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本书堪称中国版《定位》
1. 抢占消费者心智的策略。策略一:代言品类(适用于领导品牌)对于某个具体的品类来说,通常有一个品牌,是最强势的。如,烤鸭 —— 全聚德;空调 —— 格力,冰箱 —— 海尔。一旦做到代言品类的程度,几乎立于不败之地。胜出的品牌,一种是开创者,一种是卡位者。策略二:占据特性(适用于跟随品牌)如何占据特性?找到第一品牌的战略性弱点。如,百事可乐,不追求代言整个品类(可口可乐已占位),把自己界定为 “年轻人的可乐”。奔驰主打乘坐舒适,宝马就主打驾驶乐趣。策略三:聚焦业务(双方都可以使用)定位越窄越聚焦,品牌对消费者心智的穿透力就越强。如脉脉 “专注于工作的社交 App”,巴奴火锅改成巴奴毛肚火锅。2. 如何选品牌传播载体? 第一类传播载体是社会话题。就是说把品牌和社会话题结合在一起进行传播。如褚橙,先做话题再打广告第二类传播载体是娱乐节目。怎么选娱乐节目?首先尽量选头部最热门的节目。其次是争取做冠名品牌。再次是坚持连续做,最好能做三年以上。第三类传播载体是被动空间。如电梯、交通工具、电影院。3. 如何设计一个好广告? (三段论) 第一段,讲定位。是要代言品类,还是想占据特性,或者聚焦某一块业务? “善建者行”???。第二段,信任状。证明品牌是靠谱的。常见的信任状有大众态度(7 亿用户都在用的 APP)、权威背书(人民大会堂专用),历史悠久(百年老店、中华老字号)。第三段,利益引导。告诉消费者马上购买能立刻得到什么好处(双 11 期间价格最低),产品最大的卖点是什么。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自传➕方法论,所以企业家的这类书值得看一看定位的话题和用户心智,早已在很多书里被提起。不算新鲜。但是本书是由江南春老师写了自己的故事,也讲了自己的方法论,所以读的时候还是能找到亮点。有故事的人,特别能让人有启发。我记住了,很有意思的几个地方。关于人生的目的是不断认知,还有为服务,其实赚钱只是一个副产品,一心为钱,不一定能挣到钱。工作本身如果不能发现快乐。等到成功了,再快乐,这样成功也不太有意义。应该分清楚工作有工作的快乐,成功有成功的快乐,学习有学习的快乐,学成有学成的快乐!在选择定位的时候,要学会放弃。竖起一个点。比找到无数的点更重要。饱和营销。是要根据时间差。市场空间。形成绝对的短时优势。定位应该回归到常识,不需要想的太复杂去感受。已经存在的需求会更重要。抢占心智。就是要赢得人心。比赢得流量更重要有占据就会有,占据不了,所以占据不了的地方就应该直接放弃,懂得放弃比学会懂得占据更重要。占据适用己之长攻。敌之短。在用户心智里的优势无限的放大,在中国无线的成消费体系中,只要征服了一小部分的人,已经可以赢得巨大的利益。成功封杀一个品类,可与占据头,把交易占据品牌特性,那可以坐上第二把交椅。任何人都要考虑资源是有限的,以前说给我 500 万,可以打遍天下,你在媒体渠道管放的情况下,大家就要集中优势兵力。想好投入重点。一些老品牌不动才是最好的行动。好品牌的创新。是一个难点。信息外溢的时代。信息着床能力太差,不着床就不能发育成型。推广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善用社区生活化的媒介。比较靠谱。广告做好了,一定要发给几个人先看看。简单小事测对方的反应,首先就是讲完以后记住了吗?品牌是什么什么功能?记住了基本合格,没记住就算了重来。创造也有方法,从反向思考可能获得机会。和显而易见的真理反着走。有覆盖才会有深意。媒体都是内容为王,不要被经验和规则禁锢。把不合逻辑,不合常规的内容,从新组合可能会变成新的东西。同质化的内容在现在的市场上没有机会。从客户的抱怨和问题中来寻找改进的灵感。最后一定要抓住未来消费升级或代表主要消费的主要阶层。看了几十本关于营销的书。但依然能在这本里找到启发,很开心。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中国定位必读书籍定位理论从 1969 年杰克・特劳特发表论文《定位:同质化时代的竞争之道》诞生定位观念,至今在全球已有 52 年的历史,而在中国已经 19 年,非常有幸在 2019 年与定位全球总裁邓德隆先生合作。我的好友郭旭峰导演通过他独特的商业哲学视角拍摄了《定位》纪录片,作为定位 50 周年的贺礼,在各大高铁、机场和网络平台播放,深受广大企业主的喜爱。在《定位》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分众传媒掌门人江南春,之前在《大品牌的幕后英雄》中也有过合作,但是从定位的角度来看,江南春有着独特的商业智慧和中国定位本土化的实战打法,不愧为中国的营销战略大师。大家在电梯广告里所见到平台或者视频的广告形式基本都是分众传媒的阵地。为什么江南春说电梯广告 60% 的广告费都打了水漂?为什么很多公司在广告上的投入基本属于零回报?所有的问题都聚焦在了用户心智占领的问题上,听起来很简单,做起来相当难。我个人从事品牌营销、商业模式 14 年,深知这套打法的不易,因为竞争中心从商品、渠道、品牌端已经全面转移到用户心智端,但是如何发现、抓住用户心智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呈现的品牌名、Slogan、广告推广,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有产品力、销售力、品牌力的公司为数不多,原因就是在于对自身公司或产品定位不清晰。再说的直接点就是企业创始人欲望太多,简单的方式不能坚守,所以在广告口投入与回报不成正比,无法形成指数级增长,夸张点一天一个样。如果做好定位系统,你将获得不但是产品力、销售力和品牌力,更重要的你获得的是消费者的心智价值,这个价值非常强大。可口可乐总裁曾经说过:“即使一夜之间我们的厂房全被大火烧光,仅仅凭着我们的品牌也可以东山再起!” 这里所说的就是消费者的心智价值。如何做好中国企业的定位系统?本书就有很清晰的心法和打法还有与时俱进的现场案例,让你充分体验一把定位给你企业带来的心智财富。如果你对定位很感兴趣,我们也可以一起交流讨论,在得到关注私信我,我给你拆解《得到》的定位系统是如何建立的,如果是我来做,我可以在哪些方面做的更好。欢迎各位知识高手一起过招切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究竟错的是理论,还是用单一视角观察理论的那些人呢?分众传媒相信再不怎么接触商业知识,再不怎么看商业类书籍的人有会知道。毕竟无论是居住建筑的电梯还是办公场所的电梯,你总会看到一些动态大屏幕,在那里循环播放着广告。而且,这种行为,在智能手机没普及之前就存在了。但是分众传媒的老板,江南春先生可能很多人就不熟悉了。我倒是听过这个名字。在前互联网时代,这也是响当当的存在啊。只是后来智能手机普及,很多人成了低头族,很多传统媒体,入报纸、杂志啥的都歇菜了,户外广告牌也无法吸引大家的视线,我以为分众也会受到影响,关注就少了,甚至想当然的认为,可能分众这样的模式也不行了。然而,这就是我这样的小毛孩子的错觉。人家分众是受影响了。所谓影响,就是增长速度,从以前的百分之四五十下降到了百分之二三十。百分之二三十的增长,放别人身上估计都能乐醒了,我们还在这意淫人家不行了。这是昨晚刷抖音时,看到了江南春先生和吴晓波老师之间的一段访谈类的对话。结果江先生几句话就把我吸引了。其实内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还是《定位》那套理论,但是当你想到,这是很多企业最终产品展示的窗口啊,如果效果不好,分众就没生意了。所以必须是真的帮到客户了,分众才能继续成长。而在这个过程中,从产品展示,口号的设计,到目标用户数据筛选,到广告效果反馈,谁还能比江南春先生更有发言权呢?一个广告效果的好坏,自身定位是否准确,人家那里可是有实实在在的数据的啊。所以马上就在【得到】搜索江南春先生的书籍,而这本《抢占心智》直接就跃入眼帘,进入了阅读日程。其实这本书可以算是《定位》理论的本土演示版。用我们自己国家的案例,来诠释定位理论。而且,江南春先生还给出了:“封杀品类、占据特性、聚焦业务和开创新品” 等四种打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家吸收和运用定位理论。但是提到定位理论,我内心还是泛起了一丝波澜。毕竟去年读的最好的几本书里有小马宋老师写的那本《营销日记》,里面却是对定位理论有过诸多的反驳。使我一度觉得可能定位理论并没有那么科学和好用。而且,书里某些篇章还指出了《定位》成书时,作者有过故意筛选案例的做法,而且书里鼓吹的一些案例,似乎现在运营的也不是很好。那么面对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我要如何去思考和判断呢?我的判断是这样的,首先我并不觉得他们的观点是完全相反的。只是关注和侧重的点不同。小马宋老师做的是营销活动,而面对的客户很多是自己基本功没做好,想指着靠营销改变自己的发展现状的,这在我看来是妄念。在他们的认知中,似乎只要用定位理论,让营销公司给自己找一个独特的点,就万事大吉了。抱着这样的想法,自然会被小马宋老师诟病。而江南春先生在书里给出的案例,也不全是成功的。他只是吧目标聚焦字在他的客户在做营销时,做对了哪些事,又犯了那些错误。这个和小马宋老师说的那些案例所不同的是,这些公司本身的产品质量以及市场占有率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在某一次营销方案的选择上犯了一些错误,或者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或者是错误的营销造成了损失而已。这和小马宋老师书里提到的那些把自己公司的发展都赌到定位这一个点上的公司来说,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所以,我们这些读者应该放下非黑即白的思路。一个理论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去站队或者过于在意。而是去认真判别每本书所展示的观察角度,和去判断每一个案例的具体情况。那些迷信一招鲜吃遍天、随之万事大吉的观念,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在商业运营这么复杂的系统下,是不可能有一个理论百试百灵的。它一定有适用于不适用的差别的。读书,也是把有道理的那部分摘录出来,消化吸收到自己的脑子里。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是不是能给你带来很多启发,就足够了。哪怕是我这样一个小小的个体,在职业技能培训这个领域,也是在应用着定位理论啊。我用海量的视频,打造了自己建模小能手的定位,使得很多同学开始从模型制作这个角度快速的认可我、接受我的课程定价等等,这不就是定位理论在起作用吗。而我本人是没有什么精力去做营销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强化大家对我模型老师这块的认知。而随着接触我时间久了,再给他们留下自律、努力、三观正等定位,使得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可以适当增加。再通过他们的口口相传,帮我介绍更多的学员,也就够了。这不就是小马宋老师说的,做好自己的事吗,这才是关键。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