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3
3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你很疲惫,但是,那是珠穆朗玛峰啊,你有压力,但,也有意义

    这本书的核心理念是,最有害的不是压力本身,而是面对压力的态度。如果能把压力看作是生活的秘密武器,个人会提升自信,团队会打造迅速成长的组织。最新的研究表明,压力会使你更聪明,更坚强,更成功。他帮助你学习和成长,甚至会激发你的勇气和慈悲心。改变对压力的看法,会使你更健康和幸福。大家的感觉可能是,压力更大的人,可能会更自私,更好斗。恰恰相反,刚刚经历过压力体验的人,以高出 50% 的概率,更加愿意相信陌生人,他们表现出更高的信任和可信度。其次,压力与意义成正比。调查显示,最幸福的人不是没有压力的人,他们是压力很大,但不消沉的人。这本书不厚,但是很有启发性。虽然这本书不能帮助我们减少压力,但是他能帮助我们在承受不可避免的压力的同时,用更积极的态度,带给自己成长。最后,以一个书中很打动我的故事来结束今天的书评:克拉姆躺在床上,回想起同事的话,“如果在珠穆朗玛峰,你能够想象那一定很寒冷,要经历一些黑暗的夜晚,你疲惫不堪。”“你相当可怜。但是,你期望怎么样呢,你是在爬珠穆朗玛峰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珠穆朗玛峰,或者你自己选择攀爬的,或是环境所迫,总之,你身处重要旅程之中,就会有压力,但是,也有意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压力管理入门之作#每天解读一本书

      压力是什么或许还难以有个清晰统一的定义,但如何看待和处理压力,本书给出了一套值得参考的建议。


      本来我认为这是《自控力》的狗尾续貂之作,没想到确实有些见地,哪怕书中内容并不能完全帮到你,你也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安慰剂,为你充满压力的生活创造一些可以呼吸的间隙。
      和《挑战 压力如何塑造我们》相比,本书对压力的论述比较模糊,但胜在提供了简单的方法,如果你想要入门是本不错的选择。
      以下是我的解读。
      一、压力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在于我们的观念
      作者在书中举了一些实验论证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压力是否对我们的健康有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它的看法,那些认为压力对人健康没有影响的人最终确实没有被压力击垮,压力甚至成为了他们成长的助力,而认真思考压力本身的效果甚至比天生有这样的想法更好,下次你感受到压力时,好好分析一下压力的来源,是人际交往的缺失,是能力的不胜任,或者是你觉得眼前的事物毫无意义又不能逃避,接下来是如何应对他们。
      二、和压力和平共处
      书中提供了一个研究,指出逃避压力只会让它越积越大,最终反而会让我们更难以承受陷入抑郁等负面状态,因为逃避会不断加深上面提到的三种感受。
      要很好的应对它,最好的方法实际上是 1 接受压力的存在,面对自己有压力这个事实,将对它的认识和情绪分割开;2 认识压力源,找到你压力的源头认识到你在乎的事物是什么,想想你为什么会在乎,那个模糊的压力就会渐渐清晰,你也就有了解决它的机会;3 用成长型思维看待压力可能的后果,把它们当作你的机会,逐渐转化与压力敌对的关系,你也就找到了一条自我改变之路。
      这套方法实际上也就是认知行为疗法的逻辑,如果你想要改变自己,这也是很值得推荐的一套逻辑,我解读的很多书中都有提到。
      三、我的看法
      压力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的觉醒程度过高的缘故,而觉醒程度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我们思维中的僵化思维,把每次挑战和难题都看作对自己的测试,如果通不过就证明我不行的想法会极大的阻碍我们的行动,还会时刻让我们处在受威胁的感受中,因此最终会伤害到我们的健康。
      但我们也要看到,压力有这种内源性的,也有外源性的,比如长期睡眠不足,饮食不健康,这些是靠本书的方法无法解决的,方法总有它的边界,一定要认识边界才不会生搬硬套。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何看待压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压力对你的影响,这是一个新颖的观点。期待下一部的实操。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斯坦福大学最实用的心理学课程)

          之前读该作者的《自控力》就很有感触,但是似乎越想自控的地方反而越容易失控。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我失控的时候,是因为压力突然猛增。因此我才终于打开这本评分不是那么好的书📚但结果还是令我惊喜的。希望这一次对我有用。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会努力😊遇到问题,一般有三种情况:战、僵、逃。而如果觉得压力,就是选择了后两种应对模式了。想要成长,肯定要选第一种 —— 战!还有就是我觉得我该把《活出最乐观的自己》这本评分也不是很高的书看一下了。书中把压力重新定义,找出积极的一面。不是阿 Q 的精神胜利法,而是真正的要积极去面对。并且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与其逃避不适,不如追求意义。💖压力的背后,正是生活的意义💖这是一本探讨压力上游的书。如果说河的下游是压力导致的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压力的上游,正是更高贵也更积极的人性。💖最新科学研究表明,压力会使你更聪明、更坚强、更成功。它帮助你学习和成长,甚至会激发你的勇气和慈悲心。>> 最新研究同样表明,改变对压力的看法,会使你更健康和幸福。💖拥抱压力会使你面对挑战时更主动,运用压力的能量,而不是被其耗得油尽灯枯。它帮你将压力重重的窘境转变为在社会中交往的机会,而不是离群索居。最终,它会提供新的方式,引领你在痛苦中找到意义。💖压力就是你在乎的东西发生危险时引起的反应。💖你期望的结果,就是得到的结果。>> 没归属感会改变你对所有体验的理解。对话、挫折、误解等,所有一切都被看作你不属于那里的证据。>> 一旦某个思想生了根,你就不用在这方面投入努力。它不是需要驾驭的意识层面策略,或者每天都得做的思想斗争。新思维引入后,就会接管局面,生长繁荣。>> 你现在是谁,不代表以后就永远这样;人们如何对待你,看待你,不代表你就是那样,也不能决定你未来的样子;随着时间的变化,人的性格会发生有意义的改变。>> 我们习惯性相信,需要先改变生活中的一切,才会幸福,或者健康,或者得到想体验的其他东西。思维科学表示,过程是相反的。改变思维是其他变化的催化剂。但首先,我们得让自己相信,这样的改变是可能的。💖研究表明,思维干预也可以这样进行。告知人们思维干预是如何进行的,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记住新思维,这并不会降低它的效果。>> 第一步是当你感觉到时,承认压力的存在。也就是允许自己感知到压力,包括它是如何影响身体的。第二步是欢迎压力,意识到它是对你在意事物的反应。你能联结到压力背后的积极动机吗?什么有危险了,为什么你会在乎?第三步是运用压力给你的能量,而不是耗费它试图去管理压力。你现在可以做什么,才能反映你的目标和价值?实验人员鼓励员工记住这三步流程,每天在感到压力时至少练习一次。💖最有效的思维干预有三步:1. 学习新观点;2. 练习,鼓励自己采纳和应用新思维;3. 提供机会,和别人分享该观点。💖思维转换的关键在于允许你秉持更平衡的压力观念 —— 少害怕它,相信自己能搞定它,以它为资源更投入地生活。💖即使在最痛苦的情境下,人类依然有找到希望、做出选择和创造意义的天生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在生活中,压力导致的结果通常包括勇气、成长和坚强。>> 如果面对压力你想有不一样的反应 —— 自信地面对挑战,为自己的利益努力争取,寻求社会支持而不是逃避,从痛苦中寻找意义 —— 那没有比练习新的反应模式更好的方式来改变习惯了。压力的每个瞬间都是你转化压力本能的机会。>> 当感觉到身体对压力有反应的时候,问问自己,你最需要压力反应的哪个部分。你想反击、逃避、投入、联结、找到意义,还是成长?即使感觉到压力反应正推动你朝向某个方向,聚焦于你想怎么反应,也能转化你的生理以支持你。如果你想发展压力反应的某个方面,思考一下在目前你应对的压力情况下,这方面的表现如何。>> 最幸福的人不是没有压力的人。相反,他们是那些压力很大,但不消沉的人。>> 这是压力生活常常是有意义生活的另一个原因:压力挑战我们,让我们找到生命的意义。>> 越想得到最多愉悦感和逃避痛苦的人,越可能失去生命的深度、意义和人心。>> 当你认为生活应该少些压力,压力看起来就是能力不足的标志:如果足够强大、足够聪明、足够好,那就不会压力这么大了。压力成了个人失败的标签,而不是生而为人的证据。这样的思考方式,部分解释了为什么视压力有害提高了抑郁风险。武装着这样的思维模式,你更容易感觉无望,更容易被打倒。💖当认为压力是成长的机会时,会更愿意承认压力,不太把每个小挣扎视为会导致更糟局面的大灾难。相信困难时刻更该投入地生活,而不是放弃或自我孤立。最后,还要相信,无论环境怎样,必须持续做选择 —— 改变状况,或者如果状况不能改变,就改变状况对自身的影响。💖擅长和压力做朋友的人,允许自己被压力体验改变,对自己保持基本的信任,与比自己更大的社群联结。他们还寻找方式,让痛苦变得有意义。擅长压力不是逃避它,而是在压力转化你的过程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你认为焦虑是损耗,还是能量资源呢?当紧张来袭,你将其理解为没处理好压力的信号,还是身体与大脑被激发的标志?选择视焦虑为兴奋、能量或者动力,能帮你发挥出最大潜能。💖拥抱压力是自我信赖的根本:觉得自己可以,并视身体为资源。你不必等着害怕、压力或者焦虑消失,只是做最重要的事情。压力不是停止和放弃的信号。这类思维转换是催化剂,不是治疗。它并不抹去痛苦或让问题消失。但如果你愿意重新思考压力反应,它会帮你发现优势,获取勇气。💖与更宏大目标联结的人,感觉更好:有希望、好奇、关怀他人、感恩、有动力、更兴奋。相对比,关注自我目标的人,更容易感到困惑、紧张、生气、嫉妒和孤独。>>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同情是弱点,关怀他人会消耗我们的资源。但是科学和这些案例表明,关怀实际上会丰富资源。因为社会种群,包括人类,靠自己是无法生存的,大自然用整个驱动系统武装我们,确保大家互相关爱。>> 虽然想过压力更少的生活,但恰恰是艰难的时刻,激发我们成长。>> 痛苦经历的好处,并非来自压力或创伤事件本身;它来自你 —— 来自困境唤醒的力量,来自化艰难为意义的人类自然本能。拥抱压力的一部分,就是要相信这个能力,即使痛苦正当下,未来尚模糊。>> 经常性地,我们把失败看作停止的信号 —— 要么是自己有问题,要么是目标有问题。这会引发自我怀疑和放弃的恶性循环。>> 是理解苦难怎会使你变强大的最重要事情之一。创伤后成长的科学,不是说苦难本身有好处,也不是说每个创伤事件都能带来成长。苦难里有好处,成长的源泉是你自己 —— 你的优势,你的价值观,以及你选择如何应对困难。它不属于创伤本身。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No.4

            打不死你的都会使你强大,自己不想努力的时候就想想以后还能干嘛,想想以后自己要成为的人,想想以后不要在一个毫无前途的单位工作一辈子,眼前的不想不做都终将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时,压力无形中背在了自己的身上。知耻而后勇,学着写字,坚持读书,说实话自己都不知道以后的路会怎么样,但唯一确定的是,没有压力,人不会成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拥抱压力的实操手册

              会选择这本书是因为要做《拯救职场压力》的课件开始查资料,希望有一些新的视角可以来 “缓解压力”,直到看到这本书的题目《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对 —— 就是它,这就是 “对” 的感觉!


              1. 首先我先谈谈压力的刻板印象,提起压力脑海里自动浮现的就是一个佝偻着身体、踽踽前行的焦虑的、病态的的职业形象,这个人可能长期承受着包括腰痛、背痛、胃炎等因为压力导致的躯体疾病,他担负工作、家庭的重任,他迫切需要缓解压力,以便进行自我拯救!
              2. 这本书在引言部分就击破了我的刻板印象,“压力的背后,正是生活的意义” 在后面的章节中给出压力的观念:你在乎的东西在危险时刻发生的反应,将压力与生命的能量、意义结合在一起!这种视角的转换一下子让我刻板印象里的那个 “龃龉前行” 的身影,有了 “生命的力量”,他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使命、意义,能够感受到他的支持系统不断在提供的支援,他不再孤单,他拥有前行的勇气与能力!
              3. 书中不断阐述的是对于 “压力思维的转换” 主要体现在从时间的长度与社会的宽度拓展的思维空间,将感受压力的时间点从当下的忍耐拉长到了整个生命周期,同时拓宽到了更广阔的社会视角,将压力承载人的感知焦点从当下的核心躯体感受和心理感受拓展到了更多层面的意义考虑,自发产生对自身行为、感受的理解、悲悯以及和社会融入所产生的创生力,为当下所承受的压力赋予了意义和能量,从而实现拥抱压力、进而增强面对压力时的掌控感!
              4. 转换原理方面,作者从神经科学方面系统阐述了人在遇到压力时各种身体激素的变化带来的身体感受,以及以 “意义、赋能” 后催产素、皮质醇的变化进而带来的身心感受变化,从科学实验端验证了改变的实际发生效应;思维转换并非一日完成,需要不断赋能与强化,最终完成新的神经回路,形成自动思维,在此过程中,需要有实际的步骤进行不断的强化训练,书中同样给出了不同的步骤可供读者自行参考和设计。
              5. 贯穿本书始终的还有各种转换压力思维的长效锻炼的实操手册;即如何将 “赋能” 的思维转换在生活、工作当中落地实操,对于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或者是企业的阶段性培训都提供了参考,例如:
              1) 进入当下,给身体信号命名,赋予积极与能力的新概念,将身体感受从希望回避转换成迎接挑战;
              2) 从压力中体验韧性,“你学会深吸一口气,然后问问自己:我可以怎么行动或如何做出选择能够与当下目标保持一致?”
              3) 价值观赋能清单:书写价值观(接纳、爱、公平……)对自己生命意义的引导,创建当下压力对于生命的意义;
              4) 建立系统支持转换压力:主动助人、发现压力的意义;同时学会求援、体验人际互动带来的人际关爱,从而认识 “压力让我们学会体验更多的爱”……
              6. 最终作者将我引向 “培养成长型思维”:把困难都变成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转化是把接受压力和改变思考方式结合在一起!为压力赋能、为自我赋能、为团队赋能! 在书读完之际,我也将课件题目从《拯救职场压力》改成《思维转换 — 和压力做朋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绝地反杀的秘密武器

                喜欢看动漫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每当主角身临绝境的时候,就是差不多爆发出新的强大能力的时候了。


                以前我总觉得这是套路,毕竟要是主角死了,也就彻底没得演了,直到看了凯利・麦格尼格尔的《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这本书,在他的讲述之下,我才明白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就是他们善于将压力当做可以依靠的资源,迎难而上。
                读了本书之后,我想起了很多曾经见过的真实事例,并将书中的理论与事件相印证,发现果然如同麦格尼格尔所言,强者都是善于应对压力的。而这本书,也给我们这些普通人在某些情况下绝地翻盘提供了一种可能,我相信它值得 7 分的评价。
                我相信大家都看过奥运会,每次奥运会比赛为中国代表团夺得首日首金的,都是射击项目,不仅是因为射击是中国奥运军团的传统强项,更是由于中国射击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之中,有一项专门的抗压训练。
                麦格尼格尔在《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一书中对压力给出了新的定义:压力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你在乎的东西发生危险时引起的反应。
                仔细想来的确如此,我们在学习、工作、生活、家庭、财富的各个方面都在承担压力,只是压力在不同领域的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可能表现为急躁,也可能表现为抑郁,如果对压力处理不得当,严重的时候甚至会造成心理创伤。
                好在麦格尼格尔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星光大道,那就是重新审视压力,并且改变人与压力的关系。
                他所说的重新认识压力,是指脱离以往对压力的偏见,同时在某些情况下抑制和选择压力的反应,例如将压力带来的紧张变为兴奋或者平静甚至决心和斗志,最终达到超越自我的目的。
                著名哲学家尼采有一句名言:杀不死我的,让我更强大。麦格尼格尔在书中专门用一节来讲述正确面对压力能够带来的好处,他说:“即使最不受欢迎的经历,也能带来积极的改变。痛苦能创造韧性,创伤往往激发个人成长。”
                由此可见,压力并非生活的绝对敌人,在我们能够坦然面对压力,努力克服压力,迎难而上面对压力的情况下,即使失败了,也能获得成长。
                让我们回到奥运会射击比赛的赛场,大家或许对这样一件事情还有印象,杜丽在女子步枪为中国夺得金牌的那一年,位列第二的选手加尔金娜在最后一枪之前总环数一直是领先 0.6 环的,可是在最后决胜的一枪中,她大失水准,只打出 6 环多,而杜丽却发挥稳定,打出 9.7 环,一举反超获得冠军。
                我相信奥运赛场给人的压力绝对是日常生活中罕能遇到的,在那样的情况下,面对压力如何自控,就显得愈发重要。
                麦格尼格尔在书中的一句话可以完美阐释这个例子,并且表达他的核心观点:“不要试图减少压力,而是拥抱它。”
                读完《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相信你会对压力有个全新的认识,同时也能够真正尝试着 “和压力做朋友”,从而从中悟得绝地翻盘反杀的关键绝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杀不死你的,都会令你强大

                  最近又有朋友辞职了。小地方的银行上班,虽说工资不是特高,压力也不算大,但是就图一个稳定,每月固定的几千块收入和一成不变社交圈子。但是,这几年,辞职的人越来越多了,问起来,都说:“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安逸的背后,没有人是快乐的,结婚、买房、子女教育,在这些巨大而隐形的现实压力面前,这些 “稳定” 都是假象。也许你也还没有找到你想要的生活,那么这本《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就会很适合你。这本书将向你展示压力有趣的一面,让你学会和压力做朋友,学会掌控压力,并且战胜压力,从而获得成功。
                  作者凯利・麦格尼格尔是一名心理学家,从业以来一直在研究如何帮助人们管理压力,她的心理学课程更是在斯坦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大受欢迎。
                  压力于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压力能使人快速行动,也能使人快速崩溃;事实上,压力到底是好是坏,取决于我们自己。就像有句话说的:你越害怕什么,就越要去做,因为这样你才会成长。也许这就是压力给你带来的好处。
                  《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这本书中就通过各项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想象:压力越大的人,幸福指数越高;压力越大的国家,人口比例越高,甚至人口寿命越高、GDP 越高。相反,生活在贫穷、落后的国家的人,并不觉得他们的日子很难过。研究还发现,那些感觉到很幸福的人,并不是没有压力,反而他们有很大的压力,但他们并不为压力所困扰,因为战胜压力会给他们带来快乐。
                  既然压力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好处,那么到底该怎样给自己压力,又还能很好的和压力做朋友呢?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花点儿时间想一想:我现在有压力吗?我的压力在哪里?我该如何在压力中成长?当你意识到自己没有压力的时候,就该想想自己是不是很久没有进步了,该适时的给自己寻找一点压力,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当你面对压力的时候,思维转化是最为重要的,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使你成长的机会,一个可以使你改变现状的机会。这也是书中所说的 “成长思维”,当你用 “成长思维” 看待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变得更乐观、未来也变得更美好。
                  现在的社会,压力早已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逃离压力,只会让自己越陷越深。我们只有面对压力、战胜压力,才能让自己在一次次的挑战中获得成长。这也正是生活的意义。
                  记住:杀不死你的,都会令你强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边感受压力,一边感受成长

                    最近我的一个朋友正在受孕期压力的困扰。虽然之前已经在财力、物力、心力上都做了充分准备,但是肚子里真的迎来了宝宝,压力还是不可避免地来了。每一次产检都像打仗,肚皮里面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都像是大难来临。压力最大的时候她寝食难安。


                    巧的是,我在这本《自控力:和压力做朋友》里面找到了跟孕妇相关的内容。有专业调查数据显示,孕期的压力并不一定是有害的。2011 年超过 100 项的研究表明,遭受恐怖袭击或者无家可归这个级别的压力才会引发早产或对新生儿有影响,日常的压力和困扰都不会。孕期的某种压力甚至还对婴儿有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孕期承受了较大压力的妇女,生出的孩子大脑发育更好、心跳更有力、抗压的生理指数更高。在子宫里接触到母亲的压力荷尔蒙,使得孩子发展其神经系统以对抗压力。
                    这段话多少帮朋友宽了心,也让我更有兴趣研究这本书。这本书中的 “压力” 涵盖了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日常困扰我们的难题。对此,作者给出了一个主要的观点是: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最近这些年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压力” 已经被妖魔化了。很多过劳死的疾病也都跟压力扯上关系,很多减压的书籍都建议缓解压力、逃避压力。这本书的作者麦格尼格尔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他认为逃避压力的坏处颇多。
                    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举例论证。专家们做过关于逃避压力的研究。调查者跟踪一千多名成年人达十年之久。那些试图逃避压力的人,在接下来的十年内,更容易变抑郁。他们在职场和家里,经历了更多冲突,得到了更多负面结果,比如被炒鱿鱼或者离婚。他们的压力会更大,会遭遇更多麻烦。
                    心理学家把这个恶性循环叫做 “压力繁殖”。它是企图逃避压力的讽刺性后果:耗费掉应该支持你的资源的同时,创造了更多压力源。当压力不断积累,你渐渐无力招架、离群索居,因此更容易依赖逃避性策略,比如企图扫清压力情境,或者以自毁行为转移注意力。越坚定地逃避压力,越容易陷进向下的螺旋。如同心理学者理查德﹒瑞恩所说:“越想得到最多愉悦感和逃避痛苦的人,越可能失去生命的深度、意义和人心。”
                    这并不是纯粹的心理学角度分析,调查人员也结合生物学做了研究。对于人体来说,压力会引发 “恐惧反应” 和 “挑战反应”。
                    恐惧反应期间,身体预测会有生理伤害发生,为了减少在 “恶战” 期间流血,血管会自觉紧缩,身体也会产生炎症。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 “压力太大,人病倒了”。
                    相反,挑战反应期间,身体更像是在参加体育锻炼,身体没有伤害预警,血管是松弛的,虽然心脏也会砰砰砰剧烈跳动,但那是血液流动为你增加能量。这反应到现实当中,就是我们看到的运动员临场 “超常发挥” 的例子。
                    换句话说,面对压力时,挑战反应会比恐惧反应提供更多的能量。把这个原理应用到现实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就应该从思维角度做一个巨大调整,让自己相信压力是成长的动力,在面对压力时,自动去迎接挑战,而不是畏缩恐惧。
                    可以把这个转变归结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当你感觉到压力时,承认压力的存在,允许自己充分感知到压力,包括它是如何影响身体的。无论是工作任务感到吃力,还是人际关系让你头痛不已,或是生活中有些暂时无法化解的难题,你都要大胆地说出来。喝酒、K 歌、看电影、钓鱼,这些活动都只能让你短时间逃避压力,但不能真正化解。大胆说出来,承认压力,才是化解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欢迎压力,意识到它是对你在意的事物的反应。你能了解到压力背后的积极动机吗?什么有危险了,为什么你会在乎?工作也好人际关系也好,都会对我们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出现问题时我们才会觉得有压力。这恰恰说明你是一个重要的人,也有进步的意愿。那么,你就该调整态度,相信这次压力是一个契机,你将由此攻克一个难题,增长力量。
                    第三步是运用压力给你的能量,做些什么,促进你的目标达成和价值体现。搞清楚让你觉得焦虑、紧张的原因是什么,行动起来去改善、去促成。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可现实当中,能让我们充分准备的机会太少了,很多问题和矛盾都是突发的,你根本没时间去准备,压力也就随之而来。不要怕,要相信自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摸清情况,转危为安。就像我那个因为怀孕而焦虑的朋友一样,看怀孕相关的书籍,多跟医生咨询,多跟有生育经验的朋友交流,了解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已经逐渐成为气定神闲的准妈妈了。
                    此外,作者还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条:在日常压力中寻找意义。
                    具体方法是,列一些你认为有意义的价值观,如:接纳、公平、爱、负责、信仰、忠诚、冒险、家庭、专注力、艺术、自由、自然、友谊、开放、庆祝、有趣、耐心、挑战、慷慨、合作、感恩、承诺、专注、同情、健康、协作、解决问题、独立、领导能力、终身学习…… 书中给出了更多的参考选项。
                    在这些价值观中找出三项你认为最重要的,描述他们为什么对你来说为什么重要。也可以回顾这一天中你做了什么事,体现了这三项价值观,让这些你认可的价值观引导你下一步的行动。有些人的压力过大,甚至有抑郁倾向时,或者遇到了一些 “毁三观” 的事情之后,根本失去了对基本价值观的判断,没法聚焦到一个上面。这时你只需要想,什么东西对你来说是有意义的,你在乎什么。这样做,就可以排除跟多跟你无关的压力,集中能量去攻克最重要的难题。
                    总之,这本书给出了大量的实验范例和调查数据,就是为了向读者说明:压力是可以转化为动力的,并且能够成为永恒的能力。我们最初面对问题时手足无措,被压力逼得团团转;然后意识到了它的本质,开始接受挑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最后压力被化解,得到一身轻松 —— 当然了,新的问题还会出现,新的压力也会应运而生,人生就是这样周而复始,人就这样被裹挟着向前走。但是当你走出很远,回头看的时候,会惊喜地发现,自己成长了,成熟了,比以前更有自信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二部分,可以。

                      任何组织或社群都能选择分享成长、联结和韧性的故事。可以参考下面的例子。・一份面对中学生家长的简报报告说,教师员工把病假捐献给一位与乳腺癌斗争的老师,好消息是,该老师恢复健康,重返了教室。・一家公司的 CEO 决定召开全体会议,表彰挽救次品的团队。・一座教堂的负责人邀请一名社区成员和教众分享,她最初来教堂时,需要食物和住处的情境。现在她成为同样项目的志愿者,来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一家当地咖啡店展示了员工的照片 —— 他们在帮助重建飓风损毁的社区公园。・一个医疗中心邀请接近康复的病人写下他们的斗争和康复过程,以鼓励未来的病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各色 DNA / 暂停实验室,这本书和自控力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出自同一个作者。本书的写作风格比《自控力》有进步,我同意作者的观点,压力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合理地应对压力有助于成长。 选择性阅读,不建议购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压力和痛苦,人人都有

                          通过这本书,我感觉自己还是很幸运的。在这 26 年间没有经历太多真正令人痛苦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自己在 “作”)也是通过这本书,赋予我更多面对未来风雨的勇气,知道自己未来可能面临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挫折。接纳自己的痛苦,承认自己的压力,将压力视为改变的契机。即使深陷痛苦中无法特别积极乐观,也要走下去,一直走下去。海阔天空时会发现自己已经被重塑,新的自己会拥有更多的力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压力处处可见,如何看待转化并把他变成一能量资源是这本书的核心

                            改变了很多我以往经历过但没看到的的问题或者说是不样的视角给我找到新答案,新的不同。相信在生活工作越艰难越勇敢,越压力越有能量。只有压力挑战的目标才能让你的生活有意义,才能让你更好的成长。压力一直都在,拥抱他吧。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