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9
2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海底两万里》

    ①人,总要读小说;读小说的人,能体验不同的经历,等于有了多种人生。
    读小说,必须读名著;名著是时间筛选的结果。
    ②《海底两万里》,世界名著,科幻小说的巅峰之作。
    ③《海底两万里》是初中生,部编版语文,推荐七年级必读名著。
    ④下面的文字,是我在全国语文老师的国培计划中授课的讲稿,一小部分,培训老师,如何上课,引导学生去阅读。注意,不是分析名著,是挖掘魅力,吸引学生去阅读名著…… 看看,我们老师是如何动脑筋的。语文老师,容易吗?



    《科幻小说的巅峰之作》
    ————《海底两万里》150 年的世界经典
    (第一课)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56 页。

    【①以下稿件里,使用【】中的文字,不是稿件内容。是解释说明,或者要求、提醒、规范和标准。是供写稿老师熟悉稿件要求的。②每节课,都要有标题,如上。标注清楚。因为,配套在线课程,也给学生提供课程文字版,需要 “齐清定” 的规范文字稿。③每本名著,都要如上,清楚写明年级、单元、页码。强调:写稿件之前,要把课本上,对名著的简单介绍的文字,研读透彻,解读目标、方法、要点,要和课本上的内容一致,特别是一些概念、名词,必须完全和课本一致。否则,随意发挥,就不规范,太散乱。】
    课前预习:①什么是科幻小说?你读过哪些科幻小说?②为什么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被称为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③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你理解什么是想象力?儒勒・凡尔纳为什么具有超强的想象力?
    学习目标:①知人论世,了解作家,熟悉儒勒・凡尔纳,理解他创作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的深层原因。②了解科幻和科学的关系。了解科幻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
    【课前预习和学习目标,是提供给学生的文字稿时的需要,讲课时,不讲这个内容。每节课都要根据本课内容,设计三四个思考问题。】
     
    啃读经典一部,胜读杂书万本。
    你好,我是老师。今天起咱们一起纵览《海底两万里》,领略这部跨越 150 年的世界经典。
    【每节课的开头,标准格式,都一样。显规范。犹如《新闻联播》的开头。不能随便发挥。比如,称呼,统一为 “你好”,我是老师,必须要说完整的真正的姓名。】
    话说公元 1840 年,是咱们中国清朝的道光二十年。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铭记于心的年份,
    就在这一年,积贫积弱的大中国,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破了国门。
    丧权辱国的条约,一个接一个。
    古老封闭的大清王朝,摇摇欲坠。
    仁人志士,振臂高呼,守护着这个国家。
    林则徐虎门销烟,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说这些,是让大家记住一个时间节点,1840 年,一个特殊的年份,1,8,4,0,年。
    三十年后的 1870 年,在和中国万里之外的法国,一位 42 岁的作家,完成了一部 35 万字的小说,一部写给青少年的科幻小说。
    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至今 150 年了,这部小说,被全世界各国翻译了 1500 种,被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阅读和欣赏。
    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话剧、戏曲等等一切人类能想到的艺术形式,都呈现了这部小说。风靡世界,造福人类。
    这部小说,就是《海底两万里》。
    这个人,就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
    一位想象力惊人的科幻作家。
    他被尊称为世界文学史上响当当的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今天,咱们一起去了解他,了解他的小说,跟随这个满脑子奇思妙想的法国人,探秘海底两万里。
    【解释说明:
    ①这个导入语。重点聚焦一组数字,年份,年龄,小说字数,翻译种类,目的是凸显时间,通过参照物 “鸦片战争” 的对比,让人记住作者生活的年代、国度。为下面介绍,他童年时,在一所船厂的神庙小学读书,从而为他小说里,写到大海,写到船,写到潜艇,写到海底生活,提供了生活基础。
    提醒:每一节课,都要精心设计一个导入语,也叫开场白。作用是吸引黏连学生。内容要和本课所讲内容,有密切关系。或故事,或逸闻趣事,或名言等等。语言要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多使用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文字量上,有简明扼要,三五十个字,即可;不能喧宾夺主,拉拉杂杂。
    ②啃读经典一部,胜读杂书万本。是固定阐释语。
    ③固定开头的呼告语,形成固定模式,便于学生记忆。犹如新闻联播开头,必须每天都一样。
    ④课程讲稿,即逐字稿,要用口语,遇到特殊的专有名词等,要解释。
    语言要干净,要有层次性,要入耳入心。
    如何达到?自己多读,所有问题,一读了之。自己读着通顺、流畅、舒服,再说给别人。
    就这个小小导入语,我写着构思着,构思着读着,读着修改着,修改着读着,反反复复,至少五十遍。
    看着简单,可以读读,体会其中的精妙。
    注意,说话讲课时的强调重音,关键字词的重音,起到强调的作用。】
    阅读和欣赏小说,一般首先要了解作者,因为知人论世,才能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容。下面,咱们从三个层面,来了解儒勒・凡尔纳。
    第一个层面,儒勒・凡尔纳为什么能写出有关大海的系列科幻小说呢?
    这要与他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1828 年 2 月 8 日,儒勒・凡尔纳生于法国南特的费多岛。
    南特(Nantes),是法国西部最大城市,也是法国第六大城市。
    费多岛,是南特旁边的一个风景宜人的美丽小岛。
    儒勒・凡尔纳的青少年时期,就生活在这个费多岛上,而且,他的中小学,先后就读于一位远洋轮船长的寡妇桑斑夫人所办的学堂,后来考入南特中学。
    金色童年生活在大海边的小岛上,求学于和远洋轮有关的学校,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大海是儒勒・凡尔纳生活的环境,是他生存的舞台;广阔无垠、神秘莫测的大海,从小就在他的心目中、头脑里,扎下了根。
    有一件有趣的故事,必须强调一下。儒勒・凡尔纳 11 岁那年,他和哥哥一起,私下贿赂一位船员,计划偷偷离家出走,去大海上旅游、去探险,就在大货轮快要出发时,爸爸找到他们,强行带回家,少不了胖揍一顿,而且,关在家中的小屋子里,不准乱跑。少年儒勒・凡尔纳,人被限制了自由,但是,他的心却飞向大海,他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声绘色地给哥哥描述去大海探险的惊心动魄。这可能也是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的雏形吧。
    从这第一点,让我们理解了:文学来源于生活。假如儒勒・凡尔纳从小生活在大山里、或者是生活在沙漠边,估计是很难写出《海底两万里》,以大海为内容的小说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引人入胜,大开脑洞。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凡尔纳的作品,从来没有想过,海底地世界还可以这么描绘,海底地生活还可以这么丰富。梦想永远是人类进步的强大推动力,是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强大动力。看一点这类书籍,也能拓展我们的思维,开拓我们的思路。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小时候就想看的经典,今日终于读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令人惊艳的想象力!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童年的回忆

            《海底两万里》讲述了博物学家 “我” 和尼摩船长一同驾驶鹦鹉螺号,10 个月中穿越海底两万里,经历了种种冒险,见识了各种奇观。凡尔纳借冒险故事为载体,其实是为了普及当时的科学知识,同时也反思了科技和环保的关系、科技和人类的关系。罗兰・巴特、福柯等人重新定义了凡尔纳及其作品的重要性:他的伟大之处在于,有能力 “营造了一个封闭的宇宙,有其独立的时间、空间和存在原则”。凡尔纳的创造力和预见性为他的作品注入了不一般的魅力。凡尔纳用神来之笔,循循善诱,引导读者随同主人公参观船长尼摩的图书室、博物馆,漫步海底平原,饱览无奇不有的海洋生物,尝试海底森林打猎,穿越阿拉伯水下通道,参加海底珊瑚公墓葬礼,访问沉沦海底的大西洋古城,目睹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带领我们来一次耗时十个月,行程两万里的冒险,去认识这个神秘莫测的海底未知世界。文学价值首先表现在小说对人物的塑造上。凡尔纳倾注了大量心血来塑造尼摩船长这个角色。他爱护手下,对仇人却冷酷无情;他声称憎恶人类,但也出手救了主人公和采珠人;妻女的照片一直挂在卧室墙头,念念不忘,但支持他活下去的动力却是仇恨。这种性格复杂的悲情人物很容易出彩,但也会因为内在矛盾而显得逻辑混乱。幸好凡尔纳用复仇英雄这个更大的设定,赋予了他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合理性,塑造出了一个复杂而令人难忘的船长形象。凡尔纳最初给尼摩船长定下的人设,是个反抗俄国统治的波兰英雄,妻女也因受到牵连而死去,但编辑赫泽尔考虑到潜在的俄国市场,不愿意冒犯俄国读者,建议把船长塑造成反抗奴隶制的英雄,两人互不退让,那些疑团也就悬而未决。幸好,凡尔纳在续作《神秘岛》中打上了补丁,尼摩船长最终成为了反抗英国暴政的达卡王子,印度民族起义失败后,他建造起鹦鹉螺号,伺机撞沉军舰复仇。除了在人物塑造上独具匠心之外,凡尔纳的作品在他本人去世之后,频繁进入哲学家罗兰・巴特、米歇尔・福柯、萨特等人的视野。通过他们的阐释,凡尔纳也成 cult 文化的代表人物。所谓 cult 文化,是指某些小众文化因为本身具备的独特魅力而被特定人群追捧或膜拜,继而对主流社会产生影响。罗兰・巴特在他的著作《神话学》中说:“凡尔纳营造了一个封闭的宇宙,有其独立的时间、空间和存在原则。他不断地完善这个世界,充实这个世界,就像荷兰派画家,事无巨细地画出所有细节,摆上人类的发明和设备。”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