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4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盛名之下,并没有太多新意

    整体内容和他的名气并不相称,只举一点:如果没有认识到,从奥巴马到特朗普,看似是美国压制我朝,其实实质是我朝一直在强势挑战美国引领的国际秩序,美帝应对失据的过程。特别是看不出川普的众多决策,短期打压中国模式,长期其实是推动了中国模式的崛起…… 那就配不上本书书名

      1
      7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这本书之前可以先了解陆铭老师写的《大国大城》的基本思想。通过这本书,我们看到目前中国主流经济学家达成了一个共识:中国的经济发展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尽管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独特性的一面。如何去认识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性两方面的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大的挑战是经济危机和生产过剩。中国构建双循环的经济体制,利用国内的区域之间的差异,城乡之间的差异来解决好基本生产过剩的问题?所以读完这本书后,可以去读一读温铁军老师从农村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视角看中国经济发展问题解决之道。会非常有意思!^_^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些书值得反复阅读

        显然本书就是,你开始的时候,未必有兴趣,有耐心读下去,但是你越往后读,越明白,它讲述的就是你每天经历的生活,它给你贯通的,就是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所以,你应该再读一遍,就从现在开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宏达的中国经济之路

          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创造了特属于中国的奇迹,中国人是相信每一个人的付出都会让自己的小日子过的越来越好,也是相信每一个人的付出才能让中国越来越好,现在人们的好日子,也是几千年来文化与信念的集合,中国人都是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也是信念的力量。改革开放是一个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国家重生的契机。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收获自然而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一如既往的全面且深入

            阅读下来整本书核心观点与《大国大城》一脉相承,本书前 1/3 部分介绍了过往历史政策以及经济制度由来。为了更好的理解当下现状与未来面对的挑战。核心观点 1. 人口与经济的均衡发展,通过人均的概念来阐述城乡与城市未来定位与分工。重要举措应逐步放开户籍管控。2. 双循环视角下,应该提升消费的比重。3. 共同富裕下的税负改革,提升直接税比重。明确第一次分配的功效。避免贫富差距极端化。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长期、全局、多维

              理论结合实践的经济学才有魅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经济

                一本好书,按部就班认真的读完了,大部分都能看明白。一个底层中年人看如此宏大的书籍,感觉有点儿不搭。是不是英雄所见略同,我看过一本儿陆铭的书,里面的很多内容跟本书大致都相同。中国最大的问题是,资源不能让所有的国人过上高品质的生活!开卷有益!值得一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此书,深入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来龙去脉

                  看此书,深入了解中国经济发展来龙去脉,很不错的书,看的停不下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转型发展迫在眉梢

                    1. 发展要兼顾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多元需求,不仅追求物质满足,还包括精神层面的需求。2. 一个好的发展结果需要在经济增长、环境质量和收入平等等方面取得平衡,避免单一追求某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3. 经济学常通过人均 GDP 来度量发展水平,但长期来看,人均 GDP 高的国家往往拥有较高的人类发展指数,这两者并不矛盾。4. 多维的发展与长期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包括提升教育、健康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努力。5. 个体和企业的趋利避害在市场经济中是正常现象,但需要在政策引导下实现整体社会福利最大化。6. 发展模式和经济政策需要根据不同时期和环境进行调整,以实现长期、全局、多维的发展目标。7. 国家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存,不同阶段面临的挑战需要及时总结和应对。8. 政府的公共选择是关键,需要兼顾不同利益诉求,制定出符合整体福利的政策。9. 人民的需求和向往是发展的根本目标,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应成为国家奋斗的方向。10. 需要不断调整和改善发展模式,追求长期、全局、多维度的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梦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大国经济 略微费力

                      对于不是经济学专业的我来说,读起来确实费力,但作者确实从一个宏大的视角从前到后的展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全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有探索也有误判甚至有错误,就像小平同志所说的摸石头过河,总有走错的时候。现今的中国,我们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更发达的水平,但是依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依然要去努力实现自由和平等,未来没有参展,依然只能探索。如果说有一个点让我记住的话,那就是通过本书,我了解到,中国税收中,间接税占了很大比重,而间接税在实际征收过程中,却存在累退制的现象,这对于广大中等收入乃至低收入的人群来说是非常的不利的,所以税收的改革也将是我国未来的重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了解中国经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 因为个体是趋利避害的,会向着高收入地区迁移,最终达到 "空间均衡" 状态。但现代经济的 "空间均衡" 与传统农业社会的 "空间均衡" 概念是不一样的。现代经济的空间均衡发展是人口和经济集中在少数地区,同时,每个地区在全国的经济总量占比与其人口占比大致相当,从而人均 GDP 大致相等;在农业社会,经济活动和人口是跟着土地资源走的,因而天然是分散的,更接近 GDP 总量意义上的 "空间均衡"。2. 能带来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技术进步、要素积累(包括资本和劳动)与资源配置效率改善。3. 农业社会有一个典型特点,即自给自足的程度非常高。相应地,工业社会的典型特点是分工,每个国家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市场进行交换。4. 全球价值链贸易时代,真正体现要素禀赋和要素流动的是产品的生产分工环节,不是产品本身。5. 高投资、低消费,说明生产没有充分转化成福利。6.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背后的劳动和资本的结合,它实际上是有一个空间分布的,我们的资本和劳动的结合是在一些地理位置比较好的沿海、沿江地区以及大城市周围实现的。7. 中国经济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我们高度依赖开放,依赖出口。出口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非常高,以使得中国国内的生产拥有了一个能够消化国内产能的国际市场。8. 所讲的内循环为主,实际上就是指要摆脱对于出口的过度依赖。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对于中国比较不利的方面,就是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增长,实际上对于提升劳动者的收入和居民的福利水平是比较不利的。因为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越是依赖于投资,这个国家的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就高不起来。9. 大量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国民收入被投资者所获得了,而普通老百姓,因为我们的收入大量来自劳动收入,这就使得我们从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获得感,好像看上去没有经济增长的速度那么快。大量的 GDP 是体现为投资和生产,而消费占比并不高,但居民的福利其实主要是来自消费。这就使得我们的福利的增长又不如 GDP 增长的数字那么好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应该是两个方面的:一是通过国有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影响力,但发展中更应注重的是效率和资本的收益率,而不是规模;二是按照市场竞争中性的标准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经济的活力国有经济在竞争性领域的比重不断提高,不利于激发市场的活力。这是因为,国有企业与政府、国有银行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导致民营企业难以在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上获得平等的待遇。值得指出的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资产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而不是国有企业的数量在社会经济中占优势地位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就是打通人、地、钱的流动通道,打破地方保护,市场化调节生产要素。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是一种文化自觉,也是一种文化自信。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读懂中国经济的教科书

                            在书的绪论,作者们希望将本书作为本科读懂中国经济的教科书,没有读完全书之前确实觉得略有狂傲,但态度着实可敬。通读全书,作者们确实配得上这样的雄心。经济学著作重点就是通过现实观察来理解真实世界,而任何一种理解在希望可以更全面解释的同时,不免会进行抽象后的模型局限,毕竟这样才能达到人脑更容易理解的程度。本书作为读懂中国经济大树的主干,在此基础更进一步的思考,应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看到” 大”、” 新” 的书名往往让人心生疑问,到底有啥奇特之处,果然不过尔尔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