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2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过度的消费与娱乐,将造成人的异化

    『焚烧是一种快感。看着东西被吞噬、烧焦、变样,是一种特殊的快感。手握铜质管嘴,巨蟒般的喷管将它有毒的煤油吐向世间,血液在他的头颅内悸动,而他的手则是某个让人惊叹的指挥家之手,演奏着各式各样炽火烈焰的交响曲,记录历史的残渣和焦墟。』一个不用读书,不用思考的社会,会是怎样的呢?美国作家的小说《华氏 451》就虚构了一个这样的社会。在这个社会当中,私藏和阅读书籍都是犯法的,而防止人们接触书籍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烧书。而烧书的职责由消防员承担,消防员和烧书这似乎是非常矛盾的一对组合,但是消防员们只顾享受着焚烧带来的快感,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自己职责的合理性,包括主人公蒙塔格……《华氏 451》是一部反乌托邦小说,在阅读它的时候,可能会不由自主地将它和著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做比较。其实反乌托邦小说本质上都是观念小说,对于这类小说来说,最重要的是传达某种观念。比如《美丽新世界》中,大家都选择过度娱乐而导致的社会的畸形,和《1984》中的思想控制。《华氏 451》通过烧书这一隐喻所传达的观念,其实有点接近这两本书的中和体。在本书所描绘的社会中,并没有出现明确的控制者形象,大家都是自觉不读书的。消防员也只有在有人偷偷藏书,或者有人偷偷读书的时候才会出现,而这样的人毕竟只是少数。也就是说社会上的多数派发自内心的放弃读书,选择娱乐,从而导致一个不需要老大哥来控制,也能实现思想专制的社会。人们自觉的抵制书籍,因为广告、电视和收音机足够填满他们的生活,给他们带来快感以及生存所必需的信息。 而书籍就不一样了,书籍会揭示生活的真相,包括生活的丑陋,由此带给读者痛苦 但是被消费和娱乐麻痺头脑以后,大家是不愿意花时间让自己痛苦的 这也是本书让我不寒而栗的地方,普通民众自发自觉的成为焚书和箝制思想的直接推动力,普通民众构成了不理性的多数派。 所以随波逐流的沉溺于享乐而放弃深度的阅读和思考,其实和暴政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点震憾。有没有 1984 的影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你要沉沦吗

        “焚书的方法不止一种,而这个世界充斥着手拿火柴的人。” 语言有些破碎和意识流,不算很好的阅读体验。但是作为一本写在 1950 年的书,对于审查制度的讽刺确实还挺前瞻性。流连于屏幕和虚拟世界,不再思考、只会游荡、“沉沦”,也其实是现在的常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后记的酣畅淋漓,让我对这本书突然有了新的感受。加之了解到成书于 50 年代,对于作者拥有这种超能力,比如跨越时间来到我的 2022 年,并且深刻描述出这样荒诞的场景,除了佩服,只能说他有个不一般的脑子了。整个故事都充满了戏剧的张力,文字深刻,让人深思。我决定继续追逐他的其他作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焚烧,摧毁,重生

            作者在图书馆的地下室完成乌托邦版 "焚书坑儒" 的故事。很多次读完书后都会想起 "若为自由故" 这首诗,而我从来没有真正体会这句话直到经历一些事,读了一些书。读书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事,而是我们需要的氧气。不然何谈自由?又如何存活?毁灭中若不是对自由的追求,人类智慧何以保存,人类文明怎么发展?你可有问过自己 "我自由吗?" 有掌控过自己的生活吗?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自由的概念,曾驻足片刻自我评估过吗?你可曾到达过自由的燃点,热烈地活过?感谢好友对本书的推荐,让我的小宇宙几度达到了华氏 451。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