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名家写东西是给标准的方案模板,大师写东西是唤醒我们真实的自我
人是有一种天生就想要成长的渴望,就像一颗种子,天生就想要发芽一样,如果说过去的精神分析师像神一样把一些特定的方法灌输给患者,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正常生活 (从表面看起来患者似乎正常了很多,但实际上内心的冲突并没有得到根除,而是隐藏在更深的地方,结果创伤一辈子都在默默蚕食患者的内心) 所以卡伦霍尼一派的精神分析师做的事情是引导患者把他本身真实的自我重新激活,而不是给到一个特定的模板方案让患者视其为唯一标准事实上神经症患者为了防止 “变疯”,他们会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来应对内心强烈的冲突,比如书中提到的自谦型人格用过分自责来应对,扩张型人格用无多不能的幻觉来应对,放弃型人格用逃避和无所谓来应对 (拿我自己来说,我的人格偏向于自我谦避的类型,这种超脱型好像表面看起来挺好的,与世无争又有智慧,但其实也并非健康通透超脱,我只是顶着这个壳来保护真实的自我免受外界他人的伤害,退出了内心战场的同时也退出了积极的生活,它是一个收缩限制的过程比如表达的勇气,做事的决心等等,,对他人不报任何期望,自然他人也没有权利来强制我做什么,自我成为了生活的旁观者,不被打扰限制欲望享受孤独,同时也停顿了生活和成长) 这些措施仅仅是表面上看暂时压制住了冲突,但长远来看它会造成自我的严重疏离,即越来越远离真实自我而趋向于追求理想化自我,这也是为什么神经症人特别追求荣誉和权利 (因为他要维持这种自我优越性) 对于患者这么多年来的心理机制,其实作者也没有给出具体方案,她想表达的只是引导我们走向真实的自我,那么真实的自我怎样发展,由它自己决定,就像一颗种子要生长成怎样的植物,开出怎样的花朵正像她自己说的 “佛洛伊德没有看到人类身上的建设性力量,还否认人类有真诚的品质,佛洛伊德哲学从深层上看是悲观的,而我们的哲学虽然承认神经症中的悲剧因素,却仍属于乐观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对卡伦·霍妮思想的思考1 卡伦・霍妮是伟大的精神分析学家,她的《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我们内心的冲突》、《实现自我: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三本书读完很久了,今天来梳理一下她的思想。她的书一度让我读不下去,其深刻洞彻的分析像一把鹤嘴镐,挖出了我内心很多感受,让人厌恶、恶心、逃避。最终我还是间歇的硬啃完了三本书。现在看来,那些感受是真实的,费的功夫是值得的。说到精神分析,回避不开弗洛伊德。卡伦・霍妮师承于弗洛伊德,是他的徒孙。然而就像佛洛依德的其他同事和弟子一样,卡伦・霍妮也 “背叛” 了师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核心是两点:* 心理结构理论。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潜意识部分,自我和超我是意识部分。* 人格发展的动力是原始本能,包括性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弗洛伊德在现代思想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理性,或者说科学,颠覆了愚昧、迷信和宗教,把人们带入了现代。但弗洛伊德颠覆了理性,他认为人是原始欲望的驱动的。欲望是现代人精神中的重要问题,欲望一直被认为是可耻的,人对欲望的屈服是卑微的,如何超越欲望的卑微,走向人性的崇高,是哲学家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但弗洛伊德确立了欲望的正当性,而人只是欲望的傀儡,因此他的理论也是决定论的。弗洛伊德的研究不严谨,理论不科学,但在他的时代,其理论却乘着科学之名广泛传播,深刻的影响了文学艺术领域。一个心理学家是否归为精神分析学派,不看他是否继承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而是看他是否使用了弗洛伊德所开创的方法,即用潜意识和意识的关系分析心理症状。精神分析的方法不论科学与否,往往能够直击人心,任何人都回避不开。卡伦・霍妮继承精神分析的方法以及弗洛伊德的很多思考,但她与弗洛伊德的理论有两个根本的不同。第一,不把心理状况看做个体的特征,受到固定动力的影响。她洞察到了人社会性的一面,人的行为受社会文化、人际关系的影响。神经症不仅是指患者行为与社会文化所规范的行为的背离,而且在不同文化中神经症的表现也是不同的。第二,否定决定论。她认为,神经症患者在儿时由于不当的养育方式形成基本焦虑,基本焦虑是神经症的沃土。神经症患者会发展出对抗基本焦虑的防御机制,让人脱离真实自我,但真实自我是可以找回来的。她相信人类天生具有进化而来的建设性力量,这种力量促进人类实现其潜能。显然,卡伦・霍妮是理性而温暖的,相比之下,弗洛伊德显得偏执而冰冷。2 卡伦・霍妮的理论,在我看来,从两个维度展开。维度方向上,横向的,她认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文化是人类心理活动背景,不同的文化造成不同的神经症。经度方向上,纵向的,她指出了个体的神经症人格发展的过程。卡伦・霍妮的理论中有这样一些关键词:时代文化、神经症人格、焦虑、敌意、理性自我、真实自我。神经症人格。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和大家不一样,一般会被骂 “神经病”。在卡伦・霍妮的语境中,还真就叫 “神经症”。她对神经症的定义是,一种有恐惧和对抗这些恐惧的防御,以及为了找到解决那些冲突倾向的折衷方式而做出的尝试所引起的心理障碍。这个定义很复杂,但卡伦・霍妮坚持认为神经症的主要特征是其心理障碍偏离了特定文化,恰恰说明她对神经症的观察是社会视角的。例如,爱斯基摩人会杀死残疾婴儿和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这我们的社会是无法想象的。这是爱斯基摩人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所发展出来的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中,这种行为不是 “神经的”。现在,爱斯基摩人的生存状况逐渐变好了,这些旧有的行为也在改变。焦虑。焦虑是一种不合理的内心冲突,焦虑通常给我们的是一种没有对象的、弥漫性的消极感受。跟恐惧对比一下就明白了。恐惧是对一个具体的对象产生的合理反应。例如,在一座很高的吊桥上,恐惧是合理而正常的反应,它是有具体对象,对象是高空和晃动的桥。如果你一边产生恐惧的想法,一边感觉到自己内有着跳下去的冲动,或者担心自己会不由自主的跳下去,或者不由自主的想象自己掉落的场景,那么冲突就产生了,焦虑也产生了。焦虑背后的冲突通常难以察觉的,因此当焦虑产生时,我们会产生没有对象的,弥漫性的焦虑情绪。敌意。仇视的心理和敌对的情感。理想自我:通常指对自我的一种理想想象。书中没有具体定义,我的理解是,在神经症语境中,理想自我是指神经症患者对自己进行理想化评价并内化为 “自我”。神经症患者会认同这种评价,偏执的追求这种评价所提出 “要求”,所规定的 “应该”。理想自我是神经症患者对现实自我的防御。真实自我:是指那个包含自我真实愿望,蕴含建设性动力和能力的自我。卡伦・霍妮的理论关于社会文化的讨论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我想展开讨论一下,其理论在纵向上结构,即神经症人格在个体身上的发展形成。第一阶段:基本焦虑的形成。精神分析是 “育儿心理学”,卡伦・霍妮同样把神经症追溯到了童年。父母的养育方式不当,没有能力爱孩子,不能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特的个体;父母的态度是支配性的、过分保护的、威胁性的、易怒的、过于苛刻的、溺爱的、反复无常的、偏爱其他兄弟姐妹的、伪善的、漠不关心的。如果这样,就会忽视孩子的需要,阻碍孩子的潜能成长。结果是,孩子不能形成归属感,产生深深的不安全感和模糊的恐惧感。这些感觉就是基本焦虑。基本焦虑常常与敌意伴随,卡伦・霍妮认为是不当的养育方式先引起了敌意,对敌意的压抑造成了焦虑,在我看来,基本焦虑和敌意是伴随的但因果关系不明确。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催生出疏离感和无助感,在基本焦虑的压力下,一个孩子不能以其自身的真实情感与他人交往,迫使它寻找其他方法与他人打交道。第二阶段:缓解焦虑的策略。依据自身的先天气质,一个孩子会发展出三种人际策略。第一种是试图依附于身边最强大的人;第二种是反抗与竞争;第三种是摒弃内心生活,与他人保持距离。也就是说他会谦卑恭顺,依赖他人;积极竞争,争夺权力,控制或反对他人;封闭自我,逃避远离他人。第三阶段:形成理想自我。缓解焦虑的策略无法彻底根除焦虑,内心始终是背离真实自我的,一再受到挫折后,就只有一种方法可以满足所有需要,那就是:想象。想象会在内心中塑造出一个理想化的,心满意足的自我形象。这种形象赋予他无限力量和崇高能力,让他成为一个英雄、一个天才、一个最高尚的爱人、一个圣徒、一个神。第四阶段:受理想自我的驱使。理想自我出于自我的想象,是如此的完美,因此神经症患者会深深被它所吸引,产生认同,逐渐疏离真实自我。这种认同愈深,这种疏离愈远,对理想自我愈爱,对现实自我愈恨,愈轻视,愈陷入一种自我的矛盾与冲突之中。由于对理想自我的认同,神经症患者会按照理想自我的要求去行动,按照理想自我规定的应该去行动,进而发展出与正常行为模式相背离的心理特征。3 对卡伦・霍妮的思想梳理到这里,就剩下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即:如何找回真实自我?改变的途径有两种,一种由内,靠神经症患者自我发现和觉察,自己做出改变;一种由外,寻找咨询师的帮助。两种方法都是困难的,对于理想自我,对于神经性自负,最难的就是改变,这是对自我的否定,而理想自我就是用来防御否定的。卡伦・霍妮是理性、乐观的。她认为最大的力量是 “认识你自己”,意识到这些心理因素是有用的,打破幻想,削弱阻碍的力量,真实自我的建设性力量会逐渐显现并发挥作用。也许,接纳才是改变,接纳那个追求完美的,存在着很多不完美的自己。也许,认识自我才是改变,对自我看法的松动,是改变的开始。也许,脱离自我才是改变,转换一下身份和视角,重新看待自我和他人。我相信,那个真实自我的力量,会像小草一样,顶破岩石,野蛮生长。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实现自我之路#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842 本(115)#《实现自我》🚢在内心的压力之下,一个人可能会疏离于他的真实自我。然后,他会通过严格的内心指令系统,将他的大部分能量转向于塑造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绝对完美的人。除了上帝之外,再无任何完美的东西能够实现他理想化的自我意象,能够让他对(自认为)自己所具有的、所能具有的或者应该具有的高尚品质而感到满足和自豪。🚢对于那些相信人性中生来既有本质上是 “善的” 东西,也有 “恶的”、有罪的、破坏性的东西的人来说,道德的目标必定与上述目标不同。它所强调的重点是通过信仰、理性、意志或慈悲等因素来精炼、指导或加强内在美德以确保其获得最终的胜利 —— 这与特殊的占主导地位的宗教或伦理概念相一致。打击和压制邪恶并非这里所强调的唯一重点,因为人性还有其积极的一面。🚢只要给予人类个体一个机会,他就能发挥他所特有的人类潜能。这样一来,他也就会发挥他的真实自我所具有的独特活力:他自身情感、思想、愿望和兴趣的澄清和深入;开发自身资源的能力,自身意志力的加强;他可能具有的特殊能力或天赋;表达自己的能力,以及自然而然地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所有这些迟早会让他发现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的。简而言之,他会朝着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而不会偏离太远。而这就是我现在以及在整本书中屡次说到真实自我是内在力量之核心的原因,这种内在的核心力量是人人所共有,但在每一个人身上的表现又各不相同,它是人类成长的深刻根源。🚢自我理想化总是包含一种普遍的自我美化,因此会给予个体迫切需要的意义感和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优越感。但它绝不是一种盲目的自我夸大。每一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特殊经历、早期的幻想、特殊的需要以及天生的才能等材料构建自己的理想化意象。如果这种理想化意象不符合自己的个人性格特征,他将不会获得认同感和一致感。🚢一开始,他会理想化自己解决基本冲突的特定 “方法”:顺从变成了善良,爱变成了神圣的东西,攻击性变成了力量、领导力、英雄主义和全能感,冷漠变成了智慧、自我满足和独立性。按照他那种特定的解决方法,那些看起来是短处或缺点的东西总能变淡或被掩饰。🚢理想化自我通常会渗透进他的抱负、目标、日常生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之中。因此,自我理想化必然会发展出一种更为广泛的驱力,我给它起了一个比较符合其性质和范围的名字:追求荣誉。自我理想化依然是它的核心部分。追求荣誉所包含的其他因素,尽管在每一个个体身上的强度和意识程度各不相同,但它们都会表现出来,这些因素就是:追求完美的需要、神经症野心以及对报复性胜利的需要。🚢追求荣誉驱力之强迫性的另一个标准 —— 就像其他任何强迫性驱力一样 —— 是它的不加选择性。既然个体在追求某种东西的过程中其真正的兴趣并不重要,那么,那他就必须成为注意的中心,必须成为最有吸引力、最聪明、最有创造力的人 —— 不管形势是否要求他这样做,也不论他是否具有这样的天赋,他都要争第一。🚢追求荣誉的所有驱力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追求比人类天生具有的更多的知识、智慧、美德或权力。它们的目标都指向了绝对、无限和没有止境的事物。想象之所以能够翱翔于无边无际的领域,是由追求荣誉的驱力背后的需要的力量决定的。追求绝对和极限的需要非常迫切,以至于它们会凌驾于那些通常阻止我们的想象脱离现实的禁锢之上。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因为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基本焦虑。为了克服基本焦虑,他的办法就是构建出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来重新获得自尊。之后,为了维持理想化的自我不被拆穿,他产生了追求荣誉的冲动,这强化了他神经质的自尊,但同时又让他自我憎恨,这两者相加就是自尊体系。自尊体系加剧了他的内心冲突和分裂,他必须再次找到让自己重新回归整体的办法。霍妮列举了三种,即自负的解决办法、自我谦避的解决办法,以及与世无争的解决办法。但霍妮指出,这些解决办法都是徒劳无功的,只会让他与自我越来越疏远。只有让他移除自尊体系,重新找回真正的自我,学会承担责任而不是一味逃避,才能实现自我的成长。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每日一书:《实现自我》。当我们不再像神经症患者一样痴迷于自我,当我们可以自由地成长,我们也会自由地去爱,自由地去关心他人。神经症自查,请摆脱对完美自我的追逐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想清楚了很多问题。比如,为什么我们会感到内耗?自我憎恨和厌恶的情绪来自哪里?为什么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内核的 “空心人”?拖延症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有神经症才能进行创作?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去建立生活、实现自我的驱动力。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会在这种驱动力下实现自己的潜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创作,在和他人的团结协作中创建自己的生活。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人可能会因为环境、生活经历的不同,通过施发严格的内心指令系统,将 ta 的大部分能量转向于塑造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绝对完美的人。霍妮把这种塑造完美自我的倾向称之为 “应该” 之暴行。这种完美的声音一直告诉我们,作为一个 “优秀的人”、“有素质的人”、“好学生”…… 等种种标签下的人,我们应该做什么,要忍受什么。也许我们不能忍受自己寻求帮助,不能做一些 “不符合道德标准” 的事情。当我们在心中为自己划出了一个边界,很快我们的能做的事和不能做的事情就越来越多,自我的潜能也不再发展,变成了一个僵化的模型。也就是说,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切都停滞了,但大脑里还是在日夜不停的用逻辑去塑造一个理想自我的塑像。这样的人站在自己精神的国度,俯视外界的一切,用自己的逻辑去批判外界真实的世界。《山月记》中的这段话曾经无数次触动我,也让无数人为之共情:我深怕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地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一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那怯弱的自尊心。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块美玉,我们在正常的自我驱动下,都可以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焕发出光彩。如果我们只在精神上塑造一个完美自我,限制自己在现实世界中的活动,我们就会离真实的感受越来越远。为 “自我” 造像忘掉你实际上是一个可耻的家伙,这才是你应该成为的样子,成为这种理想化自我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你应该能够忍受一切事情,理解一切事情,喜欢每一个人,且始终保持富有成效的状态。我们的内耗来自哪里?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应该没有阻碍并且完美地完成一些事情,且聪明才智应该是一种至高无上的驱动力。我们都暗中觉得自己是永远都不应该受到伤害的人,但其实内心通常没有如此具体的计划。这种对于完美的期待是很隐秘的:一位教师可能会期望,因为她拥有长期的教学经验,因此,写一篇有关教学法的文章对她来说应该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果她才思枯竭无从下笔,那她就会对自己感到非常厌恶。她忽视或抛弃了这样一些与此相关的问题,如:她有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写?她有没有一些教学经验可以提炼为有用的思想?而且,即使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要构思和表达出这些思想,把它们写成一篇文章也仍然只是一件平凡的工作。所有事情都是无常的,成功也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生活就是包含了无数平常的工作。如果我们确信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有超凡的意义,没有任何阻碍。更甚者我们都觉得自己不会得病,倒霉的事不会发生在自己生上。那么,我们只是简单地向自己发出一个绝对的命令:否认或无视人的身上存在脆弱一面的事实。没有人是完美的道德偶像,也没有人像小说人物一样每一个事件都推动一次转变。如果,我们一直隐约塑造一个我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我要做的事应该是什么,我们就已经穿上了 “心灵的束身衣”,自己拿起了 “应然” 的皮鞭。请继续问自己一个问题,得到这些 “必须拥有” 的事情之后,你要怎么生活?有什么计划现在就为此付诸努力呢?很多问题是没有答案的。有自驱力的人能够为自己的生活承担起实际的责任,而不是这样一种虚假的责任。他们将会承认,早年的影响确实会以对其不利的方式让他发生改变,不管他所遇到的困难的根源是什么,它们都确实会干扰他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因此,他最好集中一切力量战胜它们。但如果我们不幸在以往的经历中,给自灌输了一个 “事情应该有的样子”。那么现实中发生的事就会恰恰相反,我们会觉得不应该受到这些困难的干扰。我们大脑中维持理想化生活的声音会不断升起,都是外界条件阻碍了我,让我没办法做一个真诚 / 发挥才智的人。一个人只要按照他的内心指令来生活,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一个人越是生活在想象之中,就越能容易摆脱困难:只要把问题推给所有阐释体系就好了,都是外界的原因。如果被夹在不同的相互矛盾的 “应该” 中间,那么生活可能就会出现更多问题,霍妮举了以下这个例子:例如,一个男人认为自己应该成为一名完美的医生,应该把所有时间都用在患者身上。但同时,他又认为自己应该做一个完美的丈夫,为了让妻子高兴,他应该在妻子需要时尽可能陪在她身边。而当他认识到他无法兼顾二者时,轻度的焦虑就产生了。他的焦虑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轻微的程度,是因为他立刻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解决了这个难题:决定到乡下定居。这意味着他放弃了未来继续深造的机会,并因此影响了他的整个职业前途。往往我们 “应然” 的自我会在不同的面向建立,这也是文化影响下的结果。对于女性来说,有更多不同领域的 “应然”:独立女性(经济上很高的要求)、美丽健康(健身、化妆)、家庭(做一个好妈妈)、专注…… 但请看每一个概念都是需要不懈努力去完成的,如果你追求每个面向上的完美,就必然会有冲突和牺牲。我们就会在这样的 “应然” 中对自己实行专制,作出错误的选择。对待这种专制的态度以及体验这种专制的方式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人顺从,有的人反抗,程度不一。虽然这些不同态度的因素在每个人身上都起作用,但通常情况下,占优势的要么是这种,要么是那种。回避冲突的方式对他来说,“我应该” 和 “我实际上是” 这两个方面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 —— 对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这二者之间的界限很可能都不太清晰。对扩张型的人来说,掌控生活极为关键,他倾向于认同自己的内心指令,而且他会有意或无意地为自己的标准感到自豪。扩张型的人觉得他应该尽自己的一切可能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他应该知道得比其他任何人都多;他应该永不犯错;只要是他想做的事情,应该绝不会失败 —— 简言之,不管他那些特殊的 “应该” 是什么,都应该要实现。而对于自谦型的人来说,当他焦虑地试图实现这些 “应该” 时,大多数时候却觉得他自己根本无法实现它们。因此,在他有意识的经验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自我批评,这是一种因为自己不能成为至高无上的人而产生的一种内疚感。最后,对于放弃型的人来说,“自由” 的观念比其他一切都更具吸引力,他是这三种类型中最可能反抗其内心专制的人。由于自由 —— 或者说他对自由的看法 —— 对他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他对任何的强制都极为敏感。他可能会以一种消极被动的方式进行反抗。因此,他认为应该做的一切事情 —— 无论是做一项工作、读一本书 —— 在他的心里都会变成一种强制性事件,引发他有意或无意的愤恨,结果会让他变得无精打采。如果需要做的事情都做了,那也是在内心抵抗所产生的压力之下完成的。他也可能会通过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方式来反抗这些 “应该”。他可能会试图将这些 “应该” 都抛诸脑后,有时则可能走向完全相反的另一个极端,坚持随心所欲,只做自己乐意做的事情。这种反抗可能会采取非常强烈的形式,而且常常是一种绝望的反抗。如果他不能成为最虔诚、最纯洁、最诚挚的人,那么,他就会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 “坏蛋”。 这些抽象的标准让我们离生活越来越远,不同的冲突让会让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做。想象力挥舞它的魔杖,抹去 “我应该感觉到” 与 “我确实感觉到” 之间的界限。于是,我们就会像我们应该相信或感觉到的那样去有意识地相信或感觉。当我们笑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不能浪费时间在 “唱歌”、“看视频” 这种事情上,我们应该在阅读和专注的时候笑;当我们哭的时候,我们不认为是在为一个具体的人哭,而是因为理解了艺术中抽象而伟大的情感。通常情况下,这些 “定做的情感”(made-to-order feelings) 的肤浅性会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当自负或虚荣心受到伤害时,爱就会很容易让位于冷漠或怨恨、轻视。我们慢慢训练自己,需要特定的场景和要求我们才应该怎样。不是生活中缺少快乐和极致的体验,而是我们规训了自己只能从特定的事情上获得珍贵体验。真实的生活如一行禅师所说:我是一名诗人,却也十分热爱在菜园里种养蔬菜这份劳作。一天,一位美国学者对我说:“不要把你的时间浪费在菜园和种养莴苣上面。你应该写更多的诗,是个人都会种莴苣。” 这并不是我的思维方式。正念吃早餐,清洗餐碟,种植莴苣,俱念念分明,这些都是我写好诗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如何清洗餐碟透露出他诗作品质的高低。同样,如果我们在日常行为 —— 包括工作 —— 中有更多的觉知与正念,我们就能更出色地完成它。如果我们能摆正自己的位置,为自己承担起责任,不再像神经症患者一样痴迷于自我,建立世界的原则和标准,珍惜我们的每一份时间和所做的事情。我们就可以自由地成长,我们也会自由地去爱,自由地去关心他人。真实自我脱离对工作生活的影响尽管神经症患者都非常努力地追求完美,并完全相信自己能够达到完美的状态,但他却往往得不到他最为需要的东西:自信和自尊。即使在自己的想象中他像神一样完美,但在现实世界里,他却连普通牧羊人那样朴实的自信都没有。我们真的自信吗?“基本信心” 既包括对他人的信心,也包括对自己的信心。我觉得我们都可以思考一下,我们是否对自己和他人都抱有相同的信心和善意。有时候我们的自我意识非常过剩,往往表现在以下方面:1️⃣ 认为自己与团体没有什么关联,并不觉得自己是团体的一分子,没有归属感,而是利用团体来求得个人的生活、赚钱之类 2️⃣ 离开我的思想,我也就不存在 3️⃣ 可能会因为不求任何人帮助、不接受任何帮助而感到自豪 4️⃣ 他们关注的焦点主要在于自己未能达到至善至美的方面,从而很容易感到羞愧在工作上,由于和他人的隔阂,会产生以下几种想法:1️⃣ 以自我为中心,从内心对工作本身并不怎么关心。与工作本身相比,更关心自己进展如何以及应该如何表现这样的问题。2️⃣ 认为自己所做的特定工作具有独一无二的重要性,并高估其质量。其他人如果不高估他们的活动,他们就会认为,那些人不能理解自己与此同时,一旦我们陷入自我的误区,我们称赞他人的能力也会变得极其有限,至少对与他们同属一个领域或者同一年龄段的人如此。他们可以坦诚自己崇拜柏拉图 (Plato) 或贝多芬 (Beethoven),但却觉得很难欣赏任何一个同时代的哲学家或作曲家。越是这样,就越会觉得称赞他人会对自己独一无二的重要性来说是一种威胁。我们有多久没有真心实意地夸赞过身别的人了?导致自恋型个体所共有的特点有两个:讨厌关注工作中的细节,也讨厌持续的努力。1️⃣特有的自负在于 “无须努力便可以获得优越性”,而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应该憎恨 2️⃣自谦型的人一边追求完美,一边又打压自己。“如果你不是一个完美的音乐家,你最好就去擦地板。”3️⃣工作质量应该满足自己的苛刻要求,而且工作方式也应该是完美的 4️⃣在做一件较为困难的工作之前,就会开始担心和恐慌,会认为这是一件无法完成的工作 5️⃣不愿迎合他人对他的期望,就越倾向于减少与他人一起工作,为了做他喜欢的事情,他会把自己的生活标准降到最低限度 5️⃣假装一种超然的态度,把注意力转移到抽象的事情上:热爱大自然、神学、哲学…… 补足自己的与众不同一个人害怕自己无法表现得像他那些严苛的 “应该” 所要求的那样优秀,所以害怕自己的自负将会受到伤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不满越来越多,人和团体的关系减弱。成为人类中的一员都让人觉得难以忍受,因为现实的情况;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努力的现实状况都会阻碍完美的自我。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憎恶就会出现,因为我们作为一个凡人,一个不同人,根本无法兼顾这么多领域的完美。于是真实自我成了自负的理想化自我的牺牲品,极端情况下就像完全杀死这个真实而 “无用” 的自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