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场历时百年,影响深远的“局部战争”

    读这本《百年战争简史》,总是让我想起《冰与火之歌》。这里面有骑士,有比武,有领主之间的结盟与背叛,有错综复杂的政治联姻,有战争中的人仰马翻血流成河,甚至,还有 “剥皮人”。显然,马丁老爷子的很多灵感,都来自于欧洲中世纪这段历史时期的真实场景。读这段历史,让我对英法两个欧洲主要国家在历史上的恩怨,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别的不说,我才知道在历史上,在法国西南部以波尔多(就是那个盛产葡萄酒的地方)为首府的吉耶纳地区,曾经属于英国的领地长达 300 多年。我还知道了在二战中如雷贯耳的诺曼底,在百年战争期间,同样也曾经是英国人登陆法国的重要桥头堡。不知道当盟军选择在诺曼底登录的时候,是否会想起 500 多年前的那段历史。对战争的回顾,总能看到那些一直在影响战争发展的因素的影子,若隐若现。这些因素虽然没有那些英明神武的君主或者将领那么耀眼,但却是真正左右战争发展态势的决定性因素。比如说金钱。在百年战争开打的时候,看上去法国更加繁荣富强,而英国则是贫瘠落后的。但是英国却取得了节节胜利,占据上风。原因之一,就是法国的各大贵族掌握着各自领地的自主经济权,以至于法国国王难以筹措到足够的军费来调集兵力。而英国的王权更为集中,通过收税、借债等多种方式,建立了金钱方面的相对优势,从而能够力出一孔,“以弱胜强”。而到了战争后期,也是因为长期战争拖垮了英国的经济,相对经济实力更强的法国则渐渐取得了逆转的优势。再比如说技术。在战争初期,英国的长弓兵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多次战役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比于法国军队的十字弓兵,英国长弓的射速更快,重量更轻,因此占据了更大的优势。而到了战争的后半程,随着火药技术的逐渐成熟,法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超过了英国。这大概也是因为英国太过于依赖长弓兵的威力,而忽略了对火器的发展,” 创新者的窘境 “果然无处不在。在百年战争的最后一场关键性战役中,法国军队的火炮,摧毁了人数明显占优的英军,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百年战争的结局,看上去是以英国丧失全部在欧洲大陆的领土而失败告终。但是,因为战争主要是发生在法国本土,因此对法国及其人民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虽然英国政府也最终破产,但是英格兰的民间自身,却通过整整一个世纪从” 法国战利品 “中获益良多,变得更加富庶了。也为它之后的发展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百年战争所产生的另一个深远影响,就是” 制造 “出了两个国家的民族概念。战争后期出现的圣女贞德,就是这种民族概念的代表人物。从此,民族国家逐渐成为了西方国家的演化方向,并随着地理大发现扩展到了全世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本介绍“百年战争”历史 既通俗又专业的好书

      这本书叫 “简史”,并不是在说它内容 “少”,而是在强调这本书的内容 “精”。


      全书按照历史发展线索,抓取了每个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作为主角,进行讲述。其中既有国王和贵族,也有下层人物,但都是那一段历史中最典型的符号。
      作者是一位曾在法国生活,并专攻中世纪英法历史的英国历史作家。因此,他的著作没有那么强烈的价值偏向,中立而且客观。
      读这本书,就像是在看一部纪录片。有远景镜头,也有近距离的特写,有恢弘的叙事,也有细致的对话。确实是中文世界介绍 “百年战争” 的一本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英法百年大战

        百年战争中的一些战役已成为英国民间传说的一部分,例如英国人在克雷西、普瓦提埃和阿金库尔的光荣胜利。但在战争末期,法国火炮击溃了曾经不可一世的英国长弓手,这些战役却不太为英国人所知。征战双方都有一些在历史上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英国方面有爱德华三世、“黑太子” 以及比前二者更为可敬的亨利五世;法国方面有奢华却无能、最终死在伦敦监牢里的约翰二世,病恹恹、一瘸一拐却又充满智慧,差一点就击败了英国的查理五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百年战争的历史漫长、繁琐而且充满传奇色彩,把握三个线索即可理清这段历史的脉络。第一个线索是军事变革。作战武器和作战模式的改变是如何影响战局的。第二个线索是国内农民起义。英法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会对战争进程和国家产生什么影响。第三个线索是民族意识和领土观念。一场王位争夺战争如何演变为具有民族意识形态的战争,对两国未来发展有什么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详略得当,对于英法两国都有不偏不倚的详细论述,也终于让我对勃艮第派和阿马尼亚克派的漫长斗争史有了清晰的概念和理解,其中对于勃艮第公爵的联姻和扩张的论述也让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路易十一时期,勃艮第和弗兰德斯会是一个整体,书最后章节对于火器发展的描述也让我对欧洲的早期火器首次有了具体的理解,总之收获很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百年战争简史》

              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为读者梳理了英法百年战争中复杂而牵涉广泛的历史事件,他追寻着战争过程中最终使法国获得胜利的那些变化,并将中世纪欧洲史诗中的阴谋与趣味生动地再现出来,为读者绘制了一幅令人神往的中世纪战争画卷。核心内容百年战争的历史漫长、繁琐而且充满传奇色彩,把握三个线索即可理清这段历史的脉络。第一个线索是军事变革。作战武器和作战模式的改变是如何影响战局的。第二个线索是国内农民起义。英法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会对战争进程和国家产生什么影响。第三个线索是民族意识和领土观念。一场王位争夺战争如何演变为具有民族意识形态的战争,对两国未来发展有什么意义。最后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你觉得英法百年战争对于英法两国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场耗时 116 年的战争,绝不只是一个军事事件,而是一次国家的转型与重生。军事变革可以改变作战方式,颠覆力量对比,由此带来人们对于战争看法的转变。而农民起义既是战争催生的结果,也是影响战争的要素,还是改变政治运作的力量。当战争进入到焦灼化、白热化的时候,你我有别的观念就会产生,这就是民族意识。百年战争之后,法国从封建君主政体向近代的君主集权政体快速演进。英国的前进方向也是如此。不过,在此之前英国还要经历一番阵痛。原本在欧洲大陆的土地和税收都没有了,有限的利益怎么划分?闲置的军力怎么释放?对法作战失败由谁负责?大家可以从《空王冠:玫瑰战争与都铎王朝的崛起》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刚好补上我之前看的丹・琼斯的《金雀花王朝》和《空王冠》之间的一段历史。相比这两本书,本书对法国的描写也更多,如法国的两派分裂。每一章篇幅都不长,对应战争的一个阶段,关键人物和事件按时间线逐一展开。人物关系图、关键战役插图、大事件表等对理解很有帮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百年

                  “百年战争” 这一概念在 19 世纪末才逐渐流行起来。事实上,这个概念包括一系列战争,所覆盖的时段超过 100 年。普遍认为,百年战争始于 1337 年法国国王腓力六世 “没收” 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吉耶纳公爵领,爱德华随即宣布对法国王位拥有继承权;止于 1453 年英军丧失波尔多。在这段时间内的大部分时期,英国相对法国都拥有巨大的军事优势,这得益于英国长弓的强大战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完这本书,很想了解一下英国红白玫瑰战争和法国三级会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势均力敌的对抗

                      《百年战争简史》讲的是 1337 年至 1453 年,英法两国之间爆发的一场持续 116 年的战争,这是世界最漫长的战争。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直接塑造了英法两国的现代基本形态。在《百年战争简史》中,作者德斯蒙德・苏厄德用丰富的细节、清晰的脉络、简洁凝练的语言为读者梳理了英法百年战争中复杂而牵涉广泛的历史事件,生动描绘了百年战争的恢弘图景,他追寻着战争过程中最终使法国获得胜利的那些变化,并将中世纪欧洲史诗中的阴谋与趣味生动地再现出来,为读者绘制了一幅令人神往的中世纪战争画卷,是一本难得的精彩叙事史!百年战争的历史漫长、繁琐而且充满传奇色彩,按本书的逻辑,把握三个线索即可理清这段历史的脉络。一是作战武器和作战模式的改变直接影响了战局。二是英法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对战争进程和国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三是民族意识和领土观念的形成,对两国发展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国家” 这个定义,直接来源于 1933 年的《蒙特维多公约》。公约的第一条规定了国家应具备的要素,包括常住人口、界定的领土、政府,以及与其他国家建立关系的能力。而百年战争对于英国和法国的这些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英法两国现在的版图、法兰西民族、英语,以及英法两国不断完备的中央集权能力,都可以追溯到六百年前的这次战争。典型的例子就是圣女贞德的出现,1428 年,不断的失败使法国太子查理丧失希望。这时,17 岁的牧羊女贞德(Jeanne d'Arc)来到他的面前,她声称自己在家乡听到了圣人的召唤,要她把英国人赶出法国。此前,英国人认为他们在法国的战争是正义的。理由是,英军在法国所向披靡,说明得到了上帝的帮助,军事胜利加道义旗帜,完成了英军侵略行动的循环论证。但贞德的出现,法军的行动也将变得神圣。贞德协同 4000 部队突袭了英军的主要工事,英军败退。法国人这下子都相信,贞德的确是上帝派来拯救这片土地的。饱受苦难的人们应该团结起来赶跑侵略者。后来英国人把 19 岁的贞德定为女巫,施以火刑,行刑者还将她烧焦的尸体拖出来,予以污损。但法国的情况已经在逐渐发生变化。用一位史学家的话来说,“贞德将一场普通人民深受其害却不感兴趣的王朝冲突,变为一场热情激昂的保家卫国的圣战。” 此后,她的故事成为法国人的共同记忆。一位少女即使在面临火刑时,仍然坚信她听到了来自上帝的声音,竭尽全力反抗侵略者。无论那个声音是真是假,她的事迹都足以让法国人热泪盈眶。从拿破仑时代开始,圣女贞德正式成为民族象征,自由派强调她出生于卑微但心怀人民,保守派强调他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二战中,贞德更是成为法兰西抵抗外敌,持续斗争的民族符号,你我有别的观念就此产生,这就是民族意识。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