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很实用的设计心理学
这本书是在地铁上看完的,2000 多页的大部头,其实是 4 本书的合集,一次性看过瘾。
之前从来没有看过设计学领域的书籍,而这本书的主题又是设计心理学,所以一看标题就感觉兴趣很浓。
这 4 本书,分别从 4 个方面对设计心理学进行了论述。对我而言,第一本书专注在生活和产品方面的设计,第 4 本书专注于智能设备产品的设计,对我都很有用。
对于生活中的产品设计,总的指导原则是,要尽量简化设计,让人不用去思考,就可以知道如何用这个产品。并且,不要在产品中设计令人模糊的选项,凡是需要让人反复斟酌,才知道选择哪一个时,这个就不是一个好产品。功能面板不要设计的太复杂,比如苹果手机就是一个典型的好设计的代表。
在第 4 本书中,介绍了如何让机器和人更好的互动。人和机器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包括运行原理的区别,以及沟通语言的区别。所以我们要分别从正向以及反向,分别对机器和人的语言进行充分的理解。以下是几点设计智能机器时的指导原则:
1. 提供丰富、有内涵和自然的信号。
2. 具有可预测性。
3. 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模式。
4. 让输出易于了解。
5. 让使用者持续知悉状况,但不引起反感。
6. 利用自然映射,使互动清楚有效。
由机器发展出来,用于增进与人互动的设计法则:
1. 简化事情。
2. 提供人们一个概念模式。
3. 提供理由。
4. 让人们以为是他们在控制。
5. 反复确定。
6. 绝对不要用 “错误” 来形容人的行为(人类采访者加上的法则)。
不论你是产品设计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硬件开发工程师,还是产品经理,这本书都会对你有所启发。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坏设计、好设计近期我们在北京某酒店里组织了一次设计思维工作坊。中间休息时,卫生间的门的设计引发了大家的吐槽。
门外面没有把手,门的内侧有一个横向的不锈钢短把手,门的机械结构也限制它不能向外打开,只能向内单方向打开。
这是糟糕的设计。
更不用提门上卫生间的标志是抽象的图形,男女卫生间标志的相似度很高,不容易区分,而且没有任何语言的文字标识。
如果稍微留心一些,设计者本应该意识到,这样的卫生间标识不容易快速辨认,尤其对于依赖文字说明、难于理解新奇、简化的图形符号的老年人。
同时在用户开关这扇门时,必然会造成二次污染。
因为使用完卫生间,不洗手的人和洗过手的人(包括把手上的水用纸擦干的人和没有擦干的人)都必须握住不锈钢门把手,拉开门才能离开。
无论设计师当时有什么苦衷或借口、约束、局限,这样的门就在那里,每天让人使用,并呈现着这种设计对用户重要关切的忽视。
好设计与坏设计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但拙劣的设计往往更容易让用户明确地意识到不良的产品或服务体验。
对这种明显有设计缺陷的门,读过《设计心理学》的人可能会更加留心一些,很多人把它们称为 “诺曼门”。
唐纳德。诺曼在《设计心理学》中,讨论了大量类似的设计案例。新版本的《设计心理学》还增加了一个名为 “设计思维” 的第 6 章。
与设计思维完全一致,作者主张的正是以人为本的设计。他从关注用户体验的角度提出了四条设计原则。
1, 概念模式:产品的使用方法与用户预期的目标一致,即设计概念与用户的认知模式形成自然匹配。
2, 反馈:针对用户使用时的每一个操作,都向用户提供合适的回应,传达必要的信息。
3, 限制因素:为避免人为的操作失误,设计中应预先明确限制用户的选择范围,或者提供警示说明信息。
4, 预设用途:向用户突出呈现正确的操作方法,隐藏不正确的操作方法。
对照上述设计原则,结合自己的深入思考,从身边的每一件产品、每一项服务里,我们都能学到很多东西。
因为其中承载了设计者外化的智能。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读后感近日终于把放入书架的第一本书读完了。虽然这一套四册书看似很成体系,但总体感觉还是作者将自己日常不同工作研究、不同阅读收获、不同生活思考等,努力撮合在一起的成果,从阅读中也能揣测出作者著书时所处的年龄阶段。当然,不否认,读后还是能给人以不少启发,现大致陈述如下:一、设计涉及到的 4 个概念包括,示能、意符、映射、概念模型;以及设计时需同步考虑到人类行动的 7 阶段二、设计中应对复杂时的要点 * 关于复杂存在性认识:理解复杂度守恒定律,做好人机交互 * 关于设计前解析复杂:透过用户需求表达,探寻到能真正满足用户任务的有效路径,5 个 WHY 方法、及系统化思维 * 关于设计中应对复杂:运用概念模型、语义符号、组织结构、自动化、模块化 * 关于帮助他人应对复杂:用户手册、帮助系统、强制性功能、系统默认选项。三、关于如何应对排队等待(属意外收获启发)* 提供一个概念模型 * 使等待看起来合理 * 满足或超越期待 * 让人们保持忙碌 * 给予公平感受 * 积极开始、更要积极结尾四、设计中融入情感因素时,思考框架:三个层次:本能、行为、反思适用范围:日常实物产品、虚拟产品、周遭环境、服务类产品、机器人等可重视特性:具有永续改进及完善的空间。五、人类设计 “智能” 机器的设计法则:1. 提供丰富、有内涵和自然的信号。2. 具有可预测性。3. 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模式。4. 让输出易于了解。5. 让使用者持续知悉状况,但不引起反感。6. 利用自然映射,使互动清楚有效。六、设想被设计出来的智能机器,与人互动时可能会采取的设计法则:1. 简化事情。2. 提供人们一个概念模式。3. 提供理由。4. 让人们以为是他们在控制。5. 反复确定。6. 绝对不要用 “错误” 来形容人的行为(人类采访者加上的法则)。七、阿西莫夫关于智能机器设计伦理的 4 条法则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