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8
17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恍如隔世

    先生淡淡的文字如《浮生六记》长存,印象深刻是 “下放记别”“小趋” 记情,后一篇写乡下狗吃屎,记得 90 年出国在国外讲给当地人听,完全没有人信,记得当时缘起是外国人看我们华人给狗吃人食,说人食含盐,狗容易掉毛,应该喂狗粮,当然我们知道人食比狗食有滋味,狗吃了人食就不爱吃狗粮了,继而发展到我讲狗如何吃翔,杨绛描绘的她女儿探亲,炕上被小孩拉屎,女儿用大量手纸擦,被老乡斥责浪费,叫狗来舔食干净。那个年代其他作家也写过谁家的孩子拉了叫各家的狗,“肥水不流外人田”,当时我绘声绘色讲给外国人听,把他们完全听呆住了,他们完全不能想象和他们亲如一家同寝同眠的宠物可以吃翔,如同听说吃人肉般震惊。可能现在中国的孩子也会觉得不可思议了。另外那篇 “下放记别”,平淡口气,白描几次下放 “干校” 时车站送别,第一次先生的女婿还是个朝气热心青年,第二次人已经自杀离世,淡淡几字,当年已是花甲老人的凄楚如画。此书早已看过,今天偶一翻看,随记。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有些事不能被忘记

      我因为《围城》而喜欢钱钟书先生,因为钱钟书先生,而开始读杨绛先生的作品。读了才知道,喜欢杨先生,可以与《围城》和钱钟书先生无关。🌈这本书是杨先生和钱先生一起在文革年代下干校锻炼的回忆随笔,共六篇。对于生于 70 年代的我来说,故事新奇,没有经历过,身边也没人谈起。在故事中,看不到作家、学者、翻译家的身份,杨先生以淡然的语气,讲述了一个知识分子小家庭在大时代下的境遇。等待下放的忐忑,干校凿井的辛劳,独守菜园的时光,小狗陪伴的快乐,雪天迷路的惊险,返回北京的波折;这六个故事是杨先生的两年多干校改造生活的缩影。杨先生的文字干净简练、充满智慧,将那些遭遇娓娓道来,仿佛这一切本该如此。🌈另必须提到的是,本书的序言由钱先生撰写;钱先生认真的写到,这本小书应该是《干校七记》,少的一记是 “运动记愧”。🌈还是直接看钱先生的原文吧:在这次运动里,如同在历次运动里,少不了有三类人。假如要写回忆的话,当时在运动里受冤枉、挨批斗的同志们也许会来一篇《记屈》或《记愤》。至于一般群众呢,回忆时大约都得写《记愧》:或者惭愧自己是糊涂虫,没看清 “假案”、“错案”,一味随着大伙儿去糟蹋一些好人;或者(就像我本人)惭愧自己是懦怯鬼,觉得这里面有冤屈,却没有胆气出头抗议,至多只敢对运动不很积极参加。也有一种人,他们明知道这是一团乱蓬蓬的葛藤账,但依然充当旗手、鼓手、打手,去大判 “葫芦案”。按道理说,这类人最应当 “记愧”。不过,他们很可能既不记忆在心,也无愧怍于心。🌸书写的简短,干校生活却很艰辛;有些事、有些感觉大概被人们刻意忘记了,有的出于善良,如钱先生和杨先生;有的出于…… 就不说了,我实在想不到合适的词语。🌸附,摘录百度百科对于 “干校” 的解释:五七干校,是上世纪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各地各部门根据毛泽东《五七指示》兴办的农场,是集中容纳中国党政机关干部、科研文教部门的知识分子,对他们进行劳动改造、思想教育的地方。“干校” 是 “干部学校” 的简称,名实相差悬殊,其实是一种 “变相劳改” 的场所。这类干校一般选址在偏远、贫穷的农村,去干校的人被称为 “学员”。无论资历深浅、品级大小,所有人都叫 “五七战士”。他们中间有机关干部、大大小小的走资派、科技人员、大专院校教师、反动学术权威…… 有的还拖家带口,未成年的小孩被托给城里或家乡的亲友代管。在 “知识分子成堆” 的地方,如中国作协、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等单位,连老弱病残除外的政策也被置于不顾,统统撵进干校;年纪最长的有七十(俞平伯)、六十(冰心、陈伯翰等)以上的人,丧失劳动力的、体弱的、深度近视的人就更多了。他们被不分年龄、性别,统统按照军队编制,编到划定的连、排、班去,由军宣队或工宣队管理。他们被规定过军事化的生活,出工、收工,必须整队呼口号,唱语录歌;要 “早请示、晚汇报”,例行性地一日数次集体齐声 “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甚至参加野营拉练。他们的学习内容是体力劳动:种田、挑粪、养猪、做饭、挑水、打井、盖房…… 要求自食其力。有很多人因不堪重负,被劳累折磨诱发的疾病致死。

        转发
        5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时新风

        每日一书:《干校六记》。本书是杨绛先生代表作。文中主要讲的是文革时期,知识分子下放干校的点点滴滴,是一本回忆式散文。它展现了 "文革" 中一代知识分子的亲历往事,诉说了他们的生命所感。独具品格,开一时之新风。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的事,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筛眼里走漏得一干二净。惭愧也使人畏缩、迟疑,耽误了急剧的生存竞争;内疚抱愧的人会一时上退却以至于一辈子落伍。所以,惭愧是该被淘汰而不是该被培养的感情;古来经典上相传的 “七情” 里就没有列上它。在日益紧张的近代社会生活里,这种心理状态看来不但无用,而且是很不利的,不感觉到它也罢,落得个身心轻松愉快。《浮生六记》—— 一部我不很喜欢的书 —— 事实上只存四记,《干校六记》理论上该有七记。在收藏家、古董贩和专家学者通力合作的今天,发现大小作家们并未写过的未刊稿已成为文学研究里发展特快的新行业了。谁知道没有那么一天,这两部书缺掉的篇章会被陆续发现,补足填满,稍微减少了人世间的缺陷。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前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简称学部。我们夫妇同属学部;默存在文学所,我在外文所。一九六九年,学部的知识分子正在接受 “工人、解放军宣传队” 的 “再教育”。默存走到车门口,叫我们回去吧,别等了。彼此遥遥相望,也无话可说。我想,让他看我们回去还有三人,可以放心释念,免得火车驰走时,他看到我们眼里,都在不放心他一人离去。我们遵照他的意思,不等车开,先自走了。几次回头望望,车还不动,车下还是挤满了人。阿圆送我上了火车,我也促她先归,别等车开。她不是一个脆弱的女孩子,我该可以放心撇下她。可是我看着她踽踽独归的背影,心上凄楚,忙闭上眼睛;闭上了眼睛,越发能看到她在我们那破残凌乱的家里,独自收拾整理,忙又睁开眼。车窗外已不见了她的背影。我又合上眼,让眼泪流进鼻子,流入肚里。火车慢慢开动,我离开了北京。我们奉为老师的贫下中农,对干校学员却很见外。我们种的白薯,好几垄一夜间全偷光。我们种的菜,每到长足就被偷掉。他们说:“你们天天买菜吃,还自己种菜!” 我们种的树苗,被他们拔去,又在集市上出售。我们收割黄豆的时候,他们不等我们收完就来抢收,还骂 “你们吃商品粮的!” 我们不是他们的 “我们”,却是 “穿得破,吃得好,一人一块大手表” 的 “他们”。我在苏州故居的时候最爱下雨天。后园的树木,雨里绿叶青翠欲滴,铺地的石子冲洗得光洁无尘;自己觉得身上清润,心上洁净。可是息县的雨,使人觉得自己确是黄土捏成的,好像连骨头都要化成一堆烂泥了。文中主要讲的是文革时期,知识分子下放干校的点点滴滴,是一本回忆式散文。它展现了 "文革" 中一代知识分子的亲历往事,诉说了他们的生命所感。作品的文字是委婉而平和的,可反映的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实景,而文中得一(杨绛先生的女婿)的自杀,她轻描淡写般描述着他的离去,心中感觉不出任何的涟漪,而这种无声胜有声的叙述,让人更加的悲痛,情不自禁泪目~这样在文字与现实之间形成巨大张力的作品,独具品格,开一时之新风,也引起了人们的瞩目。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最好的时代

          读了这本书,心里百感交集,怎么说呢?只能说这是最好的时代,想读书读书,想听课听课,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坚持做。虽说疫情这几年有了诸多的限制,但这几年却是读书最多的几年,听课程最多的几年,不知不觉也有了小小的进步,开始有了一些思考,感谢这个时代,好好工作,努力生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没有误传,不会妄生希冀,就没有失望,也没有苦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干校六记

              《干校六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学 “怨而不怒” 的宗旨。杨绛和钱钟书的遭遇,虽然比不少受批斗的知识分子要好得多,但到底是一种屈辱,也是人才的浪费,杨绛谈到这段经历,并没有激情的呐喊。虽然说作者怨而不怒,但在字里行间,还是对人性的丑恶有所讽刺,每多言外之音。如《小趋记情》一章,隐然处处以狗和人相对照,人不如狗的婉讽跃然欲出。乱世中人与狗互相依傍的情意,也令人感动。又如《凿井记劳》一章,对农民似有所不满,但如果认为这就是对农民或 “农民性” 的鄙视,无异落入唯阶级论的窠臼。作者想说的,其实是人的贤愚好坏,并不应由其出身阶级等先天因素决定。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致敬杨绛先生!

                自己纯然没有资格写杨绛先生的书评。就是在先生过世 7 周年际(2016.05.25-2023.05.25),一个纪念和致敬,致敬先生的睿智平和、包容淡定、温柔勇敢,风骨和才情!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记述了作者夫妇在河南干校的种种“琐细的旧闻和飘忽的感受”

                  干校,本来是对公务人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培训的地方,但在 “文化大革命” 中,却赋予了它新的定语一 “五七”,新的含义一对上述人员中的大多数进行 “劳改”。杨绛先生在这里讲述了从要去干校直到回京一些事情和个人的心情、感受。《干校六记》1981 年 7 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尤其受有干校经历的人喜欢,堪称 “干校” 文学中之经典。今天、今后,人们要感性地了解那段渐去渐远的历史,本书同样堪为经典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干校六记~读后

                    干校,是特殊年代的称谓。不知道多少年后,还有人知道这个名词否。一大群知识分子,被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经历种种难为,可还是保持乐观,保持平和。如果是我,真做不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面对这样一段岁月,杨绛先生用幽默的语言加以叙述,足见她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坦荡的行事风格。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心平气和,淡然无畏

                        一个人在面对不公平和坎坷的时候应该如何自处,本书中有答案,心平气和,淡然无畏。与世无争,故世莫能与之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有如果好的心态,实属难得。多少人在这样的混乱中失去了志向、失去了生命的意义、失去了自我,而杨绛老师和钱钟书老师在这一切面前,还能好好生活、继续读书,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才是真的值得我们学习和追求的。如果回过头再选择一次,在干校的他们是否后悔过没有出国呢?杨绛老师指着棚子问就这样一定棚子是否可以住下去,钱钟书老师说不行,没有书。可爱又心疼。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杨绛朴实而琐碎的干校日记,内容其实一般,更多价值在于:一是一份珍贵的时代片段的细节记录,二是学习那种随遇而安苦中作乐又谨守本心坚持原则的质朴精神。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干校七记”愧得无奈 愧出感慨 伸出手 只有一点空气

                              开头处钱老说:实为《干校七记》,另有 -- 运动记愧;但愧在近代社会无用。“愧” 许是隐于整个六记之中,杨老有时候直接明写自己的愧,没有太多的凄怆的语气词藻,娓娓道来,轻轻掀开这层皮,更令人深刻感受到整个活动之悲与疼。愧得无奈,愧出感慨。若是一直不 “水落石出”,那正如那副画:“一个老者,背负行囊,拄着拐杖,由山坡下一条小路一步步走入自己的坟墓;自己仿佛也是如此。”2024 年如今,社会就需要 “愧” 了吗?亦如钱老无奈所述:“古来经典的 “七情” 里就没有它。在日益紧张的近代社会生活里,这种心理状态看来不但无用,而且是很不利的,不感觉到它也罢,落得个身心轻松愉快。” 我想可能非但是轻松愉快,可能更是滋润自在?有它,却为不利。成就一番事业,也许更多需要抛弃 “愧” 的心理?当然,多想无益,实践出真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遭受过的一切苦厄

                                都似过眼云烟。娓娓道来,轻描淡写,放下过去,空灵澄明。怪不得活到 105!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2024.2.7

                                  读过杨绛的好几本书,《将饮茶》《洗澡》《我们仨》,读《我们仨》的时候,实在是感动得落泪。杨绛和钱锺书真是一对模范夫妻,书里面写了俩人在干校的一些经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大家的文章就是有大家的味道,事情娓娓道来,道理却直指人心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真心佩服杨先生和钱先生对待生活的态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些过去,不可遗忘。

                                        杨绛夫妻到五七干校的那年我刚出生,舅舅全家下放,他抱着蜡烛包里的我感叹不知何时才能见面。社科院院士和普通的城市居民因相同的不同的原因被投进农村,多少人的命运从此改变。    那个年代的高级知识分子多出生在殷实之家,否则也难接受良好教育。这些不事生产之人在干校一次次低效劳作遭受农民的鄙视,一场场教育中多少人的意志被摧残,多少人不堪屈辱自戕,多少人将心中的骄傲深藏。    杨绛没有过多描述揭发、批斗的残酷,只是淡淡将女婿之死略作交代,前后呼应。忠厚和善的王得一自杀了,只因不愿心害人,他是那个年代典型的爱惜羽毛的人。我不禁思考,是怎样的恐惧令那些 “过左派” 昧着良心揭发?这些揭发者固然丧失道德底线,但那些诱导者、逼迫者更加可恶。只为自己能够有成绩,就将他人引向危险的境地,和其可憎。而这些可憎之人始终存在,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长久以来无法消弭。至少在我身上,始终难以完全相信他人,时刻牢记母亲教导 “逢人只说半句话”,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很好,非常好

                                          好,徐晓半生为人的作者书里有个人对这本书评价很高,我特意看后来读还会再看

                                            转发
                                            评论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