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58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对苦难的宣泄

    杨本芬奶奶最近比较红,她的书我都看过,因为年纪相差不大,对她们这一辈人的遭遇很理解,40 后正好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的包办婚姻被废除,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都是开端,现在社会认为理所当然的,当时是开端,《我的母亲做保洁》里的母亲比杨本芬小 28 岁,可在商丘农村婚姻还是姑嫂换婚,本书分上下部,上部是 3 个同时代女性的婚姻遭遇,她们的最大悲剧是被动的怀孕生产,中国到 80 年代才因为计划生育全面推广普及避孕措施 和用具,美国也是因为避孕药品和流产的方便普及,才让妇女真正独立,并逐渐强势决定是否为男性延续家族,女性生育上的自主,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家暴和不幸婚姻,因为如果没有孩子的拖累,女人摆脱婚姻束缚就容易很多,天性上女性更难割舍自己的骨肉,杨奶奶所有作品中的不幸和不甘都是源于对婚姻无奈的忍耐,她母亲一辈是完全没有冲破枷锁的意识,而下一代已经完全自觉自愿,只有她这一代,强烈的 “围城” 心理,满怀被迫的不甘。本书下部是 2 篇怀念妈妈和哥哥的散文,自然是真情实感,对妈妈离去的痛彻心扉,也是她们那一辈从小的被迫出外和蔽塞的家居环境,使得她们没有和上一辈好好相伴,现在生活好了,“子欲养而亲不待”。

      2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豆子芝麻事,一样抚慰人心

      这本书读完了,很温暖催泪的一本小书。依旧是那个用朴实的语言打动我,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杨本芬老太太风格。《豆子芝麻茶》讲的是婚姻和亲情的故事。这里边的每一段关系,都像牙龈发炎一样。平时凑合凑合还能过,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或者忽冷忽热。就让人难以忍受。就像秦老太一样。只要暂时让往事封存,每天在她的捡垃圾的小爱好里度过,一个人在阳台上晒着日光浴。生活好像也还是可以过的。但一旦想到她那爹不疼娘不爱,以及一任任折磨着她的丈夫。那颗疲惫不堪的心就像浸透了寒冬的冷风,冬得人麻木不仁又无可奈何。秦老太只是一个被迫来到这世上的女性。就像命运喝醉了酒,随手安排的一个意外。所以没有人关心她想要什么,她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她以后的人生会走向哪里?就像湘君一样。闲来无事她可以悠闲地吹着她的口哨,自娱的同时也可以愉悦他人。但一旦想起被初恋背叛,被同学放弃,被生活捉弄的事情。这日子就像阴雨绵绵的寒冬,寒冷入侵是不讲道理,无处不在的。就像那个词说的,魔法攻击。冷就算了,还潮湿,那种湿冷是入骨的,令人忍不住想要哆嗦的。在看湘君的故事时,我就是这种感觉。就像冬莲一样。像大多数女性一样,只看着自己渐渐长大的孩子,看着能够站在自己前面,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日子好像也能过。但只要丈夫一喝酒,一有事情不如他意。就会遭来一顿毒打,让自己身心俱疲。所谓的好男人。不过是在得到自己想要的女人时,所付出的努力罢了。说到底,还是自私的。冬莲的力量在于她能够快刀斩乱麻,感到痛苦就离婚。冬莲的悲剧在于她被欲望支配了,一条项链就让她松了口。可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何尝不是冬莲呢?就像 “妈妈” 一样。妈妈什么都好,就是太为他人着想了,不轻易喊疼喊累。她希望儿女们都能够张开双翅去飞翔。而自己只能够在家里默默地思念着她们。即使到了最后,妈妈也是安安静静地离开。二十几天的病床生活,妈妈自己在忍受着难言的疼痛。还害怕带给子女们更多的负担。就像 “哥哥” 一样。温文尔雅的哥哥,难得的发脾气不过是为了维护亲人,维护心中的原则。哥哥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妹妹的守护者。那些豆子芝麻般的关心,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温暖。因为爱得浓烈,在生离死别来临的时候,更加地折磨人心。以上,是我对于这本书里边人物的印象。在我看来,这些人物形象在生活中也时常能够看到。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日子虽然漏风,但依旧有人迎风而行。在豆子芝麻般的琐碎日常里,寻找并珍藏着前行的勇气。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女性要流下多少泪水才能完整地度过一生?杨奶奶的小书,每一本读起来都让人热泪盈眶,曾多次在各种荐书场合中推荐了她的 “女性三部曲”,没想到还能看到第四部、甚至第五部... 没有华丽的语言堆砌,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直指人心,引发强烈的共鸣,不禁让我想起逝去的爷爷奶奶、父亲、姑姑... 那种长久而隐匿的疼痛如泥沙俱下,久久不能平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人生三五芝麻事 不过一碗豆子茶

          这是我元宵节吃元宵都不舍得放手的一本书。不得不感慨杨奶奶的炉火纯青的节奏把控力:读到秦老太,唏嘘中又带着意难平的心疼;到了湘君和冬莲,“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气的直拍大腿,却又忍不住叹气;气压正低,迎来了母亲和哥哥的篇章部分,不知不觉眼前就一片氤氲。心跟着杨奶奶的故事一起流淌,好像奶奶拉着我的手,牵着我进了她的生活,听她念叨念叨那些人和事:记得秦老太小时候,跟着被划分为右派的父亲一起被下放到安徽定远的农村。他们住的废弃屋子里有一个陈旧的木楼梯,通向阁楼。阳光会顺着屋顶的两块瓦片泻进来,小秦姨躺在楼板上沐浴着阳光,专注地幻想着一辈子都无法实现的幸福生活。上了年纪的秦老太,那种捡垃圾的专注,是她儿时行为的一种延续和对自己命运为数不多的一种补偿吧!当初小小年纪的她在命运的揉桑下,产生了各种心理防御机制。她发现即使垃圾箱里那些破败如她命运般的物品,那些被人视如草芥的烧糊了的腊肉和皱皱巴巴的苹果,也终有它的用途,能照亮一点不堪之人的命运。她捡的不是垃圾,是自己残败人生中那些许微弱的光。秦老太从未放弃过寻找光。考上武汉大学的湘君,家底应该颇为丰厚,至少和秦老太以及冬莲相比好太多。女孩子耳根软,经不起渣男的忽悠,再加上那个年代对性教育的忽视,终于让她错失了大好前程。谁承想一样的错误,湘君又犯了第二次。唯一的进步就是简老师比初恋有担当。但这也并不能让她日后的生活更轻松。湘君终究是为了自己当初的错误买了单。冬莲的命运,像极了玲姐口中笔下的那些基层女性。过去出身基层的女性,没有多少读书的机会,嫁人就成了唯一改变底层命运的机会。殊不知,自己手里紧紧攥着的稻草,最终让自己坠入万丈深渊。“儿啊,苦了你,是家里亏欠了你。你吃苦读了书还是好,总比早早结婚拖儿带女做个农妇要强。一个女伢子,不读书就只有结婚生孩子一条路,生活不能独立…… ” 杨奶奶觉得为了自己能上学,一直愧对母亲、父兄和弟弟,大概就是因为自己读了许多书,却依旧因为时和命,不得不在江西为了谋生而嫁人。读了那么多的书,让那么多的人为了自己吃苦,却依然在生命的前半程,只有结婚生子一条路,依然不能生活独立,依然看不到照亮生命的光。哥哥也是这样,甚至长子的身份和责任几乎压垮了他。妹妹心里苦可以找哥哥倾诉,哥哥的难只能自己抗。年轻时哥哥送杨奶奶到车站偷偷抹眼泪,再到岁月蹉跎母亲送她出庵子,绕过一座座山头,到最后躲在禾坪那棵橘子树下偷偷哭泣。谁没有在这个时候想起自己的哥哥和母亲呢?眼泪一遍遍地淌,为了杨奶奶的离别伤心事,也为了自己。养了来富,第一次出现妈妈给客人泡豆子芝麻茶,再到后来妈妈给哥哥泡茶,少加豆子,多撒芝麻,我才明白题目的含义。也查了一下,豆子芝麻姜盐茶是湖南的特色,也叫岳飞茶。当年岳飞在洞庭湖剿匪,严重的水土不服一度导致士气低迷。当地长者给岳飞冲了这款茶,饮后岳飞顿觉神清气爽,便给将士们制作饮用,大家恢复了元气,也终于重振士气,一举歼灭匪贼。生活再苦再累,舟车劳顿、辗转奔波,只要听到母亲的声音,想到母亲的坚韧和乐观,兄妹俩就像饮了豆子芝麻姜盐茶的岳家军,浑身都是劲,生活也慢慢有了盼头。良好的修养会滋润后代,爱会一代代传播,信念也会。一位好母亲会旺三代人,绝非空穴来风的戏言。干了碗里刚冲好的豆子芝麻姜盐茶,为了曾经那些一代代受苦的女性,为了伟大的妈妈和兄长,为了今后的女性都活得清醒坚强独立。冇走前任血泪路,今生振奋女儿郎。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从日常琐碎构建人生百态的书

            杨奶奶的书总是会给人一种很亲近的感觉,就像自家奶奶在饭后讲故事一样,琐碎聊天之间就能构建一个年代、一一些具体的人的历史。这时候我们每每感叹那个年代,他们生活的不易,人生的幸福活着不幸。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大时代背景下的日常琐碎与生老病死,我们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过好自己的生活,照顾好身边的人。活的就是个体验,幸福也好,不幸也罢,总归是要继续。面对苦难,我们苦中作乐。对书中很有感触的秦老太,一生走来,磨难不断,但最终活出了自己。也希望自己早点到达这种境界。或许人生本该如此,只是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忘记了我们原本想要的是什么。活的通透,是一种境界,需要修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细读

              读完《豆子芝麻茶》,内心满是温暖与感动。 这本书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场景,书中角色就像身边熟悉的人,各自的故事交织成温情的画卷。 作者借豆子芝麻茶这一传统饮品,传递的不仅是美食,更是生活态度与文化传承。那一杯杯茶,承载着对家乡、亲情和友情的深厚情感。 书中的平凡故事让我领略到生活的美好就在琐碎之中,幸福常被我们忽略。它还让我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豆子芝麻茶代表着地域特色与历史记忆,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根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关于苦难的回忆

                杨本芬奶奶继秋园、浮木、我本芬芳后的第四部作品,还是一如既往的对过去苦难的回忆,这次是以三个不同女性的命运为载体。书名很有意思,既是湖南敬待客人的豆子芝麻茶,也是隐喻平凡女性如豆子芝麻一样的命运吧。个中心酸苦楚,只有自己懂!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生活不只有苦难,还有温馨

                  本书分两部分,上半部苦难,下半部温馨。上半部三个女主角:秦老太、湘君和冬莲,都是苦命的女子,她们的苦难有些是时代带来的,有些就是自己的命运。有人逆来顺受,有人坦然处之,读着文字都能体会她们的困苦,但她们就只是把这种苦揉进日子里,揉进生活里。虽说三个故事的结局都是开放式的,但读完后还是祝愿她们拥有美好的结局。下半部分回忆了妈妈和哥哥的日常,虽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点滴,土味的方言对话和细节,将作者和妈妈哥哥的生活和回忆串联起来,给我们带来了原味的亲情。生活本就是平淡,是豆子芝麻茶,感谢杨本芬奶奶给我们唠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跟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人们相比,我们这些八十年代出生的人真的是生在蜜罐里。小时候总觉得这句话是说教,但从《豆子芝麻茶》这本书中的三个故事中可以看到,四五十年代的人经历了物资匮乏、内乱等等,这些苦即便我们听说过,但不是亲历者永远无法体会到其中的痛。三个故事后面,杨本芬老人还回忆了已故母亲和哥哥的点点滴滴,更像在回忆家常,语言平实、细腻。母亲因盆骨粉碎性骨折后卧床不起,因家中成分不好,哥哥弟弟的日子过得也是艰辛,但家人之间的体贴与互相照顾是这些艰苦岁月里的阳光,照亮和温暖了心中的希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先爱自己,再爱万物

                      昨晚朋友分享她最近旅途的所见,分享了两个旅途中碰到的离婚女性的故事。一个旅伴 A,一个带团老板娘 B,俩人大体相同的离婚原因:丈夫婚内出轨,还屡沾花惹草。但两人的处理方式和体会感受完全不同。旅伴 A 自身优秀开有多家诊所,收入稳定且优于前夫。离婚后被前夫说她应该关掉自己的诊所,在家相夫教子,依附于老公生活。这次旅行时,她自己还在不停的反思,是否自己应该关停经营的很好的这些诊所,是否因为自己原因才导致家庭关系破裂,是否自己应该答应前夫复婚的要求,妥协回归家庭一切就变好了?老板娘 B 则是在怀孕回娘家养胎,后发现老公在自己辛苦养胎生育期间出轨,毅然决然带着三个月大的宝宝,离婚离开那个城市,独自扶养孩子。期间还不敢告知家里父母,自己已经离婚,父母都是比较传统保守的老人。中间前夫和婆婆又多次跟她争夺抚养权。即便是从无收入开始,即便孤立无援,她也坚持离婚分开,没有犹豫过自己的选择。现在孩子也大了,慢慢的经营着自己创业的带团旅行工作。不知是否巧合,早上就听到这本书。我洗漱时间听完,也是三个女性的故事。听到最后一个,80 岁老太写的作品,通过秦老太的口讲出:丈夫走了,秦说,“我这才真正有了自己生活。” 作者杨本芬似乎提示出,当一个女性挣脱开女儿、妻子、母亲这些身份,变得只为自己而活的时候,力量是非凡的。这句也可以给朋友讲的旅途中的两个女人故事做一个完美的结论。无论怎样的境地,怎样的身份,女性首先是自己,当在关系中迷失自己,感受到不舒服时,就去坐一次飞机️,请牢记那句提醒:发生危险时,请先为自己穿好救生衣,戴好氧气罩,再帮助他人(有可能是父母、爱人、子女、朋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杨本芬在这本书中延续了她过往写作的特点,借用方言,构造朴素、鲜活,又极具力量的场景和人物。与此同时,她始终关注女性的情感和境遇,书中三位女性的人生受限于时代,她们面前没有今天女性所拥有的选择和机会,但杨本芬仍然写出了她们的坚韧和力量,她用她的写作向我们显示,不管我们到了何种岁数,我们的情感和精神生活都依然重要,而且我们理应变得更加自由和更加无所畏惧。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最沉重的苦痛回忆与最柔软的坚韧美好

                          三个像豆子芝麻茶一样平凡的女性 —— 小区里散步偶识的拾荒秦老太、几度陷入 "爱情" 又不断 "失去" 的旧校蜜友湘君、一生想逃离家暴的汽修厂女同事冬莲。她们的人生受限于时代,她们面前没有今天女性所拥有的选择和机会,她们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被忽略;但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她们也是这个天空底下活跃强韧的生命,克制而隐忍地传递着无尽的力量 —— 人如何与命运抗争,最终就将如何获得尊严和自由。所以无论身陷何种境地,每个人都可以自我救赎,让人生有光、生活有爱。而下半部分所回忆的妈妈与哥哥的点滴往事,却是另一个维度的动人,情不自禁就让人想起小时候和外婆一起生活的美好时光,想起过去那些夏日夜晚外婆摇着蒲扇娓娓絮叨的老故事。这些小事在很多人看来,或许也如芝麻豆子般细碎微小,却承载着远比我们想象中厚重的情感记忆。最后,想念外婆,非常非常想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是在 “得到” 里认识的杨本芬女士,也是在 “得到” 中听了、读了她的每一部作品:《我本芬芳》、《秋园》、《浮木》和《豆子芝麻茶》。这本小说与之前相比,个人感觉更为生活、也更加平凡。看着书中的湘君、冬莲、秦老太,我可以联想到每一个生活场景,感觉她们就是我家里老人,我就在听杨女士讲自家的故事、讲自家的亲人一样。就我个人而言,我特别喜欢杨本芬女士悼念母亲的那篇文章,我反复读了好几遍,迟迟舍不得放下。因为我父母也年近 80 了,身形已不再挺拔,反应也不如之前;所以,她笔下的 “衰老”、“疼痛”、“对抗”、“不舍”...... 也将是我终要面对的。正如她所说:“写下衰老的滋味和疼痛的感觉,是一种与它们对抗的方式,这又是我不自量力地与命运抗争。这个抗争的结果,人注定是失败的那方,但人的价值、人的意志就体现在这抗争中。我是《老人与海》中的那个渔夫,我最终将穿越我的大海,拖回只剩骨架的大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这是在得到看到杨本芬老人的第三本书。依然真实感人,尤其是与哥哥一段令人泪目。那么多的小人物在那个年代,艰苦又努力的活着,就越发感到改革开放的来之不易。希望那个年代永远不要再回来,希望苦难大地上继续盛开芬芳的花朵。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杨本芬老奶奶的书读者就能感觉很温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婚姻死亡课

                                  强烈推荐这本书,特别适合春节假期看。书中五段故事,就像一位奶奶讲给孙辈听的故事,这些故事涉及婚姻、死亡和爱的课。没有说教大道理理论,只有故事,真实感受场景,带来关于这方面重要的体验、启发和思考。关于婚姻,我们 90 后成长起来的人,跟随互联网时代长大的,对于婚姻的信息、认知、理论,远超过父母那代。杂、乱、碎片化,信息多到一定程度,噪音多到一定程度,还不如没有这些信息。关于婚姻,很可能我们比父母那代,还要茫然、不知所措、更加没有信息优势。陷入到虚幻的概念的关于婚姻的各种空无解释中,就是不敢去实践,进入到真实的婚姻里。事关婚姻,我们常常是孤独一人去探索了解,很少有长辈去长聊深度的聊这块。因为长辈们自身思考的少,思考的不深,甚至大多数我的长辈们,面对婚姻自身真实感受是回避的。这种回避导致长辈们没法和晚辈去交流,也逃避和晚辈交流。于是,不谈真实感受,只用外在得主流烂大街关于婚姻说法去对晚辈们讲,变成主要催婚说法。说什么人到了一定年龄就得结婚,什么老了得有个伴,婚姻就是一起搭伙过日子凑合等等。本芬奶奶为何在八十多岁高龄有着巨大动力去写,越来越有动力去写?一来是她写的前几本书暴火畅销,这个反馈让作者意识到自己写的书对晚辈有价值。对于一个老人而言,对社会有价值是最大的动力与奖励,尤其是中国老人。二来是她肯定意识到原来去谈自身在婚姻的真实感受真实看法,在中国是稀缺的。她的真实感受对于广大的中国年轻读者是有帮助参考价值的。事关婚姻的真实感受看法,我们的长辈是习惯避开不谈的。阅读本芬奶奶的作品,我就深刻感受到,事关婚姻的真实个人感受看法,反而是我们最愿意听的最稀缺的信息。事关死亡,在我的成长中,长辈们更是不知道怎么和晚辈交流。本书书名就是来自于妈妈的记忆画面,本书最深刻最触动最有启发就是关于失去妈妈,这个伤心的极限痛苦场景的真实感受描写。很佩服本芬奶奶,大多数人没办法直面这样的痛苦,还这样去写出来,大多数人都采取独自承受,逃避去遗忘。而作者对自己很坦诚、很狠,在如此高龄还如此有勇气直面回忆这痛苦,真了不起,也真值得好好精读。事关妈妈的离去,哥哥的离去,这些至亲离去的伤心极限场景,如何面对,如何接纳,如何挺过去,如何面对死亡,我知道没有标准答案,但我知道再一直逃避回是最错误的答案。只有直面死亡,向死而生,这辈子才会少些遗憾,多些精彩。死亡,某种意义上,确实是最好的老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茶香絮语间,母爱如豆细润心田》

                                    在阅读《豆子芝麻茶:和妈妈的最后絮叨》这本书时,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弥漫着亲情与生活烟火气的世界。书中的情节如同一杯淳厚的豆子芝麻茶,每一口都蕴含着母亲深沉而细腻的爱意。作者以平实而又饱含深情的文字描绘了母亲生前与子女共度的最后一段时光中的点滴琐事。其中,“豆子芝麻茶” 这一象征性元素贯穿全书,既是家庭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是母爱温馨与滋养的隐喻。每一个关于泡制茶水、品味生活的章节,都是对母爱无言付出和家庭温暖的独特诠释,令人回味无穷。个人感悟上,《豆子芝麻茶:和妈妈的最后絮叨》让我深刻体验到亲情之厚重,尤其是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它提醒我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要忽视那些看似平常的家庭互动,因为正是这些微小的细节构成了我们生命中最为珍贵的记忆。同时,书中的 “最后絮叨” 也启发我对人生告别与珍惜当下有了更深的理解,深知每一次对话、每一次陪伴,都可能是无比宝贵且无法复制的瞬间。通过阅读此书,我深切体会到,就如同豆子芝麻茶那般,母爱虽然平淡朴实,却能在岁月流转中滋养我们的内心世界,成为我们成长历程中最坚实的力量源泉。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个个温情的故事,更是一份寄托哀思与传承情感的精神食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普通人的故事

                                      作者娓娓道来这些平凡而普通的人们各自的故事,好像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冥冥之中似乎命运自有安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真情实意

                                        好像是自己家亲人写的一样,娓娓道来,时间长河缓缓流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泪目了

                                          惊心动魄!真真是太苦了!“世间没有什么因果报应。许多人只能默默走着善良而不幸的路,最终用淡淡的自嘲或彻底的沉默将人世间的万种无奈都藏进记忆。” 杨本芬奶奶和李娟一样,使尽武器不及她们的只是素手。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