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优雅粗暴 纯粹柔情 看画局部 体会人生
1⃣️ 为什么叫局部?我猜,这是因为我们看任何一个东西,谁都不敢说,我们看到了全局,看到了整体。也许局部,就是我们看待世界的最有效的方式。2⃣️ 世界的全部如何?我们还未可知,但正因为一次又一次,局部上的认知,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拼图的乐趣。3⃣️ 海量的知识,永远像潮水般涌来。我们每次只能看到一点。对于艺术,我了解的不多,但是特别喜欢。4⃣️ 陈丹青介绍中的梵高是一个多么朴实的、憨憨的、画画的人。一笔一笔的,就这样实实在在的画下去。而印象派的画家们,画的就是我们的日子。我们的上午,我们的下午,我们的快乐,我们的痛楚。这是乌合之众所有的集体欢愉。所以,让我们如此喜欢,如此欣赏,他吧。5⃣️ 梵高的那幅海边少年是呀,这就是他画画的初心。他说:我凝视着画,内心狂喜就爱极了。🌹我们总是记得那些一流的大画家,而每一个小画,却有它们自己独特的价值和意义。🌹这位少年天才,我特别喜欢 ——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一生一幅画作,足矣。6⃣️ 看一幅画作,每个人的角度不同。与 TA 的背景,生命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我们总是看到自己的主观体验,有时优雅,有时粗暴,有时纯粹,有时柔情。🌹穿越千年,看画穿越百年,看人生。7⃣️ 每一个内心的激动,都在于看画时候的纯粹。好吧,就让我们一起再看一遍,每一幅画,那精彩的局部。
5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8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陈丹青说过:“我最满意的作品是我十五岁画的”。只因为刚学绘画(开创流派)的天真,直率,憨厚,,是再也找不回来的。梵高一辈子如此,所以他是梵高。塞尚也是这样。毕加索穷尽一生要回到小时候涂鸦的绘画状态。因此,保留这份对待画,对待对象,对待事物的天真,是极其重要的。这也是把绘画从摄影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重要道路。陈丹青明白这个道理,处处体现在他的绘画中。现在他通过这个节目传达这个观念,不知有多少人领会的到,并能在自己的画中体现?说实在的,走上笨拙的道路,需要莫大的勇气,很大程度上根本做不到,更多是性格使然。否则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塞尚梵高。 这也是为何陈丹青说,这是一种天赋。''''''''''''''''''''''''''''''''''''' 陈反复围绕着 “未完成” 来讲述,实在是谈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按照常理,画完不成是不好意思拿出来看的,但是经过他这么一说,我们的确会反思:未完成的画的确也会很好看的啊。但是,为什么未完成的画也好看?这是很难问题,陈老都回避三四次了,不是他摆架子,是真无法用概括性的语言来描述,一旦展开…… 我以前看老师画画,总觉得这张画最好看的时候是铺设完画面关系,准备深入的那个阶段。陈丹青还提过,列宾当年经常画出 “神来之笔”,但冷静下来觉得不太好,就改掉了。可是改完再看,反倒没以前那么好了。从此他学生经常在他画到精彩的时候按住他,让他停手。我后来跟老师说这事,以后干脆别画完了,画到这步就这么放着吧。老师回答的颇有意思:“是不是从中能看出希望来”?仔细想想,这就如同解一道数学难题,思索了好久,突然在脑子完整构建起思路,赶紧列下关键公式。至于之后的解答,顺理成章,锦上添花罢了。绘画很神奇地为我们在视觉上提供了这种感受。这就像是一种 “捕捉”,记录下了那从无到有,从困顿到豁然开朗的兴奋。再多的描述,只会减淡这种兴奋。本書末了,陈丹青还提了一句更逗乐的:假如他们不是赵孟頫,钱选,梵高,塞尚,我说的一切都会被推翻。我的理解是,你不能指望靠仅仅做到这些东西来被人们记住。大师之所以是大师,是因为他们强行开创了一个时代,他们的成就,都是他们所处时代的一部分;脱离了这个时代,他们所作的就如同平静海面上的帆船,空有航行世界的能力,却只能囿于原地。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生于今世,麻木最易,敏感最难。陈丹青老师的《局部》还是在听贾行家老师的《文化参考》才知道的。上新电子书后,大部分是用听书功能听的,一小部分是去看理想上看的,书和视频配合服用确实更佳。陈丹青老师说局部,我们学习后的心得体会又何尝不是局部呢。有些知识虽然网上可以随时查到,但不记住的话永远是两手空空的,写一些我认为局部的东西与你分享,也是对任何事的局部解读吧。满招损谦受益,老师的课朴实、真诚、谦虚,适合静静的欣赏。局部,就是一堆漂流瓶,装着当事人的一得一见一赞一叹,被他陆续丢到海里。他相信海不仅仅是海,海里有船,船上有人,海那边,也有人。有人会捞起瓶子看看,或心许,或诧异,那一瞬所感知的亲切或陌生,就对得起那个局部了。因为,亲切或陌生,都不是麻木。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博客时代从韩寒的文章里知道了陈丹青,后来买了《退步集》《荒废集》《纽约琐记》,了解到陈丹青老师的文风犀利,再后来在锵锵三人行上经常见到,再后来就是《局部》一二三,《局部》一,看的最多,印象最深的就是 “千里江山图”“初习的作品”“徐杨的功德” 这几集,尤其以前欣赏不了国画,现在对国画有了更深的了解。现在陈丹青老师又出书了,赶紧再拜读一下,发现节目里陈丹青老师好像没有说太多话,一看书才知道居然有这么多内容,可见视觉和听觉还是有一定的偏差,他的很多形容词感叹词都是第一次见到,他的讲述方式也是古今中外来回穿梭,有点木心讲文学史的感觉。适合每一位对艺术有兴趣的人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从行家老师文化参考课听过来的画家陈丹青老师讲绘画的视频节目《局部》第三季完结以后,出了新版合集,在得到的电子书频道已经上架了,行家老师推荐大家周末一起来读,看过了节目也值得重读。行家老师说首先,看画就该看了又看,这次我们可以在显示器上找到高清版的图片放得很大,对照文字细细地端详;另外,陈老师讲得不是美术史,而是他独到的观看方法,比如他在节目里说到:画家常常会苦恼,这幅画是不是画完了?想要知道什么时候该停下来。这真是说到了所有创作的命门。我也听国画家说过:他看一幅画,会留心去观察古人在哪一笔开始,在哪一笔结束?他们的这些话,都值得我们读的时候停下来,细细思考。史航为这本书写的序形容得很好:陈丹青讲这些的时候,最大的力量是恳切,他谈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时说:“你要是有兴趣,自己坐地铁到故宫看原作。” 连地铁都提到了,生怕你不去。《局部》这个名字是《看理想》的节目策划人梁文道老师取的。陈丹青说,艺术史并不存在,现在大家把艺术看得太高了。“欣赏艺术” 是一个奇怪的说法,就像每个人吃饭一样,不需要别人来告诉自己这其中的滋味,自己去吃、去看就好了。这个节目的初衷就不是给搞艺术、画画的人看的,是给我们这些不太看画的人看的,是给我们提供一些谈资。说得难听些,可以叫 “附庸风雅”,其实这个词也不难听:风雅最早就是周代的礼仪和文化,而周代的小国在政治、礼仪上依附于大诸侯国就叫 “附庸”。听艺术家讲审美,也是一种附庸风雅。附庸得久了,自己也会成为风雅的一部分,就像有一辆车能载我们去向往已久的地方,这趟车为什么不上呢?总比附庸权势要好。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素质基础教育,我的旅行秘籍推荐:《局部》可以作为素质基础教育,儿童和成人均可。《局部》第一季,2015 年播出。《局部》第二季,2018 年播出。《局部》第三季,2019 年拍摄 2020 年播出。追随《局部》的足迹,去艺术馆博物馆换一个角度静静欣赏。2019 年暑假意大利旅行时,《局部》第三季正在启动拍摄,错过精彩的旅行艺术指导。2020 年疫情期间,《局部》第三季是最感动我的记录片。纯粹的艺术,没有政治的顾虑,直言不讳地解说,这是陈丹青老师的风格。若有现场幕后花絮,会更有趣。“得到电子书” 中《局部》值得推荐。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欣赏艺术也是内藏其心。《局部》可以打开我们的内心。我的《旅行日记》就是从意大利罗马、佛罗伦萨为核心,享受艺术之都的魅力。(知识城邦中陆续发布,欢迎关注和交流)。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艺术,生产或信仰?绘画和文字同为人类表达的方式。感到表达不济时,总会求助另一种。所以,小朋友喜欢涂鸦,大文豪也是视觉艺术的践行者,画家的文笔时常让人惊艳。诸如,宋代的文人画倡导者苏东坡,“童话大王” 兼 “造型艺术家” 安徒生,把信件写成文集的凡∙高,等等。也许,一颗心要在砚里洗过,文字里浸过,颜料里泡过,才能体味人间的悲苦和温情,才能孕育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局部》这套书脱胎于纪录片,言文通达精辟又接地气,将艺术学、美学、史学结合得丝毫不露斧凿之痕。画家陈丹青先生的文字功底了得!书名 “局部” 何解?序言曰:“整体往往是幻觉。我们手捧艺术史或文学史,不过是手捧著者给那段历史起好的绰号。”“局部,就是一堆漂流瓶,装着当事人的得、见、赞、叹…… 他相信…… 海那边,也有人。” 我以为,“局部” 就是用鸟儿的视角欣赏著名美术馆、教科书、旅游攻略 “势力透顶的名单” 之外的佳作,时而凑近,时而远观,时而仰望,时而俯瞰。诗无达诂,相信读者诸君会有更灵动的感悟和更智慧的诠释。《局部》不仅视野宏阔,横亘中西,且知识、图片海量,通读一次着实难以触及作者打造的意境。合上书页,倒是有几个关键词 “咒语” 般在心里盘旋 ——“无名的工匠”“次要画家”“次要作品”。诚如杜尚所言:“一件艺术作品的名气,取决于被谈论的次数。”“次要画家”“次要作品”,即经过陈先生的遴选、取舍并解读的 “次要画家” 的精妙作品和著名画家的 “次要作品”,让读者看到一张跟 “正统” 艺术史不同的艺术地图。例如,威尼斯的卡帕齐奥,俄罗斯的苏里科夫,佛罗伦萨的安吉利科;湿壁画;伦勃朗和凡∙高的草稿……“无名的工匠” 被陈先生反复吟咏。这些憨傻的文盲、乡巴佬当年打工的 KPI,确成为文化传承最肥厚的土壤。让人不禁思考,到底何为艺术?依柏拉图的观点,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艺术世界排行老三 —— 艺术仅为 “摹本的摹本”,“和真实隔着三层”。黑格尔把艺术理解为理念或绝对精神。相较之下,康德的观点显得威武霸气,他认为艺术是 “自我意识的表现”,“生命本体的冲动”。革命导师马克思将艺术和生产联系起来,把艺术看作特殊的精神生产,提出 “艺术生产” 的概念。的确,艺术生产由物质生产分化而来,灵感在劳动中孕育、分娩,“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然,艺术绝不仅仅是生产,它得历练、升华,成为信仰。若想被其拯救,须得为其献身。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局部,是漂流瓶,装着当事人的一得一见一赞一叹,被他丢到海里。📖书名:局部・陌生的经验✍️作者:陈丹青❓为什么推荐这本书?丹青说:“当我凝视哪幅画,心里狂喜,爱极了,有时会对此前酷爱的画家发生歉意,好像背叛了他。” 是的,一期期《局部》看下来,就像目睹他的背叛史。-《局部》提到的,不仅有好作品,更有好时光,大家在巴黎玩耍,在比萨玩耍,也在上海,时光像个猴皮筋,被他们抻得很长。- 丹青讲这些自己在乎的事情,就是这样又老练又恳切,又激烈又怅惘,就像个不能自持的钟摆,在那些好画好景好模样之间荡来荡去。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局部》第一季就曾说过,欧洲最好的不是油画,而是湿壁画。湿壁画是将研磨好的干粉颜料掺入清水,再将颜料涂抹在刚抹在墙壁表面的湿灰泥上。等干燥之后,图案便永久保存于墙壁表面。也就是说,画家们要一边刷墙一边作画,难度系数五颗星!目前 全世界 70% 以上的湿壁画,仍然在意大利各地的教堂、宫殿、庄园、私宅的墙壁和天花板上。“过去许多艺术家的作品都不是过去的艺术,他们在今天,也许比过去更有生命力。” 对于艺术来说,局部?何为局部?是艺术品中的一个细节?是艺术家众多作品中的一个?还是时代中一众艺术家的集合?世界不缺美,而《局部》就是那双 “发现美的眼睛”,它不只是引领着我们欣赏绘画,欣赏艺术,更是一种艺术观的重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八段锦解读:陈丹青·《局部》陈丹青・《局部》陈丹青・《局部》这套书是陈丹青视频节目《局部》第一至三季的讲稿。第一季《局部.陌生的经验》第二季《局部.我的大学》第三季《局部.伟大的工匠》🌿记得是 4 年多前,一个慵懒的周末下午,随意在四大平台浏览,在优酷・文化频道上划出来《局部》的第一季。当时只是对陈老师的名字有点印象,抱着打开来看看的心态,就这样打开了 3 季的缘分。《局部》第一季第一期,陈老师讲少年王希孟,讲他生逢宋徽宗之适时;讲他的《千里江山图》青绿重彩皆因徽宗极其爱画且不吝钱本才能用得上最好最贵的岩彩涂料;讲他的 18 岁少年气魄毫不掩饰地展现,才有了 12 米手卷中张扬桀骜、气势磅礴的山河壮丽图景;讲《千里江山图》的野心远远超过隋唐的展子虔和李思训,王希孟沿袭的全景观,是五代北宋开拓的图式,犹为过之。BTW ,舞蹈剧《只此青绿》,对✓就是那个去年春晚最好看的节目(在我这里没有之一)(还记得那个传闻中的 “青绿腰” 吗?)₍₍Ϡ(੭・̀ω・́)੭✧⃛就是以《千里江山图》为创意蓝本的。🌿跟着陈丹青老师一起看、逛、游,艺术在意眼界,观看不讲道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