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只生欢喜不生愁
“只生欢喜不生愁” 的境界,对追求者来说,确非易事,而 “几多欢喜几多愁” 大约是常态 —— 如何面对生出来的忧愁,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威尔逊在《论人的本性》一书中说,在现代社会,人往往有多重身份,时刻不停地变换角色,在转换中如有明显偏差,别人就会认为这是能力不足和靠不住的表现。在这种紧张的情况下,真正的自我难以准确界定,自我认同的危机感,是现代人产生抑郁的主因。法国著名女作家萨冈写过一本小说《你好,忧愁》,说的是一个少女和她老爸的故事。由于这部小说,风情优雅的法国又多了一种 “萨冈式微笑”。萨冈为一种搅动她情绪的温柔和烦恼,起了一个美丽而庄重的名字:忧愁。去掉她有些玩世不恭的意味,和忧愁优雅地握手,倒是不错的选择,与其为之烦恼,不如说一声 “你好,忧愁”。能与欢乐拥抱,与忧愁握手,距离 “只生欢喜不生愁” 还会远吗?丰子恺有个 “人生三层楼” 的说法:第一层是物质生活,是愁多欢少;第二层是精神生活,主要指学术文艺,这一层是欢多愁少;第三层是灵魂生活,便是 “只生欢喜不生愁” 的境界了。欢喜与忧愁都是人生的波澜,孟子说:“观水有术,必观其澜。” 如果人生就是一条小溪,那么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地势,都会奔涌不息,一路前行。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