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3.0赤子态-超越学习、实践和思考
每日一书:《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一个厉害的人》。不要把自己培养成一枚 “职场螺丝钉”。要找到擅长的领域,需要找到自己的独特性,并学会在 “永恒不变的价值” 上持续下注。没有人可以超越学习、实践和思考而成为一个真正的高手。一个残酷的真相。那就是,如果你试图绕过 20 岁的迷茫和焦虑,不去正面冲撞它、击破它,它们就会在你未来的岁月里卷土重来,并且一次比一次凶猛,而你,却一次比一次无力。在人生的赌局里,想要获得不菲的回报,就要学会在 “永恒不变的价值” 上持续下注。(1)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起步。(2)做一名耐心的老员工。(3)找到自己的独特性。(4)提升商业思维,关注社会需求。(5)给自己绘制一份商业画布,从一个点进行辐射,去服务更多的人。其实兴趣也只是一种诱饵,它的终极目的是帮你克服对未知的恐惧,经过几万小时的刻苦练习,形成一项自己的优势。理想的工作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你喜欢的、你擅长的、能赚钱的。所谓黄金思维圈,其实就是 “黄金圈法则”。这个法则出自一个叫西蒙・斯涅克的作家人,因发现了 “黄金思维圈” 而出名。这个法则揭示了这个世界上为何有的人比其他人更有影响力,为何有的产品深受客户喜爱,为何有的老板就是比你当得出色。同样地,在人际沟通中,我发现 “黄金思维圈” 更是一款强大的沟通利器。它能迅速帮你找到对方没有说出口的真正问题与诉求,而一旦澄清了问题本身,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站在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太多人被一份 “好工作” 给坑了,他们沉迷于一份 “收入丰厚的工作” 无法自拔,眼睁睁地看着周围的人大展宏图,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心有不甘却无力改变。在不远的未来,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利用自己的特长,选择和一家平台合作,为自己谋得一份收入和自由。未来,雇佣制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合作制将成为主流;到那个时候,每个人都是一家移动的企业,而你自己,无疑就是这家企业的 CEO。重新认知当今的时代,开启属于自己的 “斜杠之旅” 吧。很多时候,我们喜欢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中小有成就的自己。所有赚钱的能力不论有多么绚烂的表现形式,最终还要回归到本源 —— 即通用的底层知识上来。比如最基础的商业思维和逻辑,分析客户用到的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框架,才是最有力的赚钱工具。在任何领域,如果想要有所成就,都需要超越极限的学习,都需要孜孜以求的探索,都需要殚精竭虑的思考,都需要无数次失败和成功的实践,没有人可以超越学习、实践和思考而成为一个真正的高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打造职场核心竞争力,不做时代弃儿前几天,朋友约我吃饭,聊到了最近国家重拳出击的【教培行业双减政策】。朋友 37 岁,一直在 k12 行业发展。在一家小的培训机构里做招聘经理。曾经以为教育、医疗行业是【朝阳】行业,甚至是【日不落】行业。如今却遇上行业地震公司即将解散,而自己马上面临失业。年纪大不好找工作,投出的简历石沉大海,猎头推荐的岗位自己看不上。看着她红着眼眶,有一口没一口的扒拉着米饭。一时之间,我竟不知要如何安慰。先说年纪,37 岁,二胎年纪太小,在市场上很没有竞争力。再说能力,十几年只做招聘工作,而且自己的招聘资源和招聘能力就放在 k12 这个行业领域,从未储备其他领域的人脉资源、研究过其他领域的招聘。在其他领域压根儿没有竞争力。失去竞争力,就是失去了职场上最后的庇护所。所谓的铁饭碗,不过是过眼云烟。正是那句:时代要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会跟你打。刻意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个职场中奋斗的人时刻要思考的事情。核心竞争力是让人安身立命的法宝,如何锻造这个法宝,我从资深职业规划咨询师赵晓璃老师的《从极简到极致:在擅长的领域做个厉害的人》一书窥见一二。赵晓璃老师,10 年财务工作,做到财务经理之后,探索职业规划和的方法。利用业余时间向各行各业的职业迷茫者提供职业规划的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走出迷茫期。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赵老师笔耕不辍,先后写了 4 本关于职业规划的书籍,《从极简到极致》便是第 4 本。这本书中有大量的实际的咨询案例,读者甚至可以对照着自己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诊断和评估。当然,赵老师相应的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如何找到自己的职业方向,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书中的三个观点,让我脑洞大开,深受启发。01 别拿兴趣当职业,优势才是王道很多人工作着工作着就觉得这个活儿不是自己想干的,但又说不出来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大家常常把这个问题归结到自己没有兴趣爱好上。兴趣爱好和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当它是兴趣的时候你可以从心所欲毫无压力的执行,但职业意味着交付成果、达成目标、deadline,职场中的人是在无数个倒计时中存活下来。兴趣爱好,不代表你擅长,只是让你放松。当兴趣爱好变成职业时,你又会开始新一轮的质疑,我到底是不是真的爱好这个。优势,就是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你能快速铺开一条路,从获得小小的成就感到一路披巾斩棘做成一些大事。02 先努力再选择,才是正确路径前几天我团队的一个 97 年的小姑娘提出了离职,原因是自己没有找到发展方向,现在的工作看不到出路。暂且不评价我们公司人力资源在员工职业发展这一块的工作如何。我问小姑娘:“你现在已经找好新的公司了吗,还是你有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小姑娘:“都没有。我打算先休息一个月再说。” 我:“作为职场的前辈,我建议如果还没有想好接下来要做什么,还是先做好目前的工作。” 小姑娘:“我觉得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想继续做。” 当时,我只是震惊于 95 后的孩子很 “有勇气”,也并未多想。现在突然明白【先努力再选择】是多么的重要。选择是当一个人有实力之后,才有资格做的事情。而想要有实力,你就得先努力。03 努力只是常态,超额价值才是王牌前段时间,杨幂有一段话在网上挺火的:“没有人不辛苦。” 作为职场中人,尤其是在深圳这样的城市,我想说:“没有几个人不努力,只是都在默默努力而已。” 仔细观察一下你周围的朋友、同事、甚至在地铁里遇见的陌生人:看着平平无奇的人,可能冷不丁地就出了一本畅销的财会书籍;看着沉默寡言的人,可能是拥有着几十万粉丝的电竞游戏主播;看着上班浑水摸鱼的人,可能已经手握 3 家利润不错的淘宝店。努力并不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指标。事实上,不仅要努力,还要比别人更努力,还要努力得有方法,还有努力得有超额价值,才会被别人认可。听朋友说教培行业预计有一千万左右的培训老师,现在没有那么多学校可以容纳他们继续当老师,有多少人一边抱怨国家的政策【快准狠】简直不给人活路,一边着急找新出路。读完这本《从极致到极简:在擅长的领域做个厉害的人》,突然有种感悟。国家的政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限制某一个人的职业发展,阻挠某一个人的职场之路。阻挠自己前进的,只有自己的认知和竞争力。还是我的朋友,女性,36 岁育有一女。35 岁的时候顺利从某知名软件公司跳槽到阿里巴巴,38 岁被腾讯高薪挖走。无论是【双减政策】还是【三胎政策】,束缚得从来都是那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人,真正有实力的人依旧供不应求。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努力,努力实现更大的价值,努力让自己的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以抵抗那些未知的风雨。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59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