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1
1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注定的毁灭,是成为灰烬,还是浴火重生

    这部阿津川辰海的《红莲馆杀人事件》,单从名字来看,很像是绫辻行人的 “馆系列”,初看我还以为是绫辻行人的新作。作为一个悬疑推理小说的爱好者,秉承着有兴趣就要读一读的观念,还是把这部小说加入到了阅读计划之中这部小说同样是 “暴风雪山庄” 模式,位于山顶的别墅,受困于越来越近的山火。有意思的是,如同 “馆系列” 一样,这栋 “红莲馆”(落日馆)中也是布满机关,虽然大多数都是恶作剧般的机关,却也有精巧的移动楼层机关和通往外面的密道这部小说中设计的诡计,相较于作者构建起来背景,略显单薄,很有一种一眼能看到底的感觉,虽然有很多干扰判断事件的因素,但是能够具备成为凶手条件的人,其实一开始就不太多,甚至没有太多的嫌疑人作为参考这部小说的一个看点,是在时间之外的,两个人的 “对决”。作为侦探的葛城辉义,和作为放弃侦探这个身份的飞鸟井光流的对决。而两个人之间的联系,就是田所信哉,十年前被飞鸟井光流的侦探身姿所深深折服并立志成为侦探,却因为自身资质所限,只能成为葛城辉义的助手。十年后,命运安排般的再次相遇,却又好像命运的捉弄,让葛城和田所都几乎失去了信念小说的目录采用倒计时的方式,就好像从一开始就告诉读者,所有的一切都将毁于一旦,这座 “红莲馆”(落日馆)终将毁于一旦,从踏入其中,就没有回头路了,只能在求生和解谜之间做出权衡,也是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做出权衡,这里又涉及了上面说的 “对决”,很耐人寻味这部小说看了很久,主要是因为阳了中间隔了几天没看,实在是难受的不行,头疼,就想窝在床上睡觉。还好挺过来了,这两天好了一些,赶紧把读了 40% 的小说又看了起来这部小说如果是想看诡计的话,其实没有太精彩,不过我很喜欢看其中两个侦探的较量,很有趣,推荐阅读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略显单薄的「馆四重奏」系列第一弹(无泄底)

      前几个月,刚读完阿津川辰海老师第一部被引进大陆的作品,短篇集《透明人潜入密室》,紧接着就读了这本在其前一年出版的长篇《红莲馆杀人事件》。总体来说,本书在推理、伏笔、反转等方面处理得都很不错,但在诡计设计方面,虽有亮点,可对于一部长篇来说,略显单薄了些。当然对于推理小说,诡计也不是必需的,可被冠名 “馆事件” 的本格,诡计方面也总不好太 “日常”。因此整体体验只能算是差强人意。阿津川辰海老师生于 94 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名副其实的日本新锐推理作家。本书《红莲馆杀人事件》是作者「馆四重奏」系列的第一部作品,「日本推理四大榜单」的 BEST10 中,上榜三个,作为作者出道后的第三部作品,表现已经挺不错了。提到 “馆事件” 或 “馆杀人事件”,通常都是 “暴风雪山庄” 模式。在本书中,不出意外也是如此。“红莲” 指代山火火焰的形状,山火包围中的森林中,一栋布满机关的别墅 —— 一座因山火而形成的 “暴风雪山庄”。全书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段节选自其他作品的内容作为题记。第一部分《落日馆》的题记,来自罗伯特・戈达德 (Robert Goddard) 的 Borrowed Time,这位与 “美国火箭之父” 罗伯特・戈达德同名的美国推理小说作家,在 2019 年获得了「钻石匕首奖」,但似乎还没有中文版作品被引进。第二部分《灾变》的题记,来自迈克尔・康奈利《混凝土里的金发女郎》。迈克尔・康奈利大家都很熟悉了。第三部分《生为侦探》的题记,来自约翰・宾厄姆 (John Bingham) 的 The Third Skin,和大家所熟知的约翰・勒卡雷是前同事,都是英国军情五处的间谍。且勒卡雷称,自己正是在约翰・宾厄姆的鼓励下,才创作了自己的处女作《召唤死者》。本书的人物和场景,设定偏 “漫画”。书中除了福尔摩斯和华生角色,还有另外一位侦探角色。情感线挺多也挺丰富的,但两位新老侦探之间的对话,总是显得别别扭扭。书中对连环杀人犯的设定,很难不让人联想到黑乙一的《GOTH 断掌事件》。行文采用不同视角的第一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交替展开。当然作者如此安排行文,背后也是有其用意的。诡计方面,有不少的 “馆事件” 都涉及 “建筑诡计”,例如最典型的绫辻行人的「馆系列」,北山猛邦的「城系列」等。而本书中的重要诡计,也的确是 “建筑诡计”—— 精巧却不惊艳,就像上文所说,对于一部长篇推理小说来说,略显单薄了些。推理、伏笔和反转的设计,是作者的强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相对单薄的诡计。在关于 whodunnit 的推理时,其中涉及到了大量的伏线回收,以及相当细节的推理,这对部分秉承 “诡计至上” 的本格粉丝可能不算友好。有两处 “明目张胆” 的伏笔,值得一提。其中一处伏笔出现得很早,且笔者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并一直伴着随阅读过程,如鲠在喉。无奈笔者以为只是译者或编辑的低级错误,从而成功被作者骗了 —— 这也不能怪我,毕竟不少翻译过来的作品都会遇到类似的低级错误,例如今年年初读的《名侦探原田亘》,其中就有类似的问题,并且也与出版社核实过了。另外一处伏笔,都应该可以算是 “叙诡” 了。虽然不算新颖,但是和其他的伏笔相结合,还是很不错的。「馆四重奏」系列的第二弹 ——《沧海馆杀人事件》,已于 2021 年年初在日本出版,榜单表现比第一部《红莲馆杀人事件》要更好一些,四榜皆上,其中还包括了 2022 年「本格推理小说 BEST10」的第二名 —— 第一名当然是首个「四冠王」的《黑牢城》。还是期待一下。既然是 “馆事件” 的本格,还是希望作者能在保证推理、伏笔和反转的同时,丰富一下诡计的设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挺过瘾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突然的“麻耶雄嵩”

          大致在推理小说中已成为常青树,所以这次的 “暴风雪山庄” 模式并未有多么浓墨重彩的描写,以至于让我会无意识的直接套入到这个模式里,而事实也是这样。这是可贵的,结构(形式)为内容而服务,如果中规中矩必须搞一个明显的结构和框架,极可能变得卡涩和突兀。第一个死者就让我大为震撼(难以接受),感觉故事朝崩坏流发展了,我还没准备好接受麻耶雄嵩的洗礼呢。“华生” 的情绪进入的有点早(大概是在故事中途),要么是自己判断失误,要么就是准备先铺一段假的谜底,最后再进行反转,毕竟是两个侦探的 “对决”。那必然会有两个结局,只不过在最后才会揭晓。这一结构可参考仓知淳《星降山庄杀人事件》。读完了发现倒是没铺垫假谜底,但确实没猜出来真正的凶手和真正的立意。作者把汹涌的情感交互深埋在最后的尾声中了,没有破坏文章的结构,不至于显得尾巴偏重,让推理的部分显的纯粹一点,挺好的。又想起来和菜头《成年人修炼手册》中所提到的,默杀是最好的复仇方式。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