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30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神经症患者

    何为神经症,说的直白一点就是精神 “亚健康” 的人,这个亚健康的程度有强有弱,症状表现会有各种不同比如,我们正常人的努力是内心自发性的努力,而神经症患者是由于本身自身价值感过低引起的焦虑,如果不努力就会陷入想象中的被抛弃被羞辱的恐惧和紧张之中,具有强迫性,这导致两者虽然都是努力但是本质上却有天壤之别:正常人想通过努力实现自我,神经症努力是想摆脱恐惧并且超越所有人才能来缓解内心的冲突 (这里我要说一下我的感觉,整本书看下来能体会到神经症患者就像一个被关在幸福大门外的来者,内心紧张程度不亚于连续做一个月力量训练的肌肉男的筋膜还紧!内在充满了矛盾,恐惧,焦虑,无助,自卑,以及对他人憎恨又同时渴望他人的爱,并且为了对抗这些焦虑采取的种种防御机制代偿策略:一 对爱的需求其本质是为了获得安全感,而不是想让自己和对方心智成熟起来,对方真正到底是个什么人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各种隐藏策略来使对方是满足自己贪婪和占有的渴望二 对于权力和财富的渴望,可以用两句话形容:既渴望野心又不敢表达野心,因为他们害怕野心的承认容易遭到他人的报复既渴望成功又不敢真正成功,因为他们害怕遭到他人的嫉妒而失去他人的爱文化造就了我们,时代也早就了我们,上一代人物质匮乏知识也比较单一,一般一生会满足较好的物质和单一的信仰,我们这一代人物质和精神都是层出不穷,但是反而大家越来越像海上漂流的一叶扁舟,在礼貌客套的人际背后是不看眼前人宁爱手中热,一个从不愿意独处的人也许是他都没意识到和这样 “贫乏” 的自己呆在一起是有多无聊,同样一个从不和群与人合作分享的人也许是他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的 “自大和自卑” 作者用显微镜帮我们看到时代下个人的症结,但是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书中这样说:不是通过一两个建议和措施来解决问题,其关注了解推论内心症状的过程本身就已经在治疗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对卡伦·霍妮思想的思考

      1 卡伦・霍妮是伟大的精神分析学家,她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我们内心的冲突》、《实现自我: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三本书读完很久了,今天来梳理一下她的思想。她的书一度让我读不下去,其深刻洞彻的分析像一把鹤嘴镐,挖出了我内心很多感受,让人厌恶、恶心、逃避。最终我还是间歇的硬啃完了三本书。现在看来,那些感受是真实的,费的功夫是值得的。说到精神分析,回避不开弗洛伊德。卡伦・霍妮师承于弗洛伊德,是他的徒孙。然而就像佛洛依德的其他同事和弟子一样,卡伦・霍妮也 “背叛” 了师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核心是两点:* 心理结构理论。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潜意识部分,自我和超我是意识部分。* 人格发展的动力是原始本能,包括性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弗洛伊德在现代思想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理性,或者说科学,颠覆了愚昧、迷信和宗教,把人们带入了现代。但弗洛伊德颠覆了理性,他认为人是原始欲望的驱动的。欲望是现代人精神中的重要问题,欲望一直被认为是可耻的,人对欲望的屈服是卑微的,如何超越欲望的卑微,走向人性的崇高,是哲学家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但弗洛伊德确立了欲望的正当性,而人只是欲望的傀儡,因此他的理论也是决定论的。弗洛伊德的研究不严谨,理论不科学,但在他的时代,其理论却乘着科学之名广泛传播,深刻的影响了文学艺术领域。一个心理学家是否归为精神分析学派,不看他是否继承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而是看他是否使用了弗洛伊德所开创的方法,即用潜意识和意识的关系分析心理症状。精神分析的方法不论科学与否,往往能够直击人心,任何人都回避不开。卡伦・霍妮继承精神分析的方法以及弗洛伊德的很多思考,但她与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两个根本的不同。第一,不把心理状况看做个体的特征,受到固定动力的影响。她洞察到了人社会性的一面,人的行为受社会文化、人际关系的影响。神经症不仅是指患者行为与社会文化所规范的行为的背离,而且在不同文化中神经症的表现也是不同的。第二,否定决定论。她认为,神经症患者在儿时由于不当的养育方式形成基本焦虑,基本焦虑是神经症的沃土。神经症患者会发展出对抗基本焦虑的防御机制,让人脱离真实自我,但真实自我是可以找回来的。她相信人类天生具有进化而来的建设性力量,这种力量促进人类实现其潜能。显然,卡伦・霍妮是理性而温暖的,相比之下,弗洛伊德显得偏执而冰冷。2 卡伦・霍妮的理论,在我看来,从两个维度展开。维度方向上,横向的,她认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文化是人类心理活动背景,不同的文化造成不同的神经症。经度方向上,纵向的,她指出了个体的神经症人格发展的过程。卡伦・霍妮的理论中有这样一些关键词:时代文化、神经症人格、焦虑、敌意、理性自我、真实自我。神经症人格。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和大家不一样,一般会被骂 “神经病”。在卡伦・霍妮的语境中,还真就叫 “神经症”。她对神经症的定义是,一种有恐惧和对抗这些恐惧的防御,以及为了找到解决那些冲突倾向的折衷方式而做出的尝试所引起的心理障碍。这个定义很复杂,但卡伦・霍妮坚持认为神经症的主要特征是其心理障碍偏离了特定文化,恰恰说明她对神经症的观察是社会视角的。例如,爱斯基摩人会杀死残疾婴儿和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这我们的社会是无法想象的。这是爱斯基摩人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所发展出来的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中,这种行为不是 “神经的”。现在,爱斯基摩人的生存状况逐渐变好了,这些旧有的行为也在改变。焦虑。焦虑是一种不合理的内心冲突,焦虑通常给我们的是一种没有对象的、弥漫性的消极感受。跟恐惧对比一下就明白了。恐惧是对一个具体的对象产生的合理反应。例如,在一座很高的吊桥上,恐惧是合理而正常的反应,它是有具体对象,对象是高空和晃动的桥。如果你一边产生恐惧的想法,一边感觉到自己内有着跳下去的冲动,或者担心自己会不由自主的跳下去,或者不由自主的想象自己掉落的场景,那么冲突就产生了,焦虑也产生了。焦虑背后的冲突通常难以察觉的,因此当焦虑产生时,我们会产生没有对象的,弥漫性的焦虑情绪。敌意。仇视的心理和敌对的情感。理想自我:通常指对自我的一种理想想象。书中没有具体定义,我的理解是,在神经症语境中,理想自我是指神经症患者对自己进行理想化评价并内化为 “自我”。神经症患者会认同这种评价,偏执的追求这种评价所提出 “要求”,所规定的 “应该”。理想自我是神经症患者对现实自我的防御。真实自我:是指那个包含自我真实愿望,蕴含建设性动力和能力的自我。卡伦・霍妮的理论关于社会文化的讨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我想展开讨论一下,其理论在纵向上结构,即神经症人格在个体身上的发展形成。第一阶段:基本焦虑的形成。精神分析是 “育儿心理学”,卡伦・霍妮同样把神经症追溯到了童年。父母的养育方式不当,没有能力爱孩子,不能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特的个体;父母的态度是支配性的、过分保护的、威胁性的、易怒的、过于苛刻的、溺爱的、反复无常的、偏爱其他兄弟姐妹的、伪善的、漠不关心的。如果这样,就会忽视孩子的需要,阻碍孩子的潜能成长。结果是,孩子不能形成归属感,产生深深的不安全感和模糊的恐惧感。这些感觉就是基本焦虑。基本焦虑常常与敌意伴随,卡伦・霍妮认为是不当的养育方式先引起了敌意,对敌意的压抑造成了焦虑,在我看来,基本焦虑和敌意是伴随的但因果关系不明确。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催生出疏离感和无助感,在基本焦虑的压力下,一个孩子不能以其自身的真实情感与他人交往,迫使它寻找其他方法与他人打交道。第二阶段:缓解焦虑的策略。依据自身的先天气质,一个孩子会发展出三种人际策略。第一种是试图依附于身边最强大的人;第二种是反抗与竞争;第三种是摒弃内心生活,与他人保持距离。也就是说他会谦卑恭顺,依赖他人;积极竞争,争夺权力,控制或反对他人;封闭自我,逃避远离他人。第三阶段:形成理想自我。缓解焦虑的策略无法彻底根除焦虑,内心始终是背离真实自我的,一再受到挫折后,就只有一种方法可以满足所有需要,那就是:想象。想象会在内心中塑造出一个理想化的,心满意足的自我形象。这种形象赋予他无限力量和崇高能力,让他成为一个英雄、一个天才、一个最高尚的爱人、一个圣徒、一个神。第四阶段:受理想自我的驱使。理想自我出于自我的想象,是如此的完美,因此神经症患者会深深被它所吸引,产生认同,逐渐疏离真实自我。这种认同愈深,这种疏离愈远,对理想自我愈爱,对现实自我愈恨,愈轻视,愈陷入一种自我的矛盾与冲突之中。由于对理想自我的认同,神经症患者会按照理想自我的要求去行动,按照理想自我规定的应该去行动,进而发展出与正常行为模式相背离的心理特征。3 对卡伦・霍妮的思想梳理到这里,就剩下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即:如何找回真实自我?改变的途径有两种,一种由内,靠神经症患者自我发现和觉察,自己做出改变;一种由外,寻找咨询师的帮助。两种方法都是困难的,对于理想自我,对于神经性自负,最难的就是改变,这是对自我的否定,而理想自我就是用来防御否定的。卡伦・霍妮是理性、乐观的。她认为最大的力量是 “认识你自己”,意识到这些心理因素是有用的,打破幻想,削弱阻碍的力量,真实自我的建设性力量会逐渐显现并发挥作用。也许,接纳才是改变,接纳那个追求完美的,存在着很多不完美的自己。也许,认识自我才是改变,对自我看法的松动,是改变的开始。也许,脱离自我才是改变,转换一下身份和视角,重新看待自我和他人。我相信,那个真实自我的力量,会像小草一样,顶破岩石,野蛮生长。

        3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做有主动性的时代产物

        神经症人格其实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按卡伦霍妮的说法,神经症的产生虽然并不排除性压抑、遗传禀赋和童年经历的影响,但本质上还是源自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具体地讲,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导致了神经症人格的形成:一、社会中固有的文化困境;二、人们内心焦虑和为对抗焦虑所建立的心理防御机制;三、一个人的幼年经历和其后天的成长环境。面对自己内心的冲突和矛盾,我们该如何处理,以此避免神经症人格的产生?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真实欲望,并努力建立完善的价值体系。换句话说,就是要先清楚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这方面,我觉得我其实是混乱的。而我当下需要的突破口就是这一点。】其次,独立人格的培养。【而我,总有依赖的冲动。】最后,更为可贵的能力 —— 有意识地去体验并克服冲突。通常,我们越是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冲突,并且努力去寻求解决办法的时候,就越容易获得内心的自由和强大的力量。【而我,遇到内心冲突的时候,回避是习惯性选择。】总结下来,我认识自己还没开始,就只想接纳自己(哦不,我这其实是叫被动接纳)。不主动,与幸福无关!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都是神经症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启蒙前不信神是神经症,启蒙后信神是神经症,启蒙进入科学实证主义后信不信神都是神经症。理性去昧而获得知识,知识就是力量,什么力量呢?改造世界克服恐惧造福人类的力量,可见理性的目的不是真理,和神话一样是克服恐惧,也和神话一样走向极权。人们在权力比神更具体更强大的理性面前哪个能幸免呢?一切都更不确定,知识分子和消费主义者合谋制造并贩卖比恐怖分子制造的还要多的多的焦虑,无处不在又日新月异的焦虑中,人与人之间充满欺诈与敌意,性压抑、死亡、孤独与理性恐吓将一个个不知所措的现代人逼向狂燥或抑郁直至人格分裂… 我们能做什么呢?要么做它的代言人、要么媚俗、要么被它定义为神经症。(石木吹书每天吹干一本书)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与焦虑恐惧协调共存

            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了冲突和矛盾,这是我们无法避免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理解和接受自己的内心冲突,学会如何与之和平共处。这需要我们不断地自我探索和成长,也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读完这本书,我对神经症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前,我总是把神经症看作是个人的问题,是个体在某些方面出了差错。但霍妮告诉我,神经症其实是一种偏离共同文化模式的心理紊乱,是个体的内心与环境产生冲突无法平衡的结果。这让我意识到,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神经症归咎于个人,而应该从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理解它。      书中关于焦虑的描述也让我深有感触。霍妮指出,焦虑会导致衰竭感,即使不是由任何身体虚弱所致。在亲子关系中,孩子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焦虑,会过分消耗衰竭他内在精神和力量。这让我想到,作为父母,我们的焦虑和不安,可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焦虑,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安全的环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影响正常人的文化因素 —— 它们导致他产生摇摇欲坠的自尊心、潜在的敌意张力、忧虑、含有恐惧和敌意的竞争、增强的对于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 同样也对神经症患者产生影响,只不过程度更高一些而已,而且在他身上,同样的结果也不过是更加严重了而已 —— 自尊的崩溃、破坏性、焦虑、带有焦虑和破坏性冲动的越来越强烈的竞争,以及对爱的过度需要。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映入当下

                焦虑和恐惧的不同之处在于,恐惧是对当下发生可怕事情的反应,而焦虑是对当下误解的意念于将来可怕之事发生的担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 霍尼在《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中洞察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焦虑、敌意和内在冲突,揭示了社会文化对个体心理的深刻影响。2. 神经症人格在对爱的渴求、对权力名望的追逐以及人际竞争中表现出病态特征,反映出深层的焦虑和自我怀疑。3. 霍尼强调童年时期遭受的不公和挫败会引发敌意,进而形成基本焦虑,这一观点挑战了弗洛伊德过于关注性冲动的理论。4. 霍尼将神经症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下审视,指出个体的心理困扰与时代环境密不可分,为我们理解自身提供了更宽广视角。5. 霍尼指出人人身上都有神经症的影子。阅读此书是一个自我检视的过程,唯有正视内心,才能走出焦虑与冲突的囚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从一个稍显极端的角度认识人性

                    就像一个健康的人也不可能每个器官都完好无损,一个正常人也往往具备神经症患者的症状,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特别是当环境变化或者突发事件来袭,都可能导致我们滑向一种神经症倾向。在当今外部政治和经济环境越来越恶劣、社会越来越内卷、人心越来越焦虑的时代,品读此事让我们自省,也让我们包容,正如书中所言:“我们可能很难发现,在所有那些古怪的虚荣、自负、要求和敌意后面,有一个正在受苦的人。他感到自己已被永远排除在一切使生活值得一过的欢乐和享受之外;他意识到即使他得到了他希望得到的一切,也不可能真正享受它。…… 一个像这样完全被关在幸福大门之外,不可能获得任何快乐的人,他要是不对那不属于他的世界充满仇恨,那他倒真成了名副其实的天使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自我分析

                      了解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本质,修复内在的窟窿,获得内在的力量和幸福。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