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53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系統原理概念

    系统●总体大于部分之和。●系统中的很多相互连接是通过信息流进行运作的。●系统中最不明显的部分是它的功能或目标,而这常常是系统行为最为关键的决定因素。●系统结构决定系统行为(结构影响行为)。系统行为是系统随着时间流逝展现出来的一系列事件。存量、流量和动态平衡●存量是对系统中变化量的一种历史记录。●只要所有流入量的总和超过了流出量的总和,存量的水平就会上升。●只要所有流出量的总和超过了流入量的总和,存量的水平就会下降。●如果所有流出量的总和与流入量的总和相等,存量的水平将保持不变,即系统将保持动态平衡。●要想使存量增加,既可以通过增加流入速率来实现,也可以通过减小流出速率来实现。●存量可以在系统中起到延迟、缓存或减震器的作用。●由于存量的存在,流入量和流出量可以被分离开来,相互独立。反馈回路●一个反馈回路就是一条闭合的因果关系链,从某一个存量出发,并根据存量当时的状况,经过一系列决策、规则、物理法则或者行动,影响到与存量相关的流量,又返回来改变了存量。●在系统中,调节回路是保持平衡或达到特定目标的结构,也是稳定性和抵制变革的根源。●增强回路是自我强化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增强回路会导致指数级增长或者加速崩溃。●由反馈回路所传递的信息,哪怕是非物理性的信息,只能影响未来的行为,它不能足够快地发送一个信号,去修正由当前反馈所驱动的行为。●在一个由存量维持的调节回路中,设定目标时,必须适当考虑补偿影响存量的重要的流入和流出过程。否则,反馈过程将超出或低于存量的目标值。●具有相似反馈结构的系统,也将产生相似的动态行为。主导地位转换、延迟和振荡●当不同调节回路的相对优势发生改变时,系统通常会出现一些复杂的行为,由一个回路主导的某种行为模式变为另外一种。●调节回路上的时间延迟很可能会导致系统的振荡。●改变一个延迟的长短,可能会导致系统行为的巨大变化。情景和测试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可探究未来的多种可能性,让我们了解 “如果这样…… 会怎样” 之类的问题。●模型的价值不取决于它的驱动情景是否真实(其实,对此没有任何人能够给出肯定的答案),而取决于它是否能反映真实的行为模式。系统受到的约束●在呈指数级成长的系统中,必然存在至少一个增强回路,正是它(或它们)驱动着成长;同时,也必然存在至少一个调节回路,限制系统的成长,因为在有限的环境中,没有任何一个物理系统可以永远地增长下去。●不可再生资源受限于存量。●可再生资源受限于流量。适应力、自组织和层次性●适应力总是有限度的。●不能只是关注系统的生产率或稳定性,也要重视其适应力。●系统通常具有自组织的特性,具有塑造自身结构、生成新的结构、学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能力。●层次自下而上地进化;上一层级的目的是服务于较低层级的目的。系统之奇的根源●系统中的很多关系都是非线性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不存在孤立的系统;如何确定系统的边界,取决于你的分析目的。●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对于系统来说,最重要的一项输入是限制最大的那个因素。●任何有着多重输入和输出的物质实体,都受到多重限制因素的制约。●任何成长都存在限制。●当一个变量以指数级形式逼近一项约束或限制时,其接近限制的时间会出乎意料地短。●当在反馈回路中存在较长的时间延迟时,具备一定的预见性是必不可少的。●系统中每个角色的有限理性可能无法产生促进系统整体福利的决策。

      4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系统之美

      “所有系统图,不管其繁简程度如何,都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化。” 本书解读了系统的结构和行为、系统思考与我们、改变系统,重点读了前两部分,略读跳读第三部分,主旨可能是自动控制原理的闭环反馈系统,而且是自控较简单的一小章,全书有点过于抽象化、过度拆分解读,不如艾菲的《直击本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如何进行系统思考?

        当遇到一个问题时,善于进行系统思考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寻找数据,了解系统的历史情况以及行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这是因为,系统行为的长期趋势为我们理解潜在的系统结构提供了线索,而系统结构又是理解系统会发生什么以及为什么发生这些事情的关键,让我们不仅 “知其然”,而且 “知其所以然”。系统思考需要反复审视结构和行为,善于系统思考的人会将二者联系起来,理解事件、行为以及结构之间的关系。系统世界的生存法则 1. 跟上系统的节拍。2. 把你的心智模式展现在阳光下。3. 相信、尊重并分享信息。4. 谨慎地使用语言,并用系统的概念去丰富语言。5. 关注重要的,而不只是容易衡量的。6. 为反馈系统制定带有反馈功能的政策。7. 追求整体利益。8. 聆听系统的智慧。9. 界定系统的职责。10. 保持谦逊,做一名学习者。11. 庆祝复杂性。12. 扩展时间的范围。13. 打破各种清规戒律。14. 扩大关切的范围。15. 不要降低 “善” 的标准。通过系统思考的多棱镜,我们可以重新找回对整个系统的直觉,并且训练我们理解系统各个构成部分的能力,看清楚系统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未来可能的行为趋势,以更具创造性的方式重新设计系统,更有勇气地去面对系统性的挑战。

          7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为什么搞定系统,就能搞定世界?

          1、所谓系统思考,是指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它不是割裂地、局部地、静态地来看待问题,而是关联地、整体地、动态地来审视问题。2、想要在这个复杂系统中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就必须升级思维模型,从还原论再回到整体论,学会系统思考。3、试图搞明白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这种思维模式叫做 “整体论”。4、西方自科学革命以来,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把复杂事物拆解成一个个最简单的模块来分析,这种思维模式叫做 “还原论”,还原论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5、“忒修斯悖论” 实际上问的是,一个物体,是不是等于组成它的各个部分的总和?6、如果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这个问题很好回答。无论是一艘船,一个学校,还是人的身体,都是一个系统。根据这本书的定义,系统不是一堆事物的简单集合,而是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构成的、能够实现某个目标的整体。任何一个系统,都由三种要件构成,分别是,要素,连接,功能。

            8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阅读完梅多斯的《系统之美》有一阵子了,之前已经应用该书的理论进行了如何系统地看软件测试的分析。该书的作者大家可能了解的比较少,而她的学生彼得・圣洁和他的《第五项修炼》大家也许会了解得更多。正如波尔・安德森所言:无论一个问题多么复杂,如果能以正确的方法去看待,它都会变得简单起来。以下:️系统的结构和行为一、系统之基础总体大于部分之和任何系统的构成要件: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总的来说,“功能” 常用于非人类系统、“目标” 一词用于人类系统」。系统具有适应性、动态性和目的性,并可以自组织、自我保护与演进。对一个系统来说,要素、内在连接和目标,所有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各司其职。一般来说,系统中最不明显的部分,即功能或目标,才是系统行为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内在连接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改变了要素之间的连接,通常会改变系统的行为;尽管要素是我们最容易注意到的系统部分,但它对于定义系统的特点通常是最不重要的 —— 除非是某个要素的改变也能导致连接或目标的改变。理解系统行为的动态性 “存量” 是所有系统的基础。所谓存量,是指在任何时刻都能观察、感知、计数和测量的系统要素。存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使其发生变化的就是 “流量”。所谓流量,是一段时间内改变的状况。存量的变化一般比较缓慢,即使在流入量或流出量突然改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因此,存量可以在系统中起到延迟、缓存或减震器的作用。由于存量的存在,流入量和流出量可以被分离开来,相互独立,并可以暂时地失衡。反馈: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当某一个存量的变化影响到与其相关的流入量或流出量时,反馈回路就形成了。一个反馈回路就是一条闭合的因果关系链,从某一个存量出发,并根据存量当时的状况,经过一系列决策、规则、物理法则或者行动,影响到与存量相关的流量,继而又反过来改变了存量。不是所有系统都有反馈回路。自动洄游的鱼:调节回路有一种常见的反馈回路,其作用是使存量的水平保持稳定,这一类反馈回路具有保持存量稳定、趋向一个目标进行调节或校正的作用,我们称之为 “调节回路”。在系统中,调节回路是保持平衡或达到特定目标的结构,也是稳定性和抵制变革的根源。脱缰的野马:增强回路第二类反馈回路的作用是不断放大、增强原有的发展态势,自我复制,像 “滚雪球” 一样,我们将这一类回路称为 “增强回路”。增强回路是自我强化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增强回路会导致指数级增长或者加速崩溃。当系统中的存量具有自我强化或复制的能力时,你就能找到推动其增长的增强回路二、系统大观园单存量系统系统 1.1:一个存量、两个相互制衡的调节回路的系统。典型代表:温度调节器。系统 1.2:一个存量、一个增强回路以及一个调节回路的系统。典型代表:人口和工业经济。系统 1.3:含有时间延迟的系统。典型代表:库存。「如:受到断供后的华为公司高端手机芯片库存」。双存量系统系统 2.1:一个可再生性存量受到另外一个不可再生性存量约束的系统。典型代表:石油经济。系统 2.2:有两个可再生性存量的系统。典型代表:渔业经济。️系统思考与我们一、系统之美:系统的三大特征 1. 适应力:系统之所以会有适应力,是因为系统内部结构存在很多相互影响的反馈回路,正是这些回路相互支撑,即使在系统遭受巨大的扰动时,仍然能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使系统恢复至原有状态。适应力总是有限度的。有适应力的系统可能是经常动态变化的。相反,一直保持恒定的系统恰恰是不具备适应力的。不能只是关注系统的生产率或稳定性,也要重视其适应力,即自我修复或复位的能力,战胜干扰、恢复机能的能力。2. 自组织:系统通常具有自组织的特性,具有塑造自身结构、生成新结构、学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能力。即使是非常复杂的自组织形式,也有可能产生于相对简单的组织规则。3. 层次性:层次性是系统的伟大发明,不只是因为它们使系统更加稳定和有适应力,而且因为它们减少了信息量,使得系统各部分更容易记录和跟进。系统的层次性表明系统是自下而上进化的,上一层级的目的是服务于较低层级的目的的。二、系统之奇:系统的六大障碍 1. 别被假象所迷惑:系统的行为就是它的表现或绩效水平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有可能增长、停滞、衰退、振荡、随机或进化。我们认为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都只是一个模型。虽然我们的模型确实与现实世界高度一致,但远未达到能完整地代表真实世界的程度。2. 在非线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系统中的很多关系是非线性的,它们的相对优势变化与存量的变化是不成比例的。反馈系统中的非线性关系导致不同回路之间主导地位的转换,也相应地引起系统行为的复杂变化。3. 恰当地划定边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不存在孤立的系统。如何划定系统的边界,取决于你的分析目的,也就是我们想问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看,划定系统的边界需要较高的艺术性。4. 看清各种限制因素:在给定的一段时间内,对于系统来说,最重要的一项输入是限制或约束力度最大的那个因素。任何成长都存在限制,有些限制是自发的;而有些则是系统施加的。从根本上讲,关键不是追求持续成长,而是选择在哪些因素的限制之下维持生存。5. 无所不在的时间延迟:在系统中,时间延迟比比皆是。每一个存量都是一个延迟,大部分流量也有延迟,包括运输延迟、感知延迟、处理延迟、成熟延迟等。当在反馈回路中存在较长的时间延迟时,具备一定的预见性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预见性,等到一个问题已经很明显了才采取行动,将会错过解决问题的重要时机。6. 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意味着,人们会基于其掌握的信息制定理性的决策,但是由于人们掌握的信息通常是有限的、不完整的,尤其是对于系统中相隔较远或不熟悉的部分,由此导致他们的决策往往并非整体最优。三、系统之危与机:系统的八大陷阱与对策陷阱 1:政策阻力:当系统中多个参与者有不同的目标,从而将系统存量往不同方向拉时,结果就是 “政策阻力”。任何新政策,尤其是当它恰好管用时,都会让存量远离其他参与者的目标,因而会产生额外的抵抗,其结果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每个人都要付出相当的努力去维持它。对策:放弃压制或实现单方面的目标。化阻力为动力,将所有参与者召集起来,用先前用于维持 “政策阻力” 的精力,去寻找如何实现所有人的目标,实现 “皆大欢喜”,或者重新定义一个更大、更重要的总体目标,让大家愿意齐心协力去实现它。陷阱 2:公地悲剧:当存在一种公共资源时,每个使用者都可以从这种资源的使用中直接获利,用得越多,收益也越大,但是过度使用的成本却需由所有人来分担。因此,资源的整体状况和单个参与者对资源的使用之间的反馈关联非常弱,结果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及耗竭,最终每个人都没有资源可用。对策:对使用者进行教育和劝诫,让他们理解滥用资源的后果。同时,也可以恢复或增强资源的状况及其使用之间的弱反馈连接,有两类做法:一是将资源私有化,让每个使用者都可以直接感受到对自己那一份资源滥用的后果;二是对于那些无法分割和私有化的资源,则要对所有使用者进行监管。陷阱 3:目标侵蚀:绩效标准受过去绩效的影响,尤其是当人们对过去的绩效评价偏负面,也就是过于关注坏消息时,将启动一个恶性循环,使得目标和系统的绩效水平不断下滑。对策:保持一个绝对的绩效标准。陷阱 4:竞争升级:当系统中一个存量的状态是取决于另外一个存量的状态,并试图超过对方时,就构成了一个增强回路,使得系统陷入竞争升级的陷阱,表现为军备竞赛、财富攀比、口水仗、声音或暴力升级等现象。由于竞争升级以指数级形式变化,它能以非常令人惊异的速度导致竞争激化。如果什么也不做,这一循环也不可能一直发展下去,最后的结果将是一方被击倒或两败俱伤。对策:应对这一陷阱的最佳方式是避免陷入这一结构之中。如果已经深陷其中,一方可以选择单方面让步,从而切断增强回路的运作;或者双方进行协商,引入一些调节回路,对竞争进行一些限制。陷阱 5:富者愈富如果在系统中,竞争中的赢家会持续地强化其进一步获胜的手段,这就形成了一个增强回路。如果这一回路不受限制地运转下去,赢家最终会通吃,输家则被消灭。对策:多元化,即允许在竞争中落败的一方可以退出,开启另外一场新的博弈;反垄断法,即严格限制赢家所占有的最大份额比例;修正竞赛规则,限制最强的一些参与者的优势,或对处于劣势的参与者给予一些特别关照,增强他们的竞争力(例如施舍、馈赠、税赋调节、转移支付等);对获胜者给予多样化的奖励,避免他们在下一轮竞争中争夺同一有限的资源,或产生偏差。陷阱 6:转嫁负担:当面对一个系统性问题时,如果采用的解决方案根本无助于解决潜在的根本问题,只是缓解(或掩饰)了问题的症状时,就会产生转嫁负担、依赖性和上瘾的状况。不管是麻痹个人感官的物质,还是把潜在麻烦隐藏起来的政策,人们选择的干预行动都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对策:应对这一陷阱最好的办法是提前预防,防止跌入陷阱。一定要意识到只是缓解症状或掩饰信号的政策或做法,都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因此,要将关注点从短期的救济转移到长期的结构性重建上来。陷阱 7:规避规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任何规则都可能会有漏洞或例外情况,因而也存在规避规则的机会。对策:设计或重新设计规则,从规避规则的行为中获得创造性反馈,使其发挥积极的作用,实现规则的本来目的。陷阱 8:目标错位:系统行为对于反馈回路的目标特别敏感。对策:恰当地设定目标及指标,以反映系统真正的福利。一定要特别小心,不要将努力与结果混淆,否则系统将只产出特定的努力,而不是你期望的结果。️改变系统系统之杠杆点:系统的十二大变革方式 12. 数字:包括各种常数和参数。11. 缓冲器:比流量力量更大、更稳定的存量。10. 存量 —— 流量结构:实体系统及其交叉节点。9. 时间延迟:系统对变化做出反应的速度:既然时间延迟无法消除,那么,放慢系统的增长速度,使得技术和价格可以与增长保持一致,将具有更大的杠杆作用。8. 调节回路:试图修正外界影响的反馈力量:调节回路的力量需要与其预定要校正的影响大小相对应,这一点至关重要。可能的影响力量越大,调节回路的实力也需越强,否则就有可能无法发挥校正的作用。7. 增强回路:驱动收益增长的反馈力量:一般来说,与增大调节回路的力量相比,减少增强回路的产出成果,也就是说放缓增长的速度,可能是更有力的杠杆点,而且其结果比听任增强回路不受约束地运作更好。6. 信息流:谁能获得信息的结构:信息流的缺失是系统功能不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增加或恢复信息可能是一个强有力的干预方法,而且通常比重建系统的物理基础设施更为容易、成本低廉。5. 系统规则:激励、惩罚和限制条件。4. 自组织:系统结构增加、变化或进化的力量:自组织是系统具有最高适应力的表现形式。一个能够自我进化的系统,可以通过改变自身,来适应各种变化,以维持生存。3. 目标:系统的目的或功能。2. 社会范式:决定系统之所以为系统的心智模式:范式是系统之所以成为系统的根源。根植于这些范式,产生了系统的目标和信息流、反馈、各种存量和流量,以及系统中的所有东西。系统的目标、结构、规则、时间延迟和各种参数,都受范式的直接影响。1. 超越范式:我们需要在自己的内心认识到各种范式的存在,并将这一点也视为一种范式,以赤子之心对待整体现实。这样才能进入一种 “空”(not-knowing)的状态,进入佛教所讲的 “开悟” 境界。与系统共舞:系统的十五大生存法则 1. 跟上系统的节拍。2. 把你的心智模式展现在阳光下:心智上的灵活性,是你在充满了各种灵活的系统中生存的必要条件;这包括愿意重新划定系统的边界、注意到系统转换到一种新模式,以及知道如何重新设计系统结构的能力等。3. 相信、尊重并分享信息。4. 谨慎地使用语言,并用系统的概念去丰富语言:尊重语言的第一步是尽可能地保持它的真实、具体和有意义 —— 这和保持信息流的清晰、准确是相同的。第二步是扩展语言,使其能反映我们对系统的理解。5. 关注重要的,而不只是容易衡量的。6. 为反馈系统制定带有反馈功能的政策。7. 追求整体利益。8. 聆听系统的智慧。9. 界定系统的职责。10. 保持谦逊,做一名学习者。11. 庆祝复杂性。12. 扩展时间的范围。13. 打破各种清规戒律。14. 扩大关切的范围。15. 不要降低 “善” 的标准。

              4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上帝原来是个程序员

              我常说,我在南京大学数学系读本科时,对我帮助最大的,是一门叫做 “系统论” 的课程,它教会了我 “关联地,整体地,动态地” 看待问题。


              当你懂得用系统论看待世界时,你某天一定会恍然大悟:上帝原来是个程序员。原来,最美妙的不是这个世界,而是这个世界背后的规律。
              很多同学都让我推荐关于 “系统论” 的书。但是 “系统论” 作为一门学科,我读的不是书,而是教材。这些教材,对于没有强大数学基础的同学,读来实在晦涩。于是,我专门找了一大圈,终于找到了这本《系统之美》。
              这是一本美国人写的关于系统论的书,浅显易懂,用来入门恰到好处。记住,不要把它当成数学书看,它是理解万物规律的方法。

                7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系统思考

                2024 年读过的最棒的三本书之一。所谓的格局、眼界、心胸、预见性,本质上都是看到了更大的系统,看到了系统之下每个要素的无能为力,看到了系统洪流裹挟的发展趋势,以及系统本身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和多元化。我想,作为一个系统内的小棋子,我们都需要保持敬畏之心,接受无能为力,放弃完全掌控,给予系统发展、自我修复的空间。以及允许等待,允许无作为,拉长时间来看,也许这才是最好的选择。最后,超越范式,不要以为自己知道,不要以为自己永远是对的,范式是我们加工过的规则,并不是客观存在的。有点宿命论,又有点上帝视角~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系统之美》

                  所谓系统思考,是指用关联地、整体地、动态地来审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说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按下葫芦浮起瓢” 等等,说的就是缺乏系统思考的表现。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面对纷繁复杂,你需要系统思考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惑,明明一家看起来非常了不起的公司结果就突然间破产重组了;为了做成一件事我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但结果却总是差强人意,究其原因,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因为我们不懂得系统思考,我们的大脑天生擅长于短期的线性思考,对于简单的事情这种思考方式是奏效的,但是对于复杂多变的事情基本上是失灵的,那么这个时候系统思考就派上用场了。      从内容和表述方式上来讲,这本书是系统思考的入门级读物,语言风格通俗易懂,只需要具备基本的逻辑思考能力就能够理解里面所强调的要点,但是光记住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尽可能多的场景中结合实践来强化系统思考意识,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掌握系统思考能力,让我们从这本书开始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复杂动态系统中的一种以简驭繁的智慧

                      有启发的 4 句话:1. 所有理论的目标都是将基本要素尽可能减少和简化,而不是考虑完整地呈现真实的体验 2. 在非线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 3. 系统最大的复杂性也确实出现于边界上 4."规避规则" 并非违背规则,但只是遵守了规则的 "表象" 重点整理:1. 不能只通过了解系统的各个构成部分来认识系统整体的行为 2. 无论一个问题多么复杂,如果能以正确的方法去看待,它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3. 总体大于部分之和。任何一个系统都包括三种构成要件: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它具有适应性、动态性、目的性,并可以自组织、自我保护与演进 4. 只有通过分析系统的运作,我们才有可能明确地表述出系统的功能或目标。要想推断出系统的目标,最好的方法就是仔细地观察一段时间,看看系统有哪些行为 5. 很多情况下,系统中各个要素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并都会或多或少地对系统整体行为产生影响。最后,系统所呈现出来的结果很有可能事与愿违 6. 系统中最不明显的部分是它的功能或目标,而这常常是系统行为最关键的决定因素 7. 存量是对系统中变化量的一种历史记录。流量,是一段时间内改变的状况 8. 存量的变化一般比较缓慢,即使在流入量或流出量突然改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因此,存量可以在系统中起到延迟、缓存或减震器的作用 9. 一个反馈回路就是一条闭合的因果关系链,从某一个存量出发,并根据存量当时的状况,经过一系列决策、规则、物理法则或者行动,影响到与存量相关的流量,继而又反过来改变了存量 10. 在系统中,调节回路是保持平衡或达到特定目标的结构,也是稳定性和抵制变革的根源 11. 增强回路是自我强化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增强回路会导致指数级增长或者加速崩溃。当系统中的存量具有自我强化或复制的能力时,你就能找到推动其增长的增强回 12. 爱因斯坦:所有理论的目标都是将基本要素尽可能减少和简化,而不是考虑完整地呈现真实的体验 13. 在一个由存量维持的调节回路中,设定目标时,必须适当考虑补偿对存量有重要影响的流入和流出过程。否则,反馈过程将超出或低于存量的目标值 14. 调节回路上的时间延迟很可能导致系统的振荡 15. 在呈指数级成长的实体系统中,必然存在至少一个增强回路,正是它 (或它们) 驱动着系统的成长;同时,也必然存在至少一个调节回路,限制系统的成长,因为在有限的环境中,没有任何一个物理系统可以永远地增长下去 16. 当一个变量以指数级形式逼近一项约束或限制时,其接近限制的时间会出乎意料地短 17. 如果形容一个系统,适应力指的是系统在多变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存在和运作的能力,与适应力相对的是脆弱性或刚性 18. 及时生产 (Just-in-time) 模式,不管是部件到制造商,还是产品到零售商,都降低了库存的波动性,减少了成本。然而,这种模式也使生产系统更加脆弱,容易受到燃料供应、交通流量、计算机瘫痪、劳动力短缺或其他阻碍的影响 19. 系统通常具有自组织的特性,具有塑造自身结构、生成新结构、学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能力。即使是非常复杂的自组织形式,也有可能产生于相对简单的组织规则 20. 层次性使系统更加稳定和有适应力,而且因为它们减少了信息量,使得系统各部分更容易记录和跟进 21. 系统结构是行为的根源,而系统行为体现为随时间而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22. 在非线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 23.‌系统最大的复杂性也确实出现于边界上。恰恰是边界上的无序、混杂,成为了多样化和创造力的根源所在 24. 划定系统的边界需要较高的艺术性。边界是我们自己划定的,对于新的问题,出于不同的目的,可能需要并且应该对其进行重新考虑。事实上,在面对每一个新任务时,都应该忘掉在上一次任务中行之有效的边界划分;而针对当前问题的需要,应创造性地划定最合适的边界 25. 任何成长都存在限制,有些限制是自发的;而有些则是系统施加的。从根本上讲,关键不是追求持续成长,而是选择在哪些因素的限制之下维持生存 26. 应对 "政策阻力" 最有效的方式是,设法将各个子系统的目标协调一致,通常是设立一个更大的总体目标,让所有参与者突破各自的有限理性 27."公地悲剧" 之所以产生,一个重要原因是资源的消耗与资源的使用者数量增长之间的反馈缺失了,或者时间延迟太长 28. 应对 "竞争升级" 的最佳方式是避免陷入这一结构之中。如果已经深陷其中,一方可以选择单方面让步,从而切断增强回路的运作;或者双方进行协商,引入一些调节回路,对竞争进行一些限制 29. 规避 "富者愈富" 的方式是,通过设定游戏规则或机制,定期 "校正竞技场,防止一家独大 30. 负担转嫁给干预者有可能是一件好事情。有时候,人们也会有意而为之,因为会提高系统保持在期望状态的能力 31." 规避规则 "并非违背规则,但只是遵守了规则的" 表象 "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460 两年前,我打开这本书,但是却没有看下去,只看了大约 1/10 就放弃了。这两年的时间在得到对于系统的了解越来越深刻,然后前几天我又打开了这本书。再次阅读出乎意料的顺滑,原来许多不能理解的地方,现在都可以瞬间 get 到其中的妙处。只不过有趣的是,当我合上这本书,脑子里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介绍系统思维的经典之作

                          1⃣️《系统之美》主要阐述了系统思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图表展示了系统思维的应用和美妙之处,并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工具和方法,帮助读者应用系统思维解决实际问题。2⃣️ 为什么我们需要阅读这本书?在当今高度复杂和快速变化的世界中,系统思维已经成为一种必要的能力和工具。系统思维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优化系统,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3⃣️ 这本书不仅回答了如何应用系统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问题,还介绍了系统思维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领域,例如如何建立系统模型、如何优化系统、如何应对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等。这些问题的答案主要是通过实际案例和图表来展示系统思维的应用和美妙之处,并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工具和方法。4⃣️ 不过这本书部分章节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应用的指导且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应用。📚 总之,《系统之美》是一本介绍系统思维的经典之作,通过本书的阅读,也让我更加了解系统思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如何应用系统思维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星级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提高认知的必读书

                            在很多老师的课程里听到系统思考这个词,通过关键词搜索到了这本书。书本的结构清晰,在目录里就把内容概括的很清晰,书中的内容表述的也很生动简洁,并不是那种晦涩难懂理论。第一次很快就看完这本书,记住了一些名词,也觉得里面的模型很牛,然后就这样了。再之后学习中,看到很多课程很多书籍都提及或引用其中的内容,越发觉得这边书的厉害之处。带着新的认知再又认真的读了一两遍这本书。这次理解的深度提高了一些,这一次能理解书本的结构,理解并记住书中一些概念。然后就是在日常的学习中,但凡有提到系统学,或者借用其概念的就能察觉到,然后仔细的审视,思考,形成了一定的正循环作用。面对复杂的系统时,这是必读的书,值得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系统中最重要的因素往往是最不显性的

                              我们每天要处理的问题,都是一个个系统。如果我们能以系统思维来看待事情,看待问题,就可以找到事情发生更加根本的原因,也能真正的去解决问题。如果你是一家企业的老板,你可能会面临如下几个问题:1. 你想把业务做大做强,但驱动业务成长的关键因素是什么?2. 面对竞争加剧,价格大战,究竟应该跟进还是不跟进?如果你是一名职业经理人,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1. 如何更好的与老板和创业元老进行沟通和协作?2. 面对项目延期,加班是否能够解决问题?如果不具备系统思考的智慧,不仅会做出很多糟糕的决策,疲于应付,而且有可能使局势越变越糟。如果具备了系统思考的智慧,我们就可以更好的理解所在企业或组织是如何与其相关的商业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和谐发展的。本书的作者是畅销书《增长的极限》的第一作者,世界上最伟大的系统思考大师之一。她所在的系统思考小组,从麻省理工学院迁移到达特茅斯学院。凡是跟她们有过交流的人,都对她们赞誉有加。因为用系统动力学的视角来看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可以看到更本质的因素。书中讲解了关于增强回路系统,存量流量系统,反馈系统等内容。究竟什么是系统?系统是一组相互连接的事物,在一定时间内,以特定的模式相互影响。比如人,细胞,分子等。我们通常关心的是一个个独立的因素,解决的都是表面问题。想系统性地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关注的却是不同因素之间的那些连接。盲人摸象的寓言故事,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道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学习了解到系统的各个部分,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对系统各个部件之间的关联做更加深入的观察和了解,就没办法了解事物的全貌和本质。一个运作精妙的系统会有以下三个特征:适应力,自组织和层次性。在给定一段时间内,对于系统来说,最重要的一项输入是限制和约束力最大的那个因素。这个原则提醒我们要关注主要矛盾,以终为始地看待问题。如何更好的提高系统运行的效率?不是去提高每一个部件的运行效率,而是让所有部件有一个共同的大目标,虽然会损失个别部件的运行效率,但是会让总体系统运行得更加高效。系统中最不明显的部分是它的功能和目标,而这常常是系统行为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另外,作者还指出:让信息充分流动,会提高系统运作的效率。得到的管理运营中就用到了这个原则,所有信息和数据透明化。只有信息透明化,才能够最大化的减小沟通交流的成本和阻力。这本书的第 3 部分,作者给出了总结和提高性的结论,包括采取干预措施的杠杆点。整本书有大量的生动例子,来解释系统动力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看后非常开阔视野,推荐给大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应对VUCA时代的重要范式-系统思考

                                Thinking in Systems: A primer》系统科学的经典科普作品,好读易懂,作为入门书很合适。有兴趣继续探索的同学还可以看同一作者的《增长的极限》,听张江老师的《复杂科学前沿课》,管理学方向的发展可以参考《第五项修炼》(但这个是出了名地难读)… 等。总之,系统科学为我们揭示了如何从整体看问题抓本质,并提供了观察视角,工具,经验教训等,让我们有机会再深入琢磨探索。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学而不思则罔

                                  内功心法类武功必须结合实践和足够的体验才能发挥功效,否则容易读成天书或者走火入魔。书中列举的案例多以政府政策为主,因此我读此书的视角切换成从管理学入手,强迫自己与管理中的实战案例相结合。对于系统性思考,其实自己是从 16 年就开始入门实践:动态思考、整体思考、连续思考、深入思考。正如书中所说,这并不容易,必须持续且大量的刻意练习。以我目前之见,最实用的联系方法是【用】,面对书中讲的种种理论(关于系统的 6 大障碍,8 大陷阱,12 大杠杆点,15 大生存法则),强迫自己问自己两个问题:①同样的状况,我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只有设身处地才有可能了解到做决策当时的边界条件,而不是站在理想情况下评论。我们的注意力如果只放在当评论员的话,我们的学东西那条大脑通道其实是关闭的。当一个人怀着评论员心态来看待事件的时候,他就只会关心两个问题:眼前这件事儿符不符合我设想的标准答案,有没有漏洞可以挑刺。而这显然不是在锻炼系统性思维。②这个方法,能不能迁徙运用到我的日常工作中来?为我所用的方法论才是真武器。以我之见,如何将 “所学” 和 “所用” 强连接是将知识缝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里的最好办法。如将系统思维里的经典陷阱:【目标侵蚀】用来警醒当下市场下自己及团队的状态。案例:一个人的进步很慢,退步也是不经意间,需要堤防。罗列出各个项目巅峰过年期间的业绩对比,很多伙伴第一反应是市场不一样了不可能同日而语,然后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发现绝大部分团队的一线老皮 / 部分不称职管理者也是这么不经意间慢慢 “堕落” 思考的:感知市场越来越差,期望就越低;期望越低,与现状的差距就越小,越觉得现状合理,从而采取更少的修正行为;而修正行为越少,自己的状态也就越差。如果任由这一回路运转下去,将导致系统的绩效不断降低,找 “客观理由” 的能力越来越强,职业生涯里亲眼见过这样不断滑坡的种营销人还少吗?我们不制造焦虑,也拒绝内卷,但绝不能缺失目标感。ps:实战派可以直接从第四章读起。如果阅读前三章需要做好阅读课本式理论的无趣准备。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复杂性社会中生存的瑞士军刀:系统之美

                                    如果不是把它送给好朋友时,恰好激起了对方的兴趣,来跟我讨论,倒逼习惯速读的我回去重读,这本书的价值,至少短期内会被我严重低估。


                                    《系统之美》不是一本好啃的书。
                                    即便黛安娜・莱特在 “献词” 中说,作者德内拉・梅多斯(世界最伟大的系统思考大师之一,学习型组织之父、《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的老师)喜欢从报纸上选取案例,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件;而且德内拉也常常用诸如浴缸、温度调节器、库存等大家比较熟悉的东西做案例,对于经常被大量信息充斥的读者而言,它也依旧不好读。
                                    公地悲剧是啥?为何有时 “无为” 反倒是更好的策略?怎么自己明明很努力了,还是没有过好这一生呢?……
                                    可是,如果你承认这个社会变化虽快,但还是有一些底层的方法,可以用来帮我们应对这个复杂世界,那么,就不要错过它。
                                    书里讲述的理念和方法,足以变身应对复杂社会的 “瑞士军刀”,让你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用到。
                                    小到小时候被旁人无意的一顿夸,让你爱上了读书;到被领导叫到办公室臭骂一顿的原因,可能是他今天出门车刮了;大到国家之间发动战争,为的根本不是人权而是资源;……
                                    它是帮你看透本质的 “X 光眼”。
                                    读这本书,强烈推荐结合这些资料一起看。
                                    1)刘润老师的专栏《商业洞察力》
                                    2)成甲老师《好好学习》第四章的 “系统思考” 和最后的案例
                                    3)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search_query=Donella+Meadows+system
                                    最最重要的,还是要在生活里尝试用 “系统动力学” 的概念和方法(包括元素、关系、存量、流量、反馈、回路、杠杆点等等),应用于解决复杂性的问题。
                                    那样,你可能会在有时孩子和别的小朋友有冲突的时候,淡定地不采取任何措施,而是选择 “无为”,让孩子们自己在冲突中处理矛盾和关系。
                                    放下一切,抛弃自己的范式,就能与系统优雅地共舞。
                                    这何尝不是一种终身学习的明智态度?
                                    不管之前有过什么 “好的” 经验,只要有更有效、更经济的方式,就值得我们放下自我和执念,去努力尝试。
                                    第一本用生命推荐的书,因为,它值得。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是在润总的推荐下看的。作为一个第三方的工作者,天天跟所谓的 “管理体系” 标准打交道,之前却没看过这本书,真是令人汗颜。好在现在看到了,这本书让我之前建立的系统思维更加的稳固,让很多简单的思路变得更丰满。也验证了很多之前的想法。实在是受益良多。推荐想了解系统化思维的人看起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如果具备系统思考的智慧,你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你所在的企业或组织是如何与其相关的商业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和谐发展的。理解本书要着重了解一下正反馈,负反馈,存量,要素等概念,然后再通读全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系统之美,系统思维逻辑的经典解读

                                          系统之美,系统思维逻辑的经典解读,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需要有更多的静下心来进行系统逻辑思维的训练,模式的设计,高于很多日常重复业务事宜.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