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3.9
2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记忆是不靠谱的,我们会忽略它,美化它,替代它

    这部《绑架回忆:诡计博物馆 2》是大山诚一郎的作品,是继《500 个目击者:绝对不在场证明 2》之后的又一部续作先介绍一下 “诡计博物馆”,是一座犯罪博物馆,保管着战后警视厅管辖范围内发生的所有刑事案件的遗留品、证物、搜查文件,用于调查、研究以及搜查员的培训,以便为以后的案件侦查提供帮助。因为很多资料属于未破获的案件,所以被作者称为 “诡计博物馆” 也并无不可。而通常的叫法是效仿伦敦警察局犯罪博物馆,即 “黑色博物馆”,因为是由红砖建筑,所以被称为 “赤色博物馆” 主要任务包括,馆长绯色冴子警视。她身材苗条,皮肤白皙得不输白大褂,靓丽的黑发及肩,年龄不详原搜查一课寺田聪,因犯错被扔到犯罪资料馆,充当馆长的助手警视厅设有被称为 CCRS 的数据库。所谓 CCRS,就是 Criminal Case Retrieval System—— 刑事案件检索系统的缩写,登记了战后警视厅管辖范围内发生的所有刑事案件。由馆长绯色冴子主导创建了以 CCRS 为基础的证物管理系统。在保管的遗留物和证物上贴上二维码标签,用扫描仪轻轻一扫,基本信息就会显示在电脑上。保管物上贴的二维码要与馆长用电脑制作的案件概要说明相关联,为此她要从头到尾翻阅搜查文件。而这部小说中的各个案件,就是馆长绯色冴子在构建证物管理系统的间隙,对这些未解决的案件进行再搜查这部小说与上一部相同的地方,依然是由五个案件组成的,分别是黄昏的屋顶上,赤焰,将死亡切成十份,孤独的嫌疑人,以及绑架回忆黄昏的屋顶上,这个事件有一点预热的感觉,很容易就能够猜到关键点在哪里,而这个关键点仿佛也是下面几个事件的关键,就好像在告诉读者,从这个关键点出发,准备好了吗?接下来要让头脑燃烧起来了而后面的几个事件的破解,也都是从这个关键点出发,“错位”,当一开始就找错了方向,误解了凶手的意图,又怎么能揭开事件的真相呢这一部小说与上一部不同的地方,五个事件的询问阶段,馆长绯色冴子,这个沟通能力几乎为零(或者说情商几乎为零)的人,是与寺田聪这个原搜查一课刑警一同前往,好像是因为有一些自己没有想明白的问题想要询问,而且想亲自询问并得到答案。感觉上比上一部多了一些烟火气,不再像小说中所写的 “雪女” 那样冷冰冰的绯色冴子算不算是 “安乐椅侦探” 的一种呢?她只是通过阅读案件的资料,就能从记录中找到蛛丝马迹,并根据这些线索,找到新的搜查方向,最终锁定凶手。而且像所有侦探一样,在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时候,是不会像助手透露一个字的这部小说的最后一个时间,也是作为小说标题的事件,绑架回忆看标题就知道是跟人的记忆有关。说起来,人的记忆,有时候真的是不太可信。我们的大脑会根据我们的潜意识去修改记忆,如果不是可以的去引导,被修改的记忆,就会替代真实的情况变成我们大脑中记忆。我们真的会记得很多年前的一件小事儿吗?还是因为我们想要证明什么而特意保留下来的证据?那么留下来的这段记忆,真的就是当时的事实吗?会不会使我们为了证明什么而无意识地进行了修改呢?有人说,记忆不靠谱,用录像记录下来的才是真实的。可是,记录下来的只有画面和声音,我们头脑中的想法,当时的想法,是没办法记录下来的,只能解读,根据画面和声音解读,然后找一个最符合的,或者说对自己最好的解释来说明。可那些又真的会是事实吗?或者说会和我们的记忆相同吗?又或者变成了我们新的记忆?当这部大山诚一郎的作品在得到电子书上架的时候,我就决定让他插个队,先读完了再说。虽然每个事件都不太长,整部小说也没有很长,但是,绝对精彩,值得一读话说,《绝对不在场证明》,《诡计博物馆》都已经出了第二部,接下来会不会出《密室收藏家》的第二部呢,期待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雪女出没——「赤色博物馆」系列二(无泄底)

      作为 “安乐椅神探” 模式的短篇合集,本书《诡计博物馆 2:绑架回忆》中,“赤色博物馆” 馆长绯色冴子,竟然每一个案件中都有外出、直面嫌疑人,也终于开始穿除了白大褂以外的衣服。这在第一部的五个案件中,是没有过的,也算是 “雪女” 社会化的重要进步…… 说是 “雪女出没”,算是贴切。虽然侦探离开了 “赤色博物馆”,但因为案件都是多年前发生的 “悬案”,了解案情主要凭借卷宗,和助手寺田聪的家访,因此无疑也是 “安乐椅神探” 模式。因为是曾在杂志发表的短篇,因此每一篇都会有许多 “重复介绍” 的部分,例如经常会重复介绍 “赤色博物馆” 的性质、介绍 “雪女” 的容貌特征、介绍寺田聪的日常工作、介绍日本诉讼时效的变迁等…… 本书中案件的时间线,紧接着第一部,寺田聪入职 “赤色博物馆” 已满一年。朝九晚五、从不加班,深圳创业失败的打工人,实名羡慕。相比于《绝对不在场证明》系列、《密室收藏家》等以类型 “诡计” 为特色的系列,《赤色博物馆》系列与《华生力》(《全员嫌疑人》)一样,以固定 “模式” 为特色,因此每篇中的 “诡计” 类型就各不相同了。其实,本系列的 “推理” 部分,相比于 “诡计” 部分,更加突出,甚至可以称推理为主、诡计为辅。所以一直对《诡计博物馆》这个翻译,略有不满。当然了,推理小说中可以没有 “诡计”,但不能没有推理。五篇故事中,每一篇的推理都比较精彩,而 “诡计” 则相对被弱化,有的案件中,都不能算是存在 “诡计”,例如《赤焰》《将死亡切成十份》等,当然作者的故事 “设定”,还是非常不错的。五篇故事中,最喜欢的应是《孤独的嫌疑人》,最无感的是《赤焰》。其他的观感都差不多,比较难排序,包括同名短篇《绑架回忆》。第一篇《黄昏的屋顶上》,谜面很简单,却很吸引人。推理和诡计相对简单,猜到了真相。第二篇《赤焰》,主要的元素是 “动机”。推理有点不在水准,尤其是推理排除凶手想见之人的那部分,其实从嫌疑人的角度出发,很容排除。没有诡计,关于动机的设定还不错,伏笔也还差强人意。第三篇《将死亡切成十份》,推理的切入点和风格,很像《解体诸因》。第四篇《孤独的嫌疑人》,设定和谜面很不错,开篇是凶手的第一人称叙述,但却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对于诡计的处理也还不错,反转的确出人意料。第五篇《绑架回忆》,对故事的设定,也别出心裁。但作为同名短篇,倒也没有非常出彩的地方。总的来说,大山老师的 “推理” 能力可以在本书中得以体现,但相比于其他单行本,“诡计” 相对弱势。并且阅读成本很低,很快就能读完,甚至有一种阅读 “日常推理” 的感觉,明明是正儿八经的 “悬案”。希望大山老师一些没有被收录出版的短篇,能尽快出版单行本,尤其是「华生力」系列的那几篇。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比前作逊色不少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忘记了之前看第一部的时候有没有类似的感觉,但确实太像福尔摩斯了。一个只会推理却不善交际的侦探得到一个助手开始各种案件的破获。唯一的区别是福尔摩斯是别人找上门,这个是自己看悬案。福尔摩斯中案件更复杂,这个相对简单。雪女想拥有福尔摩斯的魅力还需要更多努力。这类探案最无趣的地方在于没有办法同步推理,因为线索都隐藏了。这就需要故事本身更加精彩了,所以这个作品还需要持续提高啊。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