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你自己的问题
《谁的问题》 2023-27 现代社会在宗教的祛魅之后,个人主义也就意味着个人负责制,在传统社会意义崩塌后无法自我构建生活意义的人,就只能在家族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摇摆扭曲,精神有所寄托和依赖总是幸福的,当需要自己扛下所有之时才是真正的压力所在。当精神世界失去了神和集体的庇护成为了孤儿,没有足够强大的灵魂为支撑人,就只能在这时代激荡交汇的浪潮中风雨飘摇甚至被卷入无底的漩涡里。在这种情况下,甚至无法追问是谁的问题。 谁的问题? 是你自己的问题! 不,我怎么会有问题?都是其他人的问题!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谁的问题,每个人的答案看完本书,对我个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孟老师对于现代人的意义的分析 — 这是一个每个人都希望活出自我,活出意义的时代,但这也是一个社会系统无比精密,每个人都被放置于其中一个零件而重复周而复始的工作的时代。一方面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方面是社会给于人的零件式现实,我们在这两者之间拉扯纠结,焦虑内耗。我们在充分享受这个时代的便捷快速的同时,也在承受这一便利随之带来的流动,陌生和孤独。人是一种需要意义和与他人互动的生物,而我们的意义也是在与他人,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形成。但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变化和重组,以致于我们还没来得及熟悉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就要面对离别,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如此之快,技术迭代也越来越快,身处其中的我们唯有直面这一形势并且找到自己的节奏。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我发现互联网在隔绝了每个人的真实性的时候,也有一部分人在利用互联网来连接更多真实的人。比如各种读书会,成长营等等线上组织会通过互联网连接更多的人,但也会通过线下见面会来让大家看到真实的对方,扩大每个人的认知范围。所以我个人还是相信无论在各种境遇下,人总是会有超越自身环境约束的能力,能在当前的环境下去思考,去协作,然后做点现实环境不能约束的东西,比如友谊,勇气和爱。这是人的本能,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基石。看清问题不是为了被问题打败而一蹶不振,而是为了做出更好的选择而重新出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现代人在劫难逃,但没有一个人是座孤岛孟老师在这本书里所讨论的内容,都是具体的现象讨论,而非抽象的观点理念,正是因为这种具体,给了我更深邃的体会。无论是电子游戏的兴盛,社会老龄化,抑或是现代人对远方的向往,对意义的追求,还是现代人的抑郁焦虑等,现代人的生活里遍地都是正确答案,孟老师给出了他的答案,但读者也能有自己的思考。印象很深的是孟老师关于那句 "理解是稀缺品" 的讨论,理解之所以稀缺,是因为外人的视角都是 "去情景化" 的观察,都是基于一般规律和常识形成的判断,而非切身体会,所以理解其实并不是口头上说说那么容易的。这也让我想起了《杀死一只知更鸟》里说过的,你永远无法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那个人的鞋子,可是当你穿上那双鞋的时候,你连路过都觉得难过。通过这些思考,我也察觉到我内心的启发,就算无法理解,我们也不应该随意公开评价别人,应该审慎考虑语言在这个传媒时代能带来的非意图后果。我对他者的概念也有了新的思考。从前的我总觉得,他人即地狱,正是因为他者的存在,人才会有痛苦。而成为他者,本就是一种消极的状态。但孟老师却说,现代人的心灵状态离不开他者,正是因为和真实的他者的联结,才形成了人的支撑,现代人才得以从焦灼的状态中获得支持。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过往的经历,遇到的每个他者,都成为了烙印个人生命里的印记,成为生命本能的一部份,正是因为这些经历和人物,无论酸甜苦辣,都加深了我们的存在,他者不会仅仅是带来痛苦的魔鬼,也可以是承载意义的小船,载着我们在这人世间真实的生活。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