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
看了一些心理学的文章和书,也学了一点认知行为疗法,十大认知扭曲我都有。每天都过得很挣扎,感觉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也没走在成为我想要成为的人的路上。天天虚度时光,但我也没有勇气去死。我讨厌生活中的琐事,讨厌工作上的琐事,常常拖延,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才能不那么讨厌自己,走出这个内耗的怪圈。我大概也是拖了很久,才写下这篇求助帖。我尝试过和父母和解、和自己和解,但过一段时间,就继续像钻牛角尖一样地讨厌父母、讨厌自己。我是因为想要通过归责父母来惩罚谁,还是为了给自己过去碌碌无为的二十五年找一个理由?我不知道。我想要改变,长久的改变,想要坚持。能帮帮我吗?[心理咨询师回复](括号部分为编者注)我想帮你,但我快要被你说服了。你列举的每一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2024/1/11我读了这本书,平心而论,我没有获得我以为能获得的更多的新知。我是从听书还有一些课程里面,已经知道了这本书的内容是什么。我再来读这本原著,只不过是增加了我对于我知道的东西的理解。我觉得如果这本书不是专门写给非常专业的人士的话,可能问题不是出在我身上,而是原著写的内容就不是像《心流》这样。哪怕我早就再三知道了 “心流”。我读了原著,仍然收获颇丰。当然,我不是说这本书不好,这本书质量也相当好,只不过没有达到我以为的预期而已。还有就是,推荐的话,我和你推荐这本书的后面三四章。还有就是,作者最后的升版里面加的一节内容。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科学哲学最后的山峰科学无止境,科学哲学亦然。但在上世纪初的科学革命之后,科学认知系统再次进入承平渐进的漫长周期。本书作者与卡尔波普尔一道,为距今最近的科学革命做出哲学意义的注解,角色类似科学界的历史的终结。科学范式所代表的概念、逻辑、方法、推演与证实(或证伪)等认知共识,如同《几何原本》的公理和定理体系,为科学大厦的营造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但是,正如科学认知所依附的语言文字符号系统一样,其表达能力的模糊性、有限性与人类的思维特征一道,让科学认知的客观、完备和精准之路依然充满艰辛。与之相对应的,人类对于自身历史、社会的认知,更是处于鱼龙混杂的炼金术时代。科学之路,任重道远。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