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这本书评了5.0小小红军-彼时萧红与萧军
【一】今天读完了《呼兰河传》,了了一份很久以来的心愿。呼兰在我家东南边三百多公里。东北平原真的好平,差不多整个冬天都会刮西北风,稍大一些的风,应该要不了多久就可以一股脑地直吹过去。小时候家里每天都是要生火的,每一个火柴盒上都写着 “呼兰火柴” 四个字,这四个字从来都是一起出现,就像一年有四个季节,缺了哪一个都不合适。后来慢慢知道了是一个叫做 “呼兰” 的地方,那里来的火柴。前年去到哈尔滨,散步时不小心走到一所学校门口,照壁墙上竟写着 “萧红中学”,当年的文坛洛神就曾在这里读书。舞文弄墨一直都是江南才子们的事,呼兰靠着松花江,却仍旧是在江北,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有一位这样以文字传世的人。全书成于一九四零年,萧红在香港的时候。这是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即是写给当世的读者,也是写给自己。彼时或许不曾想,她的文字在近百年后还在流传。【二】自三岁那年开始便逐渐有了记忆。这记忆便似一组组长镜头,记录着这里的故事。三岁的眼睛看不明白、心里纳闷的事情,也都一并记录下来,让人跟着一起 “猜闷儿”,却也不用等太久,镜头一转,迷底也一并记录着。祖母死了,团圆媳妇死了,冯歪嘴子的媳妇死了,翠姨死了…… 死了就是死了,散了就是散了。一个小姑娘瞪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记录着这个世界,一组组的长镜头,只是记录,不言好恶,偶尔加几个特写,就像藏在绵团里的针,让人心惊肉跳。园子里的花啊,树啊,菜啊,还有与小姑娘共同拥有这个花园的祖父啊…… 都是好美,好开心。轮到了人,就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了。…… 逆来的,顺受了。顺来的事情,却一辈子也没有………… 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三】在广袤黑土地上,一群吃着大馇子,猪肉酸菜粉,大葱蘸大酱的人堆里,走出来一位用如此细腻的笔触,记录下这一幅时光长卷。一个一个的人物,曾经来过,又一个一个地走过。还有我。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6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4.0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我说《呼兰河传》是东北版《城南旧事》(镜像版:《城南旧事》也可以认为是皇城根儿版《呼兰河传》)。
一本书七章,写的都是平凡人的琐屑事,用最朴素白描的语言。
以前听过一种说法:体现一个大厨的真正水平,不是让他做多复杂的菜式,不用满汉全席,而是做一碗蛋炒饭。
我觉得有道理。
在萧红的笔下,所有的文字都是淡淡的。但这淡淡的文字里,是有些人的一辈子,生、老、病、死,都交代了。
作者好像永远在隔着一道 20 年宽的河流在写,她站在岸边,远远的看着,而一草一木、一言一语的细节又特别真实。
作为一个资深东北人,对文字背面浮现的场景感怀有一种特别感情,园子、大缸、热炕头…… 连 “祖父” 的身影都有一种温热的眼泪润湿眼眶的熟悉感。
那个地方生长着我的祖辈和亲人,那个地方埋葬着我的祖辈和亲人。
除了血亲,还有那些 “不配有姓名” 的普通人:团圆媳妇、团圆媳妇婆婆、冯歪嘴子、王大姑娘……
故事絮絮叨叨像是唠家常,也许并不优美,但 “人情味儿” 十足。
在几百甚至几十人组成的 “小社会” 里,人口结构越是浓缩,你来我往的交互越深,人性暴露得越复杂。
这种浓厚的关系在今天的大城市中已经无从体会。只有在隔着昏黄的回忆滤镜中的旧时代故乡中遥望。
到不了的地方都叫做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
如果你喜欢朴素的故事讲人之常情,喜欢童真视角看世态苍凉,不要错过这本书。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2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如此寂寞,如此苍凉萧红的书,这是我第一次看,竟觉得再没有一个女作家能及得上她。那些字句,最平常不过,却在心里一点一点蚀出一个大坑,空空落落的直想落泪。
常道人生是苦乐参半,有时乐观一点,就把吃苦当吃补,斩钉截铁对自己说只要努力奋斗,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憋着挺着,不敢松懈,不敢退缩,脸上带笑,心也要拿钢筋水泥加固过,就怕一旦动摇再难鼓起勇气。这人生啊,说不艰辛是骗人的。若碰上某个深夜心思彷徨的时候,看到凄婉的文字,不自觉就会放缓了呼吸,放松了情绪,任寂寞席卷而来。想着罢了罢了,今夜就放肆一回吧。
“请神的人家为了治病,可不知那家的病人好了没有?却使邻居街坊感慨兴叹,终夜而不能已的也常常有。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若赶上一个下雨的夜,就特别凄凉,寡妇可以落泪,鳏夫就要起来彷徨。
那鼓声就好像故意招惹那般不幸的人,打得有急有慢,好像一个迷路的人在夜里诉说着他的迷惘,又好像不幸的老人在回想着他幸福的短短的幼年。又好像慈爱的母亲送着她的儿子远行。又好像是生离死别,万分地难舍。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
“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己以为得意。不得意怎么样?人生是苦多乐少。”
《呼兰河传》更像一部自传,萧红回忆着出生小城的每条街每间商店,自家的每间屋子每个摆设,当然还有那些人那些事,好的坏的,不好的不坏的,好的不见得怎样优美,坏的也不会有多可恶,总是命当如此,哭也由不得人,笑也由不得人。东大街的泥坑,陷了多少次马,也没有人说要去填;漏粉人家的草房歪得一塌糊涂,也没见人说要去修;七月十五呼兰河上的水灯慢慢向下游漂,漂着漂着就灭了一盏;邻家人的歌声,像一朵红花开在墙头上,越是鲜明,就越觉得荒凉。竟是生也由不得人,死也由不得人。
萧红的文字,总是无止尽地沉落下坠,看着让人又喜欢又心疼。这样的女子纤细敏感偏偏缺少足够的爱,她童年时,母亲父亲都不喜她,唯一亲厚的爷爷没有多久也去世了,当诺大的世界只剩下她一人,她却还有一生的路要走,而这一生,荆棘满路,无人相伴,究竟要怎么走。
满篇满纸,都是回忆,满眼满心,都是萧索。这书不该看的,看了要有心魔。佛家说,你若望向深渊,深渊也会回望你,我只怕,萧红她已在深渊。芸芸众生,各有自己的无奈挣扎,保不准什么时候一个念头就放任自己坠落,跌进无边黑暗里,永远永远都不想醒来。而我绝对不能这样,我连那个崖边都不可以靠近。一切脆弱,就只在今夜。
但,蚀出的大坑,可以填上;松动的围墙,可以修补;悲凉的人生,却有什么方法补救?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1分享「微信」扫码分享给这本书评了5.0走进萧红最适合看的一本书,也是最经典的一本。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贾行家老师的文化参考里专门介绍萧红的一更,看完了这本书,由衷的感觉贾行家老师的这句评价,太到位了:"萧红就像最纯净的玻璃窗,我们读她时,总以为眼前并没有任何介质。" 萧红的文字,是最敏锐的感知和不加修饰的最精准的表达。 书中的 “后花园”,是萧红儿时的天堂,住在 “后花园” 或远或近的人如:才 14 岁的童养媳 “团圆媳妇”,陪萧红种菜摘瓜的 “祖父”,害上相思病的 “冯磨工”… 是萧红回味一生终是要落笔才能释怀的回忆。 我是来自十八线小县城的青年,对于书中的邻里邻居的小村庄生活感触颇深,它让我想起了儿时家庭所在的那个小院子的菜园,想起了村口那家的老爷爷和老奶奶,想起了隔着条小径的贫穷朋友家发生过的悲剧,感谢萧红写出来的这些生动且准确干净的故事,让我走进了她的世界的同时,也帮我发现了记忆深处的光芒。
转发转发同时评论快速转发评论赞分享「微信」扫码分享