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一粒沙中见世界
每日一书:《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本书精选毕业于联大的国宝级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关于西南联大的回忆性散文集。本书就想沙里淘金,从平凡的现实中找出不平凡的成就来。缅怀许老。中国第一个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杨振宁在香港《今日东方》创刊号上说:“我那时在西南联大本科所学到的东西及后来两年硕士所学到的东西,比起同时美国最好的大学,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就是说,抗日战争时期由清华、北大、南开在昆明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已经可以算是世界一流大学了。联大为什么可以和哈佛一样,造就这么多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呢?哈佛的格言是 “来为求知,去为服务”。联大常委梅贻琦校长的名言却是:“大学贵在大师而不在大楼。” 联大校歌更说明:“中兴业,须人杰。” 由此可见哈佛要培养的是能服务挣钱的知识分子,联大要造就的却是能振兴中华的国家精英,而培养精英则需要大师。联大的大师首先有清华四大院长:那就是提出四种境界的文学院院长冯友兰(自然境界如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的人民,功利境界如《孟子见梁惠王》中 “言利” 的惠王,道德境界如 “言仁义” 的孟子,天地境界如 “从心所欲不逾矩” 的孔子);发挥 “边际效用” 经济原则,到了上课分秒不差地步的法学院院长陈岱孙(只有一次下课时没响铃,原因是铃响晚了);做 X 射线试验帮助康普顿教授获得 192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理学院院长吴有训(他讲课生动有趣,用不倒翁来说明力学问题);中国第一个科学博士,对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做出贡献的工学院院长顾毓琇(他还是世界少有的文理大师,1976 年当选世界桂冠诗人)。这四位院长起了带头作用,于是联大大师就风起云涌了。文学院历史系的大师首先是陈寅恪,他提出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代表了联大一代大师的品格。联大人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中兴业的人杰是如何培养出来的?一粒沙中见世界。本书就想沙里淘金,从平凡的现实中找出不平凡的成就来。梁启超讲杜甫《石壕吏》时说:诗写得越真就越美,说明真即是美的道理。真或现实是平凡的,美却并不平凡。真加真如能等于美,那就是一加一大于二了。清华、北大、南开的名教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如闻一多讲《诗经》,陈梦家讲《论语》,许骏斋讲《左传》,刘文典讲《文选》,罗庸讲唐诗,浦江清讲宋词,鲁迅的学生魏建功讲《狂人日记》,还有罗常培、唐兰等教授也都各展所长,学生大饱耳福。联大翻译最出名的是潘家洵教授。他在讲大一英文时用的是翻译法,最受学生欢迎,不但教室内座无虚席,门口、窗口都挤满了旁听生,下课铃响了还依依不舍;但他在外文系没开翻译课,而是讲语音学。一次,陈纳德将军写了一份英文战报,要机要秘书室译成中文,呈报蒋介石和宋美龄秘书长。林秘书要我加夜班译好战报,第二天派专机送去重庆。他还说,如果因公耽误了私事,可以派公车弥补。这样体贴入微,实在令人难忘。译文虽然把四行诗译成五行,每行六七个音节不等,如以音美、形美而论,都有问题,但是读来朗朗上口,比我译成四行、每行六个音节的译文,反而显得别有风味。现在把我的译文也录于此,可以比较形似和形美的差别。You come from native place.What happened there you know.Did mume blossoms in faceOf my gauze window blow?“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这句话可能总结了我的一生,“学” 就是得到知识,“习” 就是付诸实践,学习得到了知识,经过实践的检验,证明是站得住的,那不是持久的乐趣吗?联大时期,主要是学习阶段,毕业之后,主要就是实践阶段了。一个人可以吃三碗饭,只吃一碗半,大家就说他 “中”,其实要吃三碗才算 “中”;“中” 就是恰好的分量:四碗太多,两碗太少。“和” 与 “同” 的分别是:“同” 中无 “异”,“和” 中却有 “异”。使每件事物成为恰好的分量就是 “和”。这就是 “中和” 原理。辩证法的由量变到质变是 “中”,由矛盾到统一是 “和”。应用到个人修养方面:生理上吃饭、喝水、睡觉等得到恰好的分量,就是一个健康的身体;心理上各种欲望满足到恰好的分量,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应用到社会方面:政治家、军人、教师等各种人要求权利不太过,要尽责任不太少,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应用到政治制度方面,民主政治最接近 “中和”。我把 “中和原理” 应用到自己身上,感到得益不浅。我从前曾以为做事做到一半就是中庸,听了冯先生的讲演,我才明白 “中和之道” 是有一分热发一分热,有一分光发一分光。这对形成我的人生观颇有影响。过去的八十八年,如果按照地区来划分,可以写成《浮生九歌》。1. 南昌之歌(1921—1938),歌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 昆明之歌(1938—1947):“滇池金波荡漾,西山白云苍苍。”3. 南京之歌(1947—1948):“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4. 巴黎之歌(1948—1950):“香榭丽舍林荫道,莱茵河上云影流。”5. 北京一歌(1950—1960):“千里冰封,万里雪飘。”6. 塞外之歌(1960—197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7. 洛阳之歌(1972—1983):“惆怅阶前红牡丹,夜惜衰红把火看。”8. 北京二歌(198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9. 纽约之歌(2006):“愿借诗词双飞翼,吹绿万里纽约城。” 概括起来,大约可以说:五十年代教英法,八十年代译唐宋,九十年代传风骚,二十一世纪攀顶峰。这就是说,1950 年以前基本上是学习继承时期,同时注意前人的弱点,准备超越。1980 年以前是改造时期。1980 年以后才开始了我的超越时期,外译中超越了中国翻译家,中译外则成了 “诗译英法唯一人”,译论也是一样。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4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记忆中群星璀璨:永远的西南联大西南联大不到 9 年时间,却为中国培养了文学、科技、政治、教育等领域的众多大师,包括两位诺贝尔奖得主、174 位两院院士、8 位 “两弹一星” 元勋,还有一大批出色的作家、翻译家和教育家。隔着时空,与那些伟大的文学人物对话。西南联大的学校治理和学生面貌 1938 年 4 月,因抗战爆发、国土沦陷临时组成的 “联合大学” 迁至昆明校舍环境简陋 都是临时建的土坯房,教室的屋顶是用洋铁皮盖的。学生宿舍是用稻草盖的茅屋,雨天漏雨,晴天漏光,四十个人挤一间宿舍,学生常被臭虫袭扰;学校的教学设备、实验设备和图书资料都十分匮乏。经常遭遇日本人的飞机轰炸学校张弛有度的管理有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师,培养了一批有创造力的学生,学术自由,领导民主,员工精干学校在入学和毕业这样的大事上严进严出不为人知的细节是学校不允许私人汽车开进校园,谁也没有特权。充分尊重学校规定联大学生勤奋好学,阅读量惊人积极参加茅盾、沈从文、朱自清等人的演讲或座谈会。在校外的茶馆学习看书关注时局的变化,参与时事讨论,并在学校开展活动。学生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军报效祖国具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如学生何兆武,他指出陈寅恪在讨论历史时存在问题,研究历史文化,最需要的是正视自身缺陷,排除妄自尊大的毛病,这样才能解决如何现代化的问题。学生殷海光他曾与胡适共同创办杂志,后来两人分道扬镳,他对胡适犀利地批评汪曾祺认为文人就应该专心从事研究和创作,不该过多地过问政治。闻一多爱才心切,他见汪曾祺的精神状态不太好,还主动去看他许渊冲常说,别人翻译过的,我如果再去翻,就要超过他,如果不超过他,再去翻,那有什么意思呢?西南联大的教授风采闻一多是诗人和斗士的完美结合如闻一多在联大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和古代神话。用笔墨画出伏羲、女娲的画像,图文并茂把唐诗和西方的绘画联系到一起,把枯燥的课题讲得引人入胜。哈佛大学的博士皮名举开西洋通史课讲解英法百年战争虽然英国开始总是打胜仗,最后还是法国赢得了胜利。他联系到中国的抗日战争 “无论日本占领了我们多少土地,最后胜利的一定是中国。" 中文系的刘文典是一位才高学广、恃才傲物的狂人他轻视文人,顶撞蒋介石梅贻琦校长大家都往右坐,只有一个人不动。大家问他怎么不怕老婆?他回答说:“老婆叫我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 西南联大对许渊冲翻译理念的影响英、法、德、意、西、葡这些语言,大约有 90% 都可以找到对等词中文和这些西方语言只有 40% 可以找到对等词如果找不到对等的词,也就不能完全忠实于原文。他早起受鲁迅影响推崇直译他认为文学翻译应该尽可能选用优于原文的表达方式直译追求真,但可能会丧失美感,意译追求美,但有可能因此丧失真他认为求真是低标准,是必需条件,是消极要求;而求美是高标准,是充分条件,是积极要求。意美、音美、形美 “意” 是指意涵和意境,“音” 是指音韵和节奏,“形” 是指文字形式和结构。结语典雅的翻译,既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也需要从天而降的灵感。西南联大创造了奇迹,许渊冲也是这奇迹里的一部分。他让我们看到教育应该有的样子。
2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3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追忆似水年华:向往西南联大回忆是另一种生活。没有值得回忆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如果 “回忆” 在作者那里碰巧成了一本书,那么,这回忆就是永恒回忆,是千千万万读者 “回忆” 的一章、一节、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世界。西南联大 —— 是一个大师云集的神奇地方,也是一代人梦开始的地方。读完这本回忆录我想用六个字概括一下书的主题,即《追忆似水年华》(这也是许渊冲先生的另一本西南联大回忆录的书名)。文学创作是创造美的东西,而文学翻译则是为全世界创造美。这本回忆录记载了许渊冲先生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求真,主要表现在读书上课方面;求善,主要表现在做事交友上,且只保留了那些和许老的成长发展有关的段落;求美,主要表现在自然景色和谈情说爱上。书中,许老回忆了在西南联大的那些大师和人的故事,也阐述了自己翻译观的形成。许老把他的人生用三个时间点划分了四个阶段,如果按照地区来划分,可以写成《浮生九歌》。概括起来,大约可以说:五十年代教英法,八十年代译唐宋,九十年代传风骚,二十一世纪攀顶峰。这就是说,1950 年以前基本上是学习继承时期,同时注意前人的弱点,准备超越。1980 年以前是改造时期。1980 年以后才开始了他的超越时期,外译中超越了中国翻译家,中译外则成了 “诗译英法唯一人”。★还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两个平行世界。一是西南联大,一是校园外面的战争世界。在真善美的西南联大平行世界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也爆发了解放战争。这一代人是听着炮火长大的,伴随着战争的硝烟求知、求学,十几年后、几十年后,群星闪耀,每个人都在各自领域成为了民族英雄、脊梁、骄傲。历史的书籍已经翻页,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读《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有感许渊冲先生,带我们回看影响他一生的,在西南联大的求学经历。和心怀家国的冲锋学者一起奋斗过,他也是其中之一,情报翻译的工作,肩系同胞战友的生死,即使轻描淡写,我们也感受到事关重大,压力不经训练,常人哪能承受住。在近百岁的年纪,依然努力做翻译的工作,把工作和生活融为一体,把中国的文化著作以自己不断的努力翻译,以更严谨美好的形态传递到国外去。著作这本书,让我们能够感受到许渊冲先生眼里看到的历史,人物,经历,学校,战争。或许我们依然无法感同身受,毕竟亲身经历亲眼所见只是他自己。我们出生在和平年代,如何理解战争年代的人经历的复杂?可他们是一直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有着当年的同伴哪怕只剩我一人,也要奋力战斗的那种战斗精神。读完,我思考,了不起就是实实在在,踏实做自己能做的,擅长做的,为国,为家的高度如果太高。就把自己塑造成优秀得可以为发展做贡献的人。塑造都不是一日两日铸成的。耐得住平淡,平凡。不浪费时间。承受过战友年纪轻轻就为国牺牲,为战争殒命的痛苦。可是书中,他并没过多描述这些。写的更多是记忆中美好的部分。一百多年,也并不长,我们的精神不灭,只做翻译这一件事,必有忍耐,同有热爱。向前人致敬…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8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茁一读书|《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许老是 “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也是一个丰富且有趣的灵魂,极致地追求美和理想。・【关键词❶—— 日记】读完这本书,我再一次认真的铺平日记本,一笔一划的记录下每天看似没有波浪的生活。 ・许老的文字是特别有现场真实代入感,即便记忆力再好,仅凭回忆是做不到的!几十年累积的日记便成了纽带。他从中提取着,回忆着,延伸着。文学高于生活,因为文学是浓缩的生活,诗是液态的生活,小说是生活的固体化,戏剧是生活的爆炸化。・摘 ——“我喜欢一个有雾的清晨,一个有人伴着谈心的黄昏,和一个照得见影子的月夜,但我不喜欢午后,除了 6 月永泰的河滨,我不要太阳,除了严寒的冬晨,我也不要雨,除了一两阵小的,并且最好下在夏季半夜里。”・整本书都是以其日记为底稿,再现了当时的情与景,融合了百岁人生的感悟! ・【关键词❷—— 翻译】文学创作是创造美的东西,而文学翻译是为全世界创造美,这本回忆录记录着许老求善,求真,求美的过程。・许老主要是中,英,法 3 种语言的互译。・许老在译诗取舍问题上,与钱钟书先生持相反观点,真美难两全时,还是要保留诗的美感。・许老译作 ——《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同时将中国的《论语》《道德经》《楚辞》《诗经》以及上千首唐诗,宋词,元曲翻译成英文,法文。 ・ 【关键词❸—— 西南联大】・许老总结说,西南联大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是因为❶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师。❷一批有创造力的学生。❸学术自由,领导民主,员工精干。・存世不到 9 年,培养了 2 位诺贝尔奖得主,174 位两院院士,8 位 “两弹一星” 元勋,还有一大批出色的作家,翻译家,教育家。・茶馆文化 —— 学校图书馆图书和座位都是稀缺资源,抢不到座位的就跑去校外茶馆看书一壶茶,坐上一天。许多人的学问和对现实世界的体悟,都是在茶馆中泡出来的,汪曾祺就是一个。 ・西南联大汇聚了北大,清华,南开 3 所名校精锐,很多学者都是国内各个学科开山鼻祖。 ・最后以给我深刻体悟的 “中和原理” 做尾 ——“中”,恰好的分量。“和”,是使每件事物成为恰好的分量。・中和原理应用在个人修养上 —— 生理上吃饭喝水睡觉恰好,就是一个健康的身体;心理上各种欲望满足的恰好,就是一个健全的人格。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许渊冲先生千古!许先生自评过去的八十八年,如果按照地区来划分,可以写成《浮生九歌》。1. 南昌之歌(1921—1938),歌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2. 昆明之歌(1938—1947):“滇池金波荡漾,西山白云苍苍。”3. 南京之歌(1947—1948):“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4. 巴黎之歌(1948—1950):“香榭丽舍林荫道,莱茵河上云影流。”5. 北京一歌(1950—1960):“千里冰封,万里雪飘。”6. 塞外之歌(1960—197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7. 洛阳之歌(1972—1983):“惆怅阶前红牡丹,夜惜衰红把火看。”8. 北京二歌(198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9. 纽约之歌(2006):“愿借诗词双飞翼,吹绿万里纽约城。” 概括起来,大约可以说:五十年代教英法,八十年代译唐宋,九十年代传风骚,二十一世纪攀顶峰。这就是说,1950 年以前基本上是学习继承时期,同时注意前人的弱点,准备超越。1980 年以前是改造时期。1980 年以后才开始了我的超越时期,外译中超越了中国翻译家,中译外则成了 “诗译英法唯一人”,译论也是一样。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译心译意,译往情深《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记录了许渊冲先生对西南联大的人与事的追忆,阐述了自己的翻译观的形成过程,表达了对中西文化、诗歌以及大学教育的思考,令人为之动容,引人深思。许老先生对翻译的认识以及其翻译观的形成深受西南联大那些赫赫有名的大师们的影响。作为英语(翻译)专业毕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我想以书中许老先生提到最多的翻译为切入口,梳理先生的翻译观,“一粒沙中见世界”,以期读者能从中感受到西南联大的星光灿烂,许老先生对翻译的心意与深情,以此怀念我们的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创译论】西方国家之间的翻译基本上可以用对等译论,而中西互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就要用优化译论,甚至是创译论了。吴宓先生是第一个改变了许老的翻译观念的老师。吴先生讲翻译,举外文系研究生的译文为例,说最大的问题是只译了词(表层结构)而没有译意(深层结构),并且讲了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外科医生医治箭伤,只把箭杆切断,却把箭头留给内科医生去取,外文翻译绝不能学这个外科医生(这个笑话不一定是吴先生讲的)。西方语文多是拉丁语系,对等之处较多;中西语系不同,对等之处就少得多了。因此在中西互译的时候,就不可能像西文互译时一样应用对等原则。也就是说,直译用得少,意译用得多。一个句子并不等于句中所有的字,所以许老先生翻译时,不但要译句内之词,还要译言外之意。【“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要求】钱锺书先生说:“艺之至者,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许老先生说这是把翻译之道提高为艺术之道了。按照许老的理解,“从心所欲” 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文学翻译上就是求美;“不逾矩” 就是不超越客观规律,在文学翻译上就是求真。换句话说,求真是低标准,是必需条件,是消极要求;而 “从心所欲” 是高标准,是充分条件,是积极要求。【“知之、好之、乐之” 翻译三境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的一个总结。他提出的 “境界说” 对许老很有启发,于是就把王的理论应用到翻译上,提出了文学翻译应该达到 “知之、好之、乐之” 三种境界。冯友兰提出的 “四境界” 说:自然境界指不自觉的精神状态,功利境界指为私的状态,道德境界指为公的状态,而天地境界则指纯理性的精神状态。联系到翻译上来说,许老认为翻译而不理解,逐字硬译是自然境界,抢译畅销书是功利境界,把翻译当任务是道德境界,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天地境界。【“意美、音美、形美” 翻译论】谈到译诗,赵元任也说过:“节律和用韵得完全求信。” 又说:“像理雅各翻译的《诗经》跟韦烈翻译的《唐诗》…… 虽然不能说味如嚼蜡,可是总觉得嘴里嚼着一大块黄油面包似的。” 这些话对许老很有启发,后来他译《诗经》和《唐诗》,就力求传达原诗的 “意美、音美、形美”。所谓 “意美” 就是既不能味同嚼蜡也不能如嚼黄油面包;所谓 “音美”,就包括用韵得求信;所谓 “形美” 就包括 “节律得求信”。后来 1983 年许老来北大任教,朱先生那时八十七岁了,还亲自来看他,赠他一本《艺文杂谈》,书中说道:“诗要尽量地利用音乐性来补文字意义的不足。” 又说:“诗不仅是情趣的意象化,尤其要紧的是情趣的形式化。” 许老从这本书中找到了译诗 “三美论” 的根据。许渊冲老先生认为,在译诗时,求真是低标准,求美才是高标准。翻译要求真,诗词要求美。译诗如能既真又美,那自然再好没有,如果二者不能兼得,那就只好在不失真的条件下,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他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总想尽可能译得使读者知【知之、好之、乐之】。但是一般只能使人知之,有时能够使人好之,很难使人乐之。有人可能认为【再创的翻译】不忠实于原文和原作者,许老先生却认为原作者和原文都应该使读者知之(理解)、好之(喜欢)、乐之(愉快),不能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的译文,不能算是忠实于原作者的译文,贝多芬说得对:“为了更好,没有什么清规戒律是不可以打破的。” 扬弃了形似的描摹,创造性地发挥译语的优势,是翻译艺术的飞跃。后记:许老在书中还回忆到,他的父亲当时在一所中学做财务,父亲管理财务很出色,得到七中领导信任,许老就又把他管理钱财的条理应用到翻译上来了。父亲影响了他译诗的 “形美”,形成了他 “把最好的文字放在最恰当的地方” 的习惯。我毕业后没有被分配到从事与英语翻译直接相关的单位,而是意外到了财政系统,多与数字、报表打交道。三年的财政工作让我学会了跳出翻译看翻译。在我看来,做好翻译不仅仅需要有扎实的中英双语基本功,单纯只做翻译工作是不够的。做好翻译需要生活、需要阅历,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不仅要阳春白雪,还要吃百家饭。如此,翻译出来的东西才能译得准、译得好、译得妙,有血有肉有灵魂。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莫非在《一切不能重返的 “回忆”》(见《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一文中说:“回忆是另一种生活。没有值得回忆的人生,是失败的人生。而美好的哪怕是痛苦的回忆,则保证了一个人照样活上两辈子。”“如果‘回忆’在作者那里碰巧成了一本书,像普鲁斯特那样,那么,这回忆就是永恒回忆,是千千万万读者‘回忆’的一章、一节、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世界。” 其实,回忆不只是简单地回忆过去,还可以有事后的补充理解,今昔对比,或者留恋往事,或者觉今是而昨非。那就是推陈出新了。这本回忆录记载了我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求真主要表现在读书上课方面。梁启超在讲到 “情圣杜甫” 时说:“艺术是情感的表现,情感是不受进化论法则支配的;不能说现代人的情感一定比古人优美。所以不能说现代人的艺术一定比古人进步。” 讲到杜诗时说:“这类诗的好处在真,事愈写得详细,真情愈发挥得透彻。我们熟读它,可以理会得‘真即是美’的道理。” 因此,日记中关于读书上课的详细情节,尽量保留,希望能体现一点当时的真情。至于求善,主要表现在做事交友上,只保留了那些和我的成长发展有关的段落。谈到求美,主要表现在自然景色和谈情说爱上。虽然梁启超说,现代人的情感不一定比古人优美,但现代的爱情观比我们当时的却是大不相同了。美国哲学家 Santayana(山塔亚那)说:爱情百分之九十在有情人的心上,只有百分之十在情人的身上。这就是说,爱情是主观成分多于客观成分的。自然这也因人而异,有人是现实主义的肉体之爱,那是客观的;有人是浪漫主义的想象之爱,这是主观的。但主观的爱情对美的享受可能不少于客观的爱情。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这就是“联大”提起西南联大,很多人应该还是比较熟悉的,作为战乱时代中一枝绿叶,它却浸染了整个世界。 很荣幸的是,之前在昆明的时候去联大旧址(现云南师大)看过,青葱岁月,忆往忆昔。但联大精神仍在,联大从未走远。对于联大的意义,我认为最重要的在于 “突破”。其实在回顾联大所处的时代背景,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在最危难的时刻,除了有一道血肉筑成的长城,还有一支知识铸成的人才队伍。它突破了以往的教学方式,向先进的国家看齐,但不失自己的风度,这才是联大最有魅力的地方。而在当时,北大、清华、南开早已声名在外,拥有自己系统的办学方式,但这一次,联大将它们重新进行了整合,最优秀的学生走到了一起,最优秀的老师站上了讲台,他们代表的是当时中华民族最高的文化水平。在这里,蔡公的 “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得到了完美的展示。那是一所充满无限生机的校园。不但有扎实的知识储备,还有坚韧不拔的民族气概。因为这里包含了国家的希望,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谁又不是一颗赤子之心? 当我们再次聆听那些故事时,那一个个耀眼的名字(朱自清,闻一多,吴宓,陈寅恪,李政道,杨振宁,邓稼先……)背后,包含了多少联大曾经的荣光。所以,再去重拾这段过去,我们应该看到不应只是联大的不易,与成就,还应该透过云雾,看到联大的启示。当年那些青年学子走出校园时,他们在世界卷起了一阵东风,而如今的我们,又该如何去创造新的东风,我想这是我一名在读学生的思考,也是这本书应该能启示他人的重点。 “想当年笳吹弦诵在山城;愿今后桃李花开满园春!” 如今,满园春已开,静待人杰来。那是联大当年的路,走出了文化传承的脚步,这也是我们现在的路,要留下一片森林,知识的森林,人才的森林。 “我过去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现在也喜欢一个人走我的路;将来还要一个人走自己的路。” 愿我们都能一路坦途!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4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这是许渊冲先生的西南联大回忆录,他回顾了求学时的心路历程和生活细节,也对联大教授和学生的风采做了生动刻画。同时,也讲述了吴宓、钱锺书等教授对他翻译理念的影响。本书核心内容:一.西南联大的学校治理和学生面貌;二.西南联大的教授风采;三.西南联大对许渊冲翻译理念的影响。精致典雅的翻译,既需要依靠扎实的语言功底,也需要从天而降的灵感。西南联大的老同学、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跟许渊冲开玩笑说,“你几乎每天一个灵感,而我多年才有一个。” 许渊冲的一生都投入在文学翻译之中,如痴如醉,他觉得,翻译是一种发现美和创造美的工作。他说,“如果能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成全世界的美,那不是最高级的善、最高级的乐趣吗?!”1999 年,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十位教授,联合提名许渊冲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诺奖委员会的一位评委,在读到许渊冲翻译的《中国古诗词三百首》之后,给他写了一封信,称他的翻译是 “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学的样本”。许渊冲对翻译事业的热情,源于战火中巍然屹立的西南联大,西南联大是他梦开始的地方。他在回忆起闻一多、吴宓、钱锺书、冯友兰这些联大老师的时候,总是联想到他们关于文学、关于美、关于翻译、关于人生的各种洞见。西南联大创造了奇迹,许渊冲也是这奇迹里的一部分。他的这本回忆录,让我们看到教育应该有的样子。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