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5
1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温故知新

    本书作者著有《大转折》《集装箱改变世界》,本书为以上综合,回顾 200 年来全球化过程,资本利益的内在驱动是世界风云变幻的根本,温故而知新,看清全球化的实质,也就能明晰世界上的政治乱象。全球化缘于西方的重商主义,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各国应专注于自己的特长,分工提高了效率,全球化就是全世界的协作分工。集装箱货运和超级货轮的发明,从电报到现在互联网的通讯,让全球协作分工生产效率最大化,库存最小化,这是从企业的角度看世界,催生出跨国企业。可是残酷的现实是,世界是由不同的民族国家组成,如果把国家看成各个独立的企业,逆全球化就是国家之间的竞争。200 年四次的全球化致使的国家竞争核心,从开始的资源竞争,到市场竞争,现在是规则竞争。从金融结算系统,5G 标准到社交媒体的所有,全球化的规则之争必然带来地缘政治的冲突。从开放到封闭不断循环前进,全球化是大方向,但民族主义逆全球化是政府的护生符,现在世界处于逆全球化周期。工业生产的智能化已经让产业链开始重组,现在最大的竞争是规则标准的竞争。

      2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全球化需要二个条件:一个是硬件,比如说:蒸汽机、集装箱、码头、陆海联运、通信、计算机等硬件基础设施;另一个是软件,因为它是国际贸易,跟汇率风险、国际协议、国家管制政策,民意,精英的认知与共识强关联,属于软的基础设施。任何一个维度某一项的进退,都影响国际贸易的进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四波全球化长什么样?

        比起用船舶运载货物在全球流动,第四波将带动思想、服务和劳动力在世界各地流动。这似乎将孕育新的全球化赢家和输家。但,全球化的游戏不是哪个国家想退群就可以随便退群的,退无可退,无路可退。已经千丝万缕地紧紧编织在一张地图上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还值得期待的全球化?

          世界愈来愈显得不平静,中美贸易冲突、Covid-19 扩散、俄乌战争、粮食 / 能源危机…, 使得「一款由硅谷、欧洲、亚洲研发中心设计完成的智能型手机,外包给富士康在中国的工厂制造,后者分别从日本、韩国、德国、美国订购显示器、芯片、摄像头和耳机,组装后再以品牌营销全球」的全球供应链突然产生断链危机,似乎运行多年的全球化已经走到尽头,全球贸易体系该以何种型态继续?以史为镜,或许可以知兴替。 Levinson 回顾了资本主义盛行以来全球化历史,将全球贸易演进分为四波进程:1. 第一波全球化:约在 19 世纪中期工业资本主义盛行,至 1914 第一次世界大战止,在李嘉图提出「商业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国都必然把它的资本和劳动力用在最有利于本国的用途上。这种个体利益的追求和整体的普遍幸福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比较优势理论思潮下,英国从殖民地进口大量的棉花原料,工业化工厂不停的生产布料,并出口至其他各国,体现了「各国将资本和劳动力用在最有利」上;此外蒸汽船使长途运输成本降低、电报发明则使进出口商及时获得商业信息,带动全球化兴起。但,1914 第一次世界大战,「到 1915 年,战争持续了一年,此时全球贸易总量比 1913 年降低了 26%......1913 年至 1918 年间,由于缺乏船只,中国进口量下降 34%, 意大利下降 62%, 伊朗更是达到惊人的 75%」, 全球贸易嘎然而止。2. 第二波全球化: 194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 20 世纪 80 年代,「尽管外资投资激增,但大多数投资都发生在少数几个富裕国家之间,大部分对外贸易也是如此。欠发达国家大多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只能通过向富国的投资者借贷或出口原油、咖啡豆等大宗商品来使自己与全球化保持些许联系。」因而世界分成” 北方” 地区 - 指西欧、北美和日本等高度工业化国家,及为这些先进国家供应原材料方式参与全球化的” 南方” 地区。而这段期间,集装箱的发明与投入使用,大大降低了全球运输的成本,进一步促使全球贸易大幅增长。3. 第三波全球化:约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至 2008 年金融危机期间,通过 80 年代初期英国 Thatcher 首相及美国 Reagan 总统放松政府管制,追求利伯维尔场,再加上国际资金也大幅放宽限制,使得远距离供应链已经司空见惯,「零售商或制造商可以在不同国家分别完成零部件的设计、生产和组装工作,半成品可以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几乎不需要顾虑国界这一因素」, 成本最低成为跨国企业唯一标准,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思潮被实践的淋漓尽致。但在第二波全球化受益的富裕地区,此时反而指责全球化损害了富裕经济体的工人。而政府管制放松,全球游资到处流窜,一国内部的贫富差距日益严重,还有各地环保主义人士抗争,即使「在从 2001 年到 2008 年的短短 7 年间,世界制成品贸易增长了 120%」, 但全球化反而使全球金融市场、社会更加动荡!4. 第四波全球化: 2008 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并蔓延到世界各地,造成国际贸易量暴跌,「随着 2009 年美国减少进口,各地的制造商纷纷减产和裁员,而工人们也反过来缩减自己的开支。德国、法国、智利、委内瑞拉、马来西亚和南非陷入了经济衰退,韩国和菲律宾也险些加入它们的行列。」从 2008 年第二季度到 2009 年第二季度,世界贸易总额下降了 17%。但当 2010 年世界经济逐步复苏,跨国贸易与投资却不再像以往出现反弹,受到反全球化 / 反移民声浪影响,跨国公司逐渐收缩供应链,政治上美国 Trump 总统、法国极右派政党 Marine Le Pen 等批评” 猖獗的全球化正危及我们的文明”, 使得全球贸易不再只是单纯的经济考虑,更多需要从政治、国家安全、社会阶层等面向思考 。2020 年 Covid-19 全球的爆发,人们必须居家隔离,国际商务与旅行中断,第三波全球化建立的供应链在一夕之间停止,人民更意识到,在追求最低成本的全球化体系下,却是如此的脆弱。 全球化就此走回头路了吗?Levinson 认为在 (1) 全球人口老龄化,对于实体商品消费将降低、(2) 数字化进程也使得我们可以直接在在线听音乐、看影集,透过共享平台资源,我们需要获得服务,不再需要获得实体商品、(3) 技术创新,如 3D 打印,让小规模制造变得更容易等因素下,「比起用船舶运载货物,思想、服务和劳动力在世界各地的流动要重要得多。」随着时间推移,商品制造将逐渐失去经济上的重要性,消费者将更多的花费于购买交通、教育、医疗、电信服务,因此未来实现全球化的是研究、工程和设计等工作。此外,以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架构的成本最低全球化贸易体系,也将难以恢复,在现今中美两强冲突下,强调韧性、安全的供应链体系将更为重要;而全球对 ESG 的要求、弱势劳工人权保护、欧盟碳关税的开征、OECD 对于全球反税基侵蚀的规定等,对于跨国企业的供应链布局都将有重大影响;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或许在能源 / 粮食价格高涨的年代里,已无法再取得成本最低的消费产品,过往长年稳定的物价,似乎也将成为历史了吧!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