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呐喊》 记录的是鲁迅过往那些不能忘却的经历。
自序:呐喊的原因:新生的创办让鲁迅知道了出声之后,若是有赞同或者反对都是声音,都能促进。但如果没有一人应和,才是最可怕的。而这没有人应和的经历,助长了鲁迅心里的寂寥,随着年纪的增长,他用种种方法自我麻醉,再也没有年轻时候的热血澎湃了。 金心异的劝说让鲁迅又恢复一点呐喊的欲望,希望可以让那些同样没有收到应和的人一份回应。时代性:以前的人是因为环境使然,文化沙漠统治下的思想麻木,所以无一应和。而现在互联网上面的信息淹没,更多的是即使发声了也没有人看到,不被关注的感觉。《一件小事》鲁迅的经历:自己的困苦和彷徨皆因为自己身处再高处,听不到下面活跃的声音,或者无声发生的事情,融入到生活里面才会感受到那些鲜明的活力,改变自己的看法,成就 “立人” 的思想最后一段:道理来来去去,故事常住人心。在生活里面让自己麻木的心一点点的摆脱冷气,多一点热气。故事里面的三种人,到了现在依然存在,只能说这只是时代变了,但是人的本性是没有变化的。未被教育过,觉醒过的人,脑袋里面是没有相关的思想观念的,于是就多了重蹈历史的覆辙。《孔乙己》从世俗的角度上来讲的话,扮体面,眼高手低,烂好人(也可以解释成是单纯和善良。孔乙己迂腐,自认为读过书,你们就不懂,但是从世俗上面来讲,不就是与世隔绝,和周围的氛围格格不入,自抱文人的傲气。而孔乙己受伤的时候,周围的看客则是依旧耻笑,作为第三者的视角看起来是冷漠麻木,但是身处其中的时候,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围观没有代价,冷漠不犯法。著名的茴香豆的四种写法:可以说是迂腐的好为人师,但是本质上还是寂寞,是在为别人考虑的,而不是在自说自话。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有血有肉的神人近日,一个问题甚嚣尘上:究竟鲁迅先生的文章该不该移除课本。 相信几乎每个人年少时都曾被课本中的鲁迅先生折磨过。初读鲁迅,大约是 13、4 岁,初中课本里的《故乡》。那时只觉得这老家伙的文章佶屈聱牙,文法不通,乱七八糟,看都看不懂,还总要人阅读理解并背诵全文,简直反人类,还是不学的好。 长到 18、9 岁,那时觉得鲁迅对这社会批判的好啊,赤裸裸的对现实阴暗面的抨击。想删除,不敢正视?那就是在掩饰,在逃避,你们在怕什么? 直到 30 多岁了,再来重新完整的阅读鲁迅先生。现在的我觉得,也许把他移出低年级的课本是个好事。说实话,我觉得,也许不会有任何一个小学或者初中生能真正的读懂他的文章。 小时候学完,脑袋里只剩下 “圆规”、“茴香豆”、“猹” 等粗粗几个印象,长大了再读,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语文课中,很多时候只是把鲁迅先生的文章当成了一个教化工具,去细细地研究字、词、句、文法,最后再强行进行阅读理解,把他图腾化。这也导致了很多人从此对他敬而远之,只剩下戏谑和玩梗。知道的多,了解的少;引用的多,理解的少。 《狂人日记》里面有这也一句话:“要不,赵家的狗为何看了我一眼。” 有的作家,费力劳心码了几万个字,他们笔下的人物仍然很正常。可鲁迅先生,一句话就让一个人精神失常了。 鲁迅先生并不是被造出来的一个神,不要因为他被神话,就对他的作品敬而远之,他和他的作品,绝不是几个句子、几个语录就能概括的。他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神人。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积极地读书,更可能收获美好读书有千百理由。正如人生,总该有属于自己的特别模样。读《呐喊》,尤其读到《孔乙己》,思绪一下就被拉回小学六年级。那时我们上课的地方,是全校地势最低的一排老房子。一个年纪 7 个班。除去特别待遇的两个班,其他五个班从东到西,正好占据了一排房子的五个教室。夏天雨水一大,我们就要用铁撮子往外撮水。因为地势低,门口是一个坡道和操场连接。所以冬天上冻,我们就要把教室门口撒上砂石,防止打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生第一次听到了 “孔乙己的故事”。老师当时讲的其他细节,记忆中已经完全模糊了。而因为我们的班主任在未做班主任前是一名书法老师,他的书法在当时的我们看来是不可逾越的高山。所以唯一记得的是,他特别写了 “茴香豆” 的 “茴” 字的不同写法。如此留下了年少的记忆。所以读书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有一些特别的东西,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让人充满感动。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浅谈国人特性鲁迅先生的文字总能反映中国人的特性,在他的笔下我们仿佛回到了晚清民国时期,那个黑暗的年代。在那个时代,大多数的中国人愚昧无知,他们不敢标新立异,他们不敢特立独行,他们只会选择盲目从众。他们傻傻的为了一点他人的看法,而委曲求全而作践自己。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可悲的,也是可恨的。活在其中,想挣扎却找不到出路,最终又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其实看看现在的社会,哪怕时间已经过去了几十上百年。我们依然可以看见那个时代的影子。好在大多数人已逐渐走入了新的时代。我们当中那种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自信越发的挺立起来。错误的,愚蠢的,过去的,我们都要承认,那是我们民族的黑暗。正确的,明智的,未来的,我们要大胆迎接,那是我们民族的希望。这也许是鲁迅先生文字的用意。当呐喊变成呼喊,当彷徨变成笃定,鲁迅先生就可以弃文归医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课本上读鲁迅的时候,不懂且厌烦。长大了再读鲁迅,沉思且敬佩。《风波》中,辫子的风波过去,村子景象依然如故,继续过上与上一辈人一样的生活,剪了辫子却依然裹上小脚。农村还是那个农村。辛亥革命后,发生了什么本质变化吗?没有。要唤醒中国四万万民众,真真是太难了。《故乡》中的那句流传最广的话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原以为是指人多力量大,只要唤醒铁屋中足够多的人,便可唤醒全中国。这次重读,发现原来还有前半句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最近看了《觉醒年代》,便觉得这句话愈发深刻。那个黑暗的年代,本来就没有希望,只是大家都相信有,一同坚守这信念,才走出了从未有过的革命之路。鲁迅先生自己也嘲笑闰土对香炉烛台的崇拜,而他们自己所相信的希望,在当时却比闰土的希望更是何等的茫远!那天看到有人问觉醒年代有没有续集,有人答: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什么是值得读的伟大作品,这便是。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重新认识鲁迅,从呐喊开始重新认识鲁迅,从呐喊开始,从独立思考的精神开始,也有人说他有些句子不通顺,是受文言文,和留学 r 本的影响,可是当你多个角度去了解他的时候,才会知道在当时,还没有人用白话文写文章,偶有些不通顺又有什么关系呢?原来,用白话文写小说,传达反抗精神,还是是鲁迅先生提出来的呢,所以,平时习惯我们也会到这样的错误,有句话说人无癖不可交,我在想,人与无癖,那还是人吗?…… 如果鲁迅先生还在,看到今天的我们都有多远思维,有自己的看法观点,鲁迅先生会不会笑出眼泪来呢?当时看到《觉醒年代》都品尝他的文章时刻,我全身发麻,为了节省流量,我没敢继续看下去,…… 我会接下来去看的…… 还有书里当年学习的祥林嫂,豆腐西施,百草园,阿 q 正传,原来,小时候我都学习过,都历历在目,…… 那都是小时候种下的一颗种子,在今天为了独立思考,独立精神,我又再次全面的来了解鲁迅先生来了…… 听说要移除课本了…… 我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我只知道,在小时候,我是觉得枯燥无味的,并不了解不要讲什么?但是那一句…… 世上本没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 陪伴我这么多年…… 如果说真要移除,我就没有了当年的那颗种子了,今天打开,又是偶然的一个老师,浇灌的水,才让我打开他,他说,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很孤独,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与鲁迅先生对话,去寻找那份独立思考的精神…… 就因这浇灌的水,正是我打开的原因…… 在这之前,我确实有点点的反抗,逆反心理,那就像小时候爸爸买白糖让吃个够的感觉,不再想打开…… 但是,打开,总有一天会有一个打开他的理由…… 比如现在…… 所以对我来说,移除,不移出,都不搭噶的,但是对于有些人只是读书时候学学,出学校后,就再不会碰书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遗憾呢?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当你面对生活感到无力,你可以读这本书鲁迅被中学教育标签化了。批判精神吧,匕首投枪吧,战斗吧,革命吧。其实只要一翻开《呐喊》,读一下《自序》,就会知道鲁迅是时时感到无力的,而且曾经失败过,并且这样的失败给予了他在面对激昂高亢的运动时的怀疑态度,虽然终究他还是投身到运动中,并且 “呐喊” 了,但这 “呐喊” 不是幼稚、激动而忘乎所以的,反倒可能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缓解一下自己的寂寞,也缓解一下别人的寂寞。
这是怎样的寂寞呢?
那时他在日本留学,几个志趣相投的人凑在一起准备办杂志,企图以文艺为手段改变民众的精神。这杂志名叫《新生》—— 取 “新的生命” 之义,然而杂志本身却没有生出来:“最先就隐去了若干担当文字的人,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不名一钱的三个人”。而就是这三个人,也由于命运的驱策,各奔前途,不能聚在一起纵谈好梦了,于是鲁迅陷入了孤独和寂寞,并且认清自己了。他说:“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鲁迅逃到故纸堆里麻醉自己,宅在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的绍兴会馆里搜集、研究中国古代的金石拓本,直到钱玄同来劝他出山为《新青年》写文章。他也就写了些文章,而写文章的理由,他自己说的明白,也不过是为了慰藉办《新青年》的那帮人的寂寞 —— 那会儿《新青年》既无人赞同,也无人反对。而若是照了鲁迅自己的意思,那么也许是不 “呐喊” 的好,惊醒了众人,让大家切切实实地看到前途的无望,这不是害了人家吗?
而这些小说,因为是要为了运动鼓与呼的,所以也没有完全按照鲁迅自己对文艺的理解来创作。比如为革命牺牲的女孩儿,坟头上有人摆了一束花 —— 这就未免幼稚而过分地浪漫了,其实牺牲者多得是,哪里有那么多有心人和同情者,去给你的坟头摆一束花呢?但鲁迅还是这样写了,因为运动之中,毕竟是要听人号令的,而号令者是不主张悲观的。鲁迅对此很清楚,所以说这类描写乃是用了 “曲笔”,说 “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但他的悲观和不确定,还是在这本小说集的这里和那里显现出来。
比如《狂人日记》,在中学的课本里被简化为对封建礼教吃人的控诉 —— 估计大部分中学老师都解释不清什么叫 “吃人”,这个暂且不说 —— 只说一般的分析全然不提故事的结尾,也就是小说的开头。在那里明白写着,这个在发狂的时候控诉中国过往的历史吃人的疯子,疯病早就好了,“赴某地候补矣”—— 去地方上当官去了。
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人发疯,他才能清醒地认识历史;而当他清醒了,他就去做官了。或者我们换一种讲法,当你面对历史过于清醒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你在发疯,只有当你要去做官并且去做了官的时候,大家才觉得你是正常的。
鲁迅并没有让这个批判者,这个疯子、狂人一直批判下去,而是安排他去做了官,这是鲁迅的深刻,也是他感到的悲哀 —— 因为也许,那个不堪的现实,是无法改变的。
小说《端午节》的开篇是这样的:方玄绰近来爱说 “差不多” 这一句话,几乎成了 “口头禅” 似的;而且不但说,的确也盘据在他脑里了。他最初说的是 “都一样”,后来大约觉得欠稳当了,便改为 “差不多”,一直使用到现在。
方玄绰都在什么时候说 “差不多” 这句口头禅呢?小说里写,在看到前辈欺压晚辈时,过去他是要愤愤不平的,现在却觉得 “差不多”,因为晚辈有一天可以去欺压他们的晚辈;在看到兵痞殴打人力车夫的时候,先前是要愤愤的,现在也就觉得 “差不多”,因为若是那车夫有朝一日能混个兵来当,怕也是要向车夫颐指气使的。
事情本是有更合理的样子的,但有什么办法呢,谁能改变现状呢?方玄绰还没有糊涂到可以自欺欺人说合理和不合理 “都一样”,但他已经不抱希望,而说 “差不多” 了。
所以如果你面对生活而感到无力,可能也不能怪你 —— 鲁迅这里的 “差不多” 也就是今天佛系的一种变体。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呢?
但,我们真的没有办法吗?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