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一套中国通史
一曰 “基本逻辑的统一”。虽然各卷侧重不同,风格有异,但基本治学理路不出 “全球视角” 与 “区域论”,即便可能与某种政治倾向有关 —— 日本历史学界向来有 “京都学派” 与 “东京学派” 之分,前者重实证推论,以内藤湖南为代表;后者重理论架构,以白鸟库吉为领军。两派之争,由来已久,且在二战前后,便与政界动向结下千丝万缕之联系,此传统沿袭至今,在不少著作中尤可窥得一二。如此一系列,两派学者均有参与,宗尙之别,显然可见 —— 但与 “五朵金花”(郭沫若的 “五种生产方式”,即国内教材奉行之历史分析法)、“三古论”(内藤湖南之 “上古、中古、近古” 分期法,民国以来在中日学界颇受推崇)、“冲击 - 回应模式”(费正清所创,近三十年来在欧美学界占据主流地位)相比,仍不可忽略其更有活力与前景的学术意义。尤其是贯穿其中的、始终将当今东亚格局纳入历史长时段考量的宏阔视野,更显示出日本学者对历史的兴趣早已超出历史之外,与现实世界紧密关联,与饾饤之学相去不可以里计。司马迁谓 “通古今之变”,正是此道。二曰 “二重证据的融合”。自王国维提出 “二重证据法”,后人虽多变化,然皆不离其精髓,即注重多元史料的利用。如此一系列,对文献的精细校读,对文物的全面掌握,两者互证共存,结合气候学、历法学、天文学等现代学科的理论成果,既提供了扎实而鲜活的论述,令读者有别样的阅读快感,又显示了日本学人知识背景的多元与贯通,较一般排比史料、循规论述之通史著作高出数个身位。如正在陆续出版中的《易中天中华史》,虽说个人撰史,颇为不易,但仅从手法而言,即便易中天在叙述上拼命往电视化、微博化靠拢,以期维持读者兴趣,但在概念手段和资源储备上,还是比较捉襟见肘的,往往炫人耳目有余而内在能量不足。至于近年来偶尔一见的其它通史著作,且不说对国内外最新成果的吸收与消化远远不够,就是和民国时期的诸多通史相比,也不过是材料更多更全而已,但在 “如何运用材料” 这一关键问题的认识与实践上,倒是停滞不前得很。三曰 “编撰体例的整饬”。每一卷的体例,都由中文推荐序、自序、正文、附录(包括主要人物列传、历史关键词解说、参考文献、历史年表)、地图组成,分工明确,使得一本书存在多个维度,有利于多向阅读。譬如正文往往是以整体的眼光进行叙述,相反的,主要人物列传与历史关键词解说则是以微观的角度进行介绍,两者结合起来读,就会对作者的观点有更充分的把握。而且日本学人在制作图表方面确实下了很多功夫,书中不少关系图做得极好,单拎出来编成一册,就是一部简化版中国史了。当然,如果各卷的中文推荐序的水准能统一一些(有的一看就是应付之作),参考文献的收录和提要能更详尽一点(只著录日本学人的著作而无中国、欧美学界的成果,虽有减省篇幅之效,但对有心向学者也是一大遗憾),就更好了。
3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