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2
29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如何知晓?

    之前看过改编的同名电影,这次看完这本小说时,体会更为深刻一些。在这本小说里,我们通过作者着墨不多的描写中,透过阿明与其母亲的社会人际交往关系,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当时的日本社会众生相,普遍冷漠的人际关系,虽然有和善的便利店店员和善良的女生纱希,可是这对于阿明四个兄弟姐妹来说,终究只是蜻蜓点水式的人情冷暖闪现。对于普遍注重个人隐私与理性的日本人来说,无人去关心和在意租住在公寓里的四个弃孩,似乎也在情理之中;阿明多次严厉拒绝别人提议联系福利院等机构介入他们的困苦生活,很难让人不去猜想当时的日本相关社会机构在处理这类问题上,是否符合人道主义的标准;很多人谴责四孩母亲惠子的做法,只是仔细深思过后,不难发现,这又何偿不是当时大部分日本东京底层女子的贫困现状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结尾很仓促,整体很日式。

      如果不是是枝裕和拍了电影,恐怕这本书的阅读量一般。我能想象这是取自真实故事的改编,小说里对于妈妈和四个孩子的刻画其实也蛮到位的,不止心疼阿明,也心疼妈妈、京子、小雪。我不认为妈妈该被批判,作为女人,她就是太傻了一点,容易相信爱情,才会生下这四个孩子,但她尽力了,去抚养他们,哪怕自己活得很卑微,其实也在不停地争取更好的生活,而且应该说,她没有忘记过孩子们,充其量是在困窘时不敢面对孩子们。确实,更让人痛恨的,不应该是爸爸们吗?就算阿明的生父给过一些生活费,难道不应该吗?更别说没影子的那几个爸爸了。我不太明白纱希出现的意义,在援交的问题上是一种妈妈的投射,但其他方面反映的不足。我甚至会想,如果东野圭吾来写这个故事,可能更精彩。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世间万象,其中必然有苦不堪言的故事

        这样让人沉闷压抑的故事,读完了就感觉是 "哎呀,终于读完了",想赶紧丢一边,更是提醒自己之后不要再想起这本书,没有愉悦的阅读感受,是给自己的情绪减分的。赶紧忘记了好。或许是因为之前偶然的知道有这么一部由这个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也或者是因为自己是同为母亲的人,总之我没有如愿忘记这本书,反而是回头来想写一些自己的思考。故事中的四个孩子,对待妈妈的情感,尤其是阿明多次想到的和说出来的,"如果社会福利机构插手干预,四个孩子被迫分开,这让他的母亲濒临崩溃",小雪在自己生日的那一天如此期待着妈妈的回来,还有小茂和京子,在孤独无助中依然对妈妈充满了眷恋。孩子对待妈妈无条件的爱,只能说是会让人感动,但是不值得被鼓励。生而不养,作为生物学母亲或者父亲,基因的传递并不意味着是情感纽带的链接。基因提供者与传承者之间的关系,是由付出的时间、情感、陪伴、教育等等资源搭建而成的,而且是应该是双向的,不应该只是单方面的意愿。如果生物学父母不称职,是没有权利获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的,更不应该要求孩子们对这样的父母存有感恩和敬重之心。生命的传承,更多是基于原始的基因选择,爱不是先天存在的,是在生命体的互动中培养出来的。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被告知 "如果感受不到爱意,应该保护好自己,让自己全身而退"。比起同情孩子们的境遇,更好奇是什么样的环境和教育让故事中母亲成为这样的一个女人。就如同发现了身体里长了肿瘤,希望了解发病原因是什么,是什么饮食生活习惯喂食出癌细胞。究其根源,才能够防患于未然。只有故事中那样的父母亲少了,才不会有更多的这样受苦受难的孩子们;只有作为女人多具备些努力生活的意识,才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们沦落与不堪;既然女人能够在某种程度掌握着生育权,就应该尊重这个权利,并且合理使用。也许她也曾在生活的罅隙处反省过,所以才让阿明看到她的泪痕,可是那个短暂的瞬间还无法激活她的良知和斗志,依旧继续颓废下去,让孩子们受更多的苦难。作为读者真的难以做到不对故事中的母亲感到愤怒和厌恶,生活混乱、不负责任、毫无规划、对孩子弃之不顾……. 更想声讨她不应该把孩子们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如果只有苦难或者带给他人苦难,那么不是应该请这个生命继续蛰伏等待吗?等待着可以为他提供滋养的照护者的出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心情沉重

          之前看电影《无人知晓》,可能有直观的画面,看到一半,实在无法继续一个妈妈带了四个孩子,四个孩子有不同的爸爸。妈妈要挣钱养活一家子,也还存有追求爱情的幻想,从晚归到一两周不归,再到一个月,甚至可能不回家。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全在阿明身上,他不过是一个 12 岁的男孩,也在贪玩和需要朋友的阶段妈妈留的钱,阿明要精打细算,交房租、电费、水费…,买吃的、日用品除了阿明,其他孩子每天只能蜗居在公寓,看电视,和自己的娃娃玩儿,他们渴望上学,渴望蓝天阳光和撒野妈妈没有寄钱回家的日子,阿明去找过爸爸们,他们生活不易,没有任何人想承担一点当父亲的责任圣诞节妈妈没有回家,新年也是,阿明假装替妈妈给每个孩子压岁钱,春天、夏天,房租没钱交,水电也断了,要用水,孩子们去附近的公园打水、洗漱。早上去便利店等隔夜的寿司,仿佛是这个世界给他们唯一的善意阿明参加了一场棒球赛,穿着重来没有穿过的球鞋,手上是味道好闻的真皮棒球帽,他和一群不认识的朋友,在别人爸爸妈妈的欢呼声中度过了最快乐的一天晚上回家,看见最小的妹妹死了,从椅子跌下来就死了剩下的三个孩子没有向警察或者成人求助(之前肯定有过),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把小雪埋在了机场边,阿明曾经答应过小雪带她来看飞机妈妈寄来厚厚的一叠钱,还在说全靠阿明了我没有资格指责这个妈妈,我想问爸爸们呢,社会呢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书中没有明确说出孩子母亲为什么离开,但猜想可能是和新的男朋友走了,就下了四个孩子自生自灭。从干净整洁的出租屋,到断水断电,满屋垃圾,充满腐败味道,和四个小孩的心情很像,从希望到绝望。从有钱吃饭,到饿肚子,去超市领过夜饭。通过这本书感觉日本社会人与人之间挺冷漠。表面上人与人之间特别有礼貌,和善相处,但不太深入交流,不关心不愿意管别人的私事,如果房东或供水公司,供电公司,多了解点实际情况,多关心一下这些孩子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看完真难受

              这世间千千万生灵,大家以自己的姿态存在着。活在当下,珍惜眼前所有~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写的很细致,把四个孩子的苦难生活及心理表现了出来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电影原著小说。看的心酸心碎。我儿子同故事里最大的哥哥一样是 12 岁,12 岁的孩子能干什么?他需要被呵护被教育被照顾。可是 12 岁的哥哥,不能上学,还得照顾三个弟弟妹妹。他小小的肩膀能扛起什么?几个孩子的未来就何去何从?长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竟然有如此残忍的父母,置孩子不理,任由他们独自生存。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