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大美新疆
这几天在阿勒泰地区转悠避暑,这里是哈萨克族自治州,信奉穆斯林,今年《我的阿勒泰》电视剧火爆,其实书比电视剧好看,推荐哈萨克电影《鲜花》不看情节看实景和服饰,习俗,比如夫妻把头胎孩子过继给父母,姑娘小伙如何对歌约会等等,这样再看这本书会更有代入感,强烈推荐大家来新疆旅游,几点体会:新疆绝对是避暑胜地,由于温差大和空气干燥,在现在南方难熬的 “桑拿天” 来新疆太舒服了。新疆也是打卡胜地,因为天气晴朗,光照强烈,任何经典地标拍照的出片率都高。蓝天白云,绿色牧场,夏天的喀纳斯流淌着碧蓝色的天山雪水。新疆经过 10 多年的治理和国际环境的改变,新疆成为全世界最安全的地区,夏季 8 点才天黑,到 午夜 12 点本地人才开始吃晚饭。新疆典型的西北饮食,丰富的面食,著名的羊肉,抓饭可以无限续饭,丰俭由人,现在手机在手各种咨询和攻略详细。到这里才能体会地域的广阔,起步都是百公里,各地公路高速都很漂亮,随着绿色能源(风和太阳能)的发展,几百年一遇的气候变暖,未来新疆变江南不是梦想,成为中国重要的战略腹地,喀什也会成为新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新疆各地辗转的途中,翻看这本《深山夏牧场》别有一番滋味。在这里公路限速 60 公里,自驾要小心测速,就是因为哈萨克牧民要放羊转场,🐂🐏不会遵守交通规则。在这里能听到太多兵团人开拓边疆艰苦奋斗的故事,看现在漂亮的公路,完备的通讯信号,看李娟书中描写前后对比,最好的是 7-8 月份,在南方的酷暑期,在这里蓝天白云下,漫步在喀纳斯的空中牧场,远望点点白色的毡房,安逸的牛羊,令人感慨。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710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李娟的牧场往事牧民和赖以生存的牧场难以分割,可当牧场难以承受起牧民的需求,两者的相行渐远则是意料之中的事。失去了牧场的牧民,随之而来的是从生活方式到人生的全面改变。《羊道・深山夏牧场》既是羊道系列的最后一本,也是最后一本我看的李娟作品。书中一如既往对牧民生活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更有对此的感悟和思考。1. 牧场往事作者落笔之时,书中所记述的一切早已变成了记忆的产物。我们阅读和思考之时更是穿过了时间的长河。书中的盛景如今恐怕早已难再现。我们关心书中提到的牧民卡西一家,更关注整个游牧民族的未来和命运。习惯于都市生活的我们可能难以理解这种生活的特别之处。以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水为例,我们不光有干净的可饮用水,还可以享受到各种各样的饮料。牧民的生活里水可是非常宝贵的。说不上滴水如油,也至少是极为珍贵。即便如此,也难以保证就能使用上安全干净的水。作者李娟在取水的过程中用漏勺过滤掉的浮尸杂物还算是肉眼可见,一般体质不好的人即便喝了烧开的恐怕也很容易闹肚子。虽然按照作者的说法,这些东西没有毒,只是有碍观瞻。烧开了之后依然不影响饮用,可当全球的气候和环境发生巨变之时,彼此之间的紧密联系可能让这些看似干净的水需要更为先进的过滤以及处理系统才可以变成我们可使用的。我们所在的地方大多是被现代文明所覆盖,享受着便捷饮水的我们难以理解,或者早已将此类记忆遗忘。然而这些则是牧民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2. 外部内部不少人在旅游的时候讲究融入当地人的生活,纵使如此我们也会发现很难如愿以偿。且不说很明显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就是最为简单的日常生活方式可能就面临诸多的挑战。习惯于外部视角的人更适合的恐怕还就是游客打卡拍照式的浮光掠影,想要沉浸式体验的内部视角就注定要克服不少的困难。这些往往来自于自身,或者说是以往经历对自身的驯化。人的适应能力是强大的。从《冬牧场》的故事就可以看得出作者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女子能融入到天寒地冻的牧场生活确实不容易。和居麻一家的相处再和谐也依然是一个局外人。不可否认的是作者也好,还是其他人也罢,更多还是一种体验生活的方式。然而这些在牧民来说就是千百年来早已融为一体的生活方式。试图在了解和融入的过程中会被其原始所震惊,但更为震惊的恐怕还是定居之后带来的系列改变。3. 小孩大人在这片土地上小孩子似乎都习惯性早熟,或许是生存的压力,或许是独特的生活方式。总是在我们的眼中那些很难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事在这里更像一种常态。相比于人们的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作者自然格外留意。书中提到了三四岁的孩子玛妮拉,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自然是她的哭声。没日没夜的哭让周围人可能崩溃。可即便是这样,在哭声中她依然是懂事独立的。不仅可以做到很大程度上的生活自理,还在闲暇之余帮助大人拾柴火。难怪作者会说,她要是不哭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孩子。要我来说岂止完美,简直好得不像真的一样。我们可以视为其对劳动的热爱,但更多可能还是对于周围人的模仿。毕竟在这片土地上电视是没有的,其他高科技的产品更是少见,朝夕相处的更是那一小撮牧民。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让小孩子在玩耍中练习成为一个合格的牧民,而当稍微成熟之后便会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在这里男女老幼都需要出一份力才有可能在艰苦的环境下继续生存下去。4. 走南闯北在牧区生活,对于人民来说,马不光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生活当中的一个好伙伴。若不是亲临此地,作者哪怕生活在新疆,很多时候还是没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它。老马识途固然不错,可马这个生灵本身就会挑人。你若是没能赢得它的尊重,别看你高高在上,皮鞭之下它依然有一份骄傲与脾气。倘若不乐意,人仰马翻是常有的事。对于初次接触或者是不熟悉秉性的人来说,和马的相处有太多需要磨合的地方。想象中的潇洒往往会遇到了现实中的诸多打击,失去了兴趣不少,还可能落下一身伤。想要指挥它,平地里还有可能。一旦路况不好,它未必会听从你的安排,更可能在做出判断后各行其是。马背上的人两脚腾空,想要驾驭自然更是难上加难。相比之下,汽车的出现似乎更人性一点,但在这里也非常的不容易。远没有预期得那么好,只能算一个还算不错的选择。其中的苦与乐恐怕还得亲自体验一下才会真正明白。5. 盛会难逢弹唱会在外人看来可能缺乏新意,在娱乐生活匮乏的牧民来说则充满了乐趣。和作者的置身事外相比,这些人从演员到观众可以说是全身心投入。要是考虑到为了这些活动所做出的准备,心心念念的盛会得以召开就是一桩美事。不过这些可能在新闻和其他人的眼里很难看到,似乎变得更为枯燥乏味。这不光是一种娱乐活动,更像是牧民进行社交活动的另一种形式罢了。除了日常的串门喝茶,各种大小规模的聚会让没有被现代文明完全改变的游牧生活发展出自身的一套系统。从日常的交流和信息交换,再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看似寻常的背后都是人们生存智慧的结晶。这些早已和游牧一样融入到每一个人的血液当中。要是想到这种生活的结束,对于早已习惯的牧民群体,这自然是要经历不少的改变才有可能走出,从而去拥抱新生活。当然那些年轻一辈会更容易一些,尤其是在接受过学校的教育之后。6. 写在最后从《我的阿勒泰》《冬牧场》一直到羊道三部曲,前前后后看了李娟的八本书。在较短时间内的接触不光没有让人审美疲劳,更给人留下意犹未尽的感觉。作者的文字功不可没,但文字背后的独特幽默也不可小视。文字所聚焦的游牧生活更是重点,要是考虑到这些逐渐在现实中消失,更是难能可贵。或许对于后来者,这些书就像一座座文字组成的博物馆,向来往的人展示着曾经的游牧生活。原始到后来者很难理解,却用其自有的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不少人也曾像作者一样为之驻足,可真正能融入其中的恐怕还是书中那些主人公们。或许有的人在书中留下的笔墨不多,但依然有着太多值得挖掘的细节。对于细节的关注可以说是作家的基本功。对于自学成才的作者来说,数年的练习与写作,遇上了哈萨克牧民,最终在时间的长河里留下一颗又一颗璀璨的星星,让每一个路过的人都难以忘怀。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羊道· 深山夏牧场《羊道・深山夏牧场》是李娟所著的散文集 “羊道” 系列的第三卷。这本书记录了作者与哈萨克牧民扎克拜妈妈一家共同生活的经历,以及她在新疆最北部粗犷、苍茫的阿勒泰山区游牧、转场、迁徙的生活。作者在自序中写道:“新疆北部游牧地区的哈萨克族牧民大约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支相对纯正的游牧民族了,他们一年之中的迁徙距离之长,搬迁次数之频繁,令人惊叹。关于他们的文字也堆积如山,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生产方式、居住习俗、传统器具、文化、音乐…… 可是,知道了这些,又和一无所知有什么区别呢?所有的文字都在制造距离,所有的文字都在强调他们的与众不同。而我,更感动于他们与世人相同的那部分,那些相同的欢乐、相同的忧虑与相同的希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李娟的作品让我对阿勒泰的美景憧憬不已。让我以代入者的身份 “亲身体验” 了一下阿勒泰哈萨克牧民的 “真实” 生活,而不再是想象中要么 “贫穷” 要么 “富裕” 的牧民了。他们虽然表面看起来牛羊成群,非常 “富裕的样子,但是却那么辛劳的劳作,和内地的农民对比下来。农民看起来反而不是那么辛苦了,虽然我们从小的教育中,总是以 “辛劳的农民伯伯” 为学习对象。传统的哈萨克牧民不仅要劳动 “放牛娃”,而且还要自己制作生产和生存工具和物品,因为他们离现代生活太远了。而现代的农民只用管好如何种地就可以了,因为基本上什么都可以买到。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深山夏牧场》:希望大地上一切生命安度冬夏01《深山夏牧场》是李娟《羊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她跟着扎克拜妈妈一家,离开了水草丰美的前山夏牧场冬库尔,来到了深山夏牧场吾塞。李娟眼中,吾塞是林海孤岛。因为在吾赛,生活寂静封闭,除了附近几家邻居,几乎没有客人经过,而最近的邻居,也需要步行一个小时才能到达。如果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话,没有斯马胡力在放羊途中交换来的小道消息,“吾塞就像被倒扣在铁桶中一般密不透风”。02 虽然孤寂,但吾赛的生活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餐布展开之处青草繁盛,食物与安宁甜蜜并置,哪怕是最普通的一道茶饮都能令人目眩神迷。这正是一年之中最舒适、最丰饶的时光。” 牧民们除了四季转场,四月要梳山羊绒、五月六月要剪羊毛、七月擀毡、八月打草,日复一日的放羊放牛,还要应对每天潮水一样汹涌的繁重家务活。所有的劳动都是艰辛的,李娟每天几乎只做着室内的活,手指头却挨个全烂了,指甲边肉刺丛生,整天血淋淋的。其他人的辛苦更不用说,扎克拜妈妈经常头痛全身疼,把止疼药当饭吃,卡西的一只耳朵聋了,斯马胡力也头疼、鼻炎严重,需要定期去阿勒泰市看病。但是,牧民们从不害怕生活的艰难与沉重。03 李娟用真诚的写作,让我认识了一个个勇敢坚韧的哈萨克牧民。她眼中的卡西,是个伟大的小孩子,经常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放羊,然后乱七八糟地回来。卡西穿着红色的雨鞋,带李娟在森林里穿梭,总是轻快地走在最前面。卡西骑术了得,经常风驰电掣策马奔驰,笔直地冲向高高的山岗,充满了豪情和欢乐。卡西马马虎虎地打发着自己的生活,却骄傲自信,边想着法子改进学习,边马不停蹄地长大。卡西也有自己美妙而奢侈的梦想,想要继续上学,去阿勒泰市上卫校,当一名护士。斯马胡力是个神奇的大孩子,日常懒惰的时候相当可恶,干起重活来却毫不含糊、让人信赖。斯马胡力相当爱美,经常拿出小镜子梳头,把漂亮衣服深压箱底,参加舞会的时候才穿,平时穿得乱七八糟。“斯马胡力最动人的时候是唤羊的时候。他并不像卡西那样 “啾!啾!噢噢!啊” 地大喊大叫,而是抿着嘴轻轻地发出亲吻般的声音:“么!么!” 温柔地反复呢喃。语调有急有缓,有高有低,如倾如诉。那时,乱跑的羊会不由自主停下来,扭头定定地看着他,并转身慢慢向他靠拢。” 爷爷是个有知识的乐观老人,喜欢唱歌,孩子们都很喜爱他,尊敬他。每个阳光充沛的正午,爷爷总是坐在家门口的草地上享受他富于激情的朗读时光。“像是在那片草地上摊开了生命,一寸一寸用心摩挲。”04 这一切的人、事、物,都让李娟觉得亲切温暖,她把目光从自身转向更广阔的事物。她发现,她和牧民对待自然的态度是不同的。下雨的时候,她专挑能躲雨的地方走,因为对她来说,雨是入侵物,是一种伤害,但对卡西他们来说,“雨则是和阳光一样不用去理会的身外之物”。哈萨克司机开车遇到羊群的时候,会停车、熄火,耐心等待羊群如巨流般缓慢经过自己,而汉人司机则会急躁地打喇叭、惊吓羊群。李娟最喜欢的事情是出去散步,行至最高处,遥望远处的毡房和木屋,看炊烟袅袅升起,天空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梦境,她感觉自己身处另一个星球上。某个黄昏,扎克拜妈妈在夕阳中挤牛奶,孩子们追赶小牛嬉戏,李娟觉得,一切都像是几百年前就早已见过的情景,“熟悉得让人突然间记起了一切,又突然间全部忘记”。05 李娟用轻盈、灵动的笔触记下了动荡、艰辛、寂寞,但同时又温馨、可爱、浪漫的吾赛生活。她的写作,让我对阿勒泰充满了神往,感到了一种遥远的召唤。她极尽诚实地书写她体验到的世界和情感,这书写却无法收容她孤独的内心。“所谓的 “孤独感”,总是尴尬又悲伤的。然而不止这样,也不只是我。面对这样的时代,面对外部世界的喧嚣节奏,眼下这个民族又何尝不孤独呢?” 她只能写出自己的希望,“希望人长久,希望大家渐离贫苦,希望大地上一切生命安度冬夏,希望自己变得强大有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北方很多少数民族历史上都曾有过游牧生活的阶段,书籍影视也多有关于游牧的记载和展示。但是究竟怎么 “游”,不清楚。《羊道》系列真实记录了扎克拜妈妈一家一年中数次转移牧场的经过,深深震撼了我。这种震撼久久萦绕,让我对哈萨克族哪怕是最普通的牧民心生敬意,虔诚的敬意。平时看到的哈萨克歌舞,都是热烈的,欢快的,激越的,能带动人置身其中的。却想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是那样的艰苦艰辛琐碎乏味,他们的生存环境是那样的严酷恶略贫瘠。这种反差,真实的反映了这个民族坚强坚韧的品质和精神。他们乐观的浓烈的生活着,这是使我这个生活在外面世界的人为之震撼的地方。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不一样的风情我今天看的这是第三本李娟的 “我的阿勒泰” 系列的书籍。感觉非常快乐。这本书看了很长时间,有时等我再开始写关于这本书评时候,已经想不起来前头讲了什么,单单想起后面的几个故事,但是前头这一系列故事的感情依旧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虽然记不清故事具体是什么意思,但是我通过作者的语言了解到了另一种生活,跟我们在同一时空,跟我们在同一个国家,只是地理位置不一样,但是人与人之间的风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生活却也相差这么多。所以有的时候我也在想,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也许我们刚从父母的肚子里出来的时候,都是一样的人,但是仅仅因为生活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却造就了不一样的性格、命运和故事。真是环境改变人,这也就说明了环境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我很喜欢她写的这些小故事,很具有生活气息,让人感觉到生活的美好。生活虽然对于他们并不易,他们要经历很多事情,自己独立在深山老林里放牧,很多东西都要自给自足,非常辛苦,也没有什么很好的物质生活,但依旧影响不了她们精神世界的丰富。所以我在想,这是不是我们天天说的松弛感和幸福感?是不是对于我们当下这种焦虑的生活也是一种安慰?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