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10位时空伴随者,人生擦肩故事交织的悬疑
这是一个故事结构类似于《疯狂的石头》《两杆大烟枪》的悬疑故事,十来个角色纷纷登场,上演他们各自的人生和故事,却在同一个时空互相交织。一直找不到很好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结构,直到最近的新词 “时空伴随者”,对了,就是它了!大家在一个时空里擦肩而过,有时发生了无意识的交互,有时只是错身,有时是你留下了印记被随后经过的我接收到... 然而,每个人的命运就这样发生了逆转,尽管彼此并不知情。这篇故事的编织和悬疑设置得不错,更重要的是,故事描述了在不景气的日本社会里,不同人物的挣扎和生存。推荐休闲阅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莫斯乌比环似的小说一环扣一环,看似毫无关联的人在不经意间互相影响了彼此的人生。1. 这本小说似乎没有传统的主人公,因为所有的故事不是围绕一个人在讲述的。作者看似在书里介绍的是毫不相关的若干组人,但是他们的人生轨迹在不经意间有了交织,互相影响,还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2. 故事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整本书中讲述的只是短短几天内发生的事,作者的讲述不是严格按时间顺序来的,所以有时候读起来有点迷糊。我个人感觉稍稍先看点剧透再去看这本书也是可以的。不过读的过程中突然想到前面的内容,恍然大悟地再去翻一翻前面的内容,这种感觉也不错。3. 个人感悟:真正华丽的人生,就是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己适合什么喜欢什么的人,且能坚守一定的准则,这样才会过得幸福。书里让我印象深刻的两个人,一个是小偷黑泽,他选择偷是因为他真的很享受这个过程,偷盗前他会认真研究准备和选择,过程中如果他发觉自己认真观察最后得出准确结论,他会非常享受这种胜利的感觉,他偷盗的目的绝不仅仅是钱,所以我认为他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生活方式,过着自己定义的华丽人生,虽然这不一定正确和道德。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人就是丰田,一个中年失意男人,被裁员被离婚且求职不断被拒,被流氓殴打欺负也不还手。他的人生转折在于他遇到了一条老狗,很庆幸的是狗狗的善良和温暖最终感化了丰田,狗狗在他被殴打的时候挺身而出帮助他,他放下了对前上司的仇恨,坚守了和老狗之间的情谊,还幸运地得到了彩票的奖金。简单说,这是一本带些悬疑色彩的小说,全书都是不断埋坑不断填坑的过程,看完全书才能完整构建出书中各个人物的完整经历。此外,作者对人物内心的描写非常细腻,能让你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斗争,也能理解人物心理的转变。既带给你感动感悟,也带给你警醒。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很有意思的一本书,五条线并行叙述但并不混乱,车站、狗和街头的白人女性成为这几个故事中主角的交点,人物性格刻画得很到位,画面感拉满。前半部分隐约透露出他们彼此的交集,在结尾处统筹总结了一下,既不至于让人觉得突兀,又给人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喜感。故事的叙述方式也呼应了文中的 “人生如果是接力就好了,昨天由我做主角,今天由她,明天又由别人”,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中的主角,同时受到遇见的人的选择的影响,自己的生活轨迹也会因此而延展,有蝴蝶效应的感觉了。# 丰田最后没有为了难得的工作机会而放弃只带了一天的老狗,这个其实是能够想到的,毕竟 “人总要有一些不能放弃的东西”。希望狗项圈里奖金过亿的彩票能够让他自此过上轻松的生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件小事可能影响自己,可能影响别人,也可能谁都不影响神奇的想象力:几组场景、几个人的荒唐事,最后竟然 "链接" 在一起,类似电影蒙太奇。 被塚本骗的河源崎,被河源崎杀害的塚本,撞到塚本尸体的青山,被青山逼疯的女人京子,被京子离婚的丈夫佐佐冈,当小偷的佐佐冈的同学黑泽,被黑泽偷过家的户田,被户田开除的丰田,被丰田抢劫的银行,银行里遇到抢劫就逃跑的 "职员",假扮成职员的黑泽同行小偷。。 这几幕的联系就是路边一个举着牌子的白人女人,要求上面路过的人写下最喜欢的单词,作为每一幕的 "标题"。还有那条出现在每一幕的老狗,还有那个永远在高处的 "展望台"。短短三天看完了人生百态,就像作者说的,一件事可能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别人,还可能谁都没有影响到。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可恶,每次都被伊坂抢先!太太太太太好看了,留记录,后续更新长篇书评。更新如下:2021 年初读了小米公司十年史《一往无前》,就一直想写一篇读书笔记,没想到啊,居然拖到现在还没动笔,真的佩服我自己图片。当时起的题目是《一往无前:如果十年只是一个起步》,而对于小米公司来说这个题目也恰当。为什么提及十年,是因为我也刚好过了一个完整的十年,从 18 岁到 28 岁。十年前我在日记中写到,我要让这个城市听到我的声音。十年后的现在,戴着降噪耳机在地铁的一角看小说,心想这城市糟糟的声音莫要打扰我。这期间也反映出了性格变化问题,其实也是最真实的人、最普通的人的心路历程。其实就是一个从中二病少年退缩为城市 NPC 的一个过程,现阶段已经知道舞台会永远留给那些喜欢绽放的人。如果说自我宽慰,NPC 也没什么不好,我在《华丽人生》书评里写过 “可能见证世界变化的还真就是 NPC 呢”,主角的故事绽放后就谢幕了,只有 NPC 还留在老地方,向一名名前来探险的勇者重复着台词,看旧人离去,看新人到来。十年前不读书,但却是创作欲望最强的时期。那时候最巅峰的就是写了人生第一篇短篇小说《离歌》,使用了自以为豪的 “时空交错后融合的诡计”(自己起的名,极不专业),后续两年又写了《离歌 2》《离歌 3》,其实想把主人公比作自己,写出了从自我救赎、感情探索和成立家庭的不同阶段,是给自己做的一个思想实验。可能是实验过于成功了,以至于自认为穿透了这些混沌,看到了热寂真相,从而让理性把情感包裹的安全。想到《神探夏洛克》中卷福对花生说的那番话,“我憎恶一切感情,感情是干扰灵敏一起的沙粒”,忍不住的赞同。所以在《质数的孤独》书评里写下:理性是淡漠和思虑结成的网状物,常使人作茧自缚。既然是这么一个不服从于 “传统观念 / 道德意义” 的结局,十年后的我如何去解决呢。还是想重走一遍上面的三阶段,从探索自我开始。十年后好读书,大概也只能从作品中自我探索,这是目前觉得还挺好用的一个工具。昨晚写下一个题目《我有很多话想说,但在这之前我想读读加缪》,潦草写了几句开头,大致是想把《局外人》的读后感和未开始读的《鼠疫》串起来一起写,这样结合最近什么都不想记录,人生陷入积极或消极的虚无主义,就有一篇文章了。这次的虚无主义比以往会更加严重,可能不是暂时性持续,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得不去面对的一个关卡。读李松蔚的《5% 的改变》,书中的内容恰好的映射了这阶段的虚无主义,这本书很好,只是因为案例太戳心没敢一口气读完。先推荐,然后读完也会写一篇读书笔记。读黑塞的《荒原狼》,看里面密密麻麻的心里对白,密集到必须集中精力不落下一个字,很少有抽离的状态,所以压得人喘不过气。把主人公投射给我,社交格则是对外所表现的沉稳、冷静、正常参与社会交互,而本格则是这些密密麻麻、互相冲击的的心路历程。强行区分社交格和本格是不科学的,黑塞在书中也强调了这种二元对立的荒谬性。读万维钢的《量子力学是什么》,书中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在书中写:何为有用之人,是谋大局的人,还是勉强能修身齐家的人?近期还真的是肆意妄为的开了好多书,但妄想齐头并进,所以大多都没读完。这些问题,读完书后要解答。说来说去还是不自觉的谈读书写作,那就后面慢慢谈,因为总会读,总会写新作品。要说这十年有什么其他变化,可能就是食欲大减,注意力不那么集中,玩游戏十几分钟就眼花,经历了社会的 “毒打” 后,连想象力都小心翼翼了吧。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忍不住拿起纸笔做记录的读书体验起因是 10 月金秋,新星出版社小编在微博发了一张又到了读《华丽人生》的季节,就让我决定开启伊坂幸太郎这个长跑的起点就是它了!(* 最初加入书架的起因是慎喵的推荐)开篇就能体会到老师行文的风格,读起来十分爽快但又不说教。也是一位能够把日常生活中常见,自己好像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小不满大情绪,精彩地通过文字呈现出来的作者!那么接下来就是,停不下来的阅读体验了。当读到中间故事里的人物串起来的时候,不得不说就是有强烈的 “啊哈!” 体验,据说这种体验对大脑很好呢?(笑)中途我还在这是有些虚幻设定还是纯手法之间摇摆,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啊(笑)很愉快。而正如 3 章节的标题,最后真是快速走向终结。很巧的是最近 d 发行新专辑参与写作的青山美智子老师的书《木曜日にココアを》,我作为背景材料也去读了一读,虽说线路完全不同(青山老师是细细暖流),但【故事中人物焦点不停切换,主角交棒,最终集结在同一个城市,故事收尾串联】的表达形式颇有些相通之处。作为几乎同一时间读的书,相互加强了印象,个人十分欢喜(笑)。好了,去看下一本伊坂幸太郎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