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在轮下》…努力做一个有用的人真的有用吗…
神童汉斯自幼聪明又好学,是家长老师的香饽饽。在考试的惊慌中仍以全区第二名成绩考入神学院,他是家乡的骄傲。在与世隔绝的神学院里,尽管汉斯拼命学习,但越来越力不从心,身心逐渐疲惫倦怠。同学赫尔曼生性倔强,蔑视权威,为学校不容。这两个人却成了知己的明友。汉斯在厌倦中,身体衰弱,成绩倒退,学校把这些都归罪于赫尔曼并开除。汉斯更感孤单,不时受到老师的训斥和同学的耻笑,神经衰弱症进一步加重,使他无法继续学业,只得返回家乡当钳工为生。社会的歧视和生活的失意使他觉得仿佛跌在无情而庞大的车轮下,最后淹死他儿时最喜欢钓鱼的河里…… 这本小说是黑塞写于老家最后一次长住期间。差不多是一本自传体小说。汉斯与赫尔曼是黑塞少年时期的一体两面。一个轻率,一个认真。一个是诗人,一个追逐功名。少年的黑塞也考入了神学院,在那里黑塞也度过一段并不愉快的时光,逐渐患上了抑郁和神经衰弱,甚至企图自杀。所幸的是黑塞在家人的帮助下走出了精神障碍,成了作家并获得了诺贝尔奖。100 多年前发生的故事,似乎至今一直在反复重演着。亘古以来,一切生物都在阳光下按照各自的生命规律活着,唯有人类却受着自己所制定框架的约束, 屈从于未必全部正确的种种条规,为了某种自恰的意义而执着。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真的那么有用吗?如果把这个社会替换成上帝、朝庭亦或苍生是不是也不伪和?……(石木翻书)
6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725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教育需要留白教育到底应该如何进行,从孔子开教育之先河,到现在中国引进西方教育体系,一直没有一个定论。重理轻文是我的年代的产物,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好像也不在符合我们这个年代了,社会的演化将社会的个个层面工具化,人也一步一步工具化了,教育也就转变成了人工具化的工具了。说起来很绕口,但是事实的确如此。从八股取士到现在的高考,教育所能提供的人才的确都是社会所需要的,物质化的,但是并不是理想化的,一个完整的人格不是教育所能完全提供的。教育所该做的应如中国山水字画里面的留白,空出一些位置,留出一些时间,让人格去自我完善。汉斯是幸运的,头脑聪明的天才,汉斯是不幸的,没有遇到好的画家懂得留白,他被密密麻麻的颜色堆满了,堆的过多的颜色最终将会显现为黑色。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6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活在别人期待中的我们,是真正想成为的自己吗?前面有多炽热,后面就有多压抑…… 学习、考学、前期的学校生活反映当时教育的 “黑暗面”,导致汉斯后来的状态以及最后的结局与父亲的关系、家庭环境、生长环境… 也分不开的,伴随着那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美好的人事物只是曾经出现过也会有一种心理落差,向前言说的 “是披着记忆的外衣同他告别”。看到后面有一小段突然就特别感触,“当一个人熬过污手垢面,四肢酸痛的工作日后,就会更加觉得街上热闹非凡,阳光也更明朗,一切也更加美好,充满着节日的气氛…” 这一强烈对比也是多少现代人的真实写照。背景是近乎作者,读完也已经浅感受到汉斯的痛苦,作者在当时所处的环境下,也不亚于书中的汉斯… 反思:活在别人眼中期待的我们,是内心真正想成为的自己吗?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希望都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自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反思书中对于景物、主人公生存环境的描写非常写实,营造出现实压抑, 无法逃脱的感觉,每个人都不易,童年没有童年的样子,老师没有老师的样子,父子之间没有温情,主人公内心孤独抑郁又得不到理解,也许死是最好的解脱。 回到现实,一阵战栗,家长们逼着孩子写作业学习,孩子们一脸懵懂不知道为什么,充盈的物质条件又让孩子们没有渴求让生活更好的内在需求,教育便脱离了最初的样子,变成了枷锁,在追求成绩的路上越走越远。。。 如何能唤醒孩子的灵魂,让他朝着自己理想的目标利用所有的资源努力奋斗呢。 是我的难题。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浪漫炽热与规则的对抗少年人的烂漫和炽热真好啊,感觉自己又年轻了十岁。可以热烈追求喜欢的事物,可以不惧世俗眼光去感受自由的和非自由的,甚至把死亡都铺满艺术感。这大概就是主人公十几岁应该有的感觉。也是我,是千万人在这个年纪上的自由和自信。但在时间的车轮滚动时,人又不得不面对世俗、去做被别人定义应该做的事,去接受非自由的约束,甚至稍有偏出轨道,就会跌落在轮子之下。前面写得越炽热,后面就会越沉重,这种对比感张力十足。相比《德米安》来说,《在轮下》没有那么多的宗教背景,故事也顺。黑塞知道少年时各有闪耀、中年人大都趋于平淡是大多数人的常态,直到把它写下来,把锐利感展现出来,才知道作家的笔尖跟现实一样,扎人挺疼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