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4.0第一财经 2022年10期
我的消费热情好像不在了,或者说消费意愿变窄了。致敬伊丽莎白女王,忽然之间无法理解王对人民的意义,但还是被瞻仰队伍深深触动;3D 打印造车快要来了,可我当初的梦想呢;音乐现场有点意难平,可怜跨年演讲也殃及了;背景调查、竞业协议越发离谱;小米的 2022 还能 V 字反弹吗,小米造车还在多远的未来;2022 的金字招牌开了眼了,4951 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可能只反映了部分真相,我对 “新国货” 和 “直播带货” 的概念存疑;比亚迪站起来确实不容易,可商标换的摸不着头脑;消费热情还在吗,消费信心还在吗,消费底气还在吗,恐怕不得而知;生死教育早该来了,为什么还在发展中;隐入尘烟不妨看看站在边边角角的人。不得不服,第一财经的数据图表相当一流,不知道还有什么新花样ต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23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这一年,我们的消费热情真的不在了吗?这份名为 “金字招牌公司人品牌偏好度大调查” 的民意调研,坚持到今年,已经是第 14 年。按理说,一切工作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但在 2022 年 7 月 11 日到 8 月 12 日整个调研期间,我们处在一种既忐忑又期待,可以说从未有过的矛盾心态之中。新冠疫情持续到第三年,截至这个秋天,深圳、上海、成都、沈阳、三亚…… 几乎记不清多少个城市因静默或封控上过热搜了。生活秩序被疫情彻底打乱,公众的消费热情普遍下滑。央行 2022 年第一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在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方面,倾向于 “更多储蓄” 的居民占 54.7%,比上季增加 2.9 个百分点;倾向于 “更多消费” 的居民占 23.7%,比上季减少 1.0 个百分点。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报告 2021》提到:过去 6 到 12 个月,全球消费者信心达到 2015 年以来的一个低点。我们有理由认为,今年这份民意调研榜单具备鲜明的周期性特征,能够胜出的品牌无疑有着更强的品牌韧性。今年共有 4951 位受访者,对 59 个品类的 1760 个品牌给出了自己的意见。76.78% 的受访者生活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对于新锐的社会变化和消费趋势极为敏感。尤为重要的是,72.29% 的受访者表示在过去 12 个月中体验过消费不便,并养成了新的消费习惯。可以说,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商业世界提供了更直观的消费者态度参考。这自然也是我们坚持这项调研的价值所在。感谢大家的耐心,今年有 20 个品牌迈过 3 年考验期,当选 “金字招牌”,它们是哔哩哔哩、八喜、CHANEL、飞利浦、光明乳业、好利来、盒马鲜生、Keep、乐事、麦当劳、美团外卖、农夫山泉、苹果、顺丰速运、王者荣耀、网易云音乐、小米、雅诗兰黛、宜家、优衣库。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推荐看看书中关于背调的章节最近大环境不好,工作不好找,很多同学的简历里就出现了几个月甚至一年的空白期,不填吧,HR 会不会感觉我不靠谱,找了这么久的工作?填吧,现在很多公司都会进行背调。确实左右为难,所以,环境不好的时候,还是骑驴找马吧。如果是不幸被开,3 个月的话还可以说自己想休息休息,超过三个月最好说自己在尝试一些新的事情,比如做自媒体。现在背调的流程非常标准化,价格也不贵,大概就几十块钱。以前背调只限于一些核心员工,现在价格这么低,普通员工也开始有背调了。企业招错人的成本很大,所以未来背调可能会成为面试的一个标准环节。关于背调,这期月刊有比较详细的介绍。简单来说,公司背调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两大类。客观信息主要是确认简历上的内容,具体包括求职者的身份信息、教育背景、工作职能和年限、离职原因、犯罪记录等,一些公司 HR 可能还会要求求职者提供社保和工资流水记录。客观信息的核验是公开透明的,公司往往担心的是主观信息的衡量,即通过明访和暗访前同事的方式对候选人的工作能力等作出判断。第三方背调机构一般会要求候选人提供 2 到 3 个关键联系人,有的甚至会明确到具体的职位,比如希望 3 位联系人分别是前公司同事、前公司领导,以及前公司 HR。现在的公司基本对背调过程中的造假行为零容忍。所以,简历里千万不要说谎。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3.0第一财经 (2022年第10期)启发文章:发展中的生死课,以及成长中的老师和学生在济南山东大学的教师王云岭从 2006 年开始,在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开设了 “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 的课程,参观殡仪馆、扮演逝者和亲属并体验葬礼是该课程实践的一部分。“以死观生”,王云岭这样解释参观和体验的意义,让学生在还年轻时体验生命的终点,进而反思和重新规划人生。Tips:对死亡避而不谈是中国家庭的常态,而与死亡相关的引导和教育在中国的教育体制里也未成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里的生死教育课程成了复杂的存在:既要普及死亡相关的知识,可能还要帮助延展知识以外的生死观念;既要冷静客观地讨论死亡,又需要考虑每一个人迥异的认知。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理性消费经济下行期,挣钱显得越来越困难,随着年龄增长消费观也变得越来越成熟。刚需消费当然不能少,但在追求一种 “刚刚好” 的消费模式,比如点餐,不会像以前那样看到什么想吃就点,最后吃不完浪费。买衣服也是,更加考虑实穿性和舒适性,预计一年到头穿不了几次的款式果断放弃。护肤品也是,开始对比,寻找同功效但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不再一味追求品最初是为了省钱,但还是很难抑制消费带来的快乐,过一段时间就会报复性消费,后来看了极简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纪录片,人真的不需要那么多东西,让物品回归物品本身的使用意义,穿一件衣服是为了舒适,吃一顿饭是为了饭菜的好吃,而不是为了身份个性意义,消费的时候真的会理智很多,也少了很多削足适履的使用场景。这种理念上的改变,比按住自己不去剁手要有用。消费 - 快乐的链接自己就断了,现在基本不会有为了买而买的行为。另外建议大家收拾下房间,特别是女生,好好清点自己的护肤品彩妆,各种小样,会被吓到的,下次被种草的时候,打开抽屉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十分需要。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