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
癌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每个人体内大概有两万多个基因,已知真正和癌症有直接关系的大概有一百来个,这些致癌基因中突变一个或者几个,癌症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大提高。人体器官受到损伤后需要修复,而组织修复都需要靠细胞分裂完成。器官长期慢性损伤,会导致组织反复修复,细胞分裂次数变大,就容易诱发癌症。每个人细胞分裂一次所产生突变的数目是不同的。这个值主要受到遗传的影响,有些人天生携带一类基因突变,这些突变虽然不能直接导致癌症,但是会让他们细胞每次分裂产生的突变数目大大增加。格式引文:【菠萝著。癌症・真相:医生也在读】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5. 得到电子书:https://d.dedao.cn/Dk9EweUpX2CVRGyg
1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7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一本让小白也能了解癌症的好书本书的作者菠萝,本名李治中,是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美国诺华制药癌症新药开发部资深研究员。本书出版于 2015 年,是一本关于癌症的科普书。
本书的语言风趣,结论清晰,实用性很强。不过因为出版年代距今已有一段日子,所以不知有些信息特别是人类攻克癌症的进展是否发生了变化,这是略有遗憾之处。
总结下本书的收获:
1. 癌症与肿瘤的关系:癌症是肿瘤的子集。
2. 癌症因素的简单数学公式:P=abcd
公式中,p 为癌症发生概率;a 为细胞分裂次数;b 为每次分裂产生突变基因数目:c 为突变基因是致癌基因的概率;d 为免疫系统清除癌细胞失败概率。
在这个公式中,c 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完全是个概率问题。每个人得癌症几率不同,关键是 a、b、d3 个数字不同。绝大多数和癌症相关的因素都可以用这个公式推导和解释。
3. 降低癌症因素的最优选:癌症的几率大小与 1. 年龄越大或生活习惯越差,细胞分裂次数越多;2. 个体基因差异,这和遗传,家族史相关; 3. 年龄越大,免疫系统越弱。反向拆解我们目前(2020 年)无法改变的年龄和基因因素,个体最合理选择是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4. 哪些是好习惯,我总结了下:感染因素中,HBV(引发肝癌)、HPV(引发宫颈癌以及食管癌)都有很好的疫苗,幽门螺杆菌(提高胃癌感染几率)可以用抗生素治疗;饮食方面,少吃高盐腌制食品(食管癌),少吸烟(包括二手烟)少喝酒(食管癌肝癌肺癌),少吃滚烫的食物(食管癌)。多吃蔬菜水果,多锻炼(导致癌症的因素中,吸烟遥遥领先、其次是喝酒、缺乏水果、肥胖和缺乏锻炼;和室外空气污染差不多的是长期摄入高盐食物、室内空气污染(比如炒菜时的油烟)和缺乏蔬菜)
5. 吸烟与肺癌:为了不得肺癌,请不要吸烟!为了一旦得了肺癌比较好治,请不要吸烟!
6. PM2.5 是一级致癌物:其他常见的被列于一类致癌物的包括烟草、乙醛(饮酒)、乙肝病毒、腌制咸鱼(中国做法)等。所以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腌制咸鱼,出门戴口罩,家里开空气净化器是很好应对之道。
7. 抗氧化剂和酸性体质:抗氧化剂在抗癌上有争议,酸性体质就是伪科学,人类血液是弱碱性,没有人的血液是酸性的,血液要是到中性早就挂了。
8. 关于辐射:平时生活中的手机信号等非电离辐射致癌的说法,从理论到现实,都没有什么科学证据支持,不用在意。致癌的辐射有:核辐射;医用 CT,X 射线(所以切勿过度医疗);一些装修石材的氡气放射。
9. 体检抗癌指南:针对大众:
乳腺癌:女性,40 岁开始,每年乳房 X 线筛查;
宫颈癌:女性,20 岁以后开始,3~5 年一次的宫颈刮片或 HPV 筛查;
结 / 直肠癌:男性和女性,50 岁开始,每年一次粪潜血检查,每 10 年做 1 次结肠镜检查。
仅针对高危人群:
肝癌:有酗酒史、乙肝或丙肝病毒携带者,应该在 35 岁以后每半年进行一次甲胎蛋白(AFP)和腹部超声检查;
胃癌:有胃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或家族胃癌史的,应该在 40 岁以后进行定期胃镜或其他检查;
肺癌:吸烟者或者戒烟不超过 15 年者,应该在 55 岁以后每年进行低剂量螺旋 CT 扫描。
本书推荐给对医学,健康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们。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110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一本中年人都應該看一遍的癌症科普讀物癌症從來沒有像現今的中國人那樣得到廣泛關注,或許是因為國人正在享受中國歷史上最為富裕的物質生活,壽命也是有史以來最長的時代中,人人都對生命充滿了渴望與期待。但世界就是這麼的殘酷,與富裕生活和長壽並行的確實癌症數量的大量上升。這些因素讓國人越來越關注癌症。這是一本由科學家寫的癌症知識科普讀物,我在知乎上查閱了他的評級後才決定閱讀。我並不確定這本書的觀點是否權威,但我從這本書裡收穫了三點認識。第一癌症既是變量也是常量。對於個體來說,癌症是一種噩耗,是變量,單從人類這個生物的角度來看卻是常量,是人類這種生物所無法避免的一種人生結果。第二時間是癌症的催化劑。癌症是機體衰老的併發症,當然也有一些癌症是因為遺傳,但也有很多癌症是與生命的長度正相關。第三良好的生活方式很有必要。雖然很多有著良好習慣的人不幸得了癌症,但是有著良好生活方式的人還是有大部分人能夠躲避癌症的攻擊。壞消息是少數,但總是佔據大量的信息能量。所以,保持健康的生活狀態不能消除你罹患癌症的可能性,但是可以降低你的概率。罹患癌症與否,至今科學界都不能給出一個稍微過得去的解釋,畢竟人體是一個複雜的系統,無數的變量組合是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所無法解決的。但好在我們正不斷取得進步。相信我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癌症能夠被劃歸到 “慢性疾病” 的類別中。我決定繼續閱讀一些與癌症有關的科普讀物來驗證本書作者的觀點,進一步提高自己在這方面的知識深度,讓自己在面對可能的病魔時,能夠保持良好的心態。最後,推薦大家閱讀該書。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25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一本很好的癌症科普读物本书语言浅显易懂,对有一定医学常识的人来说都能读懂,对那些完全没有医学常识的人也能搞清楚个十之八九,作者的叙述对象就是普通的老百姓,所以行为的很多专业词汇都转换成了普通读者能懂得的白话。因为是科普文章,在语言上难免会有一些不太精准的表述,特别是在时间上,譬如很多文章出现 “今年” 一词,却没给出具体的年份,读者也很难从上下文中猜测出来,这个理解文章的背景过造成了一些阻碍。另外本书是由很多篇文章组合而成,虽然作者有意按照逻辑顺序安排了各个章节,但是在章节之间依然存在一些割裂感。很多文章也是由不同人编写而成,在行文风格上也有不同。总体来讲,这本书对于癌症不了解的来说是一本很好的入门读物。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