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徜徉在寓言与现实之间
卡尔维诺的寓言小说《分成两半的子爵》讲述了一个在中世纪时期,因参加战争被炸成两半继而后又奇幻般复合的梅达尔多子爵的故事。梅达尔多子爵在战争中被炮弹劈成两半,一半极恶,一半极善,恶的子爵处处行恶,善的子爵时时行善,善恶处于痛苦的对立冲突中,后因同时爱上少女帕梅拉,两个半身在决斗中受伤被缝合而重新获得了完整的身体,故事反映了人性分裂与善恶冲突。作为卡尔维诺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简单的结构、童话般的形式蕴含了深邃的多元哲理思想。作品中潜在着二个方面的寓意,即;“人自身就是地狱”、” 善比恶更糟” 的当代意义。看似荒诞不经的情节昭示着成人世界之后的分裂与残酷、异化与困惑。一系列符码化的图景和人物言说着现实矛盾中被遮蔽的本质。本书在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中成就赫然。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422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分裂的?残缺的?自我敌对的?他是,你是吗?前几天读了《生活在树上:卡尔维诺传》,被他的专业、才华、文字所吸引,陷在里面不可自拔,今天分享的就是他的祖先三部曲的第一本《分成两半的子爵》。故事讲述了一个在中世纪战场上,梅达尔多子爵跃马横刀。却被土耳其大炮轰成两半。一个完整的人就这样被分成了一半恶人和一半圣徒。他说:“不仅我一个人是被撕裂的和残缺不全的,你也是,大家都是。” 这就是做半个人的好处:理解世界上每个人由于自我不完整而感到的痛苦,理解每一事物由于自身不完全而形成的缺陷。我过去是完整的,那时我还不明白这些道理,我走在遍地的痛苦和伤痕中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一个完整的人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劈成了两半的子爵,一半极恶,一半极善,恶的子爵处处行恶,残暴的杀死父亲的鸟,从而导致父亲在悲痛中死去。多次加害自己的外甥,弑杀成性。而另一半的他又是极善的,时时行善。子爵的善恶处于痛苦的对立冲突中,后因同时爱上少女帕梅拉,两个半身在决斗中受伤被缝合而重新获得了完整的身体。这本书里前一部分,有一些战争场面的描写,似乎有一些卡尔维诺参加游击战争时的影子。他在这本书的后记里说,这本书是他怀着对自己和对一切都感到厌烦的情绪,作为个人消遣写于 1951 年。很多书评家说这本书是写的关于善恶的问题,其实他根本没想过善与恶,一分钟也没有。他想讲的是分裂。现代人是分裂的、残缺的、不完整的、自我敌对。但人们都渴望新的完整。这就是卡尔维诺有意置放于故事中的思想 —— 道德核心。他用一个寓言故事反映了人性分裂与善恶冲突。不管是纯善还是纯恶都不能很好的生活,人性是复杂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有时一个人自认不完整,只是他还年轻。一口气读完了卡尔维诺的《分成两半的子爵》,这是继《树上的男爵》之后,读完的卡尔维诺的第二本书,我很喜欢。《树上的男爵》中因为服务集体,柯希莫走向了人格的完整,因为与薇莪拉的爱情,柯希莫走向了自我的完整。这就是卡尔维诺所说的一个坚守自我的人最终走向 “非个人主义的完整” 的含义。这里存在着个人与集体的辩证:柯希莫正是因为远离人群,才能与集体生活在一起的;同样,他也是因为保持了独立的人格,才赢得了薇莪拉的爱情,当然,也因此失去了她。显然,这不是一个桃花源、“瓦尔登湖” 或鲁滨逊的故事,而是一个超越它们的故事。是一个关于自由与自我的故事,用卡尔维诺的话说就是:“通过对个人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对主人公柯希莫来说,“一个人只有远离人群,才能真正和他们在一起。” 同样,一个艺术家只有远离人群,才能去书写关于人类的故事。《分成两半的子爵》中卡尔维诺也不是为了探讨善与恶的问题,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他没有想过善与恶,一分钟也没有。正如一位画家可以使用色彩的鲜明对比来突出某一种图形,同样地他采用了一种众所周知的叙事的对立来突出他所感兴趣的那个东西,这就是分裂。他说现代人是分裂的、残缺的、不完整的、自我敌对;马克思称之为 “异化”,弗洛伊德称之为 “压抑”,古老的和谐状态丧失了,人们渴望新的完整。这就是他有意置放于故事中的思想 — 道德核心。就像书中 “我” 的一句话 “有时一个人自认不完整,只是他还年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欣赏与和解2022-11/50 | 卡尔维诺《分成两半的子爵》读完《战争与和平》后的感觉如跑完马拉松登顶,再拿起什么书都觉得像短跑。这本《分成两半的子爵》只有 100 页 5 万余字,两个小时内就可读完。作为世间奇男子王小波的偶像,卡尔维诺算得上是一位很具个性化的大作家。这本 1952 年问世的祖先三部曲第一部,是作者幻想构思的一个魔幻主义故事。被分成两半的子爵,做着完全相反两个极端的事。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让人不得不佩服卡尔维诺脑洞很大。他没有弘扬什么,却可以引起读者一层层去思考。“每个人由于自我不完整而感到痛苦;理解每一件事因为不完全而形成缺陷……”,“分裂” 或许是一种真正生存方式,我们不需要 “愚蠢的完整”。去欣赏自己的 “残缺”,去学会和自己人生的不完整和不圆满和解。也如卡尔维诺在后记里说,通过写作这个出自幻想的故事,宣泄了当时的压抑感。作为普通读者的我们,也可从读书中去领悟、去治愈。豆瓣 8.7 分,我 8.6 分推荐。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一个永恒的问题《分成两半的子爵》书很薄,很快就看完了。作为卡尔维诺祖先三部曲的第一本,本书选择了一种奇特的对立:子爵在战斗中被土耳其人劈成两半却仍然错过下来,一半邪恶且充满怨恨,一半善良却迂腐。然而正如卡尔维诺在后记里面提到的,这个故事想要讲的并不是一个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而是一种分裂:“现代人是分裂的、残缺的、不完整的、自我敌对;马克思称之为 “异化”,弗洛伊德称之为 “压抑”,古老的和谐状态丧失了,人们渴望新的完整。” 我想这种叙事的对立在现实中确实能找到一些印证。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常常难以协调一致,我们常常把手段和目的颠倒,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也常常南辕北辙。这是个永恒的问题,荣格讲到人的自性化,王守仁讲的吾心自足不假外求,内家讲天人合一,多多少少都是在试着回答类似的问题。当然卡尔维诺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只是告诉我们:确实有这样的问题,有这样的困境,回答问题就交给芸芸众生好了。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