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逃避自由
自由,自由,现在就要自由!似乎自由这个话题从来不缺热度,无论它和什么搭配。但这一次确实奇了个怪栽,逃避自由!这还真是头一次听说。但一本书读下来,嗷嗷!其实很多人真的在逃避自由。自由,意味着承担,也意味着不合群(被孤立),这么看来,确实容易被逃避。自由 —— 摆脱束缚的自由 —— 又给人套上了新的枷锁。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经济上,似乎自由这个词总是一边被各路人马喊着口号追寻着,一边又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而选择依附 / 臣服,然后最终被驯服。就像是动物园里的动物,虽然时不时好似野性依旧在(会伤人),但是真的要让它们离开动物园出去大自然生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口号喊着的 “自由” 其实属于消极抵抗无果以后的无奈,根本不是积极的自由。积极自由在于全面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里面的自发性,才是自由的关键。是独立自主,不再被各种 “规范” 掣肘的随心自主。积极的自由还意味着下列原则:除这个独一无二的个人自我外不应再有更高的权力,生命的中心和目的是人,个性的成长与实现是最终目的,它永远不能从属于其他任何被假定的更具尊严的目的。本书的论点就是,对现代人来说,自由有两方面的含义:他冲破了传统权威的束缚而获得了自由,并成为一个 “个人”,但他同时又变得孤立、无能为力,成为自己之外的目的的工具,与自我及他人疏离;不仅如此,这种状态伤害他的自我,削弱并吓坏了他,使他欣然臣服于新型的奴役。相反,积极自由则意味着充分实现个人的潜能,意味着个人有能力积极自发地生活。自由已处在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上,它受本身动力逻辑的驱使,有走向其反面的危险。民主的未来在于个人主义的实现,这是自文艺复兴以来现代思想的意识形态方面的目标。现在的文化及政治危机并非因为个人主义泛滥,而是因为我们所坚信的个人主义已成了一个空壳。只有在高度发展的民主社会里,自由才有可能胜利。在这个社会里,文化的目标和目的就是个人以及个人的成长和幸福,生命再不需要成功或其他东西来证明,个人不臣服于也不被操纵于任何自身之外的权力,无论是国家还是经济机器。最后,个人的良心与理想并非外在要求的内在化,而真是他的,所表达的目的也源自其自我的独一无二性。现代历史以往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没能够充分实现这些目的,它们中的大部分还只是意识形态的目的,因为还缺乏发展真正个人主义的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创造了这个前提。至少在原则上生产问题已经解决,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物质会极大丰富,其中因经济不足争取经济特权的斗争已没有必要。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是社会及经济力量的组织问题,以便作为有组织的社会的一员,能够成为这些力量的主人,而不再做它们的奴隶。本书的亮点就是这样通过逃避自由这个话题,描述出了何谓真正的积极自由。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幸福來自勇敢面對自由的社會與個人性格看完这本《逃避自由》,我感觉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虽然一开始只是讲述人在中世纪时基本上没有选择的机会,阶级与命运几乎绑定。但在宗教改革的思想與随着资本主义社会下生产力的提升,人类有了足够的余裕进行生存以外的自由发展。然而,这种自由的发展却让人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焦虑与彷徨。佛洛姆在这本书讨论了很多歷史和聖經的内容。聖經的部分,佛洛姆舉例說伊甸园可以说是人类开始获得自由但失去保护的开始。歷史的部分,可能由於這本書是在 40's 年代出版,除了中世紀以及宗教改革,佛洛姆對一戰二戰的历史進行了深刻的探讨。宗教改革的部分,主要探討路德宗和加爾文宗的思想會帶出怎樣社會性格的影響。在一二戰方面,佛洛姆藉由首先對自由的不适导致的各种型態的異化進行豐富的討論,包含权威型和破坏性等的异化。乘此框架下,佛洛姆在第六章藉由對希特勒深入的頗析,讓我充分的了解到來自权威型异化的行為和性格特徵。希特勒他让自己成为施虐者,其他人成为臣服者。然而,这种权威并不是真正来自权威的能力,而是来自對自由安全感的匱乏,因此他必须不断进行更大范围的掠夺与欺骗来维持这种权威結構的形式來彌補內心的空虛。最後,我想說最让我启发的是弗洛姆对佛洛伊德的批判与进一步讨论,即人性的根本是什么。在弗洛姆的叙述下,人性的根本是一种充裕的自发性,这种自发性并不是纯粹由生物本能的冲动,而是受到社会性的影响。佛洛姆藉由大量的歷史事件與犀利的洞察,讓我彷彿可以在歷史中看到某种规律:或許正是因为人有某种缺乏性和软弱,才使得人类在历史框架下能够发展出正义、公义等社会心理学的可貴特质。正是由於對於歷史與社會的深刻理解,佛洛姆認為社会心理学才是真正的个体心理学,並反對佛洛伊德對人性訴諸缺乏的生物性歸因。人类不僅具有祖先积累下来的社会性格,也有來自生物特质。更重要的是,人有來自本能性對豐腴自身的追求,叫做自發性。以此為出發,並加上經濟、人類社會性格與思想的賦能,要构成美好社会還是有未來的可能。而在這種豐滿社會實踐的風景下,人最终也能够发展自己並丰满自己的心靈,这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最大的东西。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我认为并没有所谓的自由,自由本身就是一个设定,所以也谈不上逃避。不过这本书的内容还是很适合现代人看的,防止掉坑特别是一些观念上的坑。为什么是坑,因为你在坑底只能看上面那一小方天空,你不论在坑底怎么折腾,都只有这方天空。很多东西的追求是没有意义的,比如为了让人看得起而去做的事,因为并不会怎么样。我想到了之前看的一本很妙的书《我讨厌人类,我要去森林》,作者喜欢在森林中的生活,抛下老婆孩子辞去工作去森林里隐居。后来发现小儿子也很适合森林生活,就带着孩子一块去往森林深处。这算是追求自由吗,也谈不上,但是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就去追求了什么。现代社会有太多的声音了,都是告诉你标准,帮助你划分人群,什么样的人是够格待在这个部落里的,另一个部落又是另一个标准。而人们为了明确自己的位置,于是放大自己的标签,让自己去适配某个部落。人们想要独特又害怕孤独,这本身有对错吗,并没有,自然能达到一个平衡。最后,我的经验之谈就是,什么样的人生都是人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2024.1.21有点遗憾的是没能够早读到这本书,书里面的大部分内容我从别处都零碎看到过,我看得很多书里面都不断提到弗洛姆的《爱的艺术》,以及这本《逃避自由》。不过,《逃避自由》这本书,我是一直搁这没读。今天才读完。就有点遗憾了,因为从别处读到的观点,才发现人家弗洛姆早都讲过了。读书还是要回去读经典,读读原著。如果是早些看到这本书的话,我肯定会给他打五颗星。现在基本上知道了书里面的内容,已经没有震撼到我了,打四颗星。弗洛姆提到的 “逃避自由” 其实就是现代社会下,人似乎拥有了更大的自由,但是人却恐惧这份自由,反而用更粗的锁链,更短的绳索,把自己套的更牢,这种套牢,通过更多的不容易被看到发现的东西,让我们完全意识不到的情况下,我们交出了自己的自由。霍布斯也提到过这一论述,他说,只怕是人类没有能力承担更大的自由,反而交给了更加暴力的机构,与其这样,不如提前设定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去保证人的权利。以求不丧失更多的自由。现在来看,似乎更多也是符合弗洛姆的说法,看似现代国家,现代社会在保障国民,保障人权,但是他们打着什么旗帜呢?似乎只要用 “科学”“民主” 两大旗帜,人们就不敢再反对。互联网上的争执更是如此,许多的争执经常是不以对错。而是以谁占据道德高地为目的的。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流动、连结、温暖的生命质感趁热打铁,继续读弗洛姆。他开宗明义表示,对于心理学的关键问题,自己与弗洛伊德的观点具有本质的对立。相较后者坚持的 “每个人或此或彼的本能需求之满足或受挫” 的观点,弗洛姆认为,人主要是社会存在物,个人心理学基本就是社会心理学,认识人的人格的基本途径在于理解人与世界、他人、自然及自我的关系,因此心理学的关键问题是个人与世界的特殊联结关系问题。他认为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相互依赖,却又各自独立。于是他从多维角度,全面论证。他强调意识形态与文化根植于社会性格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性格特质又反过来塑造社会进程的生产力。及至书末,他对自由问题的答案,最终指向 “自发活动”,他认为:消极自由把人变成孤立的存在。人的自发活动在更高的基础上解决了自由与与生俱来的根本矛盾 —— 个性的诞生与孤独之痛苦。只有在我们的创造过程中真正与之相连的,无论是人还是无生命的对象,才真正是我们的。只有源于自发活动的那些特性才能赋予自我以力量,才能成为自我完整性的基础。如果个人通过自发活动实现自我,并把自己与世界联系起来,他便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原子,他与世界便成为一个结构化整体的一部分,他有自己的正确位置,对自己及生命意义的怀疑也不复存在,这种怀疑源于他的分离状态和生命受阻。只要人自发而不是强制或机械地活着,怀疑就会消失,他将意识到自己是个积极有创造力的个人,认识到生命只有一种意义:生存活动本身。他的 “自发性” 观点,也呼应了他在《爱的艺术》一书的立场,他认为:爱是此类自发性的最核心组成部分,而不是把自我完全消解在另一个人中的那种爱,也不是拥有另一个人的那种爱,而是在保存个人自我的基础上,与他人融为一体的爱,它肯定自我的个性,同时又把自我与人及自然连为一体。弗洛姆的观点、文字与逻辑,传递出流动、连结、温暖的生命质感。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