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音乐家的哲学思考
作者 90 后,但绝对是专家,佩服,无话可说,只有学习。现代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吃穿住行都应该 “断舍离”,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1750-1827)以巴赫始贝多芬终狭义概括,也得益于欧洲文艺复兴后印刷术技术推广,知识信息,天才们的音乐得以流传,我认为西方古典音乐如同中国的唐诗宋词,达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巅峰,固定的格律和横空出世的天才,已经没有后人再创作的空间了(只有转换赛道了)。现代人如果有以上 2 种相伴,听西方古典音乐读中国唐诗宋词,已经可以充满精神享受的空间,其他可以舍弃了。作者正当盛年,身为东方人,进入欧洲人的精神殿堂,不同文化背景,带来更深的感悟,文笔流畅,知识密集,拜读学习。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7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音乐年幼学琴,脑中没有 “人物”。初学那些年,全然不知作曲家的相貌。后来母亲买了一本《钢琴艺术博览》,悉数介绍史上名家的生平大作,并附上他们的漫画像 —— 当然,那都是 “前影像时代” 的事了。但我已如获珍宝:哟,这就是贝多芬,这就是肖邦啊。15 岁赴美后,正式学习 “西方音乐史”。柯蒂斯音乐学院的必修课上,翻开厚厚的书页,还是那些人,但配上了 “严肃” 的油画图片。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几乎只见史实,进入巴洛克,“人” 才渐而凸显。维瓦尔第、亨德尔、巴赫、海顿、莫扎特…… 篇幅均等,唯贝多芬稍长。至浪漫一代,肖像骤然密集: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李斯特、瓦格纳、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德沃夏克…… 我随即发现,这之中,肖邦所占的篇幅最短 —— 甚至过短 —— 仅仅简述了他作为 “钢琴作曲家” 的 “特殊身份”。课后诧异之余,与同为钢琴专业的好友交换意见,他也大为不解。这不解、这诧异,好不难说。自年幼起,无数钢琴学童就是凭借肖邦,渐渐塑成他们心中 “钢琴家” 的主体形象:孤独、诗性、忧郁…… 汗水、表扬、训斥、掌声;在无数成败无数苦乐的时光里,波兰人的名字深深刻入每一个琴童的心里。心理记忆、肉体记忆,共同凝结为难以磨灭的情绪记忆:对于任何日后成人的钢琴家,无论喜厌,肖邦始终占据着无法撼动的位置。但在那天、那堂音乐史课上,这一位置被过于轻易地撼动了。课后再读:寥寥数笔,丝毫不提他的创作高度,简直是侮辱。难道钢琴史与音乐史之间,存在着未被我等所了解的嫌隙?我与同学决定一问究竟。找来其他几位非钢琴专业的同学讨论,结果更是诧异。他们都不以为然:肖邦是一个 “不会写交响乐” 的作曲家,钢琴之外,他一无所成。这近乎 “客观事实”,于是困惑转为愤懑,我们继而逼问:抛开乐器形式不谈,这样的音乐难道不够独一无二?对方回答,在他们听来,那只是 “好听” 的旋律,与其他人笔下的其他好听旋律并无不同;至于伟大,更沾不上边了。我们驳斥:他在旋律方面的天分高过了任何其他作曲家。对方仍不为所动。甚至,其中一位还挑衅地说,论地位,肖邦还不及李斯特 —— 毕竟,后者还写过交响诗。多年以后回看这事,不禁笑叹年少时代的可爱。但对那时的我,当真是挫败的经验:好像从未想过,某种观念上的差异一直存在。(其实对这个差异,我本不应感到陌生的。初来美国,就有一位小提琴同学对我谈及勃拉姆斯时感叹:肖邦只是通俗,勃氏才真的伟大。当时未较真,一部分原因,也因自己同样钟爱后者。数年后,某位我敬重的指挥又对我说,肖邦的协奏曲就是对指挥的羞辱。我笑了,心里不服:莫扎特后,还有谁 19 岁便能写出这样的协奏曲吗?)—— 但那天、那堂课后的当真,只因它真的被 “权威” 的立场证实了 —— 并且这个立场,也似乎为钢琴圈外的广大专业群体所认同。现在想来,钢琴演奏确实是一件私事:台上台下,我们向来独处。自我校正、自我总结、自我批判,匮乏如管弦乐手在室内乐、交响乐中相互聆听交流的体验。我们的耳朵是 “向内” 的,或许,我们的见识也同样。昔时的挫败于是成为必然:那天,我诧异于钢琴在乐器界的孤立处境 —— 同时,诧异于肖邦在音乐史的边缘事实。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来对视那双眼,一尘不染的清澈《演奏之外》这本书超出了预期太多,令我数次潸然泪下。封面那双凝视的眼眸,初看是邻家男孩的单纯,读罢再来对视,却意外发现哲思的深邃~首先推荐给了我的钢琴老师,而后又逢琴友推荐…… 必须有一种生活,来演绎观念的魅力,必须有某种声音,来抵制贫乏和枯索。生命中曾拥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要用寂寞偿还。这个世纪疯狂,没人性,腐败,您却一直清醒,温柔,一尘不染。这本书文笔斐然、善用短句。感情细腻、饱满。讲述私密、诚恳。最后推荐昊辰的新专辑《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我们都有被音乐感动的时候我虽然不是什么古典音乐的行家,但绝对是个纯音乐的重度爱好者,我喜欢浸淫在那种美妙空间的感觉。我虽然并不了解作曲家的生平,但我就喜欢靠我这颗心去体验,我总是能从中获得平静。 我是个喜欢独处看书的人,看书时便喜欢听着钢琴纯音乐,让我很舒服。能看到一位青年钢琴演奏家的 “不务正业” 的思考,也让我很释怀。每个人对音乐的感觉都各不相同,于我来说,重要的不是哪个权威说了什么,而是自己的心说了算。 心感受到了什么便是什么,我感受到的是音乐的温暖,很适合我这个喜欢独处的人。不过也激起了我想去现场钢琴音乐会的兴趣,现场的演奏,也许更能触及我内心吧,也希望你能在阅读中听到音乐,与你共勉。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漫谈演奏之外作者从音乐这一概念出发,哲学性的思辨和启发,让我一次又一次的问自己,音乐是什么,演奏者要如何表达,聆听者要怎么听,听什么…… 接着提到了很多他与古典音乐家的关联,比如去勃拉姆斯的故居参观,透过马勒照片还告诉你马勒很会啃指甲而且走路抖腿,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捷克作曲家莱奥什。雅纳切克,用了整张篇幅讲 "音乐言说",用音乐记录日记,用音乐表达时间地点天气,语句,语气,情绪…… 最后还有一些他自己的访谈,总之看完后有对张昊辰有一些更贴近的认识,他很可爱又很认真,多次提及伯恩斯坦,估计他很喜伯恩斯坦,我喜欢他如此年轻而且还如此成就却又很有深度,当前这吵闹的环境下,还能静下心来思考,悟道,很了不起。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好于伟大的艺术,你必须愿意被引导,愿意付出心智上的努力。但我渐渐意识到,它还有更深的一层。那就是生活方式。许多中产阶级的人,天天要买红酒喝;另一些人,创业成了亿万富豪,还是只喝可乐雪碧。生活方式不管娱乐与艺术的二分。就像人的方言一样,这是他身体里的节奏,是他的情绪记忆、生理记忆。所以我对跨界的看法,并非站在古典音乐的 “保守” 立场,而是,我不相信真正的全民化。你不可能改变不同人的听觉偏爱。而且为什么要改变呢?人群差异是多好的一件事。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就是主流已经太容易构成垄断了。今天冒出一个新闻,第二天全网络都在谈论:它吸化人群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吗?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