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6
17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美国的面积和中国差不多。和大多数留学生及新移民一样,当我们一脚踏上这块广袤的陌生土地时,最初落脚点的选择是十分偶然的。我们落在了一个普通的地方,居住的环境平常而宁静。周围的美国人老老少少都在辛勤劳作,过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要想谋出一番好的光景,对他们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还来不及作任何思索,新移民所面临的生活压力就立即把我们投入了同样的辛勤劳作之中。这样,我们和周围的普通美国人之间,自然就有了共同谋生而产生的共同语言,也有了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喜怒哀乐。不少美国人还成了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无形中发现,美国已经渐渐地从一堆抽象的概念中走出来,变成了脚下实实在在的土地,变成了一片片森林牧场,变成了一个一个美国人。我们也有过被称之为 “边缘人” 的苦闷。我们显然不可能在进入这一块国土的同时,就在一瞬间也进入它的文化,而原来的文化背景又由于天长地远而渐显陌生。在实际生活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会经常骤然直率地在我们面前相遇碰撞,一开始真有无所适从亦无可躲避的窘迫。然而,时间长了,我们开始对 “边缘人” 的处境逐渐坦然,甚至悟出了些什么。冷静下来,我们发现自己第一次能够这样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同时和两个文化保持一个不远也不近的距离,它们不仅开始有可能化为一片风景,而且第一次向我们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意义。“边缘人” 的苦恼在新移民中十分普遍,它只是两个强势文化聚焦在一个小人物身上而产生的悲剧性效应。我们庆幸自己能够脱身出来。但是,我们的处境使我们不可能不想到,作为一个夹缝中的移民,尚且感受到矛盾与压力,那么,当这两种文化两个大国真的正面遭遇,彼此实际上是多么陌生和困惑,说是危机四伏似乎也并不过分。我们所处的位置,使我们有可能更多地看到它们的差异。我们发现,它们不仅有各自圆满的价值体系,甚至有各自不同的语汇、语境和逻辑。有时,从一个大前提出发,顺着各自的逻辑走去,竟会走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结果来。在这样的基础上,对话只可能显得痛苦而吃力。因此,好像在作出举手相迎或严辞相拒的决定之前,还有一段相当艰苦而漫长的互相了解的路必须去走。否则,轻易称 “是” 显得没有根据,动辄言 “不” 也容易文不对题。更何况,历史已经规定了它们不可能永远回避。它们都已尝试过这样做,但是,眼看着毫无结果,于是,它们又试图相互走近。有时,如果不暂时和自己的习惯思维方式生生拉开一段距离,就无法在相互了解的路上走出一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关于尊重个人权利很好的一本

      不同的文化体系有优劣之分么?这问题本身看起来就有些政治不正确了。本书作者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缠,只是很友善的讲了美国文化传统中和我们很不一样的点以及它们的来源和合理性。很棒的跨文化认知读本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认识美国的最佳系列之一,林达的美国四部曲。

        今年的了解方向之一,美国。为什么要了解美国?最发达,最民主,最复杂,和中国许多地方很相似的国家。但为什么不同?是我感兴趣的地方,看了十几年的美国电影,对美国的了解停留在影片中,在台词里,在场景中,是女星,是怪兽。因为从来没有去过,只好在书本和电影里阅读美国。本书的作者移民后,写下了大量的关于美国政治,文化,历史的文字,有深度,也有趣味性,从一个个案例中了解美国,他不脱离法律的讲述,也让我这个外国人体会到,美国是法律中建立的国家,法律对于美国的影响和意义。阅读同时也让过去一知半解的知识点变得立体起来,比如,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的。。。沉默权是美国人的基本权利,等等,等等。我被美国的法律对人的尊重而感动,因美国人对自由的追求而感到羞愧。还好,我有很多时间,可以慢慢的读,慢慢的体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让我们可以真了解美国宪法修正案对于美国公民究竟意味着什么的书

          阅读这套书其实算是在补课。这是风靡在世纪之交的一套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书籍。作者林达是一对美籍华人的合用笔名。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出国热期间,很多知名学者走出了过门。但是,由于近半个世纪的闭关锁国,老百姓对于欧美诸国的认知基本停留在官方宣传的构架里,而这一套亲历在美国民众间,完整的第一次用平民视角展示美国社会方方面面的书籍,一下冲撞开了国人的心房。虽然已经又过去二十多年了,中国和美国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两国人民的外露的国民性,也确实看上去大为不同了,但根深于骨子里的那些文化基因,是从未改变的。在中美关系处于大变局的现今社会,再一次仔细阅读思考世界上这个超级大国的方方面面,我觉得是每一个国人都应该去了解的,毕竟在不远的未来,我们大概率会取而代之呢。我们之前树立给世界的那些不良印象必须有所改变才对,你说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美国为什么好

            了解美国 了解和中国的不同 才能更好的认清自己的位置 我是很个人主义的 所以在国内寸步难行 中国讲人情 讲关系 我觉得很不自由 有机会还是要继续出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对美国带着玫瑰色眼镜时代的产物

              这三十年来,美国还是那个美国吗?美国人还是书里描写的那样的美国人吗?作者和这三十年住在美国的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有一定的参考性,更多的是历史局限性

                1997 年出版的书,那个时候发生的事我还太小,无法判断,也许在那个时候美国确实如书中所描述的一样。但历史是线性的,现在再看这本书,很多内容如同谎言。在 2022 年 3 月被美国自己撤掉了遮羞布!看书的时候无数次在心中发出疑问:啊?这是哪个平行世界里的美国啊?!再一看出版时间,哦!原来是 1997 年出版的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尊重每个人

                  人的基本权利有了保障,国家才能繁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权利法案的切实实施让美国成为一个没有阴谋论的国家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美国人的生活

                      对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有了新的认知,自由的代价,质询是一个好安排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历史深处的忧虑

                        没有去过,不知道,所以没有亲身经历的感受,但是总觉得有很多触动的地方。有太多地方跟从小听到的不一样,所以有太多需要思考的地方,思考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阅读方向,思考判断逻辑,思考所谓的常识。  距今三十年了,不知道是否有变化,但是感觉要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一个不强调依赖的人,一个有长期计划的人。反正触动太多,没有想到言论自由也没有带来什么特别的灾难啥的,为啥老是担心言论会影响到什么,是担心听的人素质不够吗?交给时间吧文化嘛,总是在不断进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个不一样的美国社会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自由及其代价

                            通过这本书,可以非常好的了解从美国建国之初,设计者们的对自由的理解,以及宪法及宪法修正案所建立的制度根基,以及美国如何发展到今天的底层逻辑。同时,也从历史事件的细节上,展示了美国人民因享有这种自由而付出的代价。发人深思,非常值得读下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太精彩了!引人入胜,一口气读完!通过故事娓娓道来,从中又体现了美国宪法对个人权利的保护。值得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最好的美国宪法中文科普书

                                【6 级,193k】这个星期可能是我最近几年读书最疯狂的一周,上一次这么疯狂还是读哈利波特大结局的时候。这连续五个工作日,白天我要码代码消耗脑力,晚上还能捧着这本书一读就是两三个小时,足以见得我对这本书的喜爱。作者林达是 1991 年全家搬到美国居住的。她是那种标准的作家,文笔流畅、思维连贯、引经据典、思想深刻。也是因为这样的特点,这本书一拿起来就让人很难放下。这本书是她 1996 年的作品,届时她们一家已经在美国安顿下来了,既带有新移民的故国记忆,又对刚刚获得的宪法权利感到好奇。所以这本书的内容对新移民和大陆人是非常友好的,可以说是从中国人的角度把美国宪法的底色讲得很透彻了。从内容上讲,这本书是以家书的形式写成的,每封信都在 1w 字左右,一环套一环地讲述了十几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些故事以宪法的七条修正案为主线,从最受争议的言论自由法案(第一修正案)开始,由浅入深地讲述了每条修正案的内容,辅以精彩的故事,让读者对宪法的内容有了最直观和深刻的理解。宪法只是一个纲领、一份理想,而生活是复杂的,二者存在天然的鸿沟。如何即保证宪法精神不被破坏,又能找到理想与现实的边界、让宪法真正落地,这需要美国人不断地思考、讨论、博弈。比如广为人知的言论自由法案,它本身只是一个理想,但我们也知道人言可畏。如果追求绝对的言论自由,社会将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而如果太惧怕人言,言论自由这一条就会变成一纸空文。所以究竟什么是能说的,什么情况下是能说的,这需要一个一个判例来界定。经过两百年的博弈,连接 “言论自由的理想” 和 “人言可畏的现实” 的,是 “语言不能造成清楚和迫切的危险” 这么一条具体的法律原则。比如直接煽动恐怖袭击(精确到时间地点和手段)是不允许的,但出书教人怎么反政府却是允许的。比如人身威胁是不允许的,但是公开辱骂和嘲讽公众人物是允许的。比如在商业网络公开传播仇恨和暴力是受到商业管制的,但在公共环境表达仇恨和暴力(只要不意味着真的这么做)却是可以的,等等。我们不能说 “清楚和迫切的危险” 就是言论自由最佳的实践方式,但是它是美国人长期实践和博弈得出的一个比较好的执行原则。它并不完美,注定要付出一些代价,但美国人通过一个一个判例,在理想和代价中间找到了他们能接受的这个平衡。而且这个平衡是动态的,这意味着每当新的问题出现,当代价变得无法接受,美国人会重新讨论调整这个执行原则。但即使再激烈地讨论,他们也不会忘记宪法的理想,变的只有实现宪法的方式。这样的故事在这本书里有很多,比如第二修正案的持枪权,第三修正案的堡垒法,第四修正案的搜捕状限制(米兰达警告和 “执法的程序正义高于结果正义”),第五修正案的一罪不二诉和无罪推定原则,第六修正案的被告享有同原告一样的公平权,第七修正案的一案不二审。每一条宪法都体现了立宪会议的最高理想,同时也在经历了 200 多年众多的判例后深入人心,甚至让外国人都耳熟能详。再往深里说,就不得不提到制宪会议和宪法精神了。1776 年美国的制宪会议可能是近现代历史上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一次会议了。美国的建国者,仅凭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保留下来的文明成果,要构建一部极具前瞻性的、前无古人的宪法。这部宪法要包括罗马法的自然法原则(法律应该体现自然原则,也就是说是全球普世的),要继承英国光荣革命对政府权利和公民权利的思考,要体现卢梭、孟德斯鸠对法治精神的主张,还要体现人文主义思想,本身就是一部杰作。正是因为宪法的这些特点,让它不仅很容易理解和传播,也让它可以传承数百年而不褪色。宪法的法条就像是立宪者留给后来美国人的一份期许,是来自历史的嘱托,是跨越时空的默契。我强烈推荐所有人读一读这本书。它能帮你解答关于枪支泛滥、法庭审理流程、陪审团制度等一系列具体的问题。此外你更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法治、权利的收益与代价、宪法对普通法和政府的约束、三权分立是怎么实现的、相对廉洁的政府是怎么运行的等等。我称之为对中国人最好的宪法科普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守住底线,以人为本

                                  和生物的演化类似,一个好的制度一定是基于很简单的几条原则,由下而上演化而来;从上而下的计划只能出现死板僵化和教条。一个好的制度一定是开放、多元的,不是规定好标准答案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书中很多案例律法的裁定让我有些意外,一个自由至上的国家,不懂你们的追求,只想说:“自由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边缘人” 的苦恼在新移民中十分普遍,它只是两个强势文化聚焦在一个小人物身上而产生的悲剧性效应。我们庆幸自己能够脱身出来。但是,我们的处境使我们不可能不想到,作为一个夹缝中的移民,尚且感受到矛盾与压力,那么,当这两种文化两个大国真的正面遭遇,彼此实际上是多么陌生和困惑,说是危机四伏似乎也并不过分。我们所处的位置,使我们有可能更多地看到它们的差异。我们发现,它们不仅有各自圆满的价值体系,甚至有各自不同的语汇、语境和逻辑。有时,从一个大前提出发,顺着各自的逻辑走去,竟会走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结果来。在这样的基础上,对话只可能显得痛苦而吃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需要真正去了解美国

                                        失自由,吾宁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美华人的美国观

                                          《历史深处的忧虑》这本书给了我们另一个视角看待美国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作者作为一个在美华人,以书信体的方式,结合其其亲身经历及体验,向我们介绍美国的风土人情,在当今时代大背景下,非常值得我们阅读并思考。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