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八荒千古记沧桑
八荒千古记沧桑 —— 读史念海《历史地理学十讲》阅读史念海先生的《历史地理学十讲》,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亲历了中国古代地理环境的沧桑巨变与历史人文的丰富多彩。这部作品不仅是对历史地理学的深刻阐述,更是一次思想的启迪与文化的探索。史念海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创建者之一,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杰出代表和一代宗师。在顾颉刚、史念海等一批学者的努积极探索下,中国学术界突破传统的沿革地理学的桎棝,发展为新式的历史地理学。本书即是史念海先生的论文集,因其丰富、系统的内容,搭建起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本框架,其学生辛德勇视其为 “现代学科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已在中国全面建立的重要标志”。由于本人从小喜欢读历史故事,上学后几乎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全年级第一,那时候真敢说,我考 100 分是因为卷面只有 100 分(初中时有一次历史考试老师出了道选做题,结果成了全校唯一一个 110 的试卷,班主任算总分时还追查是不是写错分数了)。学有余力,自然会想一些傻问题,其中一个论断如下:“学古文就是学历史,学历史就是学地理”,虽然屡屡遭人反对:“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但一直还是初心不改地坚持自己的观点,至今读史书,仍不时对照地图仔细研读,去想象山川河谷对当事人行为的影响,去体会王侯将相的 “不得已”。读到史念海先生大作,顿生于我心有戚戚焉之感。在书中,史念海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将复杂的历史地理现象语言娓娓道来,通过丰富的史料与详实的论证,讲解了中国的古今气候变迁、人口分布与迁徙、疆域演变、交通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城市兴衰更替以及经济重心的转移等历史地理学的核心内容,既有放眼天下的开阔,如人口迁徙,王朝版图,又有专注一隅的细致,如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史念海先生对于历史地理学的独到见解,不仅仅停留在对地理现象的客观描述,而是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塑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征。这种跨学科的研究视角,拓宽了读者的知识视野,也启发了读者更深地思考人与自然共生共长又相互限制的关系。先生在回望历史之时,也不忘以史为鉴,关注当下,拳拳之心,溢于言表。《历史地理学十讲》还让我感受到了史念海先生作为一位学者的严谨态度和深厚学识。他在书中对每一个地理现象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论证,全书多达 746 处注释,占据近五分之一的篇幅,反映了先生扎实的学术功底,也为今后拓展阅读提供了方向。除了大量引用史料和文献,先生还结合了自己的实地考察和研究经验。这种严谨的研究方法和扎实的学术功底,不禁让人心生敬意。当然,本书并非尽善尽美,最大的不足在于,尽管书中文字内容相当丰富,但是却没有附上相关地图,让地理知识不够扎实的读者无疑会是一次有相当难度的挑战,可能是受到出版当时条件的限制,希望再版时编辑能够考虑到这一点,绘制、补充一些地图,对于读图时代的读者,无疑会友好许多。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某种程度上说,历史就是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人类行为,历史地理学将时间和空间有机结合,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去审视和阅读历史,让我们在王侯将相的家史外读出更多的人文关怀,感受到更多的沧桑变迁。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还在探索前行,希望这本书能够吸引更多的读者了解历史地理学,钻研历史地理学,沿着先生的足迹继续前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