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及书评

4.7
4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是门艺术活

    陪伴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经历一场改造内心的旅程实为一门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一定的理论和技术的掌握必不可少,但经验、创造力和真实性尤为重要,它们可以让我们个性化地、自发地、充分地应用这些外部知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

      读完看阅读明细才发现,一本从 2021 年 3 月份读到 2023/08/08 的书,跨越时间三年多!!!因为啥?选书只看书名和评分,根据直觉来的。结果,这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自助累指导书,而是一本心理治疗师的指导书。然后,肯定是读着读着发现了,所以放下了;又因为书名再次拿起来,如此循环🔁着。。。以后选书请一定要看前言和目录,请一定先看前言和目录,请一定先看前言和目录!!!不过,就像书中所说这本来就是一场双人舞,了解一下舞伴也是也可以的。从事心理治疗需要巨大的个人投入。心理治疗师在情绪层面不断地被刺激,潜在地被建立联系,甚至他的经验、信念、过去和脆弱的领域都被撼动。尽管他的日常生活不可避免地因此受到影响,但心理治疗师必须为他的来访者提供充分和高质量的陪伴。心理治疗师要想实现这一发展,必须同时掌握以下 3 个方面的能力:理论知识、技术能力和软实力。当下,才是改变发生的地方!过去犹如一颗洋葱,一定是剥的过程泪流满面,到最后才发现,剥完了以后,里面什么也没有。过程虽然有些痛苦,可是不剥开就无法下咽啊!而心理治疗师就是在旁边给你打油打气和陪伴的。一切似乎重来来过了,甚至包括最终的分离,其实我觉得这才是重中之重,学会了最终的分离,就完成了真正的蜕变!或者,叫涅槃重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以我这零零散散的心理学知识,居然能看懂一半的感觉,非常欣喜。不知道该说作者牛🐮还是我自己厉害😁看完以后,对心理咨询的整体和脉络性更清晰了,如果我是心理咨询师,应该会对完整理解这个工作有帮助,我作为来访者,读完以后,也增加了许多确定感和信任感以及真实感,会有助于我抛弃一些幻想,更真实地投入与咨询师之间的主体性互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重新认识自己、让人生实现正向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 2020 年 12 月 23 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讲到,根据 2019 年数据显示,我国抑郁症和焦虑症患病率接近 7%。身处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都被时代裹挟着快马加鞭地向前奔跑,总害怕一不小心就成了时代的过去式,我们都在追求一个外在标准意义上的 “成功”。如果我们没有时间回顾人生、缺乏向内自我探索,这样的人生内在和外在不统一,当外在和内在严重失衡时候,心理容易崩盘,所以懂点心理学,对我们来说也成了必需品。《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是有着 40 年临床经验的心理学博士莫妮卡・布里永所著,书里针对心理问题的根源、治疗理念和方法都做了详尽的阐述,无论是心理咨询师还是想要寻求帮助的人,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启发。即使普通人,我们也可以借由此书审视人生。毕竟,清楚来路,才能更好地规划方向。我们不准备当心理治疗师,但普通人懂点心理学知识无疑能让人活得更明白。对自己的认识越深,越能绘制自己的人生地图。1. 痛苦、是改变的锚定点,但改变的发生也许是一种意识的觉醒。2. 心理治疗并不能改变过去,但可以帮助来访者换个角度看待自己,学会与之共生。3. 在人与人的交流中,每个人都在寻求理解他人和被他能理解。他人的眼光在自我意识的早期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自己的感觉被看到和被认可的需要,是每个人的根本需求。4. 如果压抑的持续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身体产生某种症状,患上某种疾病。人生是一场旅途,在某一时刻,也许会出现一个扳机点,即突然的意识觉醒,让自己陷入迷茫之境,而莫妮卡・布里永的《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就是让自己在扳机点出现的时刻,看清自己的处境,知道自己必须怎样做才能改变、才能打破困境、重新生长。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每月一本书 ——《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人的一生是自我救赎的一生” 这句话不知道是自创的还是哪看来的,我确实是这么理解自己的生活。运动除外,心理学是我花了不少时间的学科,并不是对它本身感兴趣,而是想认识自己,自己的念头、情绪、常态回路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的情绪非常暴躁,性格也非常敏感,有那么几次是非常痛苦的,但不知道源头是什么,一度想找心理咨询,但担心费用太高,才开始听课、阅读。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心理学如何改变人》是一本由精神分析取向的退休咨询师写就的从业 40 年的沉淀之作,也是进来读到的最棒的一本心理学书籍。走心之处在于,开篇就把 “改变” 解释得很棒 —— 它掌握在来访者手中;以及对待 “症状” 的态度 —— 目的不是消除症状,而是让个体成长。本书介绍了不同流派对心理问题的不同理解,由此发展出不同的技术模型,以帮助希望寻求心理咨询的访客,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咨询师。然,这不是一本心理学的入门读物,作者的经验分享异常惊艳。若没有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可以从推荐序读起,也会有不少收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让人来改变人

                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答:通过帮助来访者完成对情绪和感觉的整合。(以下是个人对本书的大致概括,也算是读完这本内容丰富的书的一次回顾和复习,帮助我把其中的内容整合进自己的大脑里。因为这是第一次读,对其中很多内容理解得不够深刻,甚至根本就没有理解,所以这些概括肯定会有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地方,有待更新。)心理工作分为两个阶段:觉察情绪活动,赋予情绪活动以意义,本书称之为 “表征活动” 和 “心理加工活动”。感觉和被称为 β 元素,感觉被觉察后成为各种意象,这些意象被称为 α 元素,这些意象被意识加工,从而被整合进人的内心。这些过程能够顺利进行,人的心理就会呈现出健康的状态。其中某一环节被破坏,心理问题就会产生。神经方面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这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因为神经元在纵轴(身体 - 心理)和横轴(情感 - 认知)的整合,心理的病理改变则是因为缺乏这种整合。要实现这种整合,具体技术是很多样的,本书也没有在这一点上着墨太多,而是直接点出心理治疗最本质的方法 —— 主体间相遇,既来访者和治疗师双方作为两个主体建立关系,这种关系是完成治疗的手段,其他一切技术都要在这个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师需要对来访者表示积极的关注,对来访者表达出的情感全部接受。治疗师要成为来访者的一面镜子,反映出那些被来访者压抑的,没有被来访者自身意识到的情绪、感觉和心理表征。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关系的双方要形成一种 “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 的默契,治疗师要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知道来访者在想什么,以此获取来访者的信任,让来访者能够更加畅所欲言。要发展出这种默契,标准化的技术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治疗师要对人的情感有足够的敏感度,并全身心地去体会和理解,除了语言,治疗师的表情、姿态都要参与进去,去营造一种令来访者信任的 “主体间场”。接着,治疗师要允许并引导来访者自由表达情绪和想法,治疗师则要在这如大海般波涛汹涌的内容中把握方向,引导来访者觉察、识别这些思绪,并为它们赋予最有利于自己当下和未来生活的意义,实现自我的整合。这种引导并不是说治疗师要主动选择方向,而是要帮助来访者明确自己的目的,并帮助来访者掌握各种信息,让来访者在此基础上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另外,由于前述的 “主体间场” 的存在,这种引导并不需要全部由语言进行,有时候,沉默会更能激发来访者的表达欲,需要治疗师合理地去运用。这也反映了本书最重要的观点,就是来访者和治疗师的信任关系,尤其是 “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 的默契,才是治疗最主要的工具,有了这种关系,这种默契,其他手段才有用武之地。自始至终,治疗师不应该是一个完全的参与者,不应评判来访者,更不应主导来访者的成长,而应该站在一个更超然的位置,去向来访者反映他自身,目的是帮助来访者全方位地把握自己,同时也避免陷入来访者思绪的漩涡中。来访者的移情会阻碍治疗师站在这个超然的位置。来访者常常有各种缺失和不满,他会有意或无意地将种种情绪转移到治疗师身上,赋予治疗师某一种角色,如理想化的救赎者、母亲、朋友、或敌人。而治疗师如果不能将自己与来访者赋予的角色区别开,就会陷入到来访者的情感中。这种陷入可能是给予来访者过多的关怀,可能是过度介入来访者的生活,也可能是反感、对抗来访者。这样就无法帮助来访者成长。要保持这种超然的姿态,一方面需要治疗师熟练地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需要治疗师牢记中立客观,不做评判的立场。此外,本书还提出,一些对硬性的规定,如收费、时间限制等等,也是治疗师保持这种超然的独立性的重要手段。总之,治疗师自己要明白,也要让来访者明确地意识到,双方的关系是一种专业关系,区别于日常生活中和他人的关系,双方共同的目标是解决来访者的问题。这种专业关系的确立,会有助于来访者抛开顾虑,畅所欲言发,也有助于治疗师维持自己超然的独立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都需要心理治疗

                  我比较喜欢看有关心理治疗的书籍,有时会让我感到治愈,有一种共情的感觉。我也十分渴望能有一场心理咨询,来帮助我整合我头脑中杂七杂八的思想,帮助我更好地看清自己,面对生活。       这本书既适用于对心理治疗感兴趣的人,可读性很好,更是对心理咨询师也是一种理解。我们并不是世界上孤独的人,还有很多人虽然没有经历过与你相同的遭遇,但也可以做到感同身受。       每次沉浸其中时,我都会感叹心理治疗的魅力,以及自身对于爱的渴望,非常值得一读,也希望我们都能有一颗健康而强壮的心,去面对这俗世种种,与你共勉。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陪伴一个独一无二的人经历一场改造内心的旅程实为一门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一定的理论和技术的掌握必不可少,但经验、创造力和真实性尤为重要,它们可以让我们个性化地、自发地、充分地应用这些外部知识。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任意两者之间的相遇都孕育着改变

                      这本书细致的描绘了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师本人、咨访关系是如何影响来访的,改变又是如何发生的。难得的专业却不枯燥的心理学书!理解了不少心理学专有名词:移情、印刻、主体间性等。给我相当大的启发是任何两者之间相遇,其关系都会产生书中所说的 "主体间性",即治疗师与来访者构建的关系张力(由二者互动发展和相互影响产生),改变将在此孕育和发生。所以,这本书除了对心理治疗感兴趣可以读外,对关系、对影响力感兴趣的,相信读完也会有不少收获。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棒棒哒

                        知识面很丰富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太专业

                          学术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坚固且恰到好处的自尊是一切的基础

                            这本书从执业的角度系统化地讲解了心理治疗如何给人带来更积极、更有意义的改变。既有理论和方法,也结合了生动的咨询或治疗实例,很容易理解和贯通。回顾全书,再次意识到坚固且恰到好处的自尊是自信、成长和亲密关系等等一切的基础。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与时俱进的精神分析

                              这是我看过的最贴合神经科学的精神分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本书作者主要围绕精神分析、心身医学和神经科学的方向,阐述了心理治疗中发生改变的要素。因为我本身是学习精神分析的,也热衷于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的研习和临床应用,所以,与作者的写作方向非常契合。本书使我感到震撼的是,作者所写的每一个治疗中有效和无效的因素以及举出的临床案例,都深深地唤起了我 13 年临床经验里的点点滴滴,既贴近我意识中的经验,也不断地触动内心深处无意识的感知,似乎临床中那些真正起到作用的要素变得更加清晰和明了了。

                                  转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