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以茶入史,以史鉴茶
这本书的立场非常突出,作者自称茶人,文字和观点里能感觉到一股强烈的茶叶复兴理念。中国茶叶贸易起落最大的中晚清充满着争议,作者的产业立场决定了视野的激烈、独特,作为读者不一定完全吸纳这种民族情绪较浓厚的视野,但作者对茶叶的热爱是显见的,观点是有深入思索的,国人对茶叶的情怀和寄托自然非同一般。一家之言弊在立场窄,利在思考尖锐浓烈,有非常明确的观念。本书从作为茶叶贸易和茶叶政治的普及性读物,算是相当优秀的作品。特别是作者将边茶茶政和羁縻体系 (土官体系) 联系到一块,以及指出边茶乃物化之羁縻思想这个论点,相当有意思。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历史的轮回,未来的兴衰从昨天起,开始看这本关于茶叶的书《茶叶战争 — 茶运与国运》。由于是一本写有关茶叶和清朝历史的书,看起来一点也不轻松。但是观历史最大的益处就是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挖掘出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茶叶贸易的问题是鸦片战争的导火索,鸦片战争是清朝走向衰落的转折,从这本书中通过茶叶这个抓手描绘出清朝官员和英国商人的交锋,反映出认知的隔阂和价值观斗争。1840 年鸦片战争,距今 180 年,近 200 年过去了,世界变化的如何?茶叶的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是贸易战不还是笼罩在世界的头上,久久不散。只不过战争的角色变成了芯片,斗争的国家变成了中美。马克吐温说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总是压着相同的韵脚。” 这句话形容茶叶战争和现在的贸易战惟妙惟肖。那么深思一步,近 200 年前的大清输了茶叶战争,引来鸦片战争,导致了清朝一步一步的灭亡。而现在中国又站在历史的舞台上,未来会如何演变?可能谁也无法预知未来,但是我们可以从书中找来一些小小的故事,仔细的回味一下。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但是英国是如何对付茶叶贸易的,坚船利炮是一个方面,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非常手段 —— 盗取中国的茶种,引入到印度。书中提到了这个著名的大盗 —— 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福琼写了一本详细的书叫《两访中国茶乡》)他成功偷盗中国的茶种,并且最终茶叶在印度成功栽培,现在印度是世界第二大茶叶生产地。从美国不断的把中国企业拉入到黑名单中,不断的对中国的出口征收高昂的税收,美国是否有点当年大清的味道?自视甚高,但是内部矛盾重重。中国是不是 200 年前的英国,有着先进的生产力和宏伟野心?2022 年没有坚船利炮,没有殖民地,但是 2 年的世界范围的疫情也许就是一次没有硝烟的世界大战。有点意思是吧,历史当然是有规律的,读历史的好处就是通过历史的轮回,望见未来的兴衰。回过头来,再谈谈茶叶,2018 年茶类销售只有 454 亿美元,对比咖啡产业,将近茶叶的 10 倍,3800 多亿美金,再对比酒类,一个茅台市值就超过 1 万亿人民币。茶叶褪去了历史 C 位的光环,但是它的故事还在被新的事物演绎。最后再提一句,这本书后附的参考资料就有近 140 种书籍和资料,我从中挑选了几本找了一下,就很有收获。也许这不是一本畅销和流行的书,但是会让人增长见识的书。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茶叶的另一种解读角度本书当然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都掩盖不住其独特的价值,亦即,赋予茶叶一种新的观察视角,将读者对茶叶的理解,代入一种新的层次,或许是从未考虑过的层次,仅靠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书中从茶叶的兴衰与价值出发,重新阐述了历史上的国家争夺,包括英国发起的鸦片战争,英国蓄谋的西藏入侵,美国跟风的茶叶贸易,蒙古游牧民族的通商争斗,当然也间或地对比性介绍了俄罗斯对中国茶叶的依赖,大吉岭印度茶叶对中国茶叶的全面影响,几大制茶大国在工业化程度提高以后,对中国茶叶出口的严重打击。茶叶的重要性,在书中被重复且基于历史事实进行加强,形成一种超乎日常茶叶认知的范畴,当然,有时候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会有点过火,姑且认为是矫枉必须过正的一种权宜吧。即便在如今,茶叶也一直在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中国茶叶的垄断性可能不复存在,中国茶文化的深刻程度也未必领先,但有一个也许是令人抱有期待的,反而是各大产区对育茶、制茶、售茶的不统一,坏处书中已经尽然道出,但这也是中国茶多元化和形成独特繁荣生态的一个土壤,只是需要依赖从事茶叶行业者,共同的追求和努力。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