概全的自我感动,或者是所谓的走火入魔。在《事实》中,作者用实验事例证明了 “以偏概全” 是人类固有的偏好,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以偏概全的习惯。把这个名词换一下,它也可以是所谓的 “推己及人”。我们习惯于我们身边的人,他们的特征,他们的想法,于是误以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如此,而我们基于身边人与个人经历所得出的答案,因为推己及人的缘故,我们会认为这是世界的终极解,这无疑是夜郎自大的一场笑话。逻辑本身是由界限的,且逻辑也不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全部方式,语言本身的局限性便决定了我们逻辑认知的边界,种种逻辑悖论无不提醒我们这一点。而许多真切但无法被言说的感受却被我们视而不见,但那显然是逻辑之外的真实世界。我们在得出任何结论前后,都得审慎的思考它的适用范围以及局限,时刻提醒自己理性与逻辑的边界,而不要陷入到自我怀疑,无限的虚无之中。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解梦在无限的虚空中吊床指的是社会道德 教育 观念交织的网拖着作者存在着,可当对这一切产生怀疑时一切变得危险了,有滑落深渊的危险,依靠着最后几根还未掉落的带子悬在深渊之上,仰望无限星空,恐惧逐渐消失,星空指的是上帝。床头有一根坚固的柱子,柱子上有一个圈绳,如果把身子中央套在绳圈里平躺着并朝上看,毫无疑问是不会掉下来的,柱子指的应该是宗教,圈绳是教规。在梦中作者没有依靠任何,而是自身达到了某种平衡坚定的立在虚空,这指的应该是达到了完美的调和,或者说心灵抵达了彼岸,又或者说自己成为了自己的上帝。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