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4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回顾这段历史不难发现,克林汉姆这个书名起的非常好:一方面,寻求更多的食物,解决自身的饥饿问题,是促使英国远渡重洋,拓展殖民的动力之一。在殖民过程中,整个世界都被卷入了一种紧密相连的贸易交换体系。曾经昂贵的,来自远方的食材,走上了普通平民的餐桌,提升了他们的营养水平,更新了他们的饮食结构。但另一方面,这种不平等的全球秩序的建立,又给被殖民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新的饥饿。

      1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用大英帝国的视角,来看看这三百来年的历史

      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读书的口味也越来越有趣了。其实前天就在【得到】的每天听本书知道了这本书存在,也第一时间加入到了书架。可以为昨天那本《精准努力:刘媛媛的逆袭课》实在是太精彩了,所以压抑着自己浓浓的兴趣之火,隐忍到了今天。(其实昨天发完图文就开始读了)果不其然,这又是一本超级有趣的书籍。他和之前我阅读的《趣味生活简史》特别像,都是从古人的生活细节着眼。(这里说的古人,指的就是文艺复兴以后的人。不是那些古代文明的人。)那本书是以一个英国教区的别墅为出发点,详细探究了每一个房间的由来,以及相应的历史进程。而这本书则是以,英国进行殖民扩张的两三百年为基点,从英国本土、爱尔兰地区、北美地区、加拿大地区、非洲地区、澳洲地区、南美地区、已经和中国之间的种种接触出发,借助每一次对当地饮食的考证,撰写的一部大英帝国的扩张史。之所以我说这本书有趣,并不是说对书里面大英帝国对各国人民的压迫表示赞许,正相反,这本书让我在阅读时,时时存在的那种不适感,恰恰是来自于这种殖民扩张,以及对殖民地人民的那些压榨和剥夺。但是,这些并不是本书的重点。他有趣的地方在于,是非常详尽,且非常生动的,把这 300 年来,随着大英帝国的扩张,无论是在渔船上,还是进入北美后成为自耕农,将欧洲的农业技术和每周本地的种植技术的结合,以及从腌鳕鱼开始到安格斯牛肉的跨洋冷藏技术为止,各地,各文化,各种族之间饮食的融合过程。这恰恰是我个人的一种阅读恶趣味。这辈子无论是基于经济基础、休闲时间还是环境条件,我都不大能够去往我心仪的那些城市了。而那些已经流失的岁月,就更是不可逆的存在,想要了解几十年,几百年前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原因是什么,他们都能吃到写什么,如何烹饪的,各地的差异在哪。就只有通过阅读来获取了。这本书的作者本身就是英国人,本国人讲本国史,自然视角与我们不同。比如书里关于当年鸦片战争这一块,作者直言不讳,认为鸦片本身其实被妖魔化了,在他的描写中,鸦片烟对中国人的伤害远没有那么大,他看过的照片,其实鸦片烟馆里的客户还都算是体态均匀,活力正常的。而真正造成面黄肌瘦的原因实际上是因为饥饿所导致的。之所以当时清政府对鸦片态度如此之强硬,更多的是因为白银外流。因为我想推荐这本书给大家,担心有些同学读到这一段被作者误导,所以特意在网上查了一下鸦片的危害。首先,鸦片和冰毒、摇头丸、K 粉这些新兴毒品不同,他主要是致幻作用明显,对身体的伤害是慢性的。并不会马上致命。但是他的伤害都是不可逆的,初期多是因为兴奋而造成的心率不齐,传导阻滞等症状,然后经由鼻、口吸入时,会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而囤积在体内的毒素会造成消化系统不能正常运转,书里提到的吸食鸦片可以顶饿,其实是因为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会造成厌食的反应,不是不饿,是不想吃了。最后就是长期服用对神经反应造成的不可逆的损伤。说白了,这种慢性毒药,虽然不如海洛因、病毒那么致命,但是对人绝对是强烈伤害的。千万不要被书里的内容诱导。本国人讲本国历史,多少还是会有些美化的。所以他说的话看看就好,自己分辨哪些是实时,哪些解读是他人为的原因才那么说的。这不算是一本大众书籍,对于这些小众或者偏门题材的历史感兴趣的人仔细选择性阅读吧。我个人觉得有趣,不勉强推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食物塑造现代世界”,这个观点很颠覆。一直以为,塑造世界的是技术进步,历史更迭。其实,细细品味,民以食为天,原始部落的征战无非是为了裹腹。人类的历史,也像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和食欲作斗争的历史。大英帝国也不厉害,正因为更早的觉醒,这一特点显得更加突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不是为了追求美食,不断发展和扩张。人性使然,是原始部落时代的烙印,对死亡的恐惧,对生理需求的升级需要。这本书,挺有趣。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虽然英国一手建构的殖民帝国已经是历史的陈迹,全球性经济秩序也在诞生后的几个世纪中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它通过存留在世界各地人民的餐桌之上,继续对我们生活产生影响。善于通过食物解析人类历史变化的莉齐・克林汉姆特地选取了 20 种因英国殖民扩展而风靡世界的食物,以点带面地研究了这些物产背后代表的经济生产模式,贸易流动和生活风俗的演变。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饥饿帝国》

            虽然英国一手建构的殖民帝国已经是历史的陈迹,全球性经济秩序也在诞生后的几个世纪中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它通过存留在世界各地人民的餐桌之上,继续对我们生活产生影响。善于通过食物解析人类历史变化的莉齐・克林汉姆特地选取了 20 种因英国殖民扩展而风靡世界的食物,以点带面地研究了这些物产背后代表的经济生产模式,贸易流动和生活风俗的演变。本书的核心内容:对于的食物寻求,也是英国追求海外殖民扩张的重要动力。从鳕鱼,砂糖到玉米,茶叶与咖啡,这些食物成为了早期全球化贸易中的重要商品,也改变了世界各个角落居民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克林汉姆以其新颖而独特的讲述方式,生动描绘了这些食物在英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为理解大英殖民帝国和全球化贸易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作者克林汉姆通过新颖而独特的讲述方式,生动描绘了这些食物在英国历史发展的关键时期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为理解英国殖民体系的形成和全球化历史带来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回顾这段历史不难发现,克林汉姆这个书名起的非常好:一方面,寻求更多的食物,解决自身的饥饿问题,是促使英国远渡重洋,拓展殖民的动力之一。在殖民过程中,整个世界都被卷入了一种紧密相连的贸易交换体系。曾经昂贵的,来自远方的食材,走上了普通平民的餐桌,提升了他们的营养水平,更新了他们的饮食结构。但另一方面,这种不平等的全球秩序的建立,又给被殖民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新的饥饿。所幸的是,二次大战之后,殖民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瓦解了,全球不平等的经济贸易秩序,正在被循序渐进地改善。英国,也重新成为了欧洲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然而发展中国家的饥饿问题依旧存在。我们今天在享用来自全球各地食物的同时,一方面要感谢全球一体化的贡献,但另一方面,依旧要牢记,全球经济体系依旧存在各种问题,远方还有人类在挨饿。毕竟,让整个人类彻底摆脱饥饿的威胁,平等地享用大自然的馈赠,是当今世界的共识,和恒久的美好愿景。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