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想回到过去、试着让故事继续——我读《三国前夜》
王莽的新朝被谁灭了?是更始帝刘玄。大家看起来并不熟悉,大家更熟悉的是刘秀。没错,刘秀是灭了刘玄,开创了东汉。而王莽生前就有人说以后灭了新朝的人就叫刘秀。这是所谓的 “一语成谶”,这当然是编造出来的。就是为了汉光武帝刘秀能够被认可、取得合法的帝位而铺垫。这个做法是王莽制造祥瑞是同样的道理,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本书同样的青年历史作家张向荣写的,这次他从新朝延续下来到了东汉,从王莽到刘秀。王莽的局限性在于他坚持的儒家那套不适用,刘秀的局限性也是想法跟不上发展。作为开国皇帝刘秀给后代子孙留下了麻烦。“让我们告别开国的刘秀父子,也不去打扰汉末三国风流人物,温和地走进后汉鼎盛的正午,走向黄昏,直至无边黑夜。” 对,刘秀只是开了头,让大家别学王莽。这本书整体的叙述跨度大概是从汉章帝建初四年到灵帝驾崩后董卓进京,大致是 110 年之久。这本书补全了三国之前的空白。秦汉帝国到底因何灭亡?天下的士大夫又为何从辅佐汉朝选择了辅佐三国?大乱来临之前,普通人的生活又是怎样的?搞清楚这些问题,就知道时代变了,我们不能不变啊。王莽想回到过去,回到孔子的时代;刘秀想回到过去,回到汉高祖刘邦开国的时代。但是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回到过去只能想想,人还是得向前走。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后党锢时代,写的很精彩东汉掐头去尾后,确实很难写,没什么历史高光时刻。作者从光武之后写到献帝之前,一条 “秦制 - 儒教” 的脉络贯穿,应该能算是非常好的 “三国前传” 书籍。对后汉朝廷围绕官方儒学意识形态建立起来的统治模式,政治文化,政治观念(“古典国制”),作者给出了简明、清晰、易懂的总结,是一亮点。但作者既认为古典国制的成立有赖于对王莽时期儒学成就的重新接纳以及汉章帝个人的努力(我也赞同),则古典国制之成立乃是后汉政治一转变,不全是自然而然之结果。那么,转变前的后汉政治形态为何?换句话说,刘秀及其继承人时期的后汉政治是何种形态,对章帝的取向造成了何种刺激?书中并未深论,亦为可惜。作者对凉州士族的注意是书中一大亮点,也引出了一些疑问。以往论及凉州士族之地位,多以为晋愍帝一度依赖凉州士族立足,为凉州士族地位之高峰。然而后汉前中期的外戚六族中,窦氏与凉州有深刻关联,梁氏干脆出于凉州。二族与其他凉州士族有无交通?在他们还享有特殊地位时,其他凉州士族的位望如何?作者对宦官内部派系之分析,清楚明白,有理有据。但灵帝时以张让为首的文宦官与以蹇硕为首的武宦官之间的派系分野,仅一笔带过,略显可惜。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士大夫政治与皇权的结合,从来是艰难的。理想状态的士大夫与皇权结合政治,发展至北宋初中期才出现过一段平衡状态。并且,士大夫阶层,理想上的政治清明理性,心怀天下也从来只是理想化。而皇权对理性政治决策的顺从也从来不是一贯如此。当东汉士大夫们在 “党锢之祸” 中,被逼迫着形成政治共同体时,如何面对皇权和他的代表 —— 宦官,是他们最为迫切任务。这是涉及到根本利益的政治权利划分,他们希望通过和平的政治斗争来进行重新划分。可历史从来不理想化,政治权利是斗争的结果,是力量的代表。士大夫阶层期待皇权同他们分享权利,共同决策国家政治。但除了武力的斗争屈服或驯服,历史证明,士大夫政治权利的划分,无法通过和平政治斗争获得。须知,政权是从枪杆子里出来的。终于,他们抛弃了不会同其分享权利的汉家皇权,加入到三国争霸战争,为士大夫争取到至高无上的政治地位和权。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