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44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管理高层技能:懂人性、平衡利益、如何布局,才能让公司走得更远

    重点整理:1. 好的公司治理,两个作用:让想干事的人能干事,能够有机会干出一番事业让不认同和不能干的人,在恰当的时候离开 2. 没有利益的增长,只是局限于分配存量,分得再公平,也没有意义 3. 是人,就会有人性的弱点,就会自利,就会有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 4. 公司治理是一个包含多种制衡机制的体系,其目的是平衡公司内部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保护公司顶层架构稳定健康的学问 5. 治理机制的目标:设计出好的机制 6. 所谓学习,其实就是在某个特定领域的一次次修炼修炼,重在自主思考、自我启发、自我提升真正的修炼、提高,则是大家自己围绕某一个细节 "精读" 和 "精看"7. 冯友兰:四个层次的人生境界:第一层 "自然境界":活在这个境界里面的人,做事完全由天性驱动,行为完全凭借本能第二层 "功利境界":遇事往往被 "以自我为中心" 的盘算所局限,这类人把自我利益看成整个世界的核心,也是他们思考世界的主要视角第三层 "道德境界":识到个人与整体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联系、自我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分别第四层 "天地境界":顺应天地运行的逻辑 8. 管理学的角度 "局" & "布局"& "审局":"局":一种资源局面,说的是各种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相互之间的关系 "布局":把自己也变成局中人,站在合适的位置上去审视身边各种资源及其相互关系,然后把自己放在最有利的位置上,以便选择合适的时机,顺势而为 "审局":布局的前一步,就是要想清楚做一件事到底需要什么资源、这些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以及这些资源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9. 问题但凡能用现金解决,就不要轻易动股权 10. 贝佐斯:真正的所有权,要求长远地思考问题 11. 商业模式和利益结构是思考治理问题的基础 12. 思考公司治理问题要有预见性,要有布局思维 13. 审局和布局:需要知识需要阅历需要修炼 14. 学习博弈理论相关知识的时候,是别人给定决策树,我们解题。而在现实世界中的博弈思维,使用的顺序刚好相反,是在决策树的大框架下去分析背景条件,从而让博弈活动走向你期望的结果 15. 使用博弈思维:商业模式的设计企业战略的选择各种资源关系的建立安排利益结构治理结构 16. 念书的作用不在于学知识,而在于让人做事靠谱。所谓做事靠谱,骨子里就是动手之前,先想想后果。这就是一种博弈思维 17. 一般来说,越是高层的会,越不需要大喊大叫 18. 主导者的重要任务:做足够且充分的调查研究,对每一种重要资源拥有者的能力、诉求、期望有明确的认识能够把分散的利益诉求整合到一起,要有从高处向下俯视的认知视角,有把局部联系在一起,进而看到全局的意识要有预见性,要肯思考,应该对不同商业模式下、不同时间点上,企业的利益结构会发生什么变化有所预见 19. 主导者的核心:先把事情看透,再由事看到人,再看清利益结构,最后设计治理机制 20. 穷,带来两样东西:吃苦精神穷则思变 21. 商业模式,最简单来说,就是你要干什么,怎么干最容易成事 22. 主导者最重要之处,就是在行动之前,能够做深入思考,把这些问题得比较清楚,谋定而后动:要往哪里去?现在做什么?下一步做什么?23. 三分努力,七分运气。这个努力,并不仅仅是体力,更大的成分是脑力 24. 主导者必须要做的功课:把人看好、用好,把他们的心理期望控制好 25. 借事看人: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公司现有的参与者怎么样 26. 关于公司治理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过于强调制度,而忽视具体的人 27.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治理模式,是不存在的 28. 有效的治理结构,一定是针对具体的业务场景、商业模式,针对具体的人员和团队,针对具体的利益结构,都有着很强的人头色彩。越是早期的公司,治理结构与人的能力、秉性,关系应该越密切 29. 从商业上来理解一个人:看他的能力水平和资源价值看这个人的人品和心胸 30. 往往只有在出现利益分歧的时候,才能看到一个真实的人。但麻烦的是,等看清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可能有一部分命运已经被握在了这个人手里了。因此,做什么还不清楚时就优先谈论股份分配的人敬而远之 31. 深入的思考,不仅包括对于业务方式的设计,还包含了对于人性的洞察 32. 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可以分为三大类:商业模式的‌原因,导致所有者自我认知的资源价值和其得到的回报不一致,因而产生了矛盾和冲突随着时间的变化,资源价值发生变化,因而产生利益诉求和利益满足上的矛盾和冲突由分配方式的 "不公平" 而导致的冲突 33. 真正的企业家并不是冒险家。他们最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怎样做胜算更大,他们善于尝试,并且在尝试中学习,从而将风险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 34. 企业家精神的主导者在行为方式:更愿意对一些如何能够改变现状的问题提问在提问之后,企业家通常会满脑子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广泛地观察观察之后,是试验:打破常规地进行尝试,然后一步一步地迭代完善更愿意和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人交谈,以便获取广泛的信息 35. 和人之间,客观存在着认知上的差异。这种认知能力的不对称,是造成治理机制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某些东西,事前只有少数人可以认识到或者预知到,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36. 早期公司里面,特别需要一位强势领导者存在。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主导者的存在还是企业走向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相反,当企业里面有两位或者更多的主导者,或者创业团队成员之间彼此不服气,最后走向分裂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37. 股东会解决问题方法,无论哪一种,都需要时间:通过股东会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更换董事会成员改变公司的治理结构,不设董事会,改设执行董事 38. 帮助企业创业发展的三步走策略:第一步,帮助创业者判断自己是否具备企业家精神,或者看看自己是否像成功企业家那样去想问题,做事情第二步,请主导者和参与者客观地评价自己所投入资源的价值,这些资源在当下的价值以及在未来的潜在价值第三步,引导他们自己协商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治理架构 39. 用新的资源关系,替代旧的资源关系,用新的利益结构,代替旧的利益结构,是企业家的任务。善于发现创造性毁灭的机会,善于通过恰当的行动去获取这些机会中的价值,来自企业家独特的气质和能力。这种气质和能力,就是企业家精神。这种东西,和一个人的阅历和境界有关 40. 公司股权关键数字:10%:有权提议召开临时会议 34%:超过 1/351%:过半数 67%:超过 2/3100%:全票 41. 小股东一般都喜欢把公司的可分配利润分掉 42. 大股东却不愿意把红利分掉,有两个分红本质:减少了大股东可以支配的资源数量减少了大股东的选择空间 43. 某些事项的表决约定在 100%,实际上就剥夺了在这些决策上大股东的 "垄断权"44. 股权结构:有利于保护和激发企业家精神股权和表决权可以不一致,在有限责任公司中,有些股权经过约定是可以不完整的,是可以放弃掉表决权 45. 双重股权结构制度的根本原因,在于控制人担心因融资而对公司失控 46. 先小人,后君子:做小人:在交易之前,要把各种可能的后果都想到,尽可能事先把它们说清楚,订好合约做君子:订约之后。订了约,就要守约;而且,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替他人着想,能让一步就尽量让一步 47. 好制度会把坏人变成好人,坏制度会诱导好人变成坏人 48. 三个标准 "合理" 的治理结构平衡:有助于企业家精神的发挥有助于弱势资源提供者的保护有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49. 合同不完全的情况下,所有的权利被分成两种权利:合同权利:这些权利已经被合同条款约定清楚,不会产生异议剩余权利:合同里没有列明的,属于合同之外的权利 50. 剩余控制权,是思考有效治理机制的一个枢纽性概念 51. 愿景不同,期望就不同,动作也不一样,在关键时刻,这些不一样就会产生分歧 52. 商业竞争和股权合作,本质上都是和他人形成博弈关系,这种博弈性质并不会因为合作者是朋友关系而改变。只要是资源合作,就应该用博弈思维去分析后面的进程,从而进行合理布局 53. 公司章程两条建议:建议每位股东都要认真对待公司章程认真思考一下如何对待公司章程,如何形成一个关于公司的 "共同意思",并且把这个 "共同意思" 做出好的、有利的 "书面表达"。关于那些无法写入章程的内容,补救的办法,就是以股东协议或者股东协议的补充协议方式来体现 54. 治理机制的设计,必须要把人性最丑恶的一面都想到,这样才能在公司法的大框架下,设计出保全公司、保全当事人利益的有效治理机制。而如果假定人人都是利他的,都是为别人着想的,那我们根本就不需要治理机制 55. 布局这件事,三分人意,七分天意。因为,往往会出现太多我们预见不到的情况,尽人意就可以了。但是,这个 "人意" 必须要尽到位 56. 幸福的企业,在治理结构上都是不同的,而不幸的企业都非常相似 57. 股权越是分散,控制一家公司的难度就越低。难度越低,股权就会逐步走向更加分散的程度 58. 让新的管理团队具有持续的进取心,必须要有长期激励 59. 不少企业的管理费用居高不下,如果仔细分解管理费用,会发现很多钱都属于不必要的支出。道理很简单,就是在经理人看来,这些钱不是自己的,又拿不走,把它花掉不仅不会影响到自己的短期业绩目标,有两个好处:增加自己的满足感可以用钱交朋友,会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帮助 60. 贝迪:积累巨额财富不是靠工资和奖金,而是靠持有股杠杆收购不是获得公司股权的唯一方法,股票期权也是选择 61. ‌必须要通过内在激励机制,把 "要经理人干" 转换为 "经理人要干"。而股权或者类股权,是建立内在激励种种方式中最直接的一个 62. 全世界的经理人无一例外,全部收入都由白色收入、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三部分构成:白色收入:与好业绩相关,属于堂堂正正的行为灰色收入:可能会被观测到,但这些行动的背后动机是含糊的,往往说不清是为私人利益服务,还是为公司利益服务黑色收入:完全只与经理人的个人利益相关。比如,通过内外勾结为自己获取利益,或者通过关联交易、利益输送为自己获得好处 63. 经理人激励方式的选择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改变这三种收入在经理人总收入中的比例。如果缺乏监督、激励不足,黑色收入会成为经理人使用权力去追逐的对象。减少和杜绝黑色收入的主要办法有两个:让当事人觉得这样做不划算建立必要的监督和惩罚机制 64. 一致效应 & 分离效应:一致效应:经理人持有一定数量的股份,就会产生股东心态分离效应:经理人持股毕竟只是公司全部股份的一部分,获得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都意味着占了其他股东的便宜核心是要让 "一致效应" 大于 "分离效应":经理人就会有强烈的股东心态,抑制自己获得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的动机,这是激励和约束双重作用的结果 65. 企业家精神两个重要的特性:方向性:通过敏锐的特质和不断的迭代试错,让企业的发展方向始终瞄准客户的需求,尽量少走弯动力性:企业家的忘我投入精神,以及由此驱动整个企业向前发展 66. 第一代创业者的自我激励机制是充盈的,往往并不需要额外的激励性报酬体系与之配套。但随着企业的规模逐渐变大,业务不断扩展,企业家精神会因为多种多样的原因被稀释、被蚕食 67. 基本薪酬水平过低,公司就很难获得第一流人才,管理人员完成了年度目标之后,可以拿到相对应的激励性报酬,主要是短期激励的年度现金花红和中期激励的风险回报花红 68. 激励体系,客观形成了两个重要的结果:有助于吸引、选拔和保留优秀人才有助于激励员工在选择投资组合的时候,建立长远的观念,从股东长期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想问题,做决策 69. 董事的利益有三种:货币收益关系收益以社会声誉方面的收益 70. 明明是可以共赢的事情,明明可以花小成本做到的事情,为什么要在最后付出了那么多的代价呢?唯一的答案就是人性的弱点和人的自利性所带来的局限 71. 公司治理机制的五条防线:经理人的激励制度董事会的决策监督体系股东大会的有效性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政府乃至社会舆论、法律体系的监督 72. 收购活动的前期有两个关键性的基础工作:能看穿行业的趋势和企业的资源能能够根据调查研究,掌握财务数字背后所隐含的行为内容 73. 所有的制度说到底,都是人设计出来的,都是为人服务的。制度在很多时候,只是一种说法,是一种有利于当事人的说辞。千万不要被制度的这种属性所蒙蔽,要能够透过表面的说辞,看到问题的本质 74. 停牌是极其慎重、要尽量避免的行为,一家公司如果想申请停牌,必须要提供非常充分的理由,并且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复牌

      47
      9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共生的智慧

      公司治理可能也是门艺术,共生更是稀缺的智慧。本书从布局思维、博弈思维、企业家精神、股权制度、权利结构、道德风险、激励机制、利益相关方等解读了公司治理的无形黑洞。利益的诱惑耗散了公司的价值,花红回拨也好,双重股权也罢,人性是且一直是企业管理的漩涡,这将是场无限游戏。宁老师言之有物文字朴实,把魔鬼从细节里揪出来,为匆匆的人敲响警钟。如果某些在意终将失去,至少不要犯鸡肋的错误,并尽力延长美好的保质期ต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宁老师今年 3 月才出的新作,有大量关于公司法的内容解读。宁老师用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和《门口的野蛮人》作为样本案例分别讲了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出生前和长大后(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治理。最近才经手成立了一家由国有和民营共同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我是民营这边委派的管理人员,同时也是法人代表。因此对公司初创时期的共生格外关注。对公司法有一些了解,也知道公司章程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运用公司法建立一套完善的初创公司治理机制并没有想过。宁老师以我所熟知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关于格律诗公司从创办到运作,以及后面的纷争、诉讼等场景,讲了公司架构如何从人性的角度去设计平衡各方利益,做到智慧的共生。读完很有共鸣,很有收获!目前只读了与《遥远的救世主》相关的内容,大约占全书内容的三分之二。公司才出生,离长大还有一定距离,后面关于股份制的内容留待以后再看。因为最有效率的学习就是 —— 学了马上能用!虽然未读完全书,但可以想见,以宁老师前半部的案例讲述风格,《门口的野蛮人》只会更加精彩。2008 初读,2018 年重读《遥远的救世主》;2017 年、2019 年、2020 年三刷《宁向东的管理学课》。喜欢 = 熟悉 + 意外。作者和用作案例的书都太熟悉了~😄因此,5 星推荐!———— 摘录一段宁老师关于共生的诠释:️真正的共生,可以让强者更强,让弱者也有对应的尊严。共生,一定要首先承认个体利益,承认人性的自利性,在这个前提下,建立利益合作的架构。这就是公司治理的目标。所以说,真正的公司治理,是一种智慧。好的公司治理,追求股东之间、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甚至在组织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平衡。平衡,不意味着静态的平等,而是动态的演化和持久的合作。这种智慧的力量,可以让组织不断地自我进化。

          转发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企业家精神

          宁向东老师的作品,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的重要性是最重要的。很多部分自己还是读不懂,越到后面的章节也是难读。收货还是非常大的,四颗星推荐。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何通过公司治理达到共生

            公司治理是一门隐藏很深的学问,想要了解一家公司的底蕴,想要观察公司成色如何?公司治理可以帮我们直达本质。四年前跟随清华五道口田轩教授系统学习过《公司金融》,其中一个章节就是单独讲公司治理。当时总结下来就是:公司治理就是通过制度设计,来解决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道德风险等问题,把人性中的恶关进笼子里,让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持续绽放。自从被赋予独立法人资格后,公司也像自然人一样,有了自身难以管控的组织心智、群体品性和集体意识。如果企业法人(组织) 的 “本性” 中也存在 “失控的恶”,那么这门公司治理就是在编织一个坚实的笼子,把人性的恶提前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公司治理是一门历史学。如果把国家比作一家公司,我们至少从两千多年前就开始着手学习探索了。从资源分封到中央集权、从官僚皇权的加持到贵族的反抗、从豪族社会组织到平民社会平权运动,这些用刀光血影换来的制度变迁,更值得拿来反思现代公司治理问题。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公司治理不是企业管理。公司治理是更加宏观层面的权利结构、制度设计问题,是一座高楼的 “地基”,管理运营有问题,可以修修补补,公司治理出问题,整座高楼就会轰然倒塌。公司治理是有关进化的学问。制度的进化、道德风俗的形成就像人类社会繁荣进化的基因。公司组织作为人类社会群体的一个缩影。用制度的反思来约束欲望、制衡人性是人类自我意识觉醒,是长期主义的策略。所谓 “自私的基因”,如果任由自私的本性疯狂下去,最终的结局就是被反噬殆尽。公司治理是一门关于系统论的学问。公司治理考验系统思维艺术。系统论讲究结构设计、研究增强回路和调节回路的相互制衡。古希腊先哲们守护的自然法,就是要我们遵从自然当中相互关联、相互调节的力量。回到我们自身和所处的世界,都是在多方力量的冲突和博弈当中完成改变,这就是自然法则。公司治理在宏大层面也仅仅是自然法的一小部分,应该受到我们的重视甚至敬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抱大腿 很重要

              在学习完宁老师的清华管理学课之后,再读此书,依然有新的感悟,特别是商业模式、资源价值、利益结构、治理机制的公司治理逻辑链条,清晰且实用。企业家确实是公司最为核心、最为宝贵的资产,公司治理作为公司核心的议题,如同多面棱镜,每一面都折射出公司的竞争力和脆弱点。这本书结合案例给人很多的印证和启迪,值得思考。人性仍是公司治理的不可不察之面,好的制度能让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能让好人变坏,只有最适宜的公司治理,以动态的观念来认识公司治理,确实让人认同。

                2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宁向东讲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什么?公司治理并不仅仅是一门课,更是一种追求共生的智慧。学习公司治理,是为了理解公司成长的基本逻辑,保证公司长治久安。共生的目的,是追求共赢和共荣。好的公司治理,作用只有两个:第一,是让想干事的人能干事,能够有机会干出一番事业;第二,让不认同和不能干的人,在恰当的时候离开。好的公司治理,应该体现为一种有效的利益结构。这本书,就是要帮助大家找到这样的利益结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的治理,才能永续经营

                  这本书为我们的企业治理填补了空白,大多数企业以管理代替治理,导致多年发展的企业丧失了活力,失去了竞争。宁向东老师的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新的世界,好的治理结构会推动一家公司的进步,会推动每个人的进步,也会推动行业的进步、社会的进步。这些所有的进步都是共生的智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促进此作者、彼作者、众读者“共生”的智慧之书

                    因《宁向东的管理学课》,阅读了《共生的智慧》这本书,进而观看了根据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改编的电视剧《天道》,并进而订购阅读了豆豆的小说三部曲 ——《背叛》《遥远的救世主》《天幕红尘》纸质书,再进而收囊了几本政治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电子书待读,尚有《门口的野蛮人》等待链式跟进。      说阅读本书时的一个独特体验,眼睛看着文字时,耳际仿佛回响着得到上宁东向老师的声音,心里的呈现的印象是这书本上的文字风格就是宁向东老师得到课程里的说话风格。这风格,独特,嘎叭脆。

                      1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公司治理必读书,创业必看

                      这本书跟得到上的《宁向东管理学课》不一样,主要讲公司的治理。建议有创业想法的同学,可以先看看这本书。另外,书里还推荐了 2 本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和《门口的野蛮人》,我没看书,是看的对应电视剧 / 电影。结合书中内容一起看,更有启发。思考公司治理的基础,首先是商业模式,其次是投入资源的价值,以及随之而来的利益结构。商业模式,是一个高大上的词,其实最简单来说,就是你要干什么,怎么干最容易成事。一般创业都会先想清楚商业模式,钱从哪里来,来了之后怎么分配。很多人只想前一点怎么赚钱,分给谁,分多少没细想,最后因某利益相关者的不配合导致事情做不成。其次,合伙人的价值观和能力互补性也很重要。如果你想找一个技术合伙人,而且你完全不懂技术。那么挑选技术合伙人就需要非常慎重。如果他是技术型人才且特别在意产品细节,追求完美。那么你需要给予对方足够的信任。因为打磨产品确实会存在时间不可控,技术不可见的问题。领导者如果不能给予信任,那么更适合找那种倾向于 MVP 快速验证型的技术负责人。再次,就是合伙之前要先想好散伙协议,如果某公司创始人拉你合伙,但他从没有想过退出协议,那你得好好想想,到底是对方没考虑你会退出,还是对方没想过给你兑现?另外,这本书还讲了很多公司股东会、董事会、股东、董事之间的作用。如果创始人想要创办公司,控制公司的决策权,那么对这块需要了解一下。《公司法》规定,在有限责任公司里,股东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股东会负责一切最重要的事情。《公司法》也规定,董事会是公司最高的决策机关,对于一般性的经营决策,由董事会说了算。由于很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一共也没有几个人,所以,《公司法》还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不设董事会。在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里,需要设立一名执行董事,由这位执行董事把董事会的功能承担起来。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股权之争

                        书中的公司股权章节对我前期的运作有个总结,有两个环节触动很大,值得再读再读再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公司治理,就是洞察人性

                          这本书是宁向东老师的作品。几年前,在得到上订阅了宁向东老师的课程,瞬间被深深吸引。宁老师讲课有一种魔力,可以将看似平淡无奇的故事,讲出惊心动魄的感觉,并且能让我们从中真的学习到公司治理的智慧。这本书也不例外,全书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以《遥远的救世主》为基线,围绕着创立一家音响公司,以及对一个村扶贫的使命,在丁元英这个主角上展开。经过宁老师的讲解,丁元英这个形象鲜活了起来,一个具有企业家精神,胆大心细,能够通过人性的角度,博弈论的角度,还有布局的角度去思考对手可能做出的行为,然后布一个长远的局。看似损失了短期利益,实际却能够慢走半步,决胜千里之外。通过《遥远的救世主》这本小说,宁老师把创业公司中可能会遇到的,包括创始人股权分配,控制权,创业公司与对手公司的交手,公司中对人性的激励,董事会,创始人的企业家格局等等,描述得淋漓尽致。如果你是一个准备创业的创业者,这本书非常值得详细去阅读。如果你没准备创业,这本书也能帮助你建立更宏大的格局观。掩卷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从宁老师身上,可以更深刻地洞察人心。他一直讲,公司治理要基于 “人性本恶” 的假设,一开始把公司章程定好,丑话说在前面,坏事想在前面,后面才能更从容。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变好人。坏的制度,可以引导好人变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公司治理的实战性输出

                            宁向东老师首次就公司治理领域进行实战性输出,结合中国企业实际经营场景、需求,直击公司治理痛点,企业管理者与创业者的必备参考书。全书 20 讲,包括了公司规模从小到大在治理方面可能会遇到的主要问题,致力于帮助管理者和创业者群体设计有效的股权结构,搭建一个有预见性的、有助于长期发展的顶层结构,让想干事的人能干成事,也让不认同、不能干的人能在恰当的时候离开。宁向东老师在得到的管理课也值得推荐,常年在当月最佳。这本公司治理也可以是管理课的进一步发展,值得学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值得一看

                              翻翻宁老师的书,就像听一位老者娓娓道来,这里有他自己对公司治理的感悟。虽然公司治理,但只要与人相关,就离不开人性、制度等。特别是关于《遥远的救世主》的解读,我很受益。《天道》我只是刷小视频看过,没有看过完整版的,小说也没看过,但我的确被丁元英吸引我,一个如此大智慧的人很有魅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前阵子拉着几个有创业意向的伙伴,找另一位在创业中的朋友咨询,问他这里面都有哪些坑,朋友意味深长的笑道:处处是坑…… 我当时还天真的想,那是,每天被各种琐事烦扰,当然要为各种填坑所累。直到我读了这本宁向东老师的书,我才明了,如果你眼前只是琐事,你根本不懂公司不懂经营不懂利益不懂人性,你的苦苦支撑也没有用到点上,失败了只能安慰自己尽力了,看看有那么多公司还不是倒在路上…… 写到这里我想起万维钢聊过: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它亲妈。这本书是从人性切入,深刻剖析不同类型公司的利益关系,找到方法去平衡和治理。要承认人性中的自利,要看到每个人在自我认知和他人评价上关于资源投入和利益诉求上的矛盾冲突,要观察不同发展阶段利益格局的变化,要尊重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企业是一系列资源的集合体,也是利益冲突的集合体,利益冲突始于人性,有效的治理机制就是好的利益结构,没有做好只有最适合,而且应该因时演进”。我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有创业意向的小伙伴们,看完再掂量掂量上不上船……

                                  转发
                                  6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什么时候看都不晚的一本书

                                  我打算开一家水果店叫布局吗?可以叫有也可以叫没有,关键点是你是否有布局思维。如果是觉得不就开一个水果店小店有什么好布局,这种就没有布局思维。布局思维是什么?我的资源是什么(局),如何将各种要用的资源关联起来(布),合适时机将资源整合形成一家店,最终这家店是(布局)的成果。两者区别是什么?从结果上看最后都是开一家水果店无局:开店就是为了赚钱。找门面,找供货商,找人,买货架上货开张。有局:商业模式资源价值利益结构利益冲突提前布局(治理机制)。有局核心:先把事情看透,再由事看到人,再看清利益结构,最后设计治理机制商业模式:为什么要做?怎么做成功率高?资源价值:人(亲戚 / 朋友 / 同事 / 夫妻),钱(存款 / 抵押钱 / 贷款 / 朋友借钱),力(出钱出力 / 出钱 / 出力)利益结构:不同的人钱力投入量,组成的结构不一样。利益冲突:当诉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冲突。产生冲突的原因是无法量化投入量,达克效应,不可验证。例如:一天卖了 500 块水果,多少因素是由资金带来,多少因素是劳动因素带来?资金因素和劳动因素都是贡献,怎么衡量一块钱的资金和一小时劳动的价值。(无法量化投入)无法客观衡量情况下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不可或缺,A 说没有钱店就开不起,B 说没有我销售技巧就不会卖那么多(达克效应)。冲突爆发后各说各有理,很难有独立机构去评判就算有评判也很难说服其中一人(不可验证)。提前布局:想清楚做一件事到底需要什么资源、这些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以及这些资源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只有以很好的审局做前提,才能布局,才能将自己安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各种资源帮助自己达成目标。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破局的智慧

                                    从管理学课程,“局” 就烙在心里。寻找合伙人,制定章程,业务模型,团队激励,都是不断地做局和破局。本书宁老师带着我们,以《遥远的救世主》和《门口的野蛮人》为案例,看到了创业就是一个个 “局” 中博弈。博弈的基础是 “利”,“利” 的基础是人性,洞察人性方可做好博弈。宁老师说,人心会伴随环境变化。换句话说,博弈是动态的,不是单次事件。宁老师在书中多次提到企业家精神,要保护企业家。作为一名草根创业者,不敢妄谈企业家精神。在创业中,我感受到的更多是孤独。如果没有对产品和用户足够的 “爱”,真不知道自己如何才能走下去,这或许就是创业的初心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非常仔细地介绍了公司从诞生到上市的一系列的要素和注意事项,对建立公司治理的系统框架非常有帮助。串联了之前在《宁向东管理学课》和《刘松博・公司治理 30 讲》里学习的很多知识点,收获颇丰。ps:连点成线的感觉真好,智识的快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公司律师必学公司治理!

                                        治理的背后是权力的分配和平衡,不容有一点闪失。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公司里的博弈,说到底都是“人性”

                                          对于一个对 "公司治理" 毫无概念的小白来说,第一次读这本书,着实有一种囫囵吞枣的感觉。书中的前半部分还能结合自己的职场经历,产生一些共鸣和启发;到了后半段,几乎都是距离我很远的内容,于是把标记了很多概念和方法,也算是对晦涩知识的初次了解。书中内容可以根据公司发展阶段,分为初创公司、股份制公司、上市公司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所要关注的重点不同。一、初创公司定 "局" 和 "魂"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懂得审时度势至关重要。首先,看到机会,看懂局势。即 "不入僵局,不立危墙之下"。其次,公司治理如入棋局,入局之前先布局,入局之后懂博弈。再次,明确主导者的使命,以 "企业家精神" 为公司之 "魂"。二、股份制公司分 "资" 和 "利" 当公司发展进入股份制阶段,关于资源和利益之间的竞争将层出不穷。需要重视两点:第一,正视资源价值,理性分配股权。随着公司的发展,所有参与者投入的资源都会融为公司资源,而随之带来的价值也随之递增。当初一时热血投入资源的合作伙伴,此刻容易被迎面而来的利益所诱惑。因此,公司的股权分配不是论功行赏,而是理性分配。第二,明晰利益结构,掌握进退权利。要根据公司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优化利益结构,并在股权分配时长远考虑,既要把握当下,也要保留剩余控制权。三、上市公司看 "人" 和 "品" 当公司步入上市阶段,资本的卷入即是发展的润滑剂,也是人性的催化剂。在上市公司中,职业经理人的角色会随着公司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利用激励制度去鼓励创新,如何用监督力量去约束行为,将是一个十分烧脑的问题。关于这本书,我更推荐正在经营公司的朋友阅读,书里讲到的许多坑和现象,都是日常经营中最容易遇到的。宁老师在书中借助《遥远的救世主》和《门口的野蛮人》两部文学作品中的商业案例,对公司治理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让我们不仅发现问题,更看得懂问题背后的本质,得以警醒。如果你是一位公司的管理者,或是有创业想法的朋友,这本书会给你一个完整的思维框架,提前了解公司的经营架构和发展方向。共生的智慧,说到底还是关于 "人性" 的治理,无论是企业主导者、参与者,还是职业经理人、企业员工,都需要通过治理去找到平衡。一面是防微杜渐,一面是严格要求,如何平衡便是 "治理" 之道。我已经在京东下单纸质图书,打算收藏起来反复阅读,期待下一次阅读,能够获得新启发。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