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碳中和与中国未来》一书,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对人类文明充满意义的话题 —— 气候变化。过去,气候变化曾充满大量争议,不少人认为气候变暖是一个世纪骗局、碳减排是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的手段。事实上,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据表明气候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屡创新高,且这一升温过程的时间尺度短于以往各个地质年代,自然生物和人类社会难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出调整和应对。因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移民问题、粮食危机等越来越频繁,且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正从下一代提前到了当代,给世界各国造成了大量损失,并将继续带来更多的气候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联合国不断呼吁全球各国采取气候行动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唤起了各国决策者的高度重视,从而《巴黎协定》已得到近 200 个国家的签署。为了有效应对 21 世纪气候变化,联合国敦促各国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以尽快在世纪中叶实现碳中和,即碳净零排放。碳中和作为 2021 年最火的社会话题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其前景,关注并理解其内在逻辑与含义,碳中和对中国未来所带来的影响也随之成为中国当下最具热度的话题。现如今已有不少企业与居民开启了绿色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如果放眼全球,碳中和对中国而言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转型机遇,更是一次重塑大国形象的契机。《碳中和与中国未来》一书全面且深入地分析了碳中和对中国各方面在未来的发展影响,更为重要的是,此书的立意鲜明,关注点有较高的创新性。当前市面上不少碳中和主题图书聚焦在碳中和概念与相关经济学分析,而《碳中和与中国未来》的新意之处是将碳中和对中国的国际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例如在气候变化下的大国博弈、碳中和全球治理、绿色金融的国际比较等方面都做了特别分析与研究,为中国的决策者提供了政策建议与启发,也向广大民众展现了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世界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碳中和与中国未来》在提出问题的同时还给出了中国的应对方案,通过分析当前局势与国外的先进案例,并且总结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路径。《碳中和与中国未来》是当今市面上不可多得的高站位碳中和主题书籍,仅通过一本书就做到了 “资政” 与 “启民”《碳中和与中国未来》全书逻辑缜密,共分为四篇十六章,从碳中和理论到政策转变,再到大国战略,最后聚焦在未来发展。其中在大国战略部分,作者得出来一项重点结论,那就是碳中和将是 21 世纪中美两国博弈的新战场。两国间对于减排存在分歧,同时这也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减排问题上的矛盾缩影。不同于美国利用碳中和作为遏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 “武器”,中国则秉承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价值观,将气候变化视为全人类所要面临的共同危机,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气候合作与低碳项目投资,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世界负责大国的国际担当。《碳中和与中国未来》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学术作品中的一颗新星,它承接了过往人大重阳系列作品的撰写风格,具有鲜明的国家本位特征。作为国家新型高校智库,人大重阳在 2021 年积极响应国家 “双碳” 工作,在各大国际论坛与国外政要、学者分享了中国的低碳减排成绩与绿色发展理念,为讲好中国碳中和故事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人大重阳去年在各地开展多次宣讲工作,并扎根地方,走访调研了山东、四川、黑龙江等多地,为本书的撰写积累了大量的事实依据和案例基础。人大重阳长期以来承接了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绿金委)秘书处的工作,绿金委的多位专家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的指导意见。可以说《碳中和与中国未来》的背后是汇集了实际调研的真实依据与相关专家的权威意见,是 “脚底板下做学问” 的最好体现。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双碳与你我密切相关这是一本详尽介绍碳达峰和碳中和对你我他,对世界,对国家的各类影响的好书。专业性较强。我也是跳着读。泛读完此书,我有四个收获。首先,双碳主导的产业革命将让中国第一次获得与先进工业国家公平竞争的机会。虽然,这里的 “公平” 还只是 “相对公平”,但较于前三次工业革命,我们的位置、资源、能力与愿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句话,我们准备好了。其次,双碳议题改变了国家竞争的能力公式与地缘政治格局。先进国家希望通过主导话语权,引导议题,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中国家的生产成本,进而保持他们的先进地位。这种以邻为壑的方式一定会给世界政治经济,以及地缘政治格局带来更大波动。再次,双碳将成为中国促进世界协作的新机遇。毋庸置疑,绿色经济将成为 “人类命运共同体” 的主要内涵,为 “一带一路” 倡议带来新的合作内容。讲好中国的绿色故事,将有助于我们改善国际舆论环境,促进第三世界经济合作带来新机遇。这种主动性是欧美那些被利益集团绑架的先进国家所不具备的。最后,绿色经济将为中国金融国际化带来全新机遇。目前,国际金融秩序仍然掌控在欧美金融利益集团手中。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暂时无法撼动。但对于全世界来说,绿色金融都处于探索之中,中国有机会利用远大于欧美国家的实践机会来实验、固化、完善我们的绿色金融体系、规则。再结合一带一路,相信中国金融业的出海应会进一步加快。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