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必有火车来近——安娜到底追求的是什么
【📝vivian 读书笔记】(11)《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②《观无量寿经》云:“人以恶应堕恶道,命欲终时,地狱众火具至,必有火车来迎。”《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名句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主人公生命的最后,在火车隆隆驶来的刹那,安娜仿佛才清醒过来 —— 我是谁?我在这里干什么!由这句自问,小说如一首交响乐,从渐入的序曲,到悲鸣的终章。—— 安娜出场时的人设,是我们今天所说的 “白富美”。她本来完全可以一直岁月静好下去,然而她放弃了这些。她背叛了家庭,公开做别人的情妇,社交场她一步也进不去了,然后她嫉妒、抑郁、卧轨自杀。安娜的命运就像一列燃烧的火车,由缓到急,一路加速,直向地狱开去。安娜总是在说 “让我想想,怎样才能幸福?” 我们不禁要问一问,安娜在她的人生中到底追求的是什么。当然有爱情。爱情之外,她一直寻找的是 “真实”。安娜发出过这样的呼喊,【难道我没有尽力,尽我所有的力量,去找寻生活的意义吗?难道我没有尽力爱过他吗?当我没有办法爱他时,难道我没有尽力爱过儿子吗?可是后来我明白了,我不能再欺骗自己,我是一个活人,我没有罪,上帝把我造成这样一个人,我需要恋爱,我需要生活。】她对丈夫卡列宁最多的批判,就是 “虚伪”。【沽名钓誉、飞黄腾达,这就是他灵魂里的全部货色。至于高尚的思想啦、热爱教育啦、笃信宗教啦,这一切无非都是他往上爬的敲门砖罢了。】【我知道他,知道他在谎言里生活得很不错,可以说是如鱼得水,优游自在。不,我不让他这样优游自在,我要冲破他这张想束缚我手脚的谎言的罗网。该怎样就怎样吧!不论什么总比谎言和欺骗好!】—— 生活中的虚伪让安娜窒息与挣扎。她结束了一场虚伪的婚姻生活,又与情人开始另一种 “虚假” 的生活。前者是一袭华美的袍,袍面之下是柴火烧成灰白的余烬,人世间的生活大多如此。后者只能算是镜花水月、空中楼阁,连人间都不是。安娜的嫂子陶丽去沃伦斯基的庄园做客。作者借陶丽的眼睛,带领读者旁观这个繁花似锦的、热闹的、虚假的世界。【饭菜、酒类、餐具,一切都很精美,但一切也同陶丽在她已经好久没有参加的同类宴会和舞会上看到过的那样,千篇一律,而且使人感到紧张。】那些豪华的马车、奢侈的大宅、昂贵的亚麻裙子、美丽却没有姓氏的女婴、来历不明的保姆、一群群像附绳之蝇的 “贵人”…… 陶丽看到的是一幅森森恐怖的画面。安娜心中是同样明白的。【陶丽一走,就再不会有人来触动她那潜藏在心底,因这次见面而翻腾起来的感情。触动这种感情很痛苦,但她知道这是她心灵中最美好的部分,它将很快在她的现实生活中泯灭。】她被困在这样虚假的图景中,就像那些志怪小说中被法术控制的画中人,再也脱不得身。—— 人之所以为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社会性或者文明性。但是离奇诡异而又最正常不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总是充满着幻觉与烟幕。这个世上 “好人” 很多,但 “真人” 很少。“好人” 的 “好” 是社会赋予的,人要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安于由法律、道德、文化等等组成的庞大机器的运转,否则就会成为畸零人、怪人、坏人。安娜也成为别人眼中的 “畸零人”。蜡烛快要熄灭了,火车近了……“我是谁?我在这里干什么?” 就在纵身一跃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变成了安娜。安娜的问题没有得到答案。小说也没有给我们答案。但是看过这本书的人,从此再也忘不了这个问题。当我们叩响命运之门的时候,想要纵身一跃的时候,头脑中的火苗会突然跳跃一下。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72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安娜从激情走向毁灭⒈不幸的婚姻安娜与丈夫卡列宁的婚姻缺乏爱情。因为卡列宁对家庭的爱源于宗教和义务,他爱的是 “妻子” 这个职位,而不是安娜这个人,所以安娜感到不幸福和压抑。⒉爱情的渴望与冲突安娜在与伏伦斯基的相遇后,体验到了真正的爱情,但这段关系与她已婚的身份发生了冲突,导致她面临道德和社会的双重压力。⒊社会舆论与道德的束缚 19 世纪的俄国上层社会,对女性有着严格的道德要求,安娜的出轨行为使她遭受了社会的排斥和谴责,加剧了她的困境。⒋亲情的丧失安娜因为与伏伦斯基的关系,失去了与儿子阿廖沙的亲近,这使她内心深处产生极大的痛苦。⒌内心挣扎与自我认同的危机安娜在追求爱情自由与传统道德之间挣扎,她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感受到危机。⒍激情与亲情的转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娜与伏伦斯基之间的激情逐渐减退,她开始意识到真正的爱情需要更多的支撑,而不仅仅是激情。⒎自杀的悲剧最终,安娜无法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痛苦,选择了自杀,悲剧的命运就此终结。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安娜》读书札记面对如此一部长篇巨著,心怀畏惧在所难免,也因此进入小说的世界平添了不少困难。坦白说,在 80 多页之前,都还没有能够习惯靡无巨细的铺陈描写以及对于繁复的对于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可在进入之后,乃至于能够稍稍深入之后,却又发现得其门而入,不得其门而出。缺乏宏观把握的能力,至今也还无法企及这一目标。作为读者,驾驭起来尚且如此困难,更不用说作者了。也因此对托翁充满了敬佩之情,《安娜卡列宁娜》或也因此才足以成为不朽的名著吧。
评论这部巨著的文章也是浩如烟海,原本想有所借鉴,然而读了数篇之后,反倒更增添了我 “蚊子叮铁牛 —— 无从下口” 的感受。
写故事梗概?人物形象?抑或是心理描写?不愿意再拾人牙慧,重复陈词滥调,可又委实写不出什么新鲜的见解。只好把粗浅的想法,特别是疑问与困惑记在这里,散漫的形式也更适合于自由的表达。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松散,还请老师见谅。
一、幸福的家庭与不幸的家庭
开篇的话是人们所熟知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这里面我想有几点值得注意:
其一是 “家庭”,托尔斯泰把关注点落在家庭而非个人上,也就是我们从把目光聚焦在安娜、伏伦斯基两人的身上扩展到更为广阔的视域内。首先出场的是奥勃隆斯基的家庭,奥勃隆斯基、朵丽,还有他的孩子们;继而牵连出谢尔巴茨基一家,吉蒂正在其中,更进而引出列文与伏伦斯基,列文爱慕吉蒂,他们有可能组成一个新的家庭,然而吉蒂却爱上伏伦斯基,而伏伦斯基则无意建立家庭。也因此,才有了伏伦斯基在邂逅安娜后,离开吉蒂,追随安娜的故事发生。可安娜并非少女,而是有夫之妇,也是孩子的母亲,伏伦斯基的介入使得原本平静的家庭走向了深渊。如果只在个人的视角上对人物进行观照,也许便无法达到从家庭视角看所见不幸的多样与复杂。
其二,便是 “幸福的” 与 “不幸的” 这两个形容词的内涵。在《安娜》这本书中,较之于 “幸福的家庭”,托翁呈现的更多是 “不幸家庭” 的标本,包括披着幸福的外衣而实则已经沦为不幸的家庭。我所想问的是,是否列文与吉蒂的家庭便是幸福的呢?进而言之,什么是幸福呢?幸福与不幸的界限在何处呢?也许,二者之间原本模糊,而安娜与伏伦斯基,尤其是安娜,在二人的交往中所体验到的正是这样的混杂的感受,瞬间的幸福感与不间断的罪恶感、堕落感相更替,五味杂陈。
其三,个人的幸福与家庭的幸福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似乎个人的孤立的幸福是不存在的,更多的是一个家庭、一种相互的爱情所引来、滋养和孕育的幸福。然而,如果这样说,那什么又是爱情呢?(这样的问题怕是永恒的困扰)如果说安娜与卡列宁之间没有爱情,那她与伏伦斯基之间便有么?或者,这样问:这样的感情是爱情吗?一直是爱情吗?他们各自所需的是看似相同而实质上截然不同的东西,伏伦斯基想要的是欲,安娜想要的是情,情与欲初为一体,可在发展的过程中却是南辕北辙。退一步讲,即便有真正的爱情,它又能持续多久呢?
回到原初的问题,得到了爱情是否便是幸福呢?托尔斯泰的一段论述让我印象极深,他说:人们往往错误地认为,实现了某种愿望便是幸福的。可谓一针见血。可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剧呢?如果上帝是至善的、全能的,他又为什么要人担当如此沉重的悲剧呢?
我想,小说也许跟哲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不提供答案,更多地是促进你去思考。读完《安娜》,疑问涌起,简直无法解答。而困惑最深的就是上文提到的幸福问题。
研究者们历来把重心放到了家庭问题上,可是小说中呈现的幸福与不幸的状态似乎更令人深思。
安娜追求的是幸福,在她与伏伦斯基的某一段生活中,她是否幸福过?是不是只是看似幸福?甚至是披着幸福外衣的不幸?为什么追求幸福却最终走向了不幸?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所能做的,也仅仅只是把我的疑问写在这里。
二、安娜
受到建国以来的思潮的影响,好像大多评论都难以逃脱从资本主义发展角度、用社会分析方法对作品作出考察。且不说这种角度是否正确,但我想,它不应当成为唯一的角度。
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更愿意从人的角度去看,从幸福的角度去观照每个人物的命运,尤其是安娜的命运。因为
文学永远离不开对于人的描写与关注。
关于安娜,俄国评论家格罗梅卡的几段话,给我很大启发,虽然未必准确,但不失为一个观察的角度。格氏在《列尼・托尔斯泰》一文中,说道:
“莫斯科之行给安娜的印象是如此强烈,甚至家里惟一的爱子都引起她的类似失望的感情。现在在她和儿子的感情之间出现了一个渥伦斯基,因而现在她觉得,原来在她想象中的儿子要比实际上好。她不理解,并不是儿子本身,而是她原来对他的情感比较好,因为这是一种特殊的感情。”
“安娜本能地对成为她牺牲的外部目的的那个人不满,更使她不满的原因是她知道,渥伦斯基永远也不会理解这种牺牲的全部代价。她不满,因为不能实现最珍贵的希望而产生了怨恨的失望,因此她的爱情掺杂着一种新的残酷的因素。”
“离婚本身还不能解决在儿子和心爱的人之间的抉择,对于安娜来说,这样的抉择要比在爱情和上流社会之间的选择困难得多。”
换言之,儿子在安娜原先的生活中,实则是沃伦斯基的一个替代品,安娜将她对于生活的憧憬完全寄托在儿子身上,谢辽沙间接地实现了她对于生机的渴望、对于幸福的向往。可是伏伦斯基出现了,她可以去直接实现了,面对这种情形反而难以抉择,深受其苦,更重要的是,伏伦斯基无法理解这种牺牲的代价。在这一过程中,安娜被数股力量撕扯:如果仅在卡列宁与伏伦斯基之间抉择,那么她几乎会义无反顾,甘心作伏伦斯基的情妇。可是问题又没有这么简单,因为中间夹着谢辽沙,还有社会施加给她的压力。我想安娜实在不足以负担如此沉重的包袱,因此在第七部,才会有双膝跪倒在车轨之上的死亡的冲动。所以,我想应当关注到谢辽沙在安娜生命中的重要性。后文写道安娜无法爱上自己的女儿,却始终难以忘怀谢辽沙因此也就可以理解了。
说回安娜的命运,沃伦斯基在没有得到她之前,极尽所能,在得到她之后又感到束缚与牵制,安娜则更是产生了幸福、罪恶、厌烦等多种情感的混杂,最终以死寻求解脱。刘小枫先生说:“19 世纪以来的西方诗人和小说家带着极为沉重的心情从信念角度思考自杀现象。在托尔斯泰的作品中,自杀与人是否应该对上帝的信仰有关。安娜的自杀迫使人们考虑,为了克服心灵的脆弱,人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我还理解不到这一层面,不过,我想着是不是也表现出了所有人共有的困境、悲剧呢?只是托尔斯泰把它极端地呈现出来了。
伏伦斯基只是像一个男人爱女人一样爱安娜,而安娜则象一个女人爱男人那样爱伏伦斯基,这是不是恒常的悲剧?也许爱情的魅力就在于它始终由不完美企盼完美,而如果妄想把这一完美的憧憬落实,就会破碎一切。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些肤浅的理解。还读到邓晓芒先生从真诚的角度进行的解读,非常深刻,因此抄录如下:
“(相比卡列宁对于安娜的爱情,沃伦斯基要显得真诚得多。)他抛弃了唾手可得的功名和上流社会的社交,在追求安娜时,他真诚地认定自己什么也不需要,只需要这个女人。而在得到安娜之后,他蓦然发现自己获得的只不过是‘幸福之山上的一颗小沙粒’。虽然直到最后,他仍然准备为安娜牺牲自己的生命,但他却无法忍受平静的幸福所带来的百无聊赖。在这个活人的真诚背后.隐藏着对永无休止的进取、冒险和创造的生命力的渴望。这是促使他追求安娜的动力 (而不光是因为安娜的美貌),但也正是导致他们关系破裂的诱因。安娜是他猎取的最大目标.他可以用一切一一包括自己的生命和自由一一来交换她,为了不失掉她,他处处屈从于她,但终于不能理解她。既然她只是他的冒险的一个猎物,他也就无法使她去掉这种疑虑:再寻找别的猎物。而他对安娜的不理解,也正起源于对自己的不理解,起源于对自己爱情的性质不理解。他未能做到真诚。
至于安娜的真诚,无疑达到了托尔斯泰小说中形象的顶峰。这位敏感的贵妇最大限度地显露出了她的 “本心”,凭教养,更凭直觉。她对沃伦斯基的爱和妒嫉,对卡列宁的嫌恶和负罪感,一切都是那么真诚坦率,没有做作。但即使在她身上.真诚的背后仍有别的东西。她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是建立在对爱情期望过高 (或不如说.对爱情的理解过低) 之上的,她要独自占有一个灵魂,而不知道一个灵魂是不可能像东西一样被占有的 (何况是一个杰出的灵魂)。但她预先给了自己这种奢望。她在幻想中先已取消了一切表演的余地,将自己所爱的对象‘物化’了。她为了自己的爱牺牲了一切:名誉、地位、儿子,但一旦她将一个灵魂‘物化’,她的爱、她的一切破除世俗偏见的牺牲就都成了另一种交换,她最后的自杀也就成了一种报复,即讨还债务。安娜的真诚是自私的,她最终把自己相对方的情感都贬低成了物,她也未能做到真正忠实于自己的爱情。”
首先,伏伦斯基实际并不懂得他究竟想要的是什么,他所要得到的更多是安娜这个人,这是情感上的冲动,因此在激情减退之后,必然裸露出隐藏的矛盾;而安娜却太过清楚她想要的是什么,她想要占有的是另一个人的灵魂,可灵魂是无法占有的,从一开始她就走上了不归之路。托尔斯泰对这种情形的描写中流露出沉重的同情,也许不仅仅是对于安娜的,更是对于整个人类的悲剧的同情。
三、散论
有人评论说《安娜》是一部拱门式的小说,但至少这两条线索并非平均用力,从书名页可看出与安娜相关的线索显然占了主流,而列文、吉蒂一线则更多是陪衬。同时,由于不幸的各异、幸福的相似,也使得托翁对于不幸的刻画更让人印象深刻、心弦惊颤,而对于幸福的描写则不免微嫌薄弱。
《安娜》与《苔丝》一样是写妇女的贞洁问题,同样是写婚姻所造成的不幸,托翁的小说中都有一种更为深广的同情。在文字和影像之中,作为一个超越者,静观人物的一生,似乎真正的名著留给人的总是一声叹息吧。
托翁的心理描写,好比精雕细刻,尤其展现出人性在两极间挣扎的矛盾,即所谓心灵辩证法。原本单一的性格层面被细腻的文字极大地拓展了,在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潮涌动,人物的性格总是流动的。很难给人物一个简单的好或坏的评判,每个人物的丰富、复杂都或多或少被发掘出来。
有人说文学是人性的实验场,托翁在此所作的似乎正是这一点,似乎他在描绘两个极端(安娜与列文),以及在此间容纳下的游走之间的人物。而吊诡的是,处在两个端点的人物又都是为同一目的而出发:幸福。
可究竟有没有幸福呢?如果没有,又何以出现这样的概念?如果有,那它又该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它那么容易让人向往却又难以表达?它会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它是主体的感受还是客观存在?有没有对它的标准的界定?人是否为幸福而生?人生之中幸福是多还是少?为什么有这一系列的情况?
我无力解答。
能够说出的只有文中一句话,以此作结吧:“人们往往认为实现了愿望就是幸福的,但是这是错误的。”
参考文献
《安娜卡列宁娜》(俄)列夫・托尔斯泰,智量译,译林出版社,1996
《欧美作家论列夫・托尔斯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俄国作家批评家论列夫・托尔斯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邓晓芒,东方出版社 ,1995
《拯救与逍遥》刘小枫,上海三联书店,20013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安娜其实有这本书的是鼓起很大的勇气,首先买了一本纸质版,于大卫译本和得到的电子书(草婴)同时看,主要是纸质书太厚,不方便携带。这下苦了自己,本来名字就长记不住,两个翻译版本名字还不一样,累死我了,其实看完还是挺好玩的。就文字的精炼来说我认为于大卫版本还是要好一些(纯属个人意见),悲情的当然是主角安娜、卡列文与弗隆斯基,没有一个人能够找到最后的幸福,也许安娜为了爱情,为了自由,为了最后的解脱,跳向了铁轨,这是她要的归属,要的幸福,为了爱情可以放弃一些,当失去了爱情,生命也就没有了意义。在我等世俗人眼里,幸福的当属吉蒂与列文,追求到内心的宁静。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通过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而失败的悲剧,以及庄园主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新旧交替时期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故事发生于十九世纪的圣彼得堡,女主角安娜在一次旅行中与青年军官渥伦斯基邂逅,坠人情网,此事被丈夫卡列宁发现后,安娜要求离婚遭拒,被威胁将因此再也见不到她心爱的儿子。安娜遂与渥伦斯基私奔,过了一段短暂的幸福快乐生活,但激情后的冷淡厌倦使她不幸的命运遭受了最后一击。安娜日益思念爱子,她既无力抵抗上流社会的虚伪而冷酷的道德压力,又不能完全脱离贵族社会,最后在矛盾与绝望中卧轨自杀。列文和吉提以爱情为基础结为恩爱夫妻,但婚后生活并非万事遂心。列文对地主经济的没落感到痛心,力图抵制资本主义的发展,希望借地主和农民的合作来缓和阶级矛盾,空想破灭后悲观失望,最后皈依宗教才找到精神归宿。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矛盾是人生的主旋律【早读分享】002/1000《安娜。卡列宁娜》讲述了贵族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后选择卧轨自杀、陈尸车站。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矛盾的时期、矛盾的制度、矛盾的人物、矛盾的心理,矛盾🛡️贯穿全书。这部小说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白描。# 矛盾是人生的主旋律,每一个人都是在矛盾的漩涡中颠簸。# 再颠簸的生命也要闪亮的过。# 池田大作说:平庸的生活使人感到一生不幸,波澜万丈的人生才能感到生存的意义。林语堂说:人生读来几乎像一首诗,它有自己的韵律和节奏,也有生长和腐败的内在周期。# 人生就像心电图,如果是一条直线,那就挂了。曲曲折折才是人生的常态。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为爱而生为爱而死从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 认识了 « 安娜卡列尼娜 »,第一部托尔斯泰的大书,意外的好读,以至于读了一半关了电子版,下单了一套纸书,一周啃完 3.5 个俄国贵族家庭,讲尽了爱情生活百态最后一部,眼睁睁安娜被情所困陷入泥潭,最终跳入铁轨,我好像很能感同身受;看到伏伦斯基从 “我什么都可以为安娜牺牲,就是不能牺牲我男子汉的独立性”,到安娜死去之后,他自杀性的冲向战场,说 “我高兴的是有机会显出我的生命 -- 我觉得不仅多余而且简直讨厌的生命。它对别人或许还有点儿用处。作为一个工具,我还有点儿用处。作为一个人,我已经死了”,不禁有一种报应实现的快感。不得不说,托尔斯泰他老人家在洞察和描述人的感情活动内心冲突方面,很有两把刷子。接下来打算把这本书关联到的 « 三个火枪手 » 和托翁的 « 战争与和平 » 啃一下,哈哈哈,飘了飘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2024.2.28首先,我得先承認自己並不能被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吸引。其實,不止是這本《安娜・卡列尼娜》,我之前讀完的《伊萬伊利奇之死》,去年的時候,還在讀過,不過沒讀完的《復活》,以及前不久仍然在讀,現在也沒讀完的《戰爭與和平》。我雖然不想給自己還沒讀完托爾斯泰的其他兩部作品,就開始貼標籤,這多少會影響到我後面的閱讀體驗。但是,我確實得承認,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的確很好,讀起來非常流暢而且文筆極其優美,雖然並不像是很多文學家小說家會用相當華麗的辭藻。列夫托爾斯泰似乎是能够給你呈現一個真實的畫面在你眼前。
我讀《安娜・卡列尼娜》的時候,我覺得這部作品和我看過的《風騷律師》和《絕命毒師》這兩部片子極其相似。相似的當然不是劇情,而是整個情節的推動。
相當自然,甚至你會覺得就應該那樣發生,安娜和情人跑了,可以說是追逐愛情了,但是這份愛情確不同於別的自由愛情,它相當沉重。永遠擺脫不了情人,容貌,年輕,華麗,這些東西。安娜的離開基於的是愛情,如果愛情消失了?或者說她猜想自己追逐的愛情消失了?那麼一切對於安娜來說就失去了意義。她會糾結,會苦惱。人們總會說,“可憐的安娜”。安娜確實可憐,但這份可憐又似乎是一種必然的結果。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这部名著内容太过丰富,以至于我很难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虽以安娜之名为书名,但我以为托尔斯泰描绘最为恳切的是书中另一位人物卡列宁(也许跟男性作家很难描摹女性心理有关,他们通常更懂男性。“那不勒斯四部曲” 则是对女性心理的绝佳描绘。)。卡列宁关心农民,关心精神追求,能够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与书中大部分人物不同,那些贵族更关心 “正确”—— 怎么做才是符合身份以及潮流的 —— 而非心之所向。托尔斯泰花了大量笔墨,剖析卡列宁的观念转变,既生动明了,又饱含深情,非写作大家不能为也。一位伟大的作家,必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学家。人物心理上的起伏跌宕、回肠荡气,往往甚于故事情节上的猎奇。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安娜》更像一部哲学著作《安娜卡列尼娜》,和《悲惨世界》一样,伟大的作品一定有对人生终极目的的拷问和思索过程。文中的两条线索:安娜和弗的爱情故事以及列文心灵成长和皈依的思索拷问。我隐约地觉得列文就是托尔斯泰自己,小说家可以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他对死亡、生、他是谁以及活着是为什么反复地思索。这些与情节毫无关联。大师们在他的著作中其实完成了一部哲学著作。“如果善是有原因,那就不是善了;如果善有结果-有报酬,那也就不是善了。因此善是超出因果关系的” 列文顿悟的话是心性的真谛,它不用挂上那个宗教的名义,它是朴素的真理。即使列文皈依了基督,那也是它自己的基督。列文最初对人生无常的观察,那些热闹积极忙于市井生活的人们不知道他们不久就会被埋葬,他也如此,那所做的一切和所拥有的一切又有怎样的意义呢。十九世纪初期,启蒙运动的兴起,知识分子的怀疑主义哲学首先要抛弃的就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宗教,他们能得出的结论和尼采的结论是一致的,原来的上帝死了。但是,我的上帝呢?“在无限的时间里,在无限的物质里,在无限的空间里,分化出一个水泡般的有机体,这水泡持续了一会就会破裂,这个水泡就是-我”。这是大多数愿意对生命进行思考的知识分子的对世界和人的观点不过如此。但如果这个结论是真的,那人生真的没有意义?沮丧的列文不得不投入火热的世俗生活中,而暂时忘却这个需要终极回答的问题。我们大多数人也是一样像骆驼一样,把头深深地埋在沙里自以为是的生活。安娜和弗的故事实际上展示了人生无非是苦,那种被贪嗔痴操控的情绪就是苦的根本源泉,谁也摆脱不了。睿智的人也许能让子弹多飞一会,但是仍然无法摆脱。所以列文就代替托尔斯泰陷入了长长的怀疑和反思中。红楼梦中也有对哲学的思考,但都是通过对话和故事推进的。安娜中列文关于哲学的思考简直可以抽出而单独成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