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7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音乐家的哲学思考

    作者 90 后,但绝对是专家,佩服,无话可说,只有学习。现代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吃穿住行都应该 “断舍离”,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1750-1827)以巴赫始贝多芬终狭义概括,也得益于欧洲文艺复兴后印刷术技术推广,知识信息,天才们的音乐得以流传,我认为西方古典音乐如同中国的唐诗宋词,达到了这一艺术形式的巅峰,固定的格律和横空出世的天才,已经没有后人再创作的空间了(只有转换赛道了)。现代人如果有以上 2 种相伴,听西方古典音乐读中国唐诗宋词,已经可以充满精神享受的空间,其他可以舍弃了。作者正当盛年,身为东方人,进入欧洲人的精神殿堂,不同文化背景,带来更深的感悟,文笔流畅,知识密集,拜读学习。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丰富、感性且有深度的论述。对古典音乐、音乐创作和音乐演奏进行了多维度剖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演奏生活

        钢琴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曲高和寡只会逐渐消失在历史中,即使有现代化的手段记录或刻录下来,也终将被人们所抛弃。古典再好也要发展,也要向前,甚至迎合人们的需要,否则依然会消亡,一切都有生命周期,只是像不同的蝉,有的只有一年的生命,有的却有 17 年的地下生活。钢琴演奏也有历史,也有未来,只是也许未来并不一定掌握在演奏家手中,而是在民间,就像柯达胶卷的没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偶遇好书 ,正如他说:音乐是一种莫名的感动……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昊辰拈花,谁堪一笑?

            我是一个音乐的门外汉,平时能哼哼的也就是流行音乐,对于古典音乐则是一窍不通,所以这本书讲述的大部分内容我是没有读懂的。    都说音乐家需要的不仅是努力,更要天份。研习古典音乐的人才无一不是万中无一的龙凤。作者张昊辰作为著名的钢琴家必然刻苦与天份具备,而这本书作为音乐的哲学随笔,也是天才的灵光闪现,缥缈得难以捕捉。如一线短暂出现在天际的闪电,划破夜空,让读者瞥见另一个世界。佛主拈花,迦叶一笑。这本音乐哲学随笔,犹如拈花一瞥,随缘而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三颗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物的恒久,源自观者恒久的凝视。这也正是 “作品” 取缔 “产品” 之处:产品希冀于人的凝视,但作品 “要求” 我们的凝视。谓之要求,仿佛它也在同时凝视着我们。只在这双向的锁定中,一件作品才获得了它最渴望获得的特质 —— 一种超越时间的特质。音乐厅中,原有的时空被悬置了:作品冲出自身滚烫的原生语境,遭遇来自未来的目光,流动的美凝固下来,成为那些伟大的静物…… 我们不再仅仅聆听;我们凝视它,长久地、深入地、集中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一部青年钢琴演奏家张昊辰写在 “演奏之外” 的音乐哲学随笔。在古典音乐与大众审美存在距离的今天,作者试图讲述的是自己心目中鲜活而又深刻、细腻而又广阔的属于古典音乐的完美世界。从古典音乐与哲学、美学、历史、社会的关系,到在音乐史上留下重要印迹的作曲家们的艺术人生,再到作者本人在与钢琴对话的生涯中感知到的共鸣和张力,书中的随笔思考看似断章,实际上连贯地呈现了既是青年也是钢琴演奏家的张昊辰对古典音乐和演奏舞台的理解、热爱、依恋与期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音乐

                    年幼学琴,脑中没有 “人物”。初学那些年,全然不知作曲家的相貌。后来母亲买了一本《钢琴艺术博览》,悉数介绍史上名家的生平大作,并附上他们的漫画像 —— 当然,那都是 “前影像时代” 的事了。但我已如获珍宝:哟,这就是贝多芬,这就是肖邦啊。15 岁赴美后,正式学习 “西方音乐史”。柯蒂斯音乐学院的必修课上,翻开厚厚的书页,还是那些人,但配上了 “严肃” 的油画图片。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几乎只见史实,进入巴洛克,“人” 才渐而凸显。维瓦尔第、亨德尔、巴赫、海顿、莫扎特…… 篇幅均等,唯贝多芬稍长。至浪漫一代,肖像骤然密集: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李斯特、瓦格纳、柴可夫斯基、勃拉姆斯、德沃夏克…… 我随即发现,这之中,肖邦所占的篇幅最短 —— 甚至过短 —— 仅仅简述了他作为 “钢琴作曲家” 的 “特殊身份”。课后诧异之余,与同为钢琴专业的好友交换意见,他也大为不解。这不解、这诧异,好不难说。自年幼起,无数钢琴学童就是凭借肖邦,渐渐塑成他们心中 “钢琴家” 的主体形象:孤独、诗性、忧郁…… 汗水、表扬、训斥、掌声;在无数成败无数苦乐的时光里,波兰人的名字深深刻入每一个琴童的心里。心理记忆、肉体记忆,共同凝结为难以磨灭的情绪记忆:对于任何日后成人的钢琴家,无论喜厌,肖邦始终占据着无法撼动的位置。但在那天、那堂音乐史课上,这一位置被过于轻易地撼动了。课后再读:寥寥数笔,丝毫不提他的创作高度,简直是侮辱。难道钢琴史与音乐史之间,存在着未被我等所了解的嫌隙?我与同学决定一问究竟。找来其他几位非钢琴专业的同学讨论,结果更是诧异。他们都不以为然:肖邦是一个 “不会写交响乐” 的作曲家,钢琴之外,他一无所成。这近乎 “客观事实”,于是困惑转为愤懑,我们继而逼问:抛开乐器形式不谈,这样的音乐难道不够独一无二?对方回答,在他们听来,那只是 “好听” 的旋律,与其他人笔下的其他好听旋律并无不同;至于伟大,更沾不上边了。我们驳斥:他在旋律方面的天分高过了任何其他作曲家。对方仍不为所动。甚至,其中一位还挑衅地说,论地位,肖邦还不及李斯特 —— 毕竟,后者还写过交响诗。多年以后回看这事,不禁笑叹年少时代的可爱。但对那时的我,当真是挫败的经验:好像从未想过,某种观念上的差异一直存在。(其实对这个差异,我本不应感到陌生的。初来美国,就有一位小提琴同学对我谈及勃拉姆斯时感叹:肖邦只是通俗,勃氏才真的伟大。当时未较真,一部分原因,也因自己同样钟爱后者。数年后,某位我敬重的指挥又对我说,肖邦的协奏曲就是对指挥的羞辱。我笑了,心里不服:莫扎特后,还有谁 19 岁便能写出这样的协奏曲吗?)—— 但那天、那堂课后的当真,只因它真的被 “权威” 的立场证实了 —— 并且这个立场,也似乎为钢琴圈外的广大专业群体所认同。现在想来,钢琴演奏确实是一件私事:台上台下,我们向来独处。自我校正、自我总结、自我批判,匮乏如管弦乐手在室内乐、交响乐中相互聆听交流的体验。我们的耳朵是 “向内” 的,或许,我们的见识也同样。昔时的挫败于是成为必然:那天,我诧异于钢琴在乐器界的孤立处境 —— 同时,诧异于肖邦在音乐史的边缘事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来对视那双眼,一尘不染的清澈

                      《演奏之外》这本书超出了预期太多,令我数次潸然泪下。封面那双凝视的眼眸,初看是邻家男孩的单纯,读罢再来对视,却意外发现哲思的深邃~首先推荐给了我的钢琴老师,而后又逢琴友推荐…… 必须有一种生活,来演绎观念的魅力,必须有某种声音,来抵制贫乏和枯索。生命中曾拥有过的所有灿烂,终究都要用寂寞偿还。这个世纪疯狂,没人性,腐败,您却一直清醒,温柔,一尘不染。这本书文笔斐然、善用短句。感情细腻、饱满。讲述私密、诚恳。最后推荐昊辰的新专辑《贝多芬钢琴协奏曲全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演奏是门艺术,崩溃时候会哭是人之常情。学习艺术是多元建立连接的途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写的很深刻,有些读不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们都有被音乐感动的时候

                            我虽然不是什么古典音乐的行家,但绝对是个纯音乐的重度爱好者,我喜欢浸淫在那种美妙空间的感觉。我虽然并不了解作曲家的生平,但我就喜欢靠我这颗心去体验,我总是能从中获得平静。       我是个喜欢独处看书的人,看书时便喜欢听着钢琴纯音乐,让我很舒服。能看到一位青年钢琴演奏家的 “不务正业” 的思考,也让我很释怀。每个人对音乐的感觉都各不相同,于我来说,重要的不是哪个权威说了什么,而是自己的心说了算。       心感受到了什么便是什么,我感受到的是音乐的温暖,很适合我这个喜欢独处的人。不过也激起了我想去现场钢琴音乐会的兴趣,现场的演奏,也许更能触及我内心吧,也希望你能在阅读中听到音乐,与你共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一次读音乐家的著作,文笔如此之好!我虽是乐盲,但也深爱着古典音乐。此书让我对古典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我知道了艺术文学的互通。很赞,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音乐家最觉得羞耻的就是音乐家写书,音乐家圈子里就看不上这样的人,钢琴家有什么东西不应该通过音乐来表达吗,你居然通过演讲和写书来表达,说明你在音乐上的探究未达究竟,我们真正的音乐节靠钢琴就可以表达了。作者练琴的时候,总喜欢想东想西,想到兴奋处,冲出琴房把刚刚的灵感告诉他妈妈,她妈妈对他说:这些感受你该写下来。于是就有了这本书。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音乐家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漫谈演奏之外

                                  作者从音乐这一概念出发,哲学性的思辨和启发,让我一次又一次的问自己,音乐是什么,演奏者要如何表达,聆听者要怎么听,听什么…… 接着提到了很多他与古典音乐家的关联,比如去勃拉姆斯的故居参观,透过马勒照片还告诉你马勒很会啃指甲而且走路抖腿,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捷克作曲家莱奥什。雅纳切克,用了整张篇幅讲 "音乐言说",用音乐记录日记,用音乐表达时间地点天气,语句,语气,情绪…… 最后还有一些他自己的访谈,总之看完后有对张昊辰有一些更贴近的认识,他很可爱又很认真,多次提及伯恩斯坦,估计他很喜伯恩斯坦,我喜欢他如此年轻而且还如此成就却又很有深度,当前这吵闹的环境下,还能静下心来思考,悟道,很了不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真实才最能打动人

                                    最近我逐渐体会到自身的一种感觉,就是他人所说的,做的,或者写的,是不是真实的他想表达的,我能感觉的到,我会被真实触动,这本书就给我这种感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于伟大的艺术,你必须愿意被引导,愿意付出心智上的努力。但我渐渐意识到,它还有更深的一层。那就是生活方式。许多中产阶级的人,天天要买红酒喝;另一些人,创业成了亿万富豪,还是只喝可乐雪碧。生活方式不管娱乐与艺术的二分。就像人的方言一样,这是他身体里的节奏,是他的情绪记忆、生理记忆。所以我对跨界的看法,并非站在古典音乐的 “保守” 立场,而是,我不相信真正的全民化。你不可能改变不同人的听觉偏爱。而且为什么要改变呢?人群差异是多好的一件事。这个时代最大的问题,就是主流已经太容易构成垄断了。今天冒出一个新闻,第二天全网络都在谈论:它吸化人群的力量还不够强大吗?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演奏者和非演奏者都值得读一读

                                        从不同视角让你去看待 “音乐”,支持继续写下去,也能让作者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